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养老金涨幅降低?

一座空城44


2019年养老金肯定还会继续上涨,但是涨幅会较2018年降低,大概率会低于5%.养老金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涨了14个年头,2015年前每年的涨幅都是高达10%,远远超过当年GDP增速。而近三年养老金涨幅不断降低,2018年养老金涨幅只有前面的一半,涨幅为5%。由于这几个方面影响了养老金涨幅降低:

首先,由于某种原因,养老金一直空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主要由在职企业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来发放。现在老龄化又越来越严重,缴纳养老保险的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周转的压力会加大,因此涨幅会不断降低,目前不断推进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就是缓解目前压力的一种方式,成效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

其次,由于这几年经济增速放缓,社保基金的收入也会受其影响变的不断减少,只有降低养老金涨幅才能缓解当前的收支压力。

最后,为了应对物价的年年上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在每年在增长,目前近10年养老金的增幅略高于物价的涨幅,还是不错的。以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基本在3000元左右为例,2017年养老金增幅为5.5%,而CPI则为1.6%. 但是目前面对还在高涨的物价,我觉得,目前的养老金的降幅有点多了,不管按照GDP增速还是人均工资涨幅,为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养老金都应该涨的更多!


财哥擒牛谈股


我们国家从2005年开始至今,每年都要给退休职工加工资,养老金基本上实现了14连涨的态势。从2005年到2015年这10年期间,养老金每年涨幅都超过了10%的增速,高于当年GDP增长的速度。

而到了2016年也就是近三年时间,实际上养老金的增长比例要低于10%。2016年养老金增长6.5%,2017年的养老金增长是5.5%,2018年的养老金的增长是5%。客观来说,近三年的数据显示养老金的增长都在不断收窄之中,而且低于当年GDP增速。预计今年养老金涨幅会保持在5%的增速以内。

养老金涨幅的降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经济增速在放缓。过去国内经济动辄都是10%以上的高增长,而最近几年国内经济要从提高质量入手。所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受此影响,社保基金的收入也会相应减少。当前,我们国家采取审慎原则,对社保基金的收支是有定量的,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一直在空转。退休人员的工资主要是由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金所供养的。目前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现在可能一个老人有三四个年轻人来供养,而未来很可能是不到三个年轻人来供养。养老保险的漏洞还是需要逐步补掉。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还是要留点结余补窟隆的。

再者,本来每年都要给退休人员加工资,主要是应对年年快速上涨的物价。做到养老金的涨幅略高于物价涨幅,这样我国的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也能同步略有提高。2016年我们的CPI涨幅是2%,2017年降到了1.6%。2018年CPI涨幅也在2.5%以内。国内物价基本保持平稳状态。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速都在5%以上,这样退休工资远超物价的增速,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最后,在一些地区退休人员的收入要比在岗职工还要高。由于退休人员连续十多年的加薪,而且基础退休工资也在不断提高,很多人在岗时只拿三千多元,四千还不到,退休后收入反而拿到五六千元。而正常的情况是,退休人员的收入应该是在职人员平均收入的70-8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想方设法想早点退休,特别是一些国企职工只有四十多岁,就想着50岁退休后的生活了。这无疑加大了社保支出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养老金增幅,也是缩小与在职职工的收入差距。别在岗职工忙了一个月,还不如退休收入来得高,这样的收入分配就不合理了。

2019年中国退休职工的收入还会继续提高,但是收入增幅会有所放缓,可能会保持在5%左右,这既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上涨乏力等外界因素有关。也有地方社保基金要留点结余弥补缺口有关,当然也不能培养一些人不思进取,坐等退休养老的消极态度。总之,后续退休人员收入还会继续提高,涨幅可能就不会像过去那么快了。


不执著财经


我的亲戚是工薪阶层,99年退休的,当时拿养老金不足600元,能养活全家,当时感觉很滿足,人人羡慕。

从05年开始年年增涨,连续涨了14年。15年之前每年长10%,最多年份每月涨过280多元,16年开始每年涨的就少了,最少是18年,只有过去的一半不到,因为赶上了过去涨10%的年份,现在每月也能领,差一点3000元了,但是现在全家反感觉钱不夠用了。

工资是比过去涨了5倍,但物价涨了10倍左右。感叹,工资年年涨,怎么总赶不上物价涨!?


沉浮888999


楼主您好,我们国家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为止,基本上实现了14连涨养老金这样一个态势。那当然从2005年到2015年这10年期间实际上养老金的增长比例,都是按照每年10%来进行增长。那么到了2016年也就是近三年期间,实际上它的这个增长比例要低于10%。

2016年的养老金增长是6.5%,2017%年的养老金增长是5.5%,那么到了2018年也就是去年养老金的增长是5.0%,所以说近三年的数据表明养老金的增长都是在不断的收窄中。那么养老金增长的收窄,他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比如说近三年我们GDP经济总量的增长相对来说下行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说它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一个成正比的关系!

那么马上2019年养老金增长的窗口期就要来了。实际上2019年的增长我估计绝大多数可能性都不会超过2018年的增长比例,也就是说他一定会维持在5.0%的增长比例以内。甚至可能还会发生低于5.0%的增长,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保持在4.5~%5.0%的一个增长区间范围之内。


社保小达人


近几年:

一、不仅养老金涨幅降低了;(以前涨幅为10%,后来降为6.5%、5.5%,去年降为5%);

二、而且,养老金增加额也减少了(以前,每年每人平均增加170元左右;去年,每人平均增加130元左右);

三、近几年,养老的涨幅为6.5%、5.5%、5%,均低于当年GDP的增长幅度;

四、十几年前,企退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为700多元,占企业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的50%;经过15连涨,企退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已达2500元以上。而企业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已达5000元以上。企退人员的退休金,仍为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的50%!

五、与15年前相比,企退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增长了好几倍。但是,与同期在职人员相比,仍然是50%,等于没有增长。纵向相比,增长了好几倍,横向相比,并没有增长。


天上有双眼睛


养老金涨幅放缓,应与经济增速放缓有较大关系。

首先,一般而言,养老金还是会持续每年上调的。

养老金属于一种基本保障,它的调整幅度有规可依。2005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进行了规定。据规定,调整是依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看,经济总量上升的同时,也会带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加之物价基本呈增长之势,所以从职工工资与物价变动的情况看,这两个因素基本每年都在往上走,养老金还是会持续每年上调的。

其次,养老金涨幅有下降趋势这是事实,但这种涨幅降低有可能不是无休止的,涨幅或会最终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截至2018年,养老金已经连涨了14年,涨幅轨迹已是相当明了。在2015年以前的11年,养老金的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这个涨幅还是相当可观的,跑赢物价增长,以及获得发展红利,这两种愿望都能够比较好的实现。此后的2016年到2018年,养老金的涨幅逐年收窄,2016年是6.5%,2017年是5.5%,2018年是5%。即便最近3年是如此,仍然可以跑赢物价增长,以及获得发展红利。有观点认为,2019年的调整情况跟2018年相比,涨幅持平或略降。

从14年间的养老金涨幅轨迹,以及14年年间的中国GDP同比增幅看,是有很多吻合的。比如在养老金增幅达10%以上的11年里,中国GDP同比增幅有7年在9%以上。而自2012年以来,GDP增速基本是不断放缓,只有2016年与2017年比较例外,2016年增速是6.7%,2017年则为6.8%,不能说放缓,而是有增加。虽然如此,在物价水平已然基本平稳增长的情况下,养老金涨幅放缓,跟GDP同比增幅放缓,还是有相当紧密的关联的。

第三,也要看到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趋势。

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就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跟激活经济发展有莫大关系,在经济有下行压力的情形下,这一种提倡确有必要,因为这事关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在准备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同时,官方亦表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养老金涨幅会有保证,但涨幅放缓也确实会是大概率。


波士财经


如何看待养老金涨幅降低?的确这几年养老金降低了,特别是普通工人退休的养老金,涨的工资,没有物价涨的快,普通的老百姓工资,2000元到3000元,只能维持现在的生活吃饭问题,如果有个大病小病真的病不起。

从2019年国家一连十五年连涨,涨的工资一年比一年少,今年的工资要比去年下调0.5%。也就是5%。2018年是5.5%。

普通的工人退休工资确实很低,这也是没有办法,老百姓也提出各种方案,有的人建议,公务员退休的工资,特别高,就别涨了,也有的人说,工资按照工龄,每年工龄100块钱,是最合理的,各种各样的诉求,有关部门根本就不能解决。

涨多少工资,涨多涨少,老百姓根本说的不算,只有国家说的算,只要国家给我们涨点工资,大多数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挺满意的,毕竟物价涨,工资也涨了,给普通的老百姓心里一种安慰吧。


圣伯


如何看待养老金涨幅降低?

今年两会刚刚结束,就于3月23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退休养老金的增长方案。退休养老金的增长比例为5%,比去年5.5%元略有下降。


实话说,2017年刚刚退休的心里很不平衡啊,好不容易赶上退休,想搭上养老金高速增长的末班车,却是一年不如一年,退休养老金增长又出现新的低值,5%!

感叹之余也就如此了,国家的政策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国家人口出现老龄化。退休人员的寿命增长,没计退休制度的年龄偏小,虽然现在退休,养老保险还不至于入不敷出,余量也不是那么宽裕。国家第一年将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国统国家第一年将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国迈出第一步,可以看出有的省份的确存在养老保险和退休养老金支出的收支不平衡。所以退休养老金的增长比例渐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几年下降0.5%,每个省的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的话,今年的增长情况应该和去年差不多。健健康康的多领取几年养老金就什么都有了。


健身广场舞


涨幅降低只是数字上的降低而已,实际待遇增长额度比去年应当是略有提升的。

这次数字上的降低,也是我们国家采取审慎原则而采取的无奈之举。我们的社保基金都是收支有定量的。一般来说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说的通俗点叫做我们不能把子孙的钱都用掉吧?

我们的养老金有俩块资金,一种是叫社会统筹金账户,这一部分是现收现支的。

另一部分是储蓄的个人账户,这应该是我们的个人财产。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龄化社会将越来越严重,年轻人缺乏,很多地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有一部分地区尤其是年轻人,流出较多的地区,比如东北,由于养老保险紧张,会直接动用到个人账户的余额。这就形成了我们的养老保险空账,虽然钱在系统里记着,但是社保个人基金账户里已经被用掉了。

大家对这个事情,不要担心。我们社保法规定了,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要实行兜底政策。不管空账有多多,亏空有多大?政府财政都会对社保负责到底。

去年的时候,我们的社保投入是2.4万亿,这包含了我们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还有一些就是财政弥补养老保险的空账。这仅仅占到我们财政支出的12%,距离30%的警戒线还有很大距离。

去年我们国家一次性划拨了10%的国有企业股权到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为了提高管理收益率,国务院又把社保基金理事会划归了财政部管理。那批股权有4到5万亿,每年带来的收益达2800多亿。国家手里还有90%的股权,足以弥补任何空账。

社保增幅降低,实际上也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实际效益上还是今年增长的幅度略高一些。

2016年我们的CPI涨幅是2%,2017年降到了1.6%。2017年我们的养老金增长幅度是5.5%,2018年我们以2016年为参照基数,养老金的增长幅度是5.275%。

简单的加加减,我们的养老金实际上比去年要多增长0.175%左右。而且根据CPI我们的蔬菜价格和肉类价格等生活必需品是略有下降的。

所以说,本次增长5%不要单纯从数字表面上看,更不要联想到我们的社保基金会恶化,这种无聊的想法。


暖心人社


2018年正式迎来退休养老金14连涨,人均上缴养老金比例为5%左右,预计将有1.14亿退休人员收益;

从2005年到2015年连续每年上调10%左右,2016年人均增长6.5%,2017年人均增长5.5%,虽然增长速度稍有放缓,但是总体还在上涨,所以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健康平稳的发展中;

有朋友问了为什么正常速度有所下降呢。

主要原因跟人口红利下降有直接关系,我的第一波人口红利是在建国初期,50年代到60年代左右,就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为了建设祖国,他们付出了青春,现在已经离休,领取不错的养老金,作为老年生活保障;

第一波人口红利的人群子女,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成为第二波人口红利;

由于第一波人口红利,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到我们这一代人,同样是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目前父辈们养老,主要靠我们年轻,这辈人缴纳的养老保险;

所以国家在鼓励更多的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这项才能平稳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最近二胎已经开放,但是我们作为第二波红利的人口基数人群,娶妻生子之后;

本应该在出现第三波人口红利,这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经济压力大等造成第三波人口红利没有呈现;也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生二胎;

这样导致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入跟支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所以要想尽办法鼓励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以保证现在的退休人员能够顺利领取养老金;

所以由于收入支出吃紧的原因,上调基础养老金比例缓慢增长,也是可以理解;

最后总结:

其实我们作为已经退休人员,上涨退休金已经成为事实,不能因为我们个人再去单独调整退休金;

所以我们还是保持好心态,保证身体健康,才能领取更多的退休金;

对于养老金上涨缓慢,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