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部分的友情,不过无疾而终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世界上大部分的友情,不过无疾而终

每个人的微信黑名单里都有那么几个老熟人。不管你们以前的关系有多么亲密,从TA进入黑名单的那一刻起,意味着你主动为这段关系画上了句号。

昨天我翻了翻黑名单,发现了静静躺在那里的妍妍。我看了一眼,然后退了出来,并没有打算把她拉出来。

16岁到19岁,她曾经是我最好的伙伴。

那时我们都在县城读高中。我所在的县城只有两所重点高中,乡镇一些中考成绩过线的学生也有机会入读,妍妍就是其中之一。

她住校,怕她总吃大食堂没油水,我经常带她回家吃饭。寒暑假我也会去她家串门,零下二十来度的冬天,她妈妈把火炕烧得暖烘烘。

高考后,我们进入不同的大学,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天天在一起,但也经常联络。这种不间断的联络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后的第六年。


世界上大部分的友情,不过无疾而终

那年,已经结婚生子的妍妍回长春探亲,我请了假去探望她。屋里有些亲属,她一一引荐。每当说到的我时候,她都不忘了加上一句:“人家现在可了不得了,在大集团管人事,说了算。”一开始我没觉得什么,我们年少时就经常开玩笑。

我知道她为了带孩子辞了工作,吃饭的时候特意问她未来有什么打算,她半开玩笑地说:“那能有什么打算?谁像你,天天干人事儿,我天天都不干人事儿。”

这话酸溜溜的听着很不舒服,而且她不只一次的这么说。我开始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分明有了隔阂。

她嫁了一个普通,准确的说有点窝囊的男人,随那个男人回到了我们省有名的贫困县,而我的事业此时蒸蒸日上。

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出现了分析,最重要的是,作为昔日最亲密的伙伴,我的好日子对于身处逆境的她来说是莫大的刺激。

我们的话越来越少,因为说多了也不投机,慢慢的就从彼此的生活中淡出了。偶尔我们只是在QQ空间给彼此的动态点个赞。


世界上大部分的友情,不过无疾而终

微信出现后,在某一个时点内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但是谈话的内容无非是对过去的回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更多的话题。之后,我们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她再一次发微信给我是让我帮忙砍价,我帮她砍了,还有好多次是朋友圈集赞,最后一次发来一个莫名其妙的的链接,给对方20块快递费,就能获得某国际一线大牌的香水一瓶。

我告诉她那个品牌的香水市面价不低于1000块。她回了一句:“比不了你们这些有钱人。”

我们很少在微信互动,互动的几次质量也不高。我左思右想,拉黑了她。

那天我顺手清理了微信通讯录,很多在朋友圈里但已经没有交集也不互动的同学、朋友都被删除了。

美国《社会及人际关系》期刊上有一项研究表明:从熟人到普通朋友,需要大约50个小时的社交活动;再多花40个小时,你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两个人成为很亲密的朋友,则需要200个小时。

建立友谊需要花费时间,维护友谊同样需要花费时间,如果我们彼此在时间上的投入都不够,说明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这段关系已经不重要了。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一些关系慢慢疏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它只是陷入到休眠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唤醒它重新开启这段关系。

遗憾的是,唤醒一段关系需要动机。连共同的话题都没有,“唤醒”也便搁浅了。

走着走着,就远了;远着远着,就散了。想起当初的亲密,现在的你只想把它当做久远的回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拥有时珍惜,失去时莫强求。

没有人能陪你走完所有的路,为一段关系画上句号,是成年人应有的默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