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說家裡生了兩個男孩,都對父親表達同情,為兒子買房是天經地義的嗎?

猛料一哥


誰說的?我不認可這種觀點!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我家孩子爸爸,從我家老二出生之後,一直就是說:“我只負責養他倆18歲,只管養大他倆,教育好他倆,其他的,什麼買房之類的,一切靠他倆自己,我不管!”

對於他這種觀點,我也是持贊同狀態!因為,我始終認為:“窮養兒子富有女”很有道理的。

兒子,如果你富養,那完全就是為社會養出一個禍害,養出一個無用之人,養出一個負擔。

兒子,男人,以後得肩負養家餬口的重任。上有老小有小的重擔,以後直接得靠著兒子來的。你敢富養嗎?

再說了,如果說,生了兩個兒子就必須要為兩個兒子準備兩套房的話,那做父母的,豈不是肩上壓著大山,這輩子,就沒出頭之地了?

有能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完全不當回事。不就是兩套房嗎?既然能生下兩個兒子,那就肯定會為他們準備房之類的。

但是,要知道,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一輩子都是靠著硬工資來養家餬口的。而買房,又是大事,很多人,一輩子的積蓄,才夠買一套房子。如果就因為生兩個兒子,就得給他倆買兩套房,那做父母的,豈不是這輩子,就得完全替他倆打工,賣命了嗎?

我不想過這樣的日子!我也沒這個能力。

我只想過好我自己的每一天,對於兒子,我只想說,我做好我做父母義務和份內之事,他們以後有能力,就自己買房,沒能力,租房住!

真的,我認為,大家千萬不要一個勁的給兒子或者是自己灌輸這麼一種錯誤的思想:"生了兒子,就得給兒子準備房之類的",要知道,你這麼想,不僅害了自己,而已把孩子也給害了。

這種思想,會讓孩子覺得以後高枕無憂,反正父母會給他準備好房子,為他把娶媳婦的錢準備好,會為他的未來一切鋪好路。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哪怕是天塌下來,一切都有父母頂著呢。

可是,我們真有這麼大能力嗎?記住,我們只是父母,不是孩奴,不是這輩子就單純為了兒子而活著的,我們也得有自己的生活!


幸福魚兒


我是新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今年已經快50了,88年初中畢業。其中有一位語文語文老師,他在給我們上課總是強調讀書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他家裡面有三個小孩,他說: 在中國農村有個傳統,要給每個小孩都要建一棟房子,我的計劃就是用建房子的錢送小孩去讀書,讓他們自食其力自己去買房子。

事情過去了30年,他每個小孩都取得了成功,都是自己買房子。現在他也住在了城裡,住在了自己兒子的房子裡。

成家立業,男方提供房子,這是中國的傳統。做父母的,不管經濟條件怎麼樣,對自己兒子總要提供經濟上的幫助。其中最主要的幫助就是買房子。當然這種觀念現在也在慢慢改變。

幫助自己的家人買房子,這是中國人親情的一種體現。在國外,什麼18歲就經濟獨立。父子的感情很淡薄。在現在的中國社會這個很難。

給不給自己的小孩買房,最主要的取決自己的經濟能力。個人的幸福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創造。

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引導自己的小孩,自食其力,做一個對國家、對家庭、對父母有用的人。

我是個新人,給個關注,給個贊!!!


馬田老牛


要看個人情況。

一個表姐夫,有三個弟弟。就老家父母的四間屋。表姐剛結完婚,倆人就去城裡租房謀生路,現在也混得有車有房。後來二弟又在那兩間屋結完婚,攜媳婦去外地打拼。依次類推,現在都過得不錯,還特別孝順。

插個題外話。

就像今年表姐說的,回老家和婆婆睡一張床,聊知心話到凌晨2點。

一早表姐起床洗手給婆婆做早餐,下碗荷包面端過去。婆婆一句,兒媳婦比不了閨女。

氣得表姐來一句,是啊,婆婆比不了親孃。

就這條件,老婆婆都拽的不行。關鍵是兒子擋事呀!

有的兒子就白搭。

鄰居大叔家小濤,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訂婚時女方要求一動一靜,三金,少一樣不結婚。

兒子軟磨硬泡,讓父母拿出必生血汗錢買車又買房。

俗話說的好: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

父母有條件就給買房,沒條件也無可厚非,這不是天經地義應該的。

靠自己的雙手努力拼搏得到的一切才更長久,心裡會更踏實。


曾小曾的城


買什麼買,我家三個男娃娃,我家孩子們說了,十年後他們開始掙錢,然後如果每個月每個人給我一份錢還現在的房貸,“哇,媽媽別擔心,你會很有錢.” 他們自己買房,最多我會幫助些首付。但家裡的現在房子會擴,有空餘房間什麼時候他們都可以帶老婆孩子回來偶爾住一下的地方,只是偶爾,比方說聖誕節一起喝多了可以待一晚,想想會多三對小夫妻打算將來再擴三間,額外的娃娃們住。😄


我家的三個男孩兒


我自己也有個兒子,今年五歲了!我來說說我自己的想法吧。我不認為給兒子買房是天經地義,但是我愛我兒子,我想對他負責,想盡可能的給他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想給他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一個小窩。我們現在也還沒買房,還在這方面努力,為他付出感覺不是壓力,是幸福……這是我個人的心甘情願,如果他長大了不孝順我或者怎樣,我都不會怪他,只要在他無力時我做到問心無愧就夠了


港口賣人心


不一定,要看自己父母的能力,父母有能力給小孩子買房是應該的,自己的小孩好過一些不是每個父母想看到的嗎?再說我自己,我有兩個個兒子,大的七歲小的兩歲多都是我自己帶在身邊,我大的上一年級我給他在學校報的午託,下午在外面給他報的晚託。我小的1歲10個月就開始上幼兒園,學校每天4.30就放學了我每天都要到6點半才可以接他,基本他都是最晚的一個。其實我知道我可能不是個好媽媽,但我儘量做好,就是希望等他們長大了少奮鬥一些好過一些


瑩的真實生活


我也倆男孩兒,我能接受孩子倒插門,孫子跟女方姓。你呢?要是接受不了,又不想買房,嗯,那兒子們結不結婚的,就各安天命吧


篷篷婚紗


謝問、很多人聽說家裡生了兩個男孩、都對父親表達同情、為兒子買房是天經地義的嗎`、、、、安現在的新時代、當父母生養兩兒子、就是欠兩兒子債務、在這說現在新時代的兒孑、那個進入社會工作幾年了能存下錢的、夠他們花錢不向父母伸手要錢、就頂不錯了、60後趕在這個時代當父母的、真倒黴、罪惡深重、不經在農村老家、必須得蓋下兩處新房、到結婚的年齡還得買房買車、趕上新時代沒辦法、當父母的不幫助他們、就過不了關啊、當父母的即然生養了兩兒子、你們就的擔負起重任、也是你當父母應盡的義務、管成家娶媳婦、管代孫孑、管孫子零花錢、灬忙碌多半身、能換來安度晚年兒媳孝順也很快樂、敬請網友們多提見解、謝謝


奮鬥者111645


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撫養孩子長大是天經地義,為孩子買房結婚不是天經地義,同樣養兒防老也不是天經地義。

但是這個社會上束縛人的不是天經地義,而是內心的責任感和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

從責任感來講,養兒子希望儘量為他買房,讓他可以有個相對穩定的生活,不必為了生存過於奔波,同時可以贏得孩子更多的愛和尊重。

從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來講,中國的傳統是,為兒子準備房子結婚是父母的責任,買是自然的,不買的話也要承受其它人對父母沒盡到義務的指責。

當然買不買房子不是必須的,不能一概而論。父母盡心盡力去撫養,去愛,去教育孩子就很好了。子女不應該強行父母去做他們能力以外的事,比如農村父母有能力在村裡給你蓋間房子,你偏偏要求父母在大城市裡買一個,這養的負擔對父母是不能承受之重。

總之一個家齊心協力才是最重要的,父母盡力把孩子推的更高,能幫襯盡最大力量幫襯,孩子在父母的基礎上努力爬的更高,在社會上更有競爭力,生活的更幸福就足夠了。

用天經地義去要求父母和孩子都是不應該的。


章時樂


這個就好比奶奶帶孫子是天經地義的嗎?沒有什麼能讓大家滿意的答案,父母該不該為孩子結婚買房?那麼我們就來看下,以我們農村為例:訂婚到結婚要辦下來要20萬左右,首付房子要25萬左右,一共40多萬,以17歲畢業(初中)進入社會工作,20歲訂婚,21歲結婚,3-4年時間掙錢買房結婚,不太現實(以大多數為例)那麼女方要求有房,怎麼辦呢?只有父母掏錢,有的父母現在說只把孩子養到18歲,以後讓他自己來弄,我覺得不太現實,18歲進入社會,要想在結婚前買房起碼要存夠40萬,不太現實,18歲是一個青春叛逆期,有幾個會老老實實掙錢,老老實實存錢的,有的家庭孩子接著上高中大學的,畢業以後出來要24歲左右了吧!要攢夠40多萬結婚需要多少年,有多少父母能等,有多少父母願意等,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硬性規定,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