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2020年1月31日,是春節正月初七延長假期的第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我和我的同事們在院黨組的號召下,組成的“抗疫”突擊隊,與包乾街道城關區雁南街道所轄社區專幹一起面對“瘟神”一樣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面對疫情,我們全員待命!

萬眾一心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院黨組提出要求,特殊情況下,面對重大疫情處置時,必須有犧牲自我的精神。令人感動的是,之前因為過節有些冷清的微信群,頓時熱鬧起來,要求報名開始僅僅十分鐘就名額全滿,清一色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更為特殊的是,絕大多數請戰幹警為部門負責人,在這種無言的號召下,上有50多歲的老幹警,下有20多歲的小年輕。年輕的媽媽也在後續的工作中報了名,千里迢迢趕回的“隔離者”也一再表示自己很健康……很多明明有“客觀原因”可以“講特殊”的幹警,此時卻沒有一個講客觀、講特殊。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這個城市迎來了春節返程高峰,防疫的形勢更加嚴峻。區委區政府要求我們全力以赴,配合好社區開展入戶排查,以及社區出入口的防疫工作。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同心抗疫,希望同行,我們就在抗疫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當日清晨,檢察長帶來了他託人找到的口罩,畢竟這個時期,蘭州市各大藥店的口罩都已斷貨,所有入社區幹警在指定時間聚集完畢,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大雁灘社區和張蘇灘社區,與社區幹部一道,開展入戶排查、政策宣講和勸導工作。我的同事在走街串巷、大量做群眾工作時,沒有消殺藥品,沒有手套(因戴手套登記不便),僅以自備的口罩作為簡單的防護。大家克服了對病毒的恐懼,和對家人感染風險的擔憂,全身心投入到抗擊疫情的一線戰鬥中。

一棟一棟,一戶一戶,一人一人,溫馨提醒,傳達黨委政府的關愛,讓群眾暖心暖意,自覺配合抵禦疫情。個別家庭不理解,不願意配合,就耐心細緻地做好工作,直到他們提高認識,願意配合為止;有的家庭沒有人,就留下隨時聯繫的電話。大多數家庭,對我們不辭辛苦的工作表示感謝時,大家都會會心一笑,成就感和滿足感溢於言表。

帶領我們開展工作的社區專幹大都是女性,雖然戴著口罩看不清臉,但她們一定是美麗的,因為她們帶著一顆愛心,服務群眾細心,舉止言談暖心,讓我們學到不少服務群眾的經驗和本領。

當然,所有這個時候頂得上去的,都是好樣的,都是最美麗的!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31日的入戶排查工作,一直持續到當日23點左右才結束。工作結束後,翻看手機時,看到第一檢察部負責人李春城的微信宣言——“舍小家顧大空,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職責所在,義不容辭”時,有些淚目~~~李春城帶領部分幹警配合張蘇灘社區開展防控工作,張蘇灘社區人員複雜,是城關區外籍人員的聚集區域,大多為租住戶,幹警們配合社區進行基礎臺賬的建立工作直到深夜;第二檢察部負責人劉彥明帶領部分幹警配合大雁灘社區開展防控工作,大雁灘社區是這個區域人口特別集中的社區,社區路主任介紹有近7000戶居民需要我們進行排查,劉彥明當日手機上的計步器,顯示步數是20000多步,約等於13公里。而且在居民區裡,這13公里都是爬坡上坎和蹬樓梯的距離,這13公里,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走過……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在院黨組的多方安排下,我們享受到了家的溫暖,院裡給入社區工作的幹警們準備了可口的午餐、晚餐!大家自覺待命,直到確認社區一天的工作完成後才陸續離開。明後很多天同樣的工作將有一批又一批新的志願者奮勇向前!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城關區檢察院抗擊疫情紀實——我們在抗疫第一線

面對疫情,我們始終相信,只要眾志成城,團結戰鬥,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次防疫戰鬥,一天無休的工作,入戶千餘戶,排查萬餘人。一種極端的危險,檢驗了我們這支隊伍,證明了我們這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而且是一支有責任、敢擔當的隊伍。

新的一天,陽光一如既往地暖暖地透過辦公室的窗戶。凝望東方,初升的太陽總是給人希望,在明媚的陽光下,什麼病毒、陰霾能藏得住?最終都會被一掃而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