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都有哪些?

問這問那

藩王並不是一個封爵的級別,而是對於擁有實際封地的"王"的概稱。

周代實行分封制度,包括周王的兒子和直系親屬、功臣、前朝帝王后裔等。當時這些分封稱封國,國君根據級別不同稱公、候、伯等,只有周王才能稱王。但到了後期禮崩樂壞,周王室名存實亡,各諸侯國君紛紛自稱王。這個時期的封國獨立性更強,但不稱藩王。


漢代也採取了分封制度,但又結合以郡縣制。將劉姓宗室分封到東部地區,大的以古國名,一般的以郡名,皆稱王。其等級地位要看具體地盤和食邑多少。這些封國稱為諸侯王,或藩王。著名的七王之亂,就是藩王造反了。武帝開始實行推恩令,把很多大封國拆分了,原本封號留給嫡長子,其他兒子也封王,名義上照顧親戚,實際上是分化藩王實力。此前文帝時賈誼《治安策》中已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景帝把親弟弟梁王劉武封地一分為五。


到了兩晉,也繼續是宗室分封制。著名的如八王之亂。晉代出現了某某郡王的封爵,但並不是嚴格的等級意義。

到了唐代,比較明確的區分了親王和郡王。實際上在清代之前,都沒有將“親王”二字直接做後綴的,只是王和郡王之分,或一字王和二字王,一般前者以古國名,後者以郡名,或加稱郡王。如李治即位前封晉王,唐中宗李顯曾封周王,後廢帝位降為廬陵王。唐代不存在藩王,宗室封王並沒有對封地的行政權。後期藩鎮割據是節度使制度,並非封爵。

宋代同樣皇子沒有封地,爵位分王、郡王

明太祖恢復了分封制度。皇子直接封親王,即一字王,給予封地“就藩”。明代藩王只是指親王這一級別,親王的除了一個兒子繼承親王外,其他封為郡王,這些郡王都是附屬於此“藩王”的,並沒有獨立的小王國。在稱呼上,一般說某藩或某府的某某郡王。



清代宗室取消了分封制,只是給與爵位待遇,封號上也不再用古國名和地名,都是吉祥詞語。清初冊封的吳三桂、尚可喜、耿忠明三個王,是有獨立行政權軍事權的藩王,所以才有削藩的稱謂。

總結一句,藩王都很有錢,所以才有大墓!


幾葦渡

題主所說的親王,藩王和郡王,三者在概念上和內涵上都有區別。下面詳析之。

先說藩王。凡是皇帝所封的諸王,不論親王和郡王,它們都籠統地稱為藩王,它本身並不是一級封爵。惟一的例外是南朝的陳朝,曾把藩王作為王爵的一級,當時陳朝的王爵自高至低有親王,郡王,嗣王,藩王,凡十二等。但這只是特例。

再說親王。親王之稱,也是起源於南朝的陳朝。是王爵中的最高一等。到了隋朝,皇帝的叔伯兄弟和太子以外的皇子如封王,稱為親王;唐朝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為親王;明朝則以皇子封親王;清朝王爵中的第一級,稱為和碩親王,主要封皇子,但為了籠絡蒙古,也有蒙古貴族受封為親王的,比外晚清的僧格林沁。按清制,在清王前面,還要加以美字,才是正式的親王封號,比如豫親王,成親王,恭親王。

最後說郡王。郡王起源於西晉。司馬炎即位後,分封子弟,以郡為國,開始有郡王的說法。後世沿置,成為王爵中次於親王的一級。比如唐朝就規定,皇太子的兒子,襲封為郡王。親王之子,除了繼承者為嗣王外,其餘諸子降封郡公,如果有功勞,可進封郡王。


聶作平

親王、郡王和藩王屬於不同的概念,親王和郡王屬於爵位,包括漢朝、唐朝、宋朝,王爺是分等級的,藩王屬於中央王朝的番屬,是獨立的國家領導人,和諸侯國的國主,比如古代中國和越南、朝鮮的關係,越南朝鮮的國主在我們這裡他就是一個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