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不分封諸侯而大行郡縣制?

月夜讀春秋


郡縣制,是在秦國統一六國後,為了方便管理征服下來的這些國家而制定的。郡縣制在秦國在還沒統一六國前,那時的商鞅變法已經實行了,只不過是分封諸侯和郡縣制同時進行的。

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離不開這兩個關鍵人物:王翦、李斯。一個文臣,一個武將,這兩個是相當厲害的人物。而統一六國後,針對是分封諸侯還是實行郡縣制,朝裡也分成兩個派別,一個支持分封,一個支持郡縣制。這時,李斯力爭群雄,用有力的分析和理由,說服了秦始皇,最終被秦始皇採納,自此全國實行郡縣制。

郡縣制的推行,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制度上,很重要的里程碑。秦始皇為什麼不分封諸侯而大行郡縣制呢?分析如下。

一、郡縣制的的好處。

郡縣制,是從中央到地方的直線管理模式。

傳統的分封,意思就是列土封疆,劃分什麼地域給到什麼爵位的人。分封后,地域管理人有著獨立經營的權利,但有責任和義務響應國家的政策或號召,比如定期供給糧草,共同抵禦外敵等。

分封諸侯的弊端是,隨著分封諸侯的自由發展,逐漸壯大,最後變得不再服從國家君主了,更有甚者還會起兵謀反或者勾結外敵。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太多了,比如,淮南王劉安叛亂,朝鮮王衛石渠叛亂等,都是分封諸侯翅膀硬了造成的。

實行郡縣制後,諸侯或地方官員,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郡縣主要絕對的服從君王的管制,否則就會被罷免。郡縣制不會固定你的地域專屬,它隨時有被皇帝調遣的可能。而且定期也要接受皇帝專員的巡查。這樣一來,就杜絕了地方官員擁兵自重,製造謀反的事情發生。

二、杜絕捲土反撲

秦國統一了六國,雖然是打贏了,但也難免有人心懷仇恨,蟄伏待機,意圖等到時機一到就會捲土反撲。郡縣制起到分化勢力凝聚或互串的作用。

在重要或者較遠的位置,君王可以派遣信任的人擔任,從而規避了山高皇帝遠,無法監管的風險。更重要的一點,郡縣制後有利於文化同源,一個國家文化不同源就很容易分裂。那會“禮”的文化就是在這個環境下普及開來的。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老百姓是得益的。那麼統一六國以後,將這種得益放大,只要治下的百姓都能共同的受益,生活就會改善,久而久之就會融入到一個國家來。這樣就徹底斬斷了一些戰敗國捲土反撲的念頭。

綜上所述,這就是秦始皇為什麼不分封諸侯而大行郡縣制的原因了。

不得不佩服李斯高遠的政治眼光,同樣也離不開秦始皇的雄偉魄力。在面對各方的反對,但是秦始皇沒有受他們的影響,果斷採納李斯的建議,從而使得郡縣制的順利推行,為華夏的統一打下了重要的根基。



歷史小地主


簡單來說,秦始皇認為郡縣制更有利。

郡縣制發源於春秋時期,楚國設立了最早的縣,秦國設立了最早的郡,二者的長官都由國君直接任命,但在此後的漫長時間中,這種行政建制並不普遍,華夏大地最常見的還是分封制,把一塊地封給宗室功臣,讓他們為國君代為統治,並允許世襲。

直到戰國時期,列國相繼變法,如何加強國君權力成了一個重要議題,只屬於中央的郡跟縣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郡縣制。於秦國而言,這種制度大興於商鞅變法之後,不過同時期秦國一樣存在封地,商鞅的“商”就是因為他的封地在商地。

到公元前221年,商鞅已經逝去百餘年了,他曾經效力並帶之走向強盛的秦國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壯舉,秦軍的鐵蹄踏碎了山東六國的社稷國土,建立起東至大海,西極臨洮,北據河套、南抵五嶺的龐大王朝。

對於這個王朝,秦王政是想打造成百年老店的,所以王朝的各種規矩都需要妥善安排,以打造萬世之基。

秦王政最先解決了統治者的名號問題,改王為皇帝,他自己就是始皇帝,子孫一世一世傳下去。然後定秦王朝為水德,尚黑,一堆禮儀問題隨之解決。

接下來,就是行政制度的問題了,秦朝是採取郡縣制,還是分封制呢?亦或是像之前一樣,二者並行?

始皇帝為此召開了御前會議。

丞相王綰首先發言,力挺分封制,原因很簡單,秦朝剛剛滅掉燕、齊和楚三國,人心不附,三地距離咸陽又太遠,都城輻射能力有限,咸陽很難很好地掌控這些地區,不如在三地分封皇子為王,代為鎮守。

廷尉李斯表示不同意丞相的意見,他指出分封制的致命漏洞:隨著代代傳承,天子與諸侯之間親密的血緣關係將會逐漸疏遠,以至形同陌路、互相攻伐,不僅起不到長治久安的作用,反而是禍亂根源

唯有實行郡縣制,才能杜絕這種隱患,使得天子之威,張於四海。

王綰的發言代表了當時很多人的心聲,群臣紛紛贊同,但李斯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因為他的建議被一個採納了,那就是始皇帝。

在行政制度之上,秦國的國體的皇權專制制度,皇帝才是最高決策者,現在始皇帝拍板,群臣再怎麼反對,也只有乖乖服從。

但群臣的反對力量已經說明,即便是在變法多年的秦國,對於郡縣制治理國家也是不太理解的,更何況那些變法程度比秦國低得多的六國舊臣,比如齊地儒生淳于越,他幾乎沒有經歷過郡縣制(齊國沒設立郡縣),根本無法理解秦始皇這種“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行為,所以再一次提出實行分封制。

這一次,秦始皇的應對措施就要暴烈多了,因為此時已經是前213年了,統一八年,郡縣制也推行了八年,儒生仍然醉心於分封制,實在太挑戰秦始皇的底線。而且淳于越是在宴會上提出的意見,這是不合規矩的,因為國事一般都在廷議上討論,尤其這種影響重大又不緊急的事。

秦始皇按照規矩,“下其議”,讓百官討論,李斯這時已經官至丞相,他都懶得再對比兩種制度的優劣,直接提出解決方案:這些腐儒雜書看太多了,燒了吧。

《史記·秦始皇本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

大規模的焚書行動就此展開,秦朝郡縣制的推行由慢慢感化轉變為暴力思想控制。從效果上看,這個方法非常失敗,秦朝一亡,分封制立刻捲土重來了。

漢朝建立後,劉邦吸取教訓,不敢一次玩太狠,搞了郡國並行制緩衝一下,漢朝用了幾十年才完成郡縣制的鞏固。


平沙趣說歷史


公元前221年齊國的投降代表著秦國兼併戰爭的成功,也代表著秦國變法的成功。但建立秦朝以後,天下還是面臨著到底是建設郡縣制還是學習周代分封天下的制度難題。在眾人討論之下,始皇帝力排眾議決定採用李斯的郡縣制將全天下分為36郡,每郡設置郡守、尉、監等官職。

《史記-秦始皇本紀》: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我們不僅會感到疑問,秦始皇為什麼要棄實行數百年之久的分封制不用,而推廣全新的郡縣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吸取教訓



周代剛開始分封諸侯時雖然大部分都是同姓諸侯王,可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諸侯與中央王朝之間的關係越發疏遠,以至後期周王的調令根本無法調動任何的諸侯這不僅僅是分封制的失敗,也是宗法制的失敗。

《荀子-儒效》: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秦始皇深知當血緣關係無法成為中央對地方的約束之時,便是王朝的毀滅之日。所以當丞相王綰向秦始皇上書建議立皇子為諸侯王鎮守邊疆時,秦始皇斷然拒絕了立皇子為王的建議。

《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二:有利於中央集權、鞏固皇權



當秦始皇喊出:“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的口號時,他心中肯定在想應該如何鞏固皇權的地位?採用周代分封天下的選擇肯定是錯誤的,春秋戰國之間天下共苦戰鬥不休的亂世已經很好地表現了諸侯王做大將會對皇權造成多大的衝擊



在世襲的分封制中,諸侯國自成體系,朝廷對他們無法起到很好的管控作用,這為諸侯國的反叛埋下了隱患。而郡縣制則不同。郡縣制下的官吏任命之權在於中央朝廷手中,中央朝廷的實際控制人則是皇帝。這樣一來整個天下官員任免權都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通過控制官員進而得以控制全天下。

總結:



雖然秦始皇為政期間實施暴政,但他對於郡縣制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舉動也是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這場來自於秦始皇的政治革命改變了中國往後數千年的政治狀態,往後中國的吏制幾乎是秦朝郡縣制的翻版。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這個問題嘛,大家都知道是因為分封制不好,有漏洞,各諸侯有了家底都不願意再聽周天子的指揮,周天子也可憐,自己的土地分封完了,結果還沒地方待了,而且還得看各諸侯的臉色。

趙韓魏瓜分晉國之後,在三個強盜的強烈要求下,周天子被迫賜予他們諸侯的爵位,秦國和齊國也不老實,直接稱帝了。

而這些都是分封制帶來的結果,所以到了秦朝肯定不能在這麼搞下去,郡縣制就這麼誕生了。

但原因肯定沒有那麼簡單,郡縣制也不見得有多麼好,該叛亂還是叛亂,地方反抗中央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郡縣制的產生固然是因為分封制存在的弊端,但本質原因還是統治者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春秋國時代是學術思想大爆炸的年代,我們現在的文化就是建立在那個年代之上。

這個時期出現了一種思想叫做“大一統理論”,我一說大家肯定都知道。

這個大一統理論是儒家的首創,最早出現在《公羊傳》這本書裡: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公羊傳》這本書是誰寫的呢?就是子夏的弟子公羊高寫的。

人家孔先生也提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個天子就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什麼事情都要由他來決定。

大一統理論出現以後,春秋戰國時代的各個大佬都對這個理論進行了不同的闡述,呂不韋集百家理論彙編了《呂氏春秋》一書,其語:

王者執一,而為萬物正。軍必有將,所以一之也;國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

韓非子也提出自己的理論說“一家二貴,事乃無功。夫妻持政,子無適從”,名相管仲說的更清楚了:

天子出令於天下,諸侯受令於天子,大夫受令於君,子受令於父母,下聽其上,弟聽其兄,此至順矣。衡石一稱,鬥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書同名、車同軌,此至正也

大一統理論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各個流派的詮釋和認同,其理論背景就是東周末年這些諸侯割據,相互攻伐,民眾飽受戰爭之苦。

所以這些思想家試圖尋求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出來,以便結束國家林立的狀態,這股思潮的形成為後來李斯反對延續沿用分封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而這個李斯是跟著誰學的帝王之術呢?就是荀子,這個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倡“性惡論”,而另一個儒家大咖孟子提出的則是相反的“性善論”。

李斯跟著荀子學習帝王之術,最後進入秦國成為秦始皇的謀士,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李斯的倡導下就來了一出焚書的戲碼。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史記·秦始皇本紀》

李斯為什麼要勸秦始皇焚書,就是要穩固統治,結束春秋戰國以來各種學術理論毫無節制的現象,可見這時候的大一統思想已經成熟,只不過到了董仲舒時代才被闡述的更加系統和理論化。

既然在思想上統一了,那麼肯定也要尋求制度上的統一,所以這時候李斯又繼續發揮他的作用說:

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分封制的廢除既是因為它本身的弊端導致的結果,其實也是大一統思想推動了它的廢除。其實你要說郡縣制很完美肯定也不切實際,從秦朝建立以後,皇帝和自己的大臣就開始了長達幾千年爭權的鬥爭。

直到明清時期,皇帝們才達到了個人專制的巔峰,真正做到了說一不二的強權統治。這也就道出了郡縣制的本質,其實就是中央集權的一種手段。

分封制的最大缺點就是賦予了封國過大的權力,幾乎可以說這些封國和中央就是獨立的兩個國家,但郡縣制迴避了這一點,把下層的權力稀釋掉,然後集中到皇帝那裡。

這樣一來,皇帝也就能夠相對穩定的統治他的國家了。


圍爐談史


還分封諸侯?別開玩笑了,忘了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怎麼實現統一的了?他可是把各個諸侯國收復之後才統一的。先說說什麼是諸侯國,諸侯國是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最高統治者(也就是天子,皇帝)對封地的稱呼,秦始皇擁有超高的軍事、政治才能,鐵腕治國,既然把你們都打服統一了,我再給你們封諸侯?那豈不是又回去了?我圖什麼呢,就圖以後你們在自己封地羽翼豐滿了再來報仇嗎?我們的始皇帝沒那麼傻!既然統一了,你們都得臣服於我,所以就設立郡縣制,意思很明顯,你們統統歸我管理,有什麼事跟我說我不怕累,當然華夏大地都是我的子民,所有土地都是王的土地,所有的收成我都要徵稅,這樣一來秦始皇就很有錢了,成了大地主了,擁有成千上萬的子民,後來有錢有人了不是建了很多富麗堂皇的工程。

這裡言語有些飄了,秦始皇不分封諸侯也是他在歷史長河中的一大革新,這種改革對後世也是影響甚遠,直到今天可以說我們都是沿用的這種制度。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勇於創新,敢於創新,這點兒值得學習,雖然他也有一些做法讓人嗤之以鼻。


一眉扒歷史


中央集權制度也是一種選擇,事實上在秦始皇之前印度和波斯都出現過了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也是一種可以想象的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究竟比封建制度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封建制度在特殊情況下面是優於中央集權制度的,例如蒙古和女真還有滿族開始的時候就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讓封建的封侯權力很大,能夠維持行政的高效率,當然封建制度也有缺陷,就是國家極大的時候,如果實行封建制度,那麼國家事實上就形成了分裂,從這個道理講,秦始皇必然要搞中央集權制度的,因為封建制度如果最後必然形成分裂,那麼秦始皇為什麼還要拼命滅6國呢?滅掉6國以後,如果實行封建制度再次形成許多國家,那滅6國就毫無意義了!

當然秦始皇之後,中國也不是純粹的中央集權制度,而是中央集權和封建制度的複合體,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朱棣作為封建的王侯滅掉中央政府以後,才算徹底終結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形成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封建諸侯之間互相殘殺是家常便飯。當然中央集權也是有巨大缺陷的,封建制度容易形成戰亂,中央集權制度也沒有杜絕戰亂,一定階段,戰亂更加嚴重,中央集權制度由於管理的效率問題和腐敗,很容易形成全國性的混亂,然後可能被更加具有效率的外族勢力打垮和統治。


血山飛蟲


分封制的實質是“家族天下”,郡縣制的實質是“家天下”。

周王朝實行分封制,是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相當於“武林盟主”,而秦王朝意圖貫徹郡縣制,是要將天下變為皇帝的私產,更徹底的加強中央集權。

電視劇《大秦帝國》有秦孝公對商鞅表述可自立為君王之意,當時周天子是“家族天下”的概念,這種情況與周公之輔成王的概念差不多,商鞅本來就有擔任秦國國君的資格,其一是商鞅與諸侯國國君一樣,都屬於道家人物,是貴族,其二是商鞅屬於秦國駙馬,本質上可以代表秦國,其三是當時秦孝公的繼承人太子嬴駟下落不明,為了家族利益出發,如果嬴駟一直不出現,商鞅代秦也不是不可以,畢竟老大贏虔身帶殘疾,老二嬴渠梁身亡,繼承人嬴駟下落不明,老三嬴紅玉屬於女流,只有商鞅這個妹夫在嬴氏家族還勉強靠譜。

但商鞅屬於道家的變法一派,是堅定的君主中央集權的支持者,所以他絞盡腦汁去找到了自己的侄兒嬴駟,手把手對其交付了秦國山河,堅定的維護了郡縣制,儘管最後他卻因為刑法嚴酷而導致了自己被誅殺,五馬分屍的命運。

可以說,第一個提倡郡縣制的道家法派人物商鞅,是徹頭徹尾的中央集權主義者,就像第一個提倡分封制的道家道派人物周公一樣,都面臨幼主無法有效理政的問題,他們都是沒有貪戀帝王權力,起攝政作用,而沒有專權。

這樣就為中國的王朝興替樹立了榜樣,“家族天下”的概念終於發展到“家天下”,中央集權主義就此深入人心。


河東來


其實,秦始皇滅掉六國之後,也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討論。“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往前追溯的話,很多都是周文王、周武王當初分封的宗室、功臣。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各國之間相互爭鬥不休。秦始皇正是看到了這種情況,所以才聽取了廷尉李斯的建議,分天下為郡縣,而不採用分封諸侯。

吸取西周分封的教訓

秦國一統之後,丞相王綰認為,原來齊國、燕國、楚國等地,距離秦國都城太遠,應該封秦始皇的兒子為王,前去鎮守。但是廷尉李斯反對,並舉例西周分封之後的弊端。雖然西周分封了很多宗室,但到了戰國的時候,血脈已經很疏遠,各國之間沒有友愛之心,卻像仇敵一樣征戰不休。此時名義上的周王,已經沒有了半分威嚴,甚至要聽強大諸侯的召喚。李斯認為這是封建遺禍,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

對此,秦始皇表示了贊同:“

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大意就是因為天下爭鬥不休,才有了各個諸侯國。如今天幸我統一六國,如果再實行封建的話,就是埋下了禍患的根苗,以後想要國家安寧都是辦不到的。所以秦始皇聽取李斯的意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派遣官吏前去治理。

秦始皇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我們看後面漢有分封,最終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分封,最終是“八王之亂”,因此還誘導了“五胡亂華”。到了明朝,又有“靖難之役”,連建文帝都被推翻。所以,分封的好處是有的,但是壞處更大。而且這些諸侯王大多荒淫無道,又怎麼會替國家好好治理百姓呢?後世因秦二世而亡,便歸咎於秦沒有實行分封,是很片面的觀點。

春秋戰國時的思想風潮

春秋戰國紛紛擾擾五百多年,後來大家稱之為“春秋戰國無義戰”。在無窮無盡的戰鬥中,最受罪的還是老百姓。而在這五百多年中,各個學派也形成了大體的一致:“分裂與戰爭是人民痛苦的根源,只有天下一統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實現天下大同!”這也是後來天下一統的觀念,有如此深厚根基的原因。正是因為有這個思想共識,所以各國紛紛變法,想要承擔起這個重大的責任。

而在這場爭逐中,位居西陲的秦國最終勝出。秦國自秦孝公開始,便代有名君,無不把統一天下作為自己終身奮鬥的目標。到了秦始皇后,他“奮六世之餘烈”,進而“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併吞八荒”,把秦祖先以及其他各國聖哲的願望給實現了。也正是受這股思想風潮的影響,秦始皇才能清醒地認識到,如果統一之後再分封,那就會步入西周的老路。

綜上所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之所以不再分封諸侯,而是實行郡縣,就是充分吸收了西周的經驗教訓,受當時天下共識的影響。秦始皇要的是皇帝的“萬世傳之無窮”,而不是諸侯的“萬世傳之無窮”


飛熊說歷史


在郡縣和分封之間,秦始皇有過猶豫。主要猶豫三個問題:

一是面對古之未有的大天下,到底該怎樣治理?

二是秦政質樸而六國風華,到底怎樣建立帝國文風?

三是面對六國舊政,到底是該從俗而治還是從秦法而治?

但是,秦始皇的猶豫時間並不長,便暗自定下了天下大是:以秦法秦製為綱、以山東風華為輔,融合而成秦帝國的新氣象。

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延請百家名士入咸陽、授予博士官職,討論天下大計。

此是秦帝國試圖建立自家風華的積極嘗試。

攻滅六國之後,丞相王綰建言在山東之地推行分封、以王諸子,正式掀開了朝堂對郡縣與分封的大政討論

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始皇帝下群臣討論,朝堂大臣多數唯丞相王綰馬首是瞻,附議分封。唯獨廷尉李斯,以周分封而國滅的教訓而否定分封。

朝堂辯論,李斯雖然是絕對少數,卻得到了絕對權力的支持,始皇帝認可李斯之議,開始推行分封。

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這就是秦帝國大行分封的簡要過程。

而秦始皇不行分封而大行郡縣的原因有三:

一是繼承傳統。

秦戰國偏居西隅,但正是因為力行秦法秦制所以才能攻滅六國、一統天下,所以始皇帝自信秦法秦製造福秦國也能造福天下。

二是以周為鑑。

這是傳統中央王朝的一貫思路,前朝所敗必是後事之師,周亡於分封,所以秦必懲之。非是李斯建言的原因,而是始皇帝早有決心。

三是領袖性格。

始皇帝自信滿滿,所以取皇帝之號;不喜世人風議,所以罷諡號之制;相信武力威勢,所以五次巡幸天下。所以說,秦始皇是一個傲嬌、極權之主,而郡縣之制正合胃口。

郡縣和封建的背後是央地關係的問題,就是如何梳理朝堂與地方的關係。

同時也是一個皇帝與大臣的關係問題,是天子與諸侯還是皇帝與郡守。

而秦初之形勢,並不樂觀。

北方有匈奴虎視眈眈,南方有楚地屢屢叛亂,所以國家需要集權,而皇帝也需要控制地方大臣。

所以,行郡縣而廢集權。

至於秦帝國是否因為郡縣集權而亡,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不能把這個複雜大勢,簡單歸結於郡縣。


減水書生


這個問題的要害在於如何理解這個始皇帝的出現?

皇帝的確是一個人,但更重要的是皇帝是一項歷史制度,秦國的統一和皇帝的出現是春秋戰國前後500年醞釀的結果。嬴政的登位和完成統一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就,是秦國從孝公商鞅開始圖強,發展壯大了百餘年的結果。

秦始皇的順應秦國制度的人,郡縣制不是從統一之後開始的,而是從秦國推行到統一後的六國。所以要明白為什麼實行郡縣不是皇帝一時的個人好惡,而是歷史背後的趨勢。

秦國能夠統一是實行戰時體制,秦國是一個戰爭機器,崇尚軍功這是絕對不假的。

但是,秦國是與六國舊俗背道而馳的,六國是西周封建的殘餘,秦國已經消滅了周王室,所以嬴政寧願推崇三皇五帝,也不會再推崇周天子的失敗舉措,而且當時秦國郡縣制正好是體現皇帝威加海內的尊榮,這一點也正要郡縣制長官向皇帝報告一切行動,所謂君主集權的特質。要是分封諸侯,那麼各地的事務就交給了地方諸侯,皇帝的威風就去掉一多半了。

所以秦始皇當時的帝王確實依靠郡縣制體現了中央直接管轄地方的威嚴,這一制度徹底改變了中華進程,包括直到近現代還是延續省市縣,這就是郡縣制的發展和延續,歸中央所管轄。

而且皇室和朝廷沒有分家,所以秦始皇登位以後非常忙碌和勤勉,號稱處理事務多大百餘斤竹簡,這些都是他要內管皇家事務,外管各地行政事務的表現,也是當時這一制度才建立,還沒有完善改進的原因,到後來其他朝代不斷髮展改善,後面的皇帝到了唐朝以後就好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