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康有為是我們初中歷史課本里面學習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那時候的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什麼是戊戌變法。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改革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的利益,慈禧斷然不會坐以待斃的。1898年9月21日 (清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向以光緒皇帝為首的改良派勢力發動了一場血腥政變。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政變的結果是,持續了百餘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光緒帝被囚中南海瀛臺,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臨刑前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重新掌權。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康有為是近代著名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以發動維新變法而著稱。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自己卻妻妾成群,且處處留情,被稱為"風流聖人"。

康有為卻認為這與自己主張的自由婚姻並不違背,他在《大同書》中曾寫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婚姻之事,兩歡則相合,兩憎則相離……"而他與6位太太都沒到"兩憎則相離"的地步。徐悲鴻還專門為他畫了一幅作品《康有為妻妾成群圖》。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康有為的老婆:

元配老婆:張雲珠

,出生於1855年。是康有為的外舅張玉樵之女,屬於包辦婚姻。變法失敗後,一家人以為康有為已經遇難,張雲珠則強忍悲痛,處變不驚,組織一家大小連夜搬家。

康有為在國外流亡的十幾年期間,張雲珠在家伺候婆婆勞連枝的同時,負責撫養幾個未成年的子女(包括康有為與二太太梁隨覺所生子女)。張雲珠先後生有四女一男,其中二女一男夭折。最後只有康同薇和康同壁。

作為康有為的結髮妻子,張雲珠堪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賢內助。這可能也是當時傳統女性的常態。

1913年,康母勞連枝在國內去世,康有為歸國奔喪後,攜全家定居上海辛家花園。此時年逾六十歲的張雲珠終於盼到與康有為團聚的日子。

1922年,張雲珠去世,享年67歲。康有為親為亡妻執拂送喪,悉如古禮。在給亡妻的祭文中,他寫道:"四十七載同糟糠而共患難兮,悼傷逝於千秋。"

二太太:梁隨覺,1897年,39歲的康有為納18歲的梁隨覺為妾,新婚後不久,康有為就開始了維新變 法,但最終失敗。慈禧聲稱一定要將維新派趕盡殺絕,派人封鎖了紫禁城,想要甕中捉鱉。但是就算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康有為,早在幾天前,康有為便悄悄離開了紫禁城,帶上年輕的梁隨覺踏上了漫長的流亡之路,自此之後便開始了為期16年的流浪生活。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康有為曾經自述說:在16年間,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渡了無數次,並且先後遊歷了英、法等42個國家,而梁隨覺也成為近代中國女界見識最廣、遊歷國家最多的人之一,亞、歐、美主要國家和地方都留下她的身影。

梁隨覺對康有為的一紙一字都珍視愛護,蒐集和保存了不少康有為的信札手跡,成為研究康有為晚年生活的重要資料。

梁隨覺識文斷字,略通文墨,生有一子二女。1969年,梁隨覺去世,享年89歲。

三太太:何旃理。是一個美籍華人。她是一個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才女。1907年,康有為前往美國演講,17歲的何旃理被他淵博的學識、儒雅的風度所折服,成為康的小迷妹。,她能說四國語言,康有為在歐洲旅遊的時候,她積極主動的陪著他,又加上她也十分喜歡中國文化,於是康有為也對這個女生有了愛慕!在歐洲旅遊結束後,她就成了康有為的三姨太!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然而紅顏薄命,康有為攜家人定居上海後的第二年即1914年,何旃理不幸患腥紅熱病逝,年僅24歲。留下一子一女。何旃理是與康有為共處時間最短的一個,7年的感情生活成為康有為餘生的哀痛和追憶。每逢週年祭或清明,康有為必親臨墓地,涕淚哭訴,長跪不起,直到他去世。

四太太:市岡鶴子,是一個日本人。1911年6月7日,梁啟超邀請一直被通緝的恩師康有為前往日本居住,由於日本客人較多,加上三太太何旃理已經懷孕,於是梁啟超為他找了一個日本窮人家女孩子做幫傭,那時候的窮人家的孩子對大人物可是分外的崇拜啊!1913年,康有為移居上海,18歲的市岡鶴子也緊隨而至,並嫁給了56歲的康有為,成了康有為身邊的第四個女人!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1925初,康有為竟然發現28歲的鶴子在結婚12年後懷有了身孕!這時候康有為已是68歲的老人。不免會產生懷疑。加上一些流言蜚語,說市岡鶴子與康有為的長子有關係,康有為面子上掛不住,1926年晚秋,康有為決定讓鶴子以"生活不習慣"為理由,遣送回國。鶴子回到日本即生下一女,取名凌子。1974年2月,七十多歲的市岡鶴子在須磨距"奮豫園"不遠處的郊外,臥軌自殺。

五太太:廖定徽,康有為在跟市岡鶴子結婚五年後,三姨太何旃理去世,為了撫慰內心的傷痛與填補內心的空寂,58歲的康有為又娶了17歲的第五房姨太太廖定徴,廖定徴為他生有一女,但不幸夭折。康有為去世後,廖定徴孤苦度完餘生。

六太太:張光。1915年秋,康有為泛舟西湖,途經風靈寺埠頭,偶見一位靚女在湖邊院紗,風姿迷人,心生愛意。他託梁啟超打聽,才知道是棲霞嶺18號張阿彩(後改名張光)。張家兄妹四人,靠母在湖中划船掙錢度日。當康有為託人前來提親,張母因年齡差距大而謝絕。後康有為慷慨地將棲霞嶺18號的茅屋改為瓦房,並邀請張阿彩全家搬入郭莊,這使張母十分感激。次年康在丁家山建別墅,名為"康莊"。張阿彩被康的真心誠意和才華感動,便答應了康的求婚。民國八年(1919年),康有為在上海舉行婚禮,親朋好友盡皆道賀,唯獨妻妾兒女均不贊成這門親事,以集體缺席婚禮相抵制。19歲的船家女張光嫁給62歲的康有為,這位19歲的小姑娘,還沒有康有為的兒女們歲數大。 因阿彩排行第六,所以杭州老輩和同輩稱她"六太",小輩稱她"上海娘娘"。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在康有為生命旅程的最後幾年,張光成了康有為最溫存的伴侶和最受寵的太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最關心的是張光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康有為生前就留遺言,在其死後讓張光改嫁。張光非常愛康有為,康有為去世後,張光沒有改嫁,1927年,康有為逝於青島後,她返回杭州汾陽別墅,生活艱難。按康家規定:康的幾房太太輪流去江蘇句容收租。她曾去句容收租,恰逢荒年,佃戶生活悽苦,她同意免交租米。她和養女靜谷無錢返杭,後幸遇日本華僑丁鰻雲女士,才把她母女倆從丹陽旅社送回杭州。

康有為去世後,新寡的張光在杭州農村隱居時,畫家劉海粟對這位年輕的"師母"很同情,並專程去看望她。當時,張光將康有為留下的遺產 —— 一箱非常值錢的字畫視作生命,每當懷念康有為時,就打開箱子看看他的字畫。1945年那箱"無價之寶"的珍貴字畫不翼而飛。她打開箱蓋後當場暈厥,從此一病不起,命歸黃泉。享年45歲。

康有為一生共有12個子女(此外還收養了康靜谷),其中康同吉、康同琰等6人夭亡,真正長大成人的有二子四女。

康有為的2個兒子:

康有為的長子康同籛,是與二夫人所生的,擔任過工程師,還在稅務局工作過。康同籛妻子是岑德靜。康同籛的子女:長子康佑德,女康佑寧,幼子康佑明。

康有為次子名為康同凝,是三夫人所生的,出生在香港。妻子是龐蓮。康同凝被過繼給康有為的弟弟康有溥。

康有為的女兒:

長女:康有為的大女兒叫康同薇,生於1878年12月。字文僴,號薇君。是他與原配妻張雲珠子所生。康同薇也是當時的先進人物,一個勇於改革的父親和一個通情達理的母親,使康同薇從小免去了纏足之苦。有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父親的有意培養,使同薇自小就對新生事物感興趣,像自強之道,變革之事,她都能說出一二,小小年紀就成了父親的得力助手和事業上的積極追隨者,十五歲時就開始替父親翻譯日文書籍。她頗有學識,曾與父親一起工作,在報刊上發表過與革新相關的文章。

1898年同梁啟超夫人李蕙仙在上海創辦《女學報》,是我國第一份女報,也是我國最早的由婦女主持編務、以婦女為讀者對象的報刊。1899年康同薇與麥仲華在香港成婚並育有子女。之後康同薇一直在香港從事新聞和翻譯工作,直到去世。康同薇共生育子女十一個,次子偉曾與女倩曾早殤,長子麥健曾,三子麥僖曾,十女麥像曾,十一女麥任曾(任職北京醫學院)。大多數居住在海外。

次女:康同璧,字文佩,號華鬘,也是康有為與原配張雲珠所生。

康同璧早年赴美國留學。先後入哈佛大學及加林甫大學,畢業後回國。歷任萬國婦女會副會長、山東道德會長、中國婦女會會長。嫁與羅昌。曾在傅作義召開的華北七省參議會上被推為代表,與人民解放軍商談和平解放北平事宜。1951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館館員,是北京市人民代表,第二、三、四全國政協委員。

康同璧就讀於哈佛,丈夫羅名昌,曾任民國政府派駐倫敦的總領事。子羅榮邦(定居美國),女羅儀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老人唯一的兒子定居美國,自己卻帶著唯一的女兒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

不過,在對康有為的評價問題上,她有自己的主見,從不為時流所動。據說《萬木草堂遺稿》撰成後,欲交給國家出版。她為該書寫了緒言,因拒絕修改緒言中對康有為的過譽之詞,使她與出版社的合作談判陷入僵局,以至最後她要回了書稿。1969年8月17日病故,終年83歲。

康有為的外孫羅榮邦從燕京大學畢業後,留學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並歷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賓州大學、戴維斯加州大學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宋代至明初的中國海軍及遠洋航運的發展,被歐美學術界公認為中國古代海權史研究的權威。1976年他出版了英文版《康有為傳記和論叢》,並編撰了《南海康有為先生著作總目》,為康有為研究做出了貢獻。

六女:康同復,是二夫人所生的,後嫁與潘其璇,

康同復共生八個子女,長女潘慶端,長子潘慶贄,次女潘慶慧,三女潘慶昭,次子潘慶亮,四女潘慶樂,三子潘慶光,四子潘慶圭。

七女:康同環,也是二夫人所生的。後嫁與何永樂

康同環生育3個子女,長女何康德,次女何康儀,幼子何康樂。

八女:康同琰(歿)。死於車禍。

第十一女:養女康靜谷。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穿著清廷官服的康有為與家人合影

康有為的子女眾多,但是大多生活在國外。也許是因為當時康有為變法失敗,有些子女被送往海外留學或逃亡,而在子女學有所成的時候,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或定居海外,或留在國內。

另外還有一個後續,就是2015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在廣東東莞舉行,期間,一名長著東方面孔的澳大利亞女選手格羅婭備受關注。據說她是康有為的曾孫女。

康有為的6位太太和12個子女

康有為的後代,人數不少,其中的絕大部分在海外。康有為的子女後代中有長大成才的,也有早年夭折的,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也是一種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