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說到明金(清)之間的故事,往往讓人想到的是戰爭。

不過由於明末的軍事力量實在太水,和後金的幾次大規模戰爭基本上以失敗佔主流。因此就有人問,既然明朝打不過,為啥不和後金(清)議和呢?

其實在明金戰爭史中,還真有那麼幾次議和,其中第二次甚至還有袁大督師參與。之所以失敗,歸根結底還是說明朝的內部官僚機器太過龐大,很多事情不是說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努爾哈赤心中的俺答封貢2.0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只是希望要做一個地域性的東北王,並沒有什麼取代明朝一統天下的偉大目標。之所以突襲撫順,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後金的生產力已經難以維持六萬八旗士兵的存在,而同時因為李成梁的逝去,建州和明朝內地的皮草貿易中斷,後金失去了財源,也無法再向關內購糧。

在進攻撫順成功後,努爾哈赤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相反他很清楚明政府會出兵剿滅自己,於是他先一步展開緩兵之計,以和為攻,為自己爭取備戰時間。1618年閏四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釋放俘虜,致書請和。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根據《明神宗實錄》的記載,努爾哈赤提出的議和條件主要是三條,即:“自稱為建國”,要求明政府承認後金政權;“內有其宗惱恨”,要求明政府承認後金起兵合理;“求南朝官一員、通官一員,駐他地,好信實,赴貢罷兵等言”要求明政府派使臣和他談判。同時為了能讓明朝接受他的提議,同年的五月十七日,努爾哈赤發兵法納哈、松山屯等17個城堡,掠奪了大量的人畜財物。

六月二十二日,遼東經略楊鎬派使七人前去議和,要求努爾哈赤歸還被俘的人員和物資。努爾哈赤以戰時所獲,哪有歸還的道理,要想要人就應該用金錢綢緞來換。並表示明政府議和態度不誠懇,便將使臣驅逐回境。

之後的幾個月裡,楊鎬和努爾哈赤你來我往,一直拖到薩爾滸之戰,這次議和才作罷。

皇太極和袁崇煥的各取所需

明清的第二次議和,是發生在1626年底。當時努爾哈赤患病而亡,皇太極剛剛繼位,後金的局勢多少有些動盪,一方面皇太極剛剛繼位,人心尚未完全歸附,尚有莽古爾泰等人手握重權另一方面,明朝袁崇煥大軍在錦州一帶已經站穩了腳跟,毛文龍又在東江皮島伺機而動,朝鮮時刻響應明政府的號召,西邊的察哈爾部在和自己爭奪蒙古諸部的歸屬權。所以說此時的皇太極迫切的需要同大明議和,來穩定自己的江山。

與此同時,袁崇煥也需要時間來構建自己的關錦防線,當時錦州城、中左城和大淩河城尚未修繕完工,所以二人不謀而合。

1626年十一月十六日,皇太極致書袁崇煥:

“爾仃息干戈,遣李喇嘛等來弔喪,並賀新君即位, 爾循聘問之常,我定有他意, 既以禮來, 當以禮往,故遣官致謝。至兩國和好之事,前皇考往寧遠時,曾致璽書與爾,令汝轉達,至今尚未回答,汝主如答前書 欲兩國和好,我當覽書詞以復之:兩國道好,誠信為先,爾須實吐衷情,勿事支飾也”——《清太宗實錄》

但是對於議和,天啟皇帝表示沒什麼好談的,做好戰鬥準備,早晚滅了他。並給袁崇煥傳旨:

“夷使同來,正煩籌策,抗則速遣之,馴則徐問之。無厭之求,慎無輕許,有備之跡,須使明知。嚴婉互用,操縱兼施,勿挑其怒,勿墮其狡。口夷在,無急欺以失中國之體;夷去,無弛防以啟窺伺之端。戰守在我,叛服聽之”——《明史·袁崇煥毛文龍傳》

因為皇帝不讓,所以袁崇煥沒法給皇太極答覆,這樣的結果皇太極自然不滿意。雖然沒有結果,但是皇太極並沒有放棄,1627年一月八日,皇太極發兵朝鮮,為了防止袁崇煥出兵支援,他再次派使臣前去議和,書曰:

“今爾若以我為是 ,欲修兩國之好, 當以黃金十萬兩,白銀百萬兩, 緞疋百萬,毛青細藍布千萬疋饋送,以為和好之禮。禮成之後,以兩國披此饋贈之禮, 以東珠十,貂皮十張,人參千斤送爾,爾則以黃金一萬兩,白銀幹萬兩,緞十萬疋, 毛青細藍布三十萬疋送我。若欲如之饋贈往來,以修兩國和好。則誓諸天地,永歸和好。袁大人,爾即以此言轉奏爾皇帝,否則乃是爾仍願兵戈也”——《滿文老檔》

接到信後,袁崇煥隨即向朝廷報告,但是在奏疏中並沒有談及議和條件。只說了自己如何盤問後金使臣為何起兵,要求後金奉明朝為正朔等等。如此一來,反倒是朝廷被矇在鼓裡,還認為袁崇煥做的很好,並向後金提出議和條件,指明要求後金放棄國號,歸還土地和人民。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三月五日,袁崇煥致書皇太極,說明明廷的議和條件,並希望後金接受,實現議和。但是此時後金已經擊敗朝鮮,並且佔領了毛文龍在陸地的所有據點,將毛文龍趕下了海,已經基本解除了後顧之憂,所以對於袁崇煥的條件,皇太極態度極其強硬,並指明袁崇煥一面議和一面築城,議和態度不誠懇,隨即發兵錦州,於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寧錦大戰爆發了。

很遺憾,皇太極的一腔熱血並沒有換來期待已久的勝利,和他父親一樣,皇太極基本上無功而返,這次戰敗,使得後金剛剛取得的穩定環境又稍有動搖了。反觀當時的大明仍然有著足夠的實力去和後金打消耗戰,而且也有能力聯合西路的漠南蒙古對自己進行戰略包圍。

所以為了徹底解決後金的“生存環境”問題,皇太極再次致書明廷,並直接選擇通過蒙古的赦漢都令喇嘛致書崇禎皇帝,請求罷兵言和。1628年二月,皇太極還釋放了俘獲的部分明軍,並修書祖大壽,表示願意為崇禎新繼位稱賀。

但是皇太極的兩次言和都沒有收到答覆,於是他又開始以攻言和的老路子,一面讓阿敏準備出戰,一面又威脅明廷不言和就打你。隨後又指出,不要因為我們打朝鮮的事情而壞了兩國的和平。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1628年閏四月初二,袁崇煥致書皇太極,一方面寫明議和進展不順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表明會轉達朝廷繼續議和的情況

對此,皇太極喜出望外,並致書袁崇煥,提出了議和條件,基本上和之前的劃定疆土、開關互市沒什麼區別。因為事關重大,已經超過了袁崇煥的職權,固袁督師並沒有回覆。

時間一長,皇太極擔心有詐,便致書袁崇煥譴責他沒誠信。袁崇煥則回書說明原因,表示疆土一事,未敢奏明朝廷,而且希望皇太極歸還遼東土地。

對於這樣的答覆,皇太極自然是雷霆大怒,當即表示遼東土地有德者居之,我憑實力打下的土地,憑什麼給你。並就袁崇煥對於言和避重就輕、不談實質性問題,有意拖延時間表達了自己極度不滿的情緒。

“我欲息兵以享太平,曾屈尊遣使議和。爾若欲和好而我不從,致起兵端,我民被誅,則非爾誅之,乃我自誅者也。我若欲和好,而爾不從,致起兵端,爾民被誅,則並非我誅之,乃爾自誅之也。我誡心和好,爾自大不從,諒天亦鑑之,人亦聞之矣”——《清太宗實錄》

由此,皇太極放棄了一心求和的想法,決意繼續以戰養戰,恰好當時察哈爾部西遷,薊鎮以北的地區被空了出來,而土默特部的喀喇沁部又表示願意和後金聯合,於是乎1629年十月二日,皇太極聯合蒙古喀喇沁部一起從長城喜峰口、龍井關、大安口入關,對關內進行了劫掠,這曠日持久的第二次言和也就就此罷休。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雖然皇太極不斷地通過軍事行動打擊著明朝,但是他並未放棄議和的機會,在己巳之變中,皇太極曾表示願意同明朝議和。此後的1631年和1632年,皇太極也多次表達願意講和。甚至在1633年,皇太極還試圖通過朝鮮國王來實現明金之間的和平。只不過明朝對此不予理睬,反倒是後金在這期間不斷的化解了之前的“四境敵國”的困境,並最終在1636年成功的登基稱帝,改元大清。

沒有結果的議和

松錦大戰之後,明軍的九變精銳徹底被清軍殲滅,此時的大明已再無實力去對抗關外的大清。

雖說松錦大戰同樣給大清也給予了一定的創傷,不過在此之後,皇太極沒有馬上大兵壓境,而是在幾乎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再一次嚮明廷拋出了橄欖枝。

而在當時的清廷,絕大多數的漢官諸如祖可法、張存仁之輩姐建議皇太極一鼓作氣拿下山海關,進軍北京,把明朝逼到南方,然後統一中國。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不過令人詫異的是,皇太極並沒有聽取這種激進的建議,而是選擇接見了前來主動議和的大明官員。關於皇太極的這一表現,王曉媛學者和劉玉璟學者在《從民族意識和心理因素探討皇太極未入主中原的原因》中指出:

“皇太極在佔有東北、朝鮮、蒙古各部廣大地區,軍事上擁有滿八旗兵漢八旗軍的強大武裝,人才方面有許多出謀劃策的漢族官僚,在這種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皇太極卻沒有在他有生之年入據中原,除了皇太極時代滿洲族的經濟形態以及入關前後皇太極與順治時期的軍事力量差異外,更重要的是,皇太極作為滿洲的首領所受到其民族意識和心理因素的影響。皇太極及其統治集團對明王朝天朝大國的畏懼心理、對漢族官員的戒備心理、對漢族人民的管理難題、對滿族貴族的貪汙風氣的擔憂以及對滿族文化會淹沒在漢族文化中的擔憂等問題困擾著皇太極進一步入據中原,可見諸多因素阻擋皇太極的進一步發展,他只能稱雄於關外,而不能統一整個華夏大地。”

在此次皇太極給明朝的回信中,皇太極表示:

“予位以來,蒙天眷佑,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其間使犬使鹿之邦,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巨魯特部以至斡難河源,在在臣服,蒙古及朝鮮悉入版圖。乃昭告天地,受號稱尊,國號大清,改元德。我軍每入爾境,輒克城陷陣。然予仍願和好者,特為億兆生靈計耳。若爾國誠心和好,自茲以後,宿冤盡釋,尊卑之別,何必較雲····兩國有吉凶大事,則當遣使交相慶弔。每歲貴國饋黃金萬兩、白金百萬,我國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若我國滿洲、蒙古、漢人及朝鮮人等有叛逃至貴國者,當遣還我國;貴國人又逃叛至我國者,亦遣還貴國。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貴國界,以塔山為我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兩國俱於此互市,自寧遠雙樹堡土嶺界北至寧遠北臺,直抵山海關長城一帶,若我國人又越入及貴國有人越出者,俱加稽察,按律處死,或兩國有人乘船捕魚海中來往者,爾國自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沿海至黃城島以西為界,我國與黃城島以東為界,若兩國有越境妄行者亦俱察出處死。願如書中所言,以成和好,則我兩人或親誓天地,或各遣大臣代誓。——《東華錄》”

可以看出,此次皇太極的議和誠意非常真切,他甚至提出可以放棄帝號向大明稱臣,在佔有絕對的軍事優勢的情況下,皇太極能做出此等態度,很難說他不是誠心誠意的。

對此沒有研究者認為,皇太極的這種表現很大的原因是出於對滿漢社會構成不一致、民族不自信、經濟後勁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使得皇太極雖為一代雄主,但還是因為顧慮太多而只能稱雄關外。

不過此次議和過程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不久之後,皇太極便因病去世。而明廷也因為兵部尚書陳新甲無意中將議和文書公之於眾而引起朝廷軒然大波,崇禎皇帝由於頂不住壓力,值得處死了陳新甲。明清最後一次議和就此作罷。

明末不敵後金(清),為什麼不議和?袁督師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沒過多久,1644年,明廷便在李自成的衝擊下只剩下了半壁江山,而此時的大清,則在多爾袞的帶領下,朝著關內策馬奔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