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春节是哪一年?

用户5807837991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所以说最早的话据考察起源于殷商时期,从祭神祭祖活动中脱胎出来。在西汉时期约定成俗为春节,而且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为道教。主要流行于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目前中国,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以及各地的唐人街都有举办大型活动庆祝春节的习俗。


傲娇仓鼠


最早春节:4885年1月20日正月初一

最晚春节:2319年和3416年 2月21日

附:最晚春节出现条件:

1、上一年冬至在阳历的12月23日

2、冬至这一天是农历的冬月初一(也就是阳历的上年的12月23日必须对应农历的十一月初一)

3、上一年冬月和腊月都是大月(也就是上年的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都得有三十天)

以上三个条件中,除了条件3相对比较常见以外,条件1和条件2本身就已经是小概率事件!!!

而想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更是难上加难!!


妙俱


虽然中国过年习俗已经有几千年了,但是原本根本没有春节,春节是近代才有的,所以第一个春节也是近代。

以前正月初一是元旦,也就是农历新年,那为什么元旦变成阳历一月一日呢?为什么农历正月初一变成了春节?这就不得不提到“两年之争”。

中国推翻清朝,也许是要“改正朔”,也许要和国际接轨,或者根本就是崇洋媚外,方正民国政府就是想要用阳历代替传统农历。1912年,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发了一通电报:

各省都督鉴: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订定于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请布告。

孙文

随后,孙中山又颁布一道命令: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令:

按照改用阳历,前经本总统派员交参议院公议,当由该院全员议决,并通电各省在案。兹惟参议院缄称:“应即颁布历书,以崇正朔,而便日用。”并由该院开会议决编历办法四条,等因到府。合即责令行贵部查照,斟酌美备,赶于阴历十二月前编印成书,以便颁发各省施行。至要。此令。

内务部知照

这个时候元旦被官方从农历新年变成阳历新年,官方不承认以前的农历新年。

但是中国农历新年已经两千多年历史,早已刻入中国人的骨子里,你要过阳历新年,但是老百姓却只认同农历新年,于是“两年之争”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这种矛盾造成了当时政府在阳历一月一日在哪里放炮庆祝新年时民众不以为然,普遍认为“此是彼之新年,非吾之新年”。老百姓还是热热闹闹的过自己的农历新年。

1914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向袁世凯递交了一封呈文:“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虽然其他三个节日由于我们都有符合国人习惯称呼,但是由于农历正月初一不能叫元旦了,春节被保留了下来成了农历新年。所以“春节”虽然被我们习惯称呼农历新年,但是历史不过百年罢了。

所以其实最早的春节其实就是1914年的农历新年。








爱摆苦瓜脸的东瓜


虽然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有四千年的历史,但“春节”这个词出现得时间并不长。

如果只单纯说“过春节”,还是民国以后的事。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农历,这是一种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的历法。

农历是以一个月相的朔望作为月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太阳回归年相适应。

我们知道公历是以耶稣基督出生那一年为公元元年,那么农历元年又是哪一年?

农历是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算起来今年是农历4716年。

《晋书·历志》:"炎帝分八节而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创律吕,大挠造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述而著之,谓之《调历》。是故历法之作由来尚矣。"

因为农历比公历早2697年,所以只要用公元年份加上2697,即可以得到农历年份。


在农历历法中,春节指的是新年,最开始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作为新年伊始,后来才改成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

这一改变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汉武帝规定从那年起,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首”,称为“元旦”(不是现在公历一月一日的元旦),过年的日期由此固定。

“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一个节日,时间跨度也很长,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之后才结束。

在过年期间,人民往往要祭祀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一年的开端,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

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采用西元历法和传统农历并用的记年政策,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发布了《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农历4609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公历、农历并用,使中华民国能与国际上的纪年习惯接轨。


可是由于当时的中国人已经习惯过农历,这一规定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有一些省份还是习惯农历,对公历并不感冒。

因此,1914年1月,袁世凯规定给予公历、农历的新年不同称呼,公历新年第一天称“元旦”,农历新年第一天称“春节”, 这就是“春节”的由来。

所以接下来的公历1914年1月26日,成为中国人的第一个“春节”。


相比于固定的“元旦”,农历“春节”在公历上的日期变化很大,最早的如1966年,那年公历1月20日就过春节了;而1985年的春节出现在2月20日,是最晚的春节。两者时时上相差一个月。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乃至中华文化圈的共同盛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我们一定要发扬传承下去,不要让某国抢先注册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节日,据历史记载,我国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春节的历史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就是,春节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只是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


但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的时候,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情了,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政府规定: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在民间使用夏历。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是在实施时期遇到重重阻碍,百姓仍然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新年。1914年年1月,政府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了顺从民意,向袁世凯递交了一份批文,提请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阳历1月1日为元旦,批文一呈上去,袁世凯立即批准。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后来为了区分出阳历年和阴历年,又因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1月1日定为元旦,即阳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即阴历年。

2006年5月20日,“春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古今谭


依撒尔人走旷野的时侯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