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7个月的男宝宝出去不爱和小朋友玩、胆子小,该怎么改善呢?

碧玉为蕊


2岁7个月的男宝宝出去不爱和小朋友玩、胆子小,该怎么改善呢?



孩子出生后一般都是大人带着,特别是现在城里人住的都是楼房,有的小区虽然住着许多人,但是买房者可能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大家都上班比较忙,平时见面的机会很少,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和来往,有的即使住在对门估计也没有什么交往。因为平时孩子都是跟自己一家人在一起,接触的陌生人极少,一旦出去遇到陌生的小朋友当然不敢接近。

再者,孩子2岁半以后,自我意识逐渐增加,在他们心目中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就是他的,所以有的孩子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想要就上前去抢,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压根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我就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只要出去见到其他小朋友见面二话不说上去就打;有的时候见其他小朋友手里有玩具,上去就抢,大人拦都拦不住,为此与其他家长都弄得很不开心,所以孩子的家长头疼,都不敢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题主说孩子出去不爱和小朋友玩,胆子小,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遇到过这样比较霸道的孩子。

如何改变孩子见到陌生人胆怯的现状呢?


1、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多和同伴在一起玩


我家大宝宝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是小时候也和题主家孩子一样。出去玩的时候,自己带的玩具其他小朋友要玩,我家大宝宝立即送上。把玩具送给别人也就罢了,自己的玩具自己都不敢玩,只有等其他小朋友玩够了不玩了,他才拿过来玩。



在上幼儿园之前,为了改变孩子胆小的状况,我们就在商厦办了一张游乐场的卡,经常带着他去游乐场玩。不过,在宝宝玩的时候,宝宝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遇到爱打人的宝宝马上大人就把宝宝抱走,尽量不让宝宝受到伤害,要不然宝宝见到陌生的小朋友更加恐惧。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要慢慢引导孩子,要循序渐进的来,不能强迫孩子与人交往,否则会适得其反。


2、减少对宝宝的呵护,让宝宝适当经受一点挫折


现在,有许多家长对孩子中是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宝宝只要一动大人都亲乖乖、肉蛋蛋,可别摔着了、碰着了,这危险那不能碰,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总会误认为周围什么都摸不得、碰不得,什么都可怕,什么都危险。孩子经常有这样消极的暗示,久而久之就真的对什么都胆怯,所以孩子胆子小,最关键的原因是大人造成的。平时大人对孩子呵护过多,事无巨细的对宝宝关爱,宝宝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当走出去遇到陌生的人,即使是同龄人也不敢靠前接近,更不敢跟小朋友在一起玩。


还是一句话,要想让孩子增加胆量,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把自由还给孩子,只要把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的东西,比如:水瓶、剪刀、各种刀具、电器开关、容易摔碎的盆盆罐罐等收拾好,孩子无论怎么折腾、玩水、探索,大人只要静静的看着,千万不要过多的唠叨和干扰。即使偶尔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摔一跤擦伤的皮,只要及时处理就行了,别在宝宝面前过分夸张的表达自己的心情。


3、不能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不在别人面前责备孩子


有的家长,只要孩子见到陌生人不说话、不喊人,张口就说:“这孩子,就这样胆子小,没出息。”还有的孩子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遇到霸道的小朋友哭了,大人就说:“你就是胆小鬼,这有什么好怕的!”要知道大人这样说无形之中就给孩子一种暗示,“我就是胆小鬼,我就没有出息。”一旦孩子心里有了阴影,想改变真的很难,所以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



孩子胆小是家长娇惯出来的,孩子胆大是靠练出来的,只要大家敢于放手,每个孩子都具有初生牛犊的潜在性格。


智慧奶奶


2岁7个月的男宝宝出去不爱和小朋友玩、胆子小,该怎么改善呢?

遇到这种事情,宝妈不用过于焦虑,我家宝宝之前也遇到过,后来发现这只是一个过程,父母稍微引导一下就好了。

1、这阶段的宝宝不仅会出现怯生的情况,还会特别粘人,以前可以自己走楼梯,现在大了反而不敢走,非要父母领着走,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这孩子咋越长越胆小了。其实,这是他们懂得越来越多,对周围事物开始产生不信任情绪的表现,随着他们慢慢长大,这种情绪就会好转。

2、父母这阶段一定要给足关心和爱,让宝宝有安全感。这样才会让宝宝越来越自信,从而克服这种心理。

3、多带宝宝去他同龄小伙伴家中做客,或者邀请其他小伙伴到你家里做客,这样他们就会慢慢熟悉,慢慢消除不安情绪。

4、多带宝宝出去玩,鼓励他跟小朋友玩。

5、如果带宝宝出去,他不喜欢跟陌生人小伙伴玩,家长适当鼓励就行,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这孩子现在胆小、害羞的很.....这样就会给孩子一个暗示,他就是这样的人。这会让他更加不自信。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好!

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依科育儿!

依科育儿


除了言传身教(不要说父母自身很宅很不愿社交,却想着要孩子成为社交达人),多带孩子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以外,还有以下三点要注意:

01 安全感

相比女孩,男孩更易患分离焦虑症,所以更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尽量不和他分开。

《养育男孩》中指出:

在出生到6岁这段时间里,男孩需要无尽的爱,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爱”。一对一的言传身教能帮助孩子与外界建立联系。相比父亲,这时期母亲的作用更为重要,男孩更依赖母亲。

“胆小”其实是孩子安全依恋不强的表现,安全依恋不是说父母双方或一方一直陪着孩子就好,比如有些母亲是陪着孩子,但对孩子不回应或者反映冷冻,或者情绪不好时就对孩子怒火相向,这些都是不利于安全依恋的建立。要形成良好的安全依恋,是要用心陪伴,积极回应孩子。

02 学会交流

科学家们发现,在女性大脑结构中,有两个区专门负责语言。这两个区的面基比男性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大20%~30%,所以男孩一般不善交流,而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社交。

因大脑具有可塑性,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适当的训练,就学习语言而言,最佳的学习时间是从出生到8岁。后期不是说不可以学,而是年龄越大,就越难改变大脑早期的连接。

  • 跟孩子说话

记住一个要点:在和孩子说话时,用高于他们一个层次的语言,但只能高出一个层次。这样锻炼才能在孩子能接受的前提下,使他的语言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孩子对着你说单字时,你应该对他说两个或多个字组成的词。

比如,孩子说“奶”,你可以说“奶瓶”、“牛奶”……

当孩子已经能说词组了,你要对着他说完整的句子,孩子可以通过模仿来扩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比如,孩子说“玩具宝宝”,你可以说:“宝宝想要一个玩具吗?”或“这是宝宝的玩具。”

  • 给孩子描述他们看到、听到的一切事物

当你和孩子一起时,请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孩子聊天,主动给他们描述眼前能看到的,或者能听到的甚至是闻到的东西。

孩子的大脑发育就是从谈话开始的。比如我带2岁的女儿外出,在出租车上,她要摸控制车窗的按钮和门把手,我就会跟她解释控制按钮是怎么工作的。在家里每次拿玩具或其他什么东西给她,我都会加上颜色,说多了,某天她自己跟我描述:“我有一个玩具鸭子,是黄色的。”孩子的语言能力让我吃惊,也让我感受到了“功夫在日常”的力量。

  • 和孩子一起阅读

孩子小的时候,多是读书给她听。

除了学习语言表达,亲子阅读还能教孩子从书里认识情绪,了解各种情绪表达,比如高兴、生气、愤怒,惊喜……认识情绪对于语言表达以及同理心构建也很有帮助。

03 两个雷区不要踩

  • 不要贴标签

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并不一定就等于那个人的全部。而且,负面的标签对孩子影响真的蛮大的。不要随意就评价一个孩子“胆小”、“羞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整天说他是什么样的人。”可能有点夸张,但心理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确实不可忽视。

  • 不要强迫社交

多带孩子到户外玩,父母给孩子做示范,比如和陌生家庭友好聊天或者微笑示好,鼓励孩子加入其它小朋友的游戏,但前提是孩子愿意。如果孩子不愿意,请不要强迫,不要心急,慢慢来。

纪录片《零零后》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就是喜欢一个人玩的,别人问为什么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一个人玩挺好的。”“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这是我的权利。”才3岁的小女孩如是说。

是不是感觉被这话“震慑”到了?

而女孩的妈妈认为孩子喜欢“独处”是正常的,这孩子长大后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1~3岁的孩子处于“自主性”和“羞怯和怀疑”这两种心态共存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希望能自主选择和决策。若父母允许孩子做出合理的自主选择,不强迫、羞辱孩子,孩子就会形成自主性,反之,就会形成“羞怯和怀疑”

所以,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给予正确的支持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共勉。


小微变变变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每个阶段的发展也不一样,不用太紧张。

现在不是有很多社会学家研究发现说——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吗?



不过,孩子在小的时候多和小朋友玩耍,有助于加深他对社会的了解,健全他的人格发展


在儿童社交方面,我很推荐的一本书是《儿童社交的爱与痛》,里面描写的非常具有科学性,案例丰富。推荐这位题主去看看。


根据心理学的看法,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呈现出什么样子给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社交上大胆、自信,乐于与人交往,爸爸妈妈就让孩子看到自己也是这样与人交往的。

比如,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与有孩子的朋友聚会;下班后经常带着孩子在小区玩耍,碰到邻居会主动打招呼一起玩。

我儿子之前也有这种状况,胆小,只和一个同伴玩耍,对新的伙伴比较排斥。

我们分析了原因:爸爸比较内向,平时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朋友较少;爸爸对儿子做的事情会有很多担心,所以经常约束他。

后来,爸爸开始从自己做起,见到小伙伴的爸爸妈妈也会主动打招呼聊天,对孩子的管教也少了,现在儿子五岁多,与人交往还算大方,处理与小朋友的分歧矛盾能力也逐步提高。



带小朋友出去的时候,不要强迫他一定要和某些小朋友玩。这样会适得其反。

要尊重孩子对朋友的选择,观察他对某些小朋友有兴趣时,鼓励他一起玩。


树洞老师有话说


每天坚持带孩子出去玩,帮助孩子找固定的玩伴,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开口交朋友,慢慢潜移默化就学会了,一般3岁前的孩子会比较喜欢自己玩,到3岁后才会表现出强烈的交友欲望,所以也不用太着急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多鼓励,多安排集体活动,相信孩子,他就可以做到。


C妈生活志


多带他出去玩玩,多跟其他人接触,或者送幼儿园,让他跟一群小朋友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