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为头条号的第一篇文章,必须郑重地将HONDA本田这个品牌正式地介绍一下,毕竟,无论后面我们如何介绍本田旗下的车型,还是它的改装文化等,都离不开这个品牌的血缘正统介绍文章。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位于东京都港区南青山1丁目的本田总部大楼

HONDA本田的全称是“本田技研工业”,日文的写法是Honda giken kogyo,英文写法则是Honda Motor Co., Ltd.。它是一家来自日本的交通载具及机械制造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引擎、飞机及电力设备生产。“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是本田宗一郎(Honda Soichiro,1906年11月17日~1991年8月5日)先生于1948年9月24日在日本滨松市创办,资本金为100万日元,创建时员工人数20人,主要从事摩托车的研发工作;1949年,藤泽武夫加入本田任职副总经理,自此,本田宗一郎和藤泽武夫逐步将本田技研发展为今天大家广为熟悉的HONDA。从1959年开始至今,本田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及世界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商,每年内燃机产量超过1500万台。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本田宗一郎先生(Honda Soichiro,1906年11月17日~1991年8月5日)

从1964年开始,本田以厂队身份参与一级方程式赛事,1965年和1967年都拿下过单站桂冠,1968年退出并于1983年重返赛场,1986年~1991年间与威廉姆斯车队和迈凯伦车队合作连续六届活得车队总冠军及5次车手总冠军。1991年,本田宗一郎长子本田博俊通过旗下的“Mugen无限”接收本田所有的F1赛车技术和资源,并于1992年更名为“Mugen-HONDA”继续为其他车队提供赛车引擎,并夺下过四个分站冠军。2000年,HONDA以厂队名义再次重返F1赛场,Mugen-HONDA让路。2015年与迈凯伦重温合作,但三年后结束合作关系,2018年本田开始为小红牛车队提供引擎。除了世界顶级的F1赛事外,本田还参与全球各地的房车赛事,例如日本的Super GT及FIA国际汽联认可的各类房车赛事,而通过常年的赛车场积累下来的技术及参数,本田不断将这些科技从赛车领域带到民用汽车领域,当中最为知名的技术包括了PGM-Fi电子燃油及点火系统、VTEC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及本田车迷们赞赏有加且极具本田特色的前后双摇臂悬挂系统及其设定。至于本田在摩托车赛事的成就那就更是一本书都写不完,尤其在1982年成立HRC(Honda Racing Corporation)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日后再慢慢道来吧。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64年打造的本田第一辆F1试作车RA270,这是本田宗一郎与它的合照。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这辆11号赛车便是1965年10月24日为本田车队夺得首个分站冠军的RA272赛车,由美国车手Richie Ginther驾驶。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88年,本田换了迈凯伦为新的合作伙伴,此时的赛车名为迈凯伦MP4/4赛车,而引擎则是本田提供的RA168E。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2015年本田与迈凯伦再度合作后推出的MP4/30战车。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除了F1这项赛事外,本田还积极参加日本国内的顶级赛事SUPER GT,中间为新一代的NSX赛车。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使用欧规思域FK参与的WTCC(世界房车赛)


除了赛车事业获得触目成就外,民用汽车领域里,本田也是出了名的“买发动机送车”般存在,但必须稍微纠正一下的,本田汽车手里的两大武器,排第一的应该是操控、第二才是引擎,如果只看到后者强大而不知道前者,那还得好好进修一下本田历史。

本田的第一辆量产车产品诞生于1963年8月开始销售一辆名为T360的Kei Truck车型(小型货车);而同年10月的另一台作品则是名为S500的双门开蓬跑车;第一辆双门轿车则是1967耐推出的N360;第一辆四门轿车则是1969年推出的HONDA 1300;1972年推出Civic思域车系,成为日后本田本田种类繁多的入门级车系的基础;2001年,本田成为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仅次于TOYOTA丰田;2018年,本田全球产量为535.7013万辆汽车。目前,本田在中国、美国、巴基斯坦、加拿大、英国、日本、比利时、巴西、墨西哥、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泰国、越南、土耳其、台湾、秘鲁、阿根廷开设了装配厂,而在中国有两大合资生产厂,分别是1998年与广州汽车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广汽本田”和2003年与东风汽车公司共同出资改组“武汉万通汽车有限公司”而成立的“东风本田”。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63年8月正式开始上市的本田第一辆量产车T360,一辆使用356cc.排气量直列四缸引擎(AK250E)引擎的小货车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理论上,本田的第一辆汽车应该是这辆S500的前身S360,因为早在1962年便已推出,只可惜没投产而让路给了T360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N360虽然是本田第一辆双门轿车,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其意义远不于此:N360衍生出了N600,前者发展出了Life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69年推出的HONDA 1300是本田第一辆三厢四门轿车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72年的Civic思域和Accord雅阁一样,是本田旗下两个最主要的车系,即台柱车型。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现售的十代思域依然保留着代号FC3的Coupe版造型,除了真有需求外,情怀和血统估计也是其继续留存的重要依据

经历了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及美国国会“制裁日系车”等历史事件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的北美,市场上的汽车消费观念和车型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注意力开始从一些大型的V8引擎车型开始向一些四缸、六缸的大众化车型转移,也是因为这个变化趋势下,1986年3月,本田在北美市场发布了Acura讴歌子品牌,成为日本第一个发布豪华定位第二品牌的车厂。但这里需要指出,网上有人不断声称讴歌是本田收购回来一说,但经过查证,Acura是Honda的北美原创品牌(包括后来的HPD),之所以有人非要这么说,理由就像今天中国崛起了,某些公知非要觉得中国要走别人一样的路才能被视为“成就”,这不就是思维奴化的结果吗?。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86年3月27日,本田在北美市场成立Acura讴歌品牌,而打头炮的车型就是这台连国内车迷都熟悉的Legend里程。

另外一个需要被提及的本田家族成员就是M-TEC、也就是很多本田车迷都奉为“高性能精神领袖”的Mugen(無限)的前身,Mugen由本田宗一郎的长子本田博俊于1973年创办,主要负责本田摩托车及汽车的升级产品研发及生产,1992年,由Mugen负责开发的3.5公升V6一级方程式引擎,并提供给莲花车队使用,除了本田一直以無限品牌参加F1(至2000年)、Super GT(至今)、V8等赛事外,日常经营业务主要是向民间车队销售原型赛车、提供改装升级零件等业务。2004年4月1日,M-TEC正式接收Mugen全部业务并继续使用Mugen品牌。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1989年Mugen推出的CR-X Si的广告海报,已经可以看到相当多的专业改装升级零件对应。

「历史篇」本田技研及汽车简史

作为本文简单介绍过了本田的一些历史事件外,其最引以为傲的引擎制作工艺和车辆操控能力也是被全球车迷所赞誉的,以一张思域Type R(EK9)上的B16B引擎作为本开篇文的结束,希望能继续关注我们这个为本田车迷而建、专注于本田买车、用车、玩车的头条号《Hon达誌》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