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春節挺鬧心的,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不得不臨時改變所有計劃,安心待在家裡陪家人、陪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媽媽終於不用早出晚歸、看不見人了。

對於家長來說,這將是一段難得的親子時光,要好好利用,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春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現如今,孩子們吃喝不愁,但是父母們能真正陪伴他們的時間其實不多,尤其是當孩子上學之後。

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也要關心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孩子需要更加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而不是吃飽喝足之餘,就靠著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視來打發無聊。

那麼,在現階段不能外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陪孩子閱讀啊。親子閱讀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平時天氣不好,不能外出的時候,親子閱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閱讀需要專門的地方嗎?

當然不需要,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讀。

家裡如果不夠大,沒有專門的書房,媽媽們也可以在房間或客廳一角,找一塊一平米見方的空間,鋪上一塊地墊,添置一個孩子專用的書架,給孩子準備一些適合她年齡特點的書籍。這些書籍,可以是買的、也可以是圖書館借的,這些都不重要。

學齡前的孩子可能識字不多,家長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繪本,可以由媽媽陪著孩子一起讀。

繪本其實是一個外來詞,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跟我們小時候看的連環畫類似,但又有不同。

這個春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繪本和連環畫有哪些不同?

連環畫普遍都是一張插圖配一段100字以內的文字為一頁,畫面內容表現文字內容,文字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畫面內容,畫與文字比重是一半一半。連環畫通常是第三人稱敘事,歐美的連環畫也有不少是第一人稱敘事,但大都是以旁白形式展現,很少會涉及人物心理。

因此,連環畫的內容量往往偏少,基本只能簡單的講述一件事情,卻沒有辦法描述複雜的情緒和刻畫豐滿的人物,更無法引領讀者的情緒。

而繪本,雖然也講故事,但是並不強制要求故事的結構和故事性,經常以段子和寓言為主要內容。繪本更傾向表現情緒和氣氛。

連環畫一般是成系列,通過連載完善故事情節,以繪畫的形式傳遞淺顯的道理和人生內涵。繪本主要以益智為主,含大量的插圖或圖畫,通過淺顯的文字結合圖畫說明人生哲理。

親子閱讀方式有哪些方式?

1、“照本宣科式”

大部分家長都是採用這樣的方式讀繪本,就是把繪本上的文字,逐字逐字的讀給孩子聽,這是最省事最忠於原作的方式。

這種方式雖然最輕鬆,但是為了達到好的效果,最好能在讀給孩子聽之前,家長自己先讀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麼生僻字詞,或者其他需要查閱的地方,比如繪本的創作背景、一些專用名詞、人物的介紹等相關知識。

家長提前做的準備工作越充分,就越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作品。在閱讀的時候,儘可能地根據繪本的體裁、故事的情節、角色的身份以及情緒狀態等,變換不同的語音語調,使自己的朗讀繪聲繪色,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而不要像和尚唸經一樣只用一種語調,不僅自己覺得索然無味,孩子也聽得昏昏欲睡。

這個春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2、“添油加醋法”

但是,有些繪本文字很少,甚至沒有文字,很多內容並沒有直白地表現在文字裡,而是藏在圖畫裡,如果我們照本宣科地讀,可能會影響對繪本的理解,從而無法體會繪本的獨特魅力。

比如繪本《瘋狂星期二》,基本上是一本無字書,只有幾個關於時間的提示。這就需要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讀——“添油加醋法”,這就需要家長適當發揮,根據繪本的特徵把隱藏在圖畫裡的信息補充出來,引導孩子更好地理解。

無字書對大小孩子都有好處,對小孩子來說,圖畫質量很高很連貫,能夠幫助他們充分理解故事;對於大孩子來說,閱讀無字書的時候,孩子不會受到文字的干擾,可以專注圖畫,用自己的方式解讀故事。

很多優秀的繪本,都是沒有字或者只有很少的字的。

3、“分角色朗讀”

孩子在三歲左右,還有一個奇特的閱讀習慣,那就是喜歡反覆讀同一本書,這時候,孩子已經熟悉了一本繪本,我們也可以邀請孩子加入,一起進行分角色朗讀

這種方法能極大的提高孩子的閱讀積極性,他們從中體會的快樂也會倍增。

分角色閱讀適合那種以對話為主的繪本,當孩子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一板一眼地讀著書上的字,跟爸爸媽媽進行平等對話的時候,那種興奮和自豪,妙不可言。

不要嫌棄孩子讀得不流暢,也不要挑剔孩子的發音不標準,熱情地鼓勵孩子一起共讀吧,那稚嫩的童音和媽媽溫柔的話語交織在一起,將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

這個春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4、獨立朗讀

孩子再大一些,識字量多起來了,慢慢地就可以獨立朗讀了。

婷婷上幼兒園大班開始,就喜歡獨立閱讀,她會挑選自己喜歡的繪本,安靜地坐在我為她設置的閱讀角,一本接一本地讀給她的玩偶們聽。承諾每年給她買一隻小玩偶,直到她12歲。那些玩偶,是我忙碌時她最好的玩伴和聽眾。

5、討論閱讀

當然,孩子再大一些,繪本因為內容量少,也因為學習方面的要求,孩子需要閱讀純文字內的書籍了。這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大段大段的文字,有一些不適應,這時候,家長陪伴一起讀,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閱讀方法也可以做稍微地調整,可以採用討論閱讀。讀完一篇故事,可以針對故事內容和孩子展開討論,這樣即可以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也可以聯繫實際生活感悟人生,還能趁此機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達到有效的親子溝通。

這個春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閱讀就像育兒一樣,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統一標準。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為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選擇,按照孩子喜歡家長高興的方式來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