朱棣遷都北京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如果在南京的話,大明國祚會不會更長?

中國歷史研究所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這事,那叫油炸花生米,不僅幹而且還特別的脆,簡稱乾脆。

咋說呢?朱棣這絕對不是啥好人,但絕對是個好皇帝,在咱的眼裡只要能把老百姓放心口上,這都是好皇帝。

為了回答好題主的問題,咱還是從為嘛會遷都來說事,先說個背景

其實遷都這事,最初的來源壓根就不是在朱棣的身上,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老朱其實就有想法遷都。

為嘛老朱就有這想法呢?

首先這南京他不是咱大華夏的中心,您攤開地圖瞅瞅,他這位置靠了東南方向上。

而且老朱開創大明朝,一手掀翻元朝,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元朝被打敗了,但元朝的勢力依然活躍在蒙古大草原上,這勢力就是後來的韃靼。

雖然不叫自己個元朝,但這衣缽還在,天生就是大明朝的死敵,壓根就沒有化解的餘地,那麼有他擱北邊騷擾,你在南京這塊也不安生。

所以老朱一開始就想到了兩京制,打算從南京這塊遷出來,到別的地另建設都城。

當然老朱對這事不僅動了心思,而且也付之行動,和大臣們商量過這事。

最後就確定了四個地,鳳陽(老朱的老家),關中,洛陽以及開封。

話說咱大華夏的子孫,都會有一個衣錦還鄉的念頭,這不鳳陽作為老朱的老家,老朱他就想回去,所以開頭就在鳳陽這塊興建。

咋說呢?鳳陽這塊地處淮西平原,這塊壓根就不富裕,作為都城他就不合適。畢竟一個都城,少說不得百萬人口,不富裕你咋養活?再說這塊後來勘察了一下,發現風水有點問題。

所以當興建的差不多了,老朱去視察了一下,也就放棄了擱這塊建立都城的想法。

最後定下來的是開封,還專門把開封改成了北京,南邊有南京,北邊有北京嗎?

而咱現在的北京擱那會還叫北平府(原大都所在地),意思是北方安寧平定,後來就被老朱封給了朱棣。

那麼這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朱就淡去了遷都去開封的想法,後來這開封就去掉了北京的稱號。

雖然老朱沒有把都城遷到朱棣封地的想法,但往北邊遷,這絕對有這心思。

那麼大明王朝開國皇帝,和有作為的朱棣都想往北邊遷,那麼這事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較真了:“利大於弊?那麼為嘛朱元璋消了這念頭?”

這主要還是老朱已經開始面臨繼承人的問題,要扶持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壓根就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辦這事。

遷都這可不是啥小事,嘴一張一閉這就能遷?事海了去了。要是朱標沒死,您瞅瞅遷都這事在老朱的手上就完成了。

哎!這是另外的話題,咱接著聊。

那麼後來朱棣為嘛一定要遷走呢?這就涉及到了題主的利大於弊的問題。

首先一點

南京的皇宮,這是填湖建起來的。那麼這就造成了南京皇宮的地基有點虛,建成之後這就下沉了。

那麼風水格局就發生了變化,變成南高北低,這不好。

這其實也是朱元璋老朱想要遷都的一個依據,那麼到了朱棣手上他也是,這事您在祭光祿寺灶神文中您可以查到。

這第二點

話說,建文帝朱允炆他要是削藩削的緩點,皇位坐的再穩當一點,再行削藩的話,朱棣他也不會扛著罵名起兵造反去。

也就是說朱棣他這皇位有點來路不正,在咱大華夏子民的心裡,身子不怕影子歪,您整個身子就是歪的。

不服朱棣的人大有人在,這不朱棣打下南京城之後,就用最血腥的手段想要讓那些個忠誠於建文帝的大臣服。

方孝孺還讓誅了十族,手段不可謂不血腥,但這樣的結果雖然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但朱棣也失去了南方讀書人的心,士族們就有點瞧不上朱棣。

畢竟你這皇位不僅不合法,還這麼血腥。

朱棣是啥人呢?他也感覺到這種不適應的排斥感。

所以朱棣就有著迫切的想要回到自己老地盤北平的打算。

那麼這種局勢如果持續下去,再起硝煙,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畢竟矛盾已經對立起來,與國家與自身都不利。

所以遷都是必然的,利大於弊。

第三點,遷都可以有力的震懾北方那蠢蠢欲動的蒙古人。

畢竟,朱元璋當年把朱棣擱到北平這塊,就是為了防禦蒙古人的襲擾,給大明朝維護出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

現在朱棣不在了,北方這塊就空虛了,蒙古人這時不時的過來掠奪一番,這沒人受得了。

尤其是朱棣眼珠裡就揉不得沙子,你打我,我還不還手,天下就沒這道理。

當年朱棣派使臣去安南(越南),結果被殺了,朱棣也不和他客氣,直接提兵二十萬,把個安南給平推了。

好好和你說話,你不聽,那就用刀子吧!這說明朱棣很尚武。

而朱棣對蒙古這塊他也不客氣,五次出征,打的蒙古人壓根就不敢靠近邊界線,最後朱棣都是死在了行軍大營裡邊。

當然這是後話,朱棣能夠打贏蒙古人,但你蹲在南京這塊,畢竟胳膊短不是,咱把都城遷到了北京,不僅可以防禦,只要樂意時不時的上去揍,這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作為首都,那麼軍事力量這絕對應該是最好的。

所以遷都北京,可以有效的震懾蒙古人,這想法和朱元璋的想法是一致的。

第四點。

大傢伙也知道,這說起讀書,北方就幹不過南方人,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面,朝堂上當官的這幾乎都是南方人。

這可不好,這不利於一個穩定發展的朝堂,南方人在官場中太過猖獗,皇帝也不好管理不是。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讀書北方弄不過南方?”

俺就是北方人,在當時這是不爭的事實,沒辦法環境造成的結果,北方一年四季,就一茬的收成,就這收成還得瞅老天爺的臉色,天天為了活命想辦法,那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讀書,而且你還時不時的防範蒙古人的騷擾,所以北方彪悍,讀書不行。

南方不一樣,啥這魚米之鄉,那魚米之鄉的,這都在南方,一年收兩茬莊稼,有的地更加過分,三茬的也有,吃喝不愁,所以讀書就厲害。

這不後來就有了著名的南北榜案嗎?

您要是擱南京繼續呆下去,這種事態勢必會更加的嚴重。

那麼遷都北京,這會讓這種事態有所緩解,畢竟北京都做為京師了,這安定的環境還是能夠保證的,而且全國的糧食啥的,都能調遣過來,最起碼吃的方面就能解決了。

最後一點,就是南京太熱了,北邊涼快點,畢竟朱棣大半時間都是在北京待著不是。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遷都北京,從長遠來看,絕對是利大於弊。

從三個方面來看。

政治上。

南京是朱元璋定都之地,但並不是最合適的都城。連朱元璋自己,都想過遷都,他曾經派太子朱標在開封、洛陽和西安三座城市中考察,想選擇一座遷都。朱標考察一圈後,選擇了西安,並將方案上呈給了朱元璋。

不過,朱標考察回來後,很快病倒,並逐漸病重,最終在次年病逝。此事對朱元璋打擊很大,他也已到古稀之年,再也沒有精力和時間來落實此事,遷都就此不了了之。

等到朱棣靖難成功,登上帝位後。由於他二十歲就就藩北平,此後數十年都在北平渡過,對於江南官紳來說,他畢竟是個外來的藩王,得位不正是他的瑕疵,南京對他來說是個“生地”。而在北平,他已經經營二十多年,在當地有民心支持,是塊“熟地”,遷都北平,在政治上對他更為有利。

經濟上。

歷史上,江南是塊富庶之地,直到明末,江南的稅賦都是帝國的重要經濟來源,相比之下,北方經濟則落後不少,這點朱棣深有體會。如果繼續定都南京,則南北經濟差異將越拉越大,不利於帝國的平衡。

經濟落後將導致一系列後果,為求平衡,帝國必將以南方的稅賦來補北方的虧空,則又可能引起南方的連鎖反應,難以兩全,而遷都北平,在天子腳下,北直隸的發展將順理成章,縮小與江南的差距。

軍事上

南京雖然看上去堅固,其實很難防守。歷史上,以南京為都城的王朝很多,但多數為割據政權,偏安一隅,難有作為,這是從帝國內部來看,南京的劣勢。

在帝國外圍,此時蒙古仍然是明朝的頭號敵人,殘餘勢力還在不斷擾邊。以北平為首都,對於馬上天子朱棣來說,可以更迅速地對蒙古的軍事威脅做出反應。朱棣時期的京師三大營仍然強力,加上帝國邊軍,可以迅速召集強大的兵力,朱棣此後數次親征,正是基於這點。

如果不遷都,北平沒有強力將領坐鎮,很容易被蒙古乃至後金蠶食,再要打回來可不容易,比如北宋時期的燕雲十六州。


從長遠來看,朱棣遷都北京的目的,基本都達到了,北京從此得以發展至今。如果沒有遷都,難以想象如今北京的境況會是怎樣。


小院之觀


有個故事可以講一下:

朱元璋定都金陵後,準備修建皇宮。有一天,老朱心情特別好,於是帶著一群大臣和眾多皇子千萬紫金山,想從上而下俯瞰自己未來的皇宮。

眾臣自然是馬匹連連,什麼金陵幾朝古都,虎踞龍盤什麼的。老朱自己也洋洋得意。

就在這個時候,長子朱標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都打金陵城”

老朱一聽,頓時內心火冒三丈,準備來個竹筍炒肉懲罰自己的兒子。可是猛然發現,地形地貌確如太子所說,不由得一頭冷汗。

可能老朱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在後面,也作出了遷都的打算,不過那個時候,備選的首都除了當時的大都(就是背景),還有老朱的老家,鳳陽。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金陵城雖然遠離國境,但是作為首都,真的發生戰況,一被包圍,就插翅難逃,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太平軍被包圍在南京,而基本上全軍覆沒的道理。


房房小建


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考慮的話,遷都北京確實弊大於利。因為明代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妥妥的紮根在南方了,北方的糧食生產甚至不足以供養北直隸地區的貴族和皇室成員,所有的皇室消費基本都由江南地區來支持,也不只是明朝,包括後來的清朝,也是必須依靠江南地區的物資支持,才可以維繫華北地區統治階級的穩得。

而明代的定額稅收使得明政府很難利用好國內的經濟資源,通過運河將物資運輸北方無疑是一筆高額的開銷。除了政府自己的花銷,明初的稅收政策還支持上交物品,比如糧食布匹一類,尤其是江南地區,屬於明代重賦地區,物資稅的上交還要自行解決,地方官府只起到督促作用。首都在南京,距離近還好說,遷都北京之後,江南的百姓們便要花費更大量的資金作為運輸費,無疑是對民間財富的浪費。也影響了百姓們安居樂業。



不過從軍事角度考慮,遷都北方卻又可以牢牢的控制住東北地區的主權,當然成祖時代的北京還不是國門,自然也不存在網上流傳的“天子守國門”一言。不過為了鎮守北方也不需要朱棣親自去,只需派遣太子坐鎮即可,在軍事重鎮的訓練還可以培養下任君王的軍事理念,更有利於國家的持久。同時太子的位置在那,也足以鎮住北方,還能拉攏邊軍總兵對帝國的忠心。


不過還有一點,在很多人看來非常可笑,卻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南京的風水雖好,但是帝王之氣不如北京的長久。風水沒法用物理學解釋,但是也不能斷言它就不存在。據說南京本有帝王氣,但是秦始皇當年為了壓住這股氣,特意鑿空了紫金山,讓南京的帝王氣不得長久。於是便有了南朝六朝以及五代時期吳國和南唐只能強盛一時卻不得長久的說法。

雖然現在的人對風水半信半疑,但是古人可是奉之為真理,像朱棣這種大老粗自然是更加認為南京的風水不足以讓大明朝萬世萬代,所以遷都是肯定的。而北京又是自己經營多年的老巢,風水也是好的不行,自然而然的也就要遷都北京了。


火器工坊


首先,都已經21世紀了,我們要學會去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問題。國都與國祚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不管是在南京,還是在北京,甚至於在朱元璋老家安徽鳳陽,結果都是那樣,該多長久多長,沒有任何玄學因素。

熟悉歷史的人肯定有這樣一種認識,古代大一統王朝除了明朝外,沒有任何一個是主動建都與南方的。但明朝建都南京也就歷經不到三十年,就被朱棣遷都北京。

古代大一統王朝最愛定都的地方無外乎三個,西安、洛陽、北京。

人們也可以清晰的發現一點,那就是經過“永嘉南渡”、“南宋建都”等一系列的人口流動、政治流動之後,南方的經濟、文化潛力開始被開發,甚至超越北方地區。但是政治中心,除了被動遷移外,主動的落腳點都是在北方。這也就形成了政治文化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的想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南方它不香嘛?為什麼偏偏要吧政治中心留在北方?

問題不難,也就是題主這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朱棣遷都北京絕對是利大於弊,毋庸置疑!

有些人把朱棣遷都北京簡單的理解為北方是朱棣的大本營,他必須回去。有道理,但是太膚淺。自古以來,北京都是北方軍事重鎮,用來地域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南方則不存在這個問題,除了明末的倭寇肆虐,基本不存在異族侵襲。

其次,如果將政治中心也遷移到南方,政治代價是特別大的。大家或許還記得洪武年間的“南北榜”案。那一年,北方學子意外的集體發揮失常,錄上的進士全部都是南方人,這讓朱元璋很是惱火,以為是科場舞弊,結果並不是那樣。不得已只能在北方再次科舉,史稱“南北榜”。

這裡就又一個公平意義。首先,北方連年戰亂受災,與南方人接受的教育資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其次,北方為文化之鄉,文明發源地,如果不增設新科舉,有失政治公允。

這就是北方的意義。如果把南方比作花朵,北方就是綠葉;若果把南方比作牙齒,那麼北方就是唇,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所以在自主情況下,北方定都一直是首選。

北方連接這歐亞大陸,是中國同西方的陸上交通,有來往就必須要有提防。中國北疆幅員遼闊,縱橫千里,如果馬馬虎虎,必然招來大禍。外加明朝是推翻元朝成為天下霸主的,而蒙古人最終就是退回老家,不得不提防潛在危及。

結束語:綜合來看,朱棣遷都北京是一件明智之舉。其避免了經濟、文化、政治獨居一處的現象,平攤了政治資源,照顧到了天下南北眾人。尤其是天下初定,外敵未清,遷都北京很有必要,這也就是“天子守國門”的最好解釋。

【文 / 楚南青史君】



楚南青史君


朱棣遷都北京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如果在南京的話,大明國祚會不會更長?

一、遷都北京的利弊分析

總體而言,遷都北京弊大於利,理由如下:

1、定都北京經加大濟成本

明朝時期,北方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都不如南方,遷都北京,遠離經濟核心地帶,不利於對南方經濟命脈的開發和掌握,又必須依賴京杭大運河輾轉數千裡向北京轉運大量的糧米布匹的生活物資,而京杭大運河也需要不斷修繕維護,本身成為財政的無底洞,遷都北京以來,帝國大量的精力來保障首都供應,大大增加了國家運行成本。

京杭大運河既是北京的命脈也是財政無底洞

2、定都北京加劇環境資源矛盾

還有一個因素,明朝中後期,北方氣候突然變冷,進入小冰川時代,直接導致北方的糧食產量減少,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量也大大降低,增加了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的矛盾尤為突出。事實上北方少數民族,不管是蒙古還是後金,幾乎都是因為冬天大雪,牲口凍斃,妻兒嗷嗷待哺,青壯年才冒險組隊入關劫掠。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在草原體現的尤為明顯,人口幾何指數增長,而環境承載能力有限,只好外出去搶掠,與其餓死不如刀口搶食而死。包括西北大旱,農民顆粒無收,只好組團搶掠。首都設在北京,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依靠南方轉運,相當於與北方的饑民搶食,更不要提賑濟北方的災民了,這必然加劇資源的矛盾。

九邊重鎮拱衛北方安全

3、定都北京增加軍事壓力,給自己製造一個大劫材

明朝同其他朝代一樣,都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明朝強盛時,多次徵北解決北方威脅。但遊牧民族的草原地域廣大,人口分散,忽聚忽散,無法徹底消滅。首都定在北京,相當於天子守國門,可以方便的調動資源,防止軍事首領做大威脅皇權。但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北京太重要,不能有半點閃失。明朝下了很大功夫,修建了萬里長城,設置了九邊重鎮,拱衛京師。但北京太接近邊塞,北方遊牧民族,不管是韃靼、瓦剌還是後金,都曾進攻北京。每一次北京收到威脅,都要調動各方勤王之師,長此以往,耗費大量人力和錢財,軍隊也勞而無功,疲憊不堪。北京作為首都是一個必救的核心,相當於圍棋中的一個大的“劫材”,對自己很重要,對敵手無所謂,反而可以時不時打打這個劫,直要首都在這裡,這個劫材永遠存在。實際上,正是北京被攻破後,直接導致明朝滅亡。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大明定都北京,無論從經濟上、軍事上、環境上都使大明處於不利的位置,而好處就是天子直接守國門,對外方便調動各方資源應對遊牧民族侵略的壓力,對內防止安祿山之類的將領做大。而軍事將領做大甚至反叛的問題,明朝通過對練兵、調兵、軍餉、武器、軍官的嚴密制度設計,幾乎避免了這種可能性,有明一代始終沒有那個將領可以做大到防抗朝廷的地步。

二、如果定都南方會怎樣,大明國祚會不會更長?

如果定都南方,大明國祚可能會延長。理由如下:

1、大明定都南方,對東南沿海的治理會更好,國家實力會更強。

明朝由於沒有主動發展海外商業貿易,拱手把貿易機會讓給海盜和倭寇,反而要花費大量軍力物力平定海盜,明朝的財政收入反而不如南宋。明朝中期,東南沿海遭受倭寇騷擾,經過數十年戰爭才予以平定。明朝後期,海盜走私猖獗,白銀外流嚴重,導致通貨緊縮,而明政府一直沒有有效應對。明朝經歷的三大徵以及後金的戰爭,財政危機嚴重,實際上是財政危機拖垮了明朝。這些事情,如果定都南方,就不會固守小農經濟思維,對東南地區問題的處理就會更靈活,有利於增強國家經濟實力,應對更大的挑戰。

2、北方騎兵對南方並無優勢

反對定都南京的人,經常以北宋和南宋滅亡為例,強調南方無法抵禦北方鐵騎的侵略。但明朝之後,火器進步迅速,蒙古騎兵已經失去優勢,事實上明朝正是從南到北將蒙古騎兵驅逐出中原的,而且數次遠征蒙古高原,殲滅了北元勢力。而且有明一代,蒙古人始終沒有對大明造成實質的威脅,明朝在經濟上始終保持著對草原民族的優勢,但基於統治成本的考慮,並未長期佔領。

明朝在北方沿著農耕和放牧的分界線修建了萬里長城,設置了九邊重鎮,在長城外設置了若干衛所,每年秋天在長城外焚燒幾百裡草原,防止騎兵南下,這些措施有效的保證了北方的安全。就算有破關入境的劫掠部隊,在劫掠之際也時時防止被關門打狗的危險,往往劫掠一番匆匆離去,無法長期佔領。明朝通過分而治之的策略,將蒙古分化為韃靼和瓦剌。通過封貢制度,提供給蒙古基本的生活物資,也購進了大批蒙古馬匹,而且明朝時蒙古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對明朝的威脅已經大大降低。

3、內亂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大明直接亡與農民軍起義,而起義的直接原因在於西北連續多年大旱和明政府的財政危機,財政危機造成無力賑災,反而為壓縮開支削減公務員隊伍,闖王李自成本身就是一個被解僱的驛卒,更有領不到軍餉的官軍也加入了反叛的隊伍,一切都是錢少惹的禍。一直到明朝滅亡,雖然滿清在關外發展迅速,並且幾次入關劫掠,但並未對大明形成壓倒性優勢。

明朝首都北京是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的,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崇禎皇帝的兒子一個也沒有逃出來,造成南京無法確定由哪個王爺當皇帝,各自擁立一派,互相爭鬥,無法凝聚力量。而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面臨闖王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投降滿清,才導致滿清入主中原的。南明無法抵禦大清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滿清有壓倒性優勢,而是北京政權覆滅後南明內部混亂,缺乏抵抗核心所致。而如果一致在南方,明朝不會有財政危機

闖王李自成


綜上所述,大明定都北京弊大於利,也是造成明朝財政危機和滅亡的直接原因,如果大明定都南京的話,大明國祚會更長。


鄭說豫見


說一下,絕對是弊大於利。

首先,先看圖(圖自寧南左侯,已經得到其使用同意)

這是洪武三十一年北平周邊衛所分佈。

這是遷都以後的北平周邊衛所分佈。

為了拱衛京師,只能把周邊衛所全部拉到北京周邊,明朝北疆縮邊已經無可避免。

再來看稍微遠一點的山西山西行都司(大同)



洪武三十一年衛所分佈。


細節圖


再看遷都以後的


細節圖


已經快把山西行都司衛所抽完了。蒙古人要是破關,山西行都司行防衛體系同虛設。

所以導致,更本不存在長城以北的大寧三衛是否送人,因為就算不送人,你也沒有軍隊駐防。

再說第二點,都在吹朱棣疏通運河,打通了漕運。可是,你不搞漕運,那麼多糧食,怎麼從南方運到北方?北京周邊地區產糧夠作為一個京師的用度?

接下來就導致了,在朱元璋時代的稅賦政策(其他的不在贅述,和此文無關)。大大加重了運輸成本,和老百姓的稅賦。所以一次次的變相加稅。

三,建新都的成本問題,修建北京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再說了,北京地處北方乾燥,宮城多少次失火?

別說什麼為了守邊,純粹的放狗屁,九邊是你朱棣遷都以後縮邊的結果,你朱棣要是不遷都,北部邊疆還是原來那樣子,按照朱元璋的設想繼續修外長城,用你天子巡邊?


按朱元璋這麼搞,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就說這麼多。


炭烤母豬蹄兒


現在有西方的史學家研究認為,中國近代的衰敗始於朱棣奪權和遷都,國力巨大損耗是明顯的,一是奪權時巨大的內耗損兵折將,後來手下無信任的大將了,不得以要御駕親征北方,終死於征戰途中,二是首開古代首都離開供給地區的先河,日復一年損耗國力,以至其死後兒皇又要遷都回南京!三是事關世界走勢的是,丟棄了鄭和在南京造寶船,七下西洋控制海權之大好局面,喪失了成為陸海強國的戰略機遇,讓英荷葡日等國海上勢力興起。


祥龍36842078


懈逅世界,解構世界。你好!我是明浩。

這個問題是薜定鶚的貓的後結局,因為一切都已經有了結果。既使再來一次,結果仍然是末知。

當時遷都利弊早就權衡好了,如果定都南京,都說在那不長。我不信!且聽我來分解,不遷都,不國祚。

中國在宋代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說明朝思想禁錮,但大明卻出了好幾個思想家,甚至還有心學流派。當高官的還有信天主教的。

其實從明代中期開始,中國的威脅便不再來自遊牧民族,而是來自海上。如果不遷都。明代的商品經濟會更發達,同國外地區信息往來會更密切。因為老百姓的負擔會更輕,也就是更有錢,也就擁有更多選擇。所以明政府改革,便會勢在必行。說不定現在都是大明。

一個國家的人有思想,兼容幷包。又有錢,腰纏萬貫。還有什麼不能追尋。北方遊牧民族出現了火器優勢就蕩然無存。後金可不是遊牧呀!明的滅亡,和遷都是有很大關係的。

好了,之所以這樣說是想要說不要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的分析看起來精秒,都比不過薜定鶚的那個打開了的盒子。因為事實才是事實。而在末出結果之前,一切仍猶未可知!


解構世界一明浩


靜夜史認為這個問題並不準確。

因為遷都北京對於朱棣而言,首先是作為統治者的個人意願,其次才是為大明帝國的江山社稷著想,所以用利弊來形容朱棣遷都是本末倒置的思維。

對於朱棣而言,遷都北京主要是為了解決篡位後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環境問題,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對朱棣本人而言沒有“弊”這一說,北京的風沙對於朱棣而言都是過家家。

而作為統治者的決策,朱棣的意願必然也深刻影響著大明帝國的盛衰。那麼遷都北京對大明帝國而言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靜夜史認為當然是利大於弊。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遷都北京,明朝才有了276年的國祚。

為何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這和我國古代歷史上小農經濟的帝國基石密不可分。

雖然小農經濟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盛且結構穩定等諸多優勢。但小農經濟也帶結構脆弱,受自然環境影響力強等不足,尤其是面對北方虎視眈眈的遊牧民族時,獨立的小農經濟單位難以形成合力且因自身戰鬥力不足,極其容易被遊牧民族橫掃。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秦始皇時代開始,中原王朝就在農牧交界線上修建萬里長城阻擋遊牧民族南下。長城的修建,使得小農經濟發展獲得了穩定的發展空間。

但長城作為勞民傷財的浩大工程,不僅建造時興師動眾,維護時更是耗時費力,在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政治力量的支撐,萬里長城防禦體系是絕對無法固若金湯,這在客觀上決定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必須在靠近長城的北方,尤其是長城以北的少數民族虎視眈眈時,所以朱棣遷都北京有其必然性。

不過北方很大,為何是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開封呢?靜夜史認為除了北京時朱棣老家的考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東北版塊的加入。相比於西安和開封等北方城市,北京雖然條件更為惡劣,但這裡靠近長城的同時,還有效連結了華北和東北版塊,是自金朝以來統治者的共同選擇。

所以,為了保住東北,朱棣只能將都城選在北京。在我國地形總體自北向南傾斜的情況下,都城越靠北,越有利於帝國的穩定。

而且朱棣時期的北京,並不是明朝的“國門”,雖然自靖難之役開始,明朝於1399年放棄了大寧衛,1402年放棄了東勝衛,但作為朱元璋在漠南地區構築的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北京北部的開平衛雖然孤懸塞外,但仍在明朝手中,這意味著北京依然和蒙古有一定距離,直到1435年明宣宗時期開平衛內遷後長城才成為明朝北界,北京才成為國門。

將北京放在抗敵一線,對明朝而言是正確的選擇,北京一旦失去,華北平原和江淮地區無險可守,如果少數民族在長江以北建立類似元朝的強大政權,定都南京難以固守,所以歷史上定都南京的政權才不長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