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中小学就要放假了。小孩拿回成绩单,家长看后应持什么态度?

三农知音


每到孩子们期末考试完,拿回成绩单后,总有些孩子会惴惴不安,因为没有考好,怕被父母责骂。这仿佛成了一道魔咒一样,让孩子在父母过度关注成绩的阴影下成长。

我身为家长,对自己孩子每次期末考试的成绩看得很淡,好也罢,差也罢,都是我的孩子,我必须要接受他考出的成绩。因为过度关注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极容易让孩子产生成绩上的心理压力,既而慢慢养成为父母考试的错误意识。

你别说,现在还真有不少家长偏偏就有错误的成绩观,一看到孩子考好了,就会说:“宝贝,你真棒,你真给妈妈长脸!”“儿子,你真没有妈妈失望,你考好了,这个年我过的都扬眉吐气了。”瞧瞧,家长把孩子成绩当成炫耀的资本了。

也有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会训斥孩子,如会说:“你这是考的啥啊?丢不丢人,你就不能给我长点脸?”类似的话,很伤孩子自尊心,让孩子感觉妈妈(爸爸)爱的是成绩,而不是爱他(她)这个人。也恰是家长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训斥或责罚孩子,还极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呢。

因此,聪明的家长都不会过度看中孩子成绩,而是平时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养成。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个孩子即便再聪明,如果平时生活懒散,凡事都依赖于父母协助,这样的孩子焉能爱学习?焉能愿意在学习中爱动脑筋?

理性的家长会拿到孩子成绩单后,肯定孩子这一学期的努力,如果孩子考的成绩不理想,会宽慰孩子,让孩子放下心里的压力。而后再和孩子一起进行试卷分析,针对丢分的题查找原因,然后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查漏补缺,或者认真做学习习惯培养。


寒石冷月


问题:明天中小学就要放假了。小孩拿回成绩单,家长看后应持什么态度?

昨天,我带着儿子去学校领取了通知书,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是班级第一名。语文是93分,数学和英语都是100分。儿子考出了好成绩,我和儿子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在表扬了孩子以后,对儿子说:“你看你数学和英语都是100分,语文只考了93分,老师都说了,你语文成绩分数不高,主要是因为你的字体太差,影响了你的整体成绩,你以后要把字体练好,不能让一个小缺点影响了你的整体成绩。虽然你这次成绩考的也不错,但是不能骄傲,骄傲使人落后,还需要继续努力。”

如果我的孩子考试成绩考的不好,孩子拿回成绩单回家以后,我会非常淡定,告诉孩子说:“一次成绩考差了没关系,考试不是目的,考试是用来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哪里错误了,下次改正就行了。”我会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分析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找到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一起改正。然后我会找到孩子考试成绩比较好的学科,去表扬孩子。其实在实际考试中,有很多孩子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考试成绩差,我们可以指出孩子的错误,可以鼓励孩子,如果你不是粗心大意,可能成绩就会好得多。

如果孩子考试考得成绩差,我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发火,因为发火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增加孩子的反叛。家长要善于找到孩子的优点去表扬孩子,在表扬孩子的基础上指出孩子的错误,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也许就能改正错误。

其实孩子都是想学习好的,成绩差了他们心里也会不高兴,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错误很正常,不要去打击孩子,家长要做的是给他们自信,给他们鼓励,给他们力量。

女孩上高中的时候,有的时候考试成绩不太好,回到家以后我都是给女儿说:“没关系,找找有什么错误,争取下一次不犯同样的错误,一次成绩的高低不能代表什么,考试成绩起伏很正常。”

在孩子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家长要用平常的心态去面对考试的成绩。考的好了给孩子表扬,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要打击发火,要给孩子多鼓励,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我坚信,我也是这样做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绝不是打出来的。


寒梅落雪说教育


小学一年级不是全班排名的,只排前5名,后面是不排的。我外甥女一年级,这次期末考试,数学91,语文99.5分,但是在班级应该只排了中等。反正是没进前5名。老师是在微信群通知的考试排名。

我姐看到外甥女的排名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问她还记得哪个题做错了,我觉得这就很好呀,家长看到成绩单应当淡定一些,而不是拿着试卷问孩子为啥没得100分,也不是其他的问责的语气,


我觉得小学一年级,识记类知识比较多,100分和90多分,差别不大,顶多是孩子细心程度不同,趁着考试刚好发现孩子这个问题,可以在以后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刻意培养下孩子的细心和专注力这些。

我觉得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苛责和批评,也不浮夸地夸奖,比如孩子明明考了80多分,你还说真棒极了,那就没意思了。会让孩子沉迷于虚假的夸奖不能自拔,以后不夸都不行了。

最好的态度就是,淡定一些的态度,指出孩子不足,但切忌不要生气!跟孩子大吼大叫地说,是不好的;然后再肯定孩子的努力!记住肯定孩子备考过程中的努力,或者夸赞孩子试卷字迹工整,夸这些具体的。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虽然我的孩子还没有上小学,但是我深知中小学生考差后,孩子的心情和家长的心情。

我姐的孩子今年5年级,因为考试考差了,怕父母责骂,考完试就离家出走了,家人找了很久才把孩子找回家。找回家后我姐我姐夫就一直骂孩子,责备孩子,我赶紧把孩子带离开,让他去我家玩。

后来和孩子聊天,孩子说知道自己考差了,不敢回家,回家肯定会被打的,读书太幸苦了,他说不想读书了。通过和孩子聊天,我深知孩子也不容易,他也希望把成绩考好,但是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一味的责骂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孩子会叛逆、逃学、离家出走等。

我们家长看到成绩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第一、不管孩子考得好,还是考差了,我们都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孩子考好了家长适当的奖励孩子,孩子考差了,我们也要理解孩子,找出孩子考差的原因,帮助孩子下次考出好成绩。

第二、成绩不是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特别是中小学的成绩,不是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孩子没有考好,可能真的是由于粗心的原因。判断孩子学习好不好,要看孩子平时学习态度,接收知识的能力来看。现在教育部的成绩单都没有确切的分数,只有A、B、C三个等级,为的就是让家长不要那么看中成绩。

我的一个同学,小学初中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不好,上高中都是家长花钱进去的,可是没想到,他上高中后像开挂一样,成绩突飞猛进,连老师都怀疑他是照抄的,可是他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好,最后考上了重点一所大学。

所以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真的比成绩单更重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绩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

第三、让孩子理解读书的好处。

人为什么要读书,有的人说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的人说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其实这些都不是,我们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内心。

孩子学习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味的拿成绩去判断孩子的好坏,是否学习就变为了。

我们一味给孩子压力,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他会喜欢读书吗?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吧!多鼓励孩子!


一月爱八月


我们学校昨天发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单,现在的成绩单上都没有写学生的分数,而是用ABCD来代替学生的学习等级。如果学生的各科都用A来表示,那么这是一位优秀的学生,成绩单拿回家后皆大欢喜。如果学生考试成绩的等级过低,家长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我们读书的时候,如果期末考试考得好,父母很少管我们,只是提醒我们要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我们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从父母的脸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不高兴。有时候父母还要对我们进行打骂。记得读初二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都很好,一次期末考试中,我把最喜欢的英语学科考砸了,在填写答题卷的时候,选择题错了一个位,导致英语考试不及格。

我把成绩单拿回家后给父母解释,父亲根本不听我的解释,劈头盖脸就给我一顿臭骂。我虽然很委屈,但毕竟自己的成绩摆在那儿,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只好吸取教训。在以后的考试中,想起被骂的情景我都格外小心,一再告诫自己,不要粗心大意。从此以后,我每次都考得很好,没有被父母骂了。对孩子适当的惩戒有助于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

当孩子把考试成绩单拿回家后,父母的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要因为孩子考得好,就把孩子宠上天,这样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尽量不要用金钱来奖励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胜过其他嘉奖。

当孩子考得不如意时,父母也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暴力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如以前,稍有不如意,孩子容易走极端,到时候父母后悔都来不及。

孩子的期末成绩单拿回家后,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得差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复习计划,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查漏补缺,并不断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自信心,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考出好的成绩。


Lance课堂


看题目,题主的孩子应该也不大。我家孩子二年级,上周四的时候考完期末考试,本周三家长会我们就能拿到成绩。



不过考试结束这几天,我一点也关心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刚考完我就问儿子:你觉得怎么样?有不会做的题吗?他说:没有,感觉挺简单的。这样我觉得就足够了,我相信孩子的能力。



当然,我的这种相信主要来自我们平时对他的了解,包括平时的作业、小测验,考试前带着他复习。通过平时我们就发现,孩子课堂内容掌握得还是不错的,个别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我们讲一讲也就懂了。比较欠缺的是大语文这块,课外阅读、课文诗歌背诵以及写作等方面。这些内容急也急不来,所以,即便是因为这些方面考差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责备孩子。


考试本来就是用来发现问题的工具,不能单纯用做评价孩子的标准。就算是应试教育,应的也只是中考和高考的试,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也没有必要太上心。

现在孩子已经放假了,孩子就进入了假期状态。假期里,可以根据考试发现的问题,给孩子一些针对性的提高,但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能休息放松一下,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千万不要把考试和孩子的心情(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心情)挂钩,这样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还会有副作用。


高校人才真经


孩子没考好,家长要反思自己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学习本来就不太好,家长却三天两头给孩子请假。今天说孩子的姥姥来了,请个假让孩子陪陪他姥姥;明天又说孩子要过生日,请一天假;后天又说孩子晚上没睡好,请一上午假。反正是一年到头,请假最多,每次都有理由。这样的家长,孩子考不好,愿孩子吗?

还有一个学生,父母开一个饭店,天天忙自己的生意。把孩子扔给了奶奶,奶奶只能保证孙子一天三顿饭吃得饱,能帮孙子洗洗衣服。学习问题,老人根本没有能力去管。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好 。这个孩子考得不好,家长没有责任吗?

还有一个学生家长爱打麻将,一到双休日就和他的工友聚在家里打麻将,一打就是一天。期末考试孩子没有考好。孩子的妈妈开家长会回来,看到孩子的成绩,再看看正在和工友玩麻将的丈夫 ,火不打一处来,就当着朋友的面把麻将桌掀翻了,麻将撒了一地。你说,这家庭,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没责任吗?

我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本来不错。后来学习越来越差。什么原因呢?他的父母经常吵架,吵架后妈妈就跑回娘家,丈夫不去叫就不回来,一去不是半个月,就是一个月。孩子才五年级,爸爸加夜班时孩子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父母关系不和谐,既影响孩子的思想,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这样的孩子成绩考得不好,家长没责任吗?

有一个学生,数学不好。他对自己的妈妈说,假期给我报个数学班补补数学吧。妈妈听后说:“以后再说吧!”就是不给孩子报,怕费钱。孩子学习舍不得钱,自己买衣服却上千上千的花。也不知道穿好衣服重要,还是孩子学习重要。这样的孩子考不好,家长没责任吗?

我的观点是孩子期末成绩考得不好,家长先反思自己,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然后再去帮孩子找原因。据我观察,有不少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原因就出在家长身上,有什么理由去责备孩子、骂孩子、打孩子呢?


闫老师教作文


昨天,我所在地区的小学开始发放成绩单,老师和学生们正式开启了寒假模式。在离开校园的路上,我前面走的几名学生的议论,这下惨了,这个年过的不得安宁。



原因很简单,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会招来家长的一顿臭骂,过年期间,会被七大姑八大姨问到学习成绩。另一个孩子随口跟他说,你过年的亲戚朋友约法三章,三不问:不问成绩不问名次,更不问在哪上学。

期末考试结束,很多人都会说几家欢喜几家愁,山雨欲来风满楼。总而言之,在一些学生跟家长眼里,考试成绩变成了万恶之源,如果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皆大欢喜。如果成绩不好,要什么没什么,而且在假期要看书,做作业,不能出去逛,看电视电影等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但是我认为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期末成绩。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明天后天。我们只能说过去自己还存在一定的知识遗漏,导致成绩不理想,帮助孩子正确去看待成绩。

成绩是对孩子这一学期的努力,付出最有效的回报。但它不能代表孩子的过去,也更不能说明孩子的未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在此之上想办法查漏补缺。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必要大声呵斥。



在我周围的很多家长,关注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成绩的高与低,家长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多少,陪伴了多少。这样的结果跟自己有没有关系,不要一推3、2、5,全推到了孩子或者老师身上,好像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将孩子送到学校万事大吉。我们应该从自身、从孩子,多方位多角度的去找出问题,找出差距对症下药,才能让孩子成绩逐步提升。


汇智坊


昨天才看到了上初二的弟弟考试成绩,不管考试的成绩好还是坏,或者说是达到了父母的要求还是没有,我告诉我的父母不能凶弟弟,不能因为成绩批评孩子。

因为,父母看到分数低的成绩心情不好,孩子自己也是难受的心里,我记得我初一有一次成绩成绩不好,就自己哭了好久好久,觉得自己太失败了。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个时候,我的父母再因为我考的成绩不好而批评我,我觉得我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可能会因此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反而,如果说我的父母没有批评我反而是安慰我,说没有关系,考试就是这样,很少有人成绩会一直好的。没有关系的,下次考个好的成绩就好,那我绝对好更加努力的学习。

父母的态度是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觉得不就是说了孩子几句吗,孩子不会在意的。在孩子成绩出来的时候,如果是我,在看过孩子的成绩后,我会这样做:

第一:好于不好,不会过分的夸奖孩子,更不会责骂孩子。

成绩好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你真棒,同时也会告诉孩子不能骄傲,

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会跟孩子说,“妈妈,不会因为你考试的好坏而对你有不同的态度,你不用担心,在妈妈看来,成绩只是一个分数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你始终都是我最宝贝的孩子,所以,不要因为成绩不好而心情不好……”

当然,在安慰好孩子,平复好孩子的心情后,我会询问他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果需要的话,我会和孩子一起查找分数低的原因,但是也会告诉他这样做不是说一定要孩子考个好的成绩,只是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失败后,我们要及时的去查找原因并且反思一下自己”

第二:带着孩子正确的认识学习,认识成绩。

大部分的家长会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什么学习是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你只需要将成绩提高,然后,当孩子考试成功的时候,父母会对孩子很好很好,但是一旦孩子考试成绩下降的时候,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责骂孩子不好好学习等。

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作为父母的要正确的认识学习,也要然后孩子正确的去理解学习,

1: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方法,但是不是唯一的出路,更不是所谓学习好的一定会有好的将来。

2:分数,考试只是对这一段学习的考察,并不能真正的代表什么?更不能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

正确的认识学习,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的可以接受学习,更可以减少那些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或者说因为成绩不好而轻生事件的发生。


不语姑娘


考好了,是又搂又抱,又说又笑;

考不好,是又喊又叫,鸡飞狗跳。

我们区12月30号就考完试了,1月2号就批完试卷了,1月3号成绩就公布了,除了一年级,其他学年是不发成绩单的。

一、考好了

1、家长笑逐颜开,挂掉老师的电话后,一边抚摸孩子的头顶,一边嘴里啧啧称赞:“看我儿子,就是聪明,考得像我当年一样好!”

2、家长心情大好,买了一大堆的好吃的,拎回家去,和孩子一边吃,一边谈论着开心的事情,气氛融洽。

3、家长慷慨解囊,说到做到,给孩子兑现了当初说好的奖品,孩子拿着期待已久的玩具,嘴里吆喝声不断,家里很是热闹。

二、考不好的

1、“那好了,老师,我知道了!”家长挂完电话,脸色铁青,眼神愤怒,家里的猫啊狗啊孩子呀,立马鸦雀无声,静等着暴风雨的到来。

2、“考这么低呀!”家长放下手机,心情沮丧,向孩子告知了三科成绩,“这也太低了,平时你干啥了?”越说越气,最后把孩子一顿臭骂!

3、“你知道你的考试成绩吗?要多烂有多烂!平时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让你用功用心,你就是不听,这回完犊子了吧?”家长进屋后怒气冲冲地说,结果越说越气,最后不但付诸暴力,而且还演变成了父母双打。

三、当然也有无所谓的

1、到今天都已经12号了,还有不知道孩子成绩的家长,以后他也不会问,就算是别人问,他也记不住自家孩子的成绩,这种对于不重视孩子成绩的家庭来说,在农村地区太常见了!

2、对于溺爱孩子的家庭,明知道自己家孩子考得不好,甚至很烂,但是脸上还是笑呵呵的,摸着孩子的脑袋说:“大孙子啊,下次你得好好考着了,要不然你爸你妈打你,我可拉不住哇!”

3、还有一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心知肚明,早就料到孩子会考不好,所以成绩出来了,喜怒不形于色,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比如说我。


小学要放假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看到成绩单后的家长态度,可以说是人生百态,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家长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光冲着孩子发火,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那样才公平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