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關於傳家寶,我們很容易會聯想到價值連城的物件或者是古董之類的東西,畢竟傳家寶很多都是祖祖輩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價值自然不菲。其實傳家寶,有時候不僅僅是“物質財富”,它也是一種“精神財富”,物質財富是實實在在的某個貴重的物件,精神財富則是祖輩們留給後輩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正能量。在浙江臨岐鎮就有一個這樣的傳家寶,它不是價值連城的古董,它是一隻用銅做的碗,是臨岐人嫁女兒必備的嫁妝,也是臨岐人視為傳家寶的寶貝,它就是用黃銅或紫銅製成的是一種炊具——暖碗。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乍看一眼臨岐暖鍋的時候,我第一反應這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那種老火鍋。再仔細看,會發現它和我們常見的那老火鍋有很大的區別,首先臨岐暖碗是厚實的銅片打造而成,碗的肚子很大,煙囪卻很小,這樣的打造碗裡可以放更多食材。一般選用黃銅或者紫銅製作,做出的碗的厚度有5毫米厚,這樣可以讓加碗在加熱的時候更均勻。而且在碗的內壁上還會塗有錫層,這樣也是能夠有效的防止銅氧化被腐蝕,也避免對食材的汙染,保證的食材的新鮮和安全。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暖碗在臨岐人的心中是一件生活中的藝術品。雖然是用銅製成的,但是經過老匠人之手,每一個臨岐暖碗都是一件造型精巧的藝術品。肚大高煙囪的設計風格和老火鍋如出一轍,中央豎起半截的是煙囪,在煙囪孔裡添加上木炭可以為鍋加熱,在鍋的下半部分有一個側開的開口為通風散煙的風門,暖鍋的上面罩著是一個刻著細花紋的鍋蓋,兩端是古色古香的銅把手。臨岐的每一個暖碗,並不是機器可以製作而成的,這裡的每一個都是經過這裡的老匠人一錘子一錘子精心敲打出來的藝術品。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臨岐暖碗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臨岐人的心中它不僅僅是一件飲具,它是每一個身在他鄉的臨岐人濃濃的鄉愁,它是每一個臨岐人“傳家寶”。在臨岐,幾乎家家戶戶每一戶人家都有一口暖鍋,只要是婚喪嫁娶、建房歸屋、圓譜祭祖等各種紅白喜事的大型聚會、宴席等等重要活動,都會燒暖碗;一年一度的除夕年夜飯,每一次臨岐人團圓的飯桌上也都少不了暖鍋;正是暖碗的上桌才意味著宴會的真正開始。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臨岐暖碗是需要純手工打造,目前在市面售價在1000——2000元不等,一口暖碗用個150年不會壞,所以臨岐人會把一隻暖碗當作傳家寶傳下去。作為傳家寶的暖碗,尤其是臨岐人嫁女兒的時候更能凸顯地位。暖碗是臨岐人嫁女兒必備的嫁妝,在定好婚期的時候都會在去找老匠人定製一口暖碗當作嫁妝,這是祖輩留下的風俗,至今依然如此。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暖碗也成為了臨岐人感情的交流。在臨岐,雖然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口暖碗,但是在村子裡辦一些宴會的時候,一口鍋是不夠用的,一般辦宴席的主人都會在村子裡去借個暖碗,這也是我們在臨岐很多人家中看到暖碗會篆上名字的原因,辦宴席被借出去之後,可以讓主人很容易找到,避免混淆,也方便了歸還。這就是,專屬於林奇暖碗的濃濃的鄉情啊。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暖碗是臨岐人戒不掉的濃濃的鄉愁,但是暖碗因為製作工藝的繁瑣,目前在臨岐鎮上僅僅只剩一家暖碗定製店,店鋪已經開了30多年,是一位製作暖碗39年的老匠人,也是臨岐暖碗器皿製作的傳承人——厲良德。厲師傅在他們是從他的爺爺那一輩開始就是製作暖鍋的,這門手藝爺爺傳給父親,父親再傳給了他,祖孫三代繼承和傳承這份手藝。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厲師傅說在他繼承了這項非遺的39年中,他製作的暖碗有兩千多隻,在臨岐很多人家的暖碗都是出自他之手。也正是他這麼一句,我們才真正的明白製作一隻暖碗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一隻合格的暖鍋,需要做4-5天才能夠打製而成,總體工序分為外殼塑形、焊接、上錫、拋光四步,是純手工打製,經過千萬次的敲打錘鍊才能打製出一隻合格的臨岐暖碗。厲師傅,從打製暖碗的第一錘擲出聲響開始,一錘就是39年,這是他繼承和傳承的淳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驕傲的說,臨岐鎮上現在女兒出嫁必備的暖碗都會找他定製。但是他也有一個焦慮,因為打製一隻合格的臨岐暖碗是一件極其苦而有枯燥的差事,他說連自己的兒子都不願意繼承,誰還會有人願意來繼承啊,他深怕這門手藝到他這裡就成為了最後的“一隻暖碗”。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正是一代又一代老匠人們的堅持才會有臨岐人飯桌上裝滿食材的暖碗。裝滿食材的暖碗也是臨岐人的待客之道。在臨岐暖碗中,食材總共分為四層,最底層選用本地或者自家菜園裡新鮮的蘿蔔,切成片狀,在開水中煮熟,然後裝進暖碗之中;在蘿蔔片的上一層是臨岐地道的老豆腐,一般切成薄片也會有塊狀,依次擺放入碗;再上面一層為五花肉;最上面一層也是第四層是切成細絲的海帶。很多人以為一隻暖碗就能燒出味道來,其實真正的臨岐暖碗在最後一道程序還有臨岐人家自家釀造的辣醬調味。這正是專屬於臨岐人待客之道,也是臨岐人戒不掉的濃濃的鄉愁,更是臨岐人代代相處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一隻暖碗,臨岐人待客之道,戒不掉的鄉愁,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