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是上世紀的技術產物,為什麼我國還要獨立發展空間站?

空間站(space station)又稱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航天器。

早在1971年,蘇聯在與美國登月的競爭中失利之後,成功發射了禮炮1號(Salyut-1),成為了人類第一個空間站。雖然3名宇航員在返回地球時因返回艙失壓而全部死亡,但是,蘇聯在隨後的11年中,一共發射了7個禮炮號,發展了兩代空間站技術。

與此同時,美國也非常清楚空間站的戰略意義,因而緊隨蘇聯在1973年發射了天空實驗室(Skylab)空間站。但是,因為美國的載人飛船是航天飛機,其運行成本非常高昂,連美國也無法負擔起登月和空間站兩線做戰的鉅額開支,而在1979年11月將其墜入大氣層燒燬。

迫於當時政治的壓力,蘇聯在禮炮2號失敗,3號還未發射的時候就已開始考慮發展一種模塊化的建站技術,以建設大型的空間站。1976年蘇聯開始了和平號空間站計劃,1986年和平號主體才升空。一直到蘇聯解體俄羅斯有餘力接手時,和平號建設成為了一座全長達87米質量達123噸,有效容積470立方米的巨型空間站,它共有5個實驗倉:天文物理艙、服務艙、晶體艙、光學艙和自然艙。

空間站是上世紀的技術產物,為什麼我國還要獨立發展空間站?

和平號空間站

美國在里根時代就提出要再次建空間站,但是為了減輕美國自身的經濟負擔,里根提出了國際合作的想法。個人感覺這種想法很牛啊!就和開公司一樣,自己投點錢做大股東,任個董事長,所有決策都可以由著自己的想法,還能拿最大份的分紅。實際上美國就是這麼幹的。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邀請俄羅斯做了二股東,俄也因獨立維持和平號經濟吃緊,並且和平號的設計壽命為5年,而與美國一拍即合。1993年國際空間完成設計,開始實施。

該空間站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歐空局(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11個國家),共16個國家參與研製。

空間站是上世紀的技術產物,為什麼我國還要獨立發展空間站?

自2010國際空間站建成全面投入應用,其後共有26個國家參與了國際空間站項目,然而,美國卻在2011年和2013年連續出臺法案,禁止中國公民和有中國背景的機構、資本,觸碰任何有關NASA的人事物,從而將中國排除在這個所謂“國際”卻並不國際的空站間之外。

在這個背景之中,中國實際上在1992年就提出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掌握載人航天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研製、成功發射和順利回收載人航天器的國家。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與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的關鍵技術,實施空間實驗室工程。

第三步,2015年以後建造20噸級的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而我國天宮1號和2號與蘇聯禮炮號類似,以一二代空間站技術用於驗證我國的空間站技術能力,而可能在2021年升空的天和號空間站則是與和平號類似的三代技術,將會是模塊化積木式空間站,而不是第四代技術的國際空間站積木式+桁架式技術。

空間站是上世紀的技術產物,為什麼我國還要獨立發展空間站?

中國的空間站

既然不是為了追趕最新技術,難道我們僅僅是因為咽不下那口氣嗎?

實際上,所有航天技術都有一個潛在的,不會公開的理由在裡面,那就是軍事用途。

早在禮炮3號,蘇聯就在其上安裝了圖-22轟炸機自衛航炮作為攻擊武器,用來實驗太空技術作為空間武器的可行性,雖然在禮炮3號上不成功,但是,相信在禮炮5號之後,禮炮號再也不提軍事用途來看,蘇聯已經掌握了空間站軍用的技術。

而空間站和其他航天技術一樣,其發展出來的先進技術,最終轉化為民用之後,將會極大的促進本國的科技發展,而不象高能粒子對撞機一樣,成果難以轉化。

而載人空間站,與衛星的最大不同就是它上面可以長期有人值守,當地球上發生地震、海嘯或火山噴發等事件時,在站上的航天員可以及時調整遙感器的各種參數,以獲得最佳觀測效果等等。而在太空上很容易追蹤到大型艦隻動向,在我國的天和空間站上將會有一個在很多指標上都接近甚至超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視場角是哈勃的300多倍的巡天望遠鏡。既然光學倉中有巡天望遠鏡,那麼其他望遠鏡就不是什麼大事了。

除此之外,空間站可以在生物、微重力研究等各種先進研究上具有優勢,我國通過發展這項“房地產”項目,可以瞭解或者參與到“租戶”的實驗,從而提升我國的科學水平。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空間站項目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接受並批准了九大尖端研究項目。

空間站是上世紀的技術產物,為什麼我國還要獨立發展空間站?

中國的空間站

在這些方面,要想彎道超車,自己沒有一步步走過來,別人不會把技術給你的。

你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