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近期在今日頭條西瓜頻道重溫了徐浩峰導演,宋洋、趙圓圓、馬君、於承惠等主演的電影《倭寇的蹤跡》,感觸頗深。

電影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宋洋飾演抗倭英雄戚繼光將軍身邊的侍衛梁痕錄,他為了完成自己的一個心願,那就是把將軍改制後的倭刀流傳下去,為此他去挑戰四大門派,想立為一門,卻遭到他們的聯合抵制,把他作為倭寇來圍捕,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故事。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一方面被徐浩峰這種獨特的武俠片風格所吸引,不僅畫質感強,構圖精美,有點類似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那種構圖和攝影風格。無論是由遠及近,由近及遠,還是對於空間的運用,都非常到位。

另一方面被徐浩峰講述的這個故事所吸引,沒有傳統武俠片裡面的飛簷走壁,幾十個回合的打打殺殺,所有的鋪墊,渲染,氛圍營造,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瞬間。然後,一招過後,勝負已見分曉。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以靜制動,控制影片的節奏感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以靜制動。

剛開始的一個打鬥場景,畫面靜止不動,隨後人物開始出現,沒有對話,直接打鬥,兩招過後,有人開始倒下,彷彿像是在舞臺劇上的一種打鬥風格。

隨後,在穿過四個門口的打鬥中,同樣延續了這樣的風格,算是為本片定下來了一個基調。那就是鏡頭很慢,始終跟著人物心理在走。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電影是直觀的,節奏感控制的也很不錯,而最關鍵是靜,它主導了一切。

而善於運用鏡頭,讓固定鏡頭來拍出速度感,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個特色。

比如在最後,裘冬月和梁痕錄的比試中,幾乎都是固定鏡頭,彷彿一幅精美的油畫,他們站在那裡,就是精彩的構圖,傳遞出一種劍拔弩張的氣勢。

同時,他們的左右前後移動,也始終保持著移動路線與觀眾視角的一致性,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心。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鏡頭切換,客觀視角變為主觀視角

電影在表現人物心理時,還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隨著鏡頭的不斷切換,從客觀視角瞬間變為主觀視角。

比如在表現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時,剛開始鏡頭是全景鏡頭,表現了兩個人的客觀場景,是一個客觀視角,在旁邊的如實記錄。隨後,鏡頭切換為其中一個人的特寫鏡頭,瞬間變為主觀視角,通過展示他的一舉一動,來描寫這個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

影片通過恰如其分的視覺節奏,有效調動起了同一個場景裡的不同人物。

比如有個四大門派組織高手在巷子裡比武的鏡頭,裡面就包括多個人物。不僅有組織比賽的四個門派領頭人,他們坐在一旁觀看。有旁邊的觀眾,在加油助威。還有坐在高處,從上往下看的裘夫人。以及在旁圍觀的胡人女子,不時做出各種評論。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等鏡頭在對準比武的高手時,運用的是客觀視角。但是等鏡頭對準他們每一個觀戰的人時,又是不同的主觀視角,因為每個人心中,對於這場比試的想法又都是不同的,代表了不同的含義。

在四大門派掌門看來,他們只是虛張聲勢,想嚇跑倭寇,重在營造氛圍;在胡人女子看來,他們總是在晃來晃去,只繞圈,不出招,看得心煩,不像個大男子漢;在裘夫人看來,他們的小算盤,估計都是在她的意料之中,只是不點破,看看他們到底要弄個什麼樣;在路人看來,則顯得既滑稽又可笑,既莊重又神秘。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善用對比,笑聲中透著諷刺

電影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對比手法的運用,讓人們在笑聲中,感受到那種深深的荒唐與無力。

四大門派代表了一種勢力,他們阻止梁痕錄自創一門,為的是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卻把他說成是倭寇,這是一種諷刺。

胡人女子的多次出現,她們的開朗活潑,自然灑脫,對於四大門派和海防道官員那種道貌岸然的嘲諷,也是一種諷刺手法的運用。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梁痕錄分別交給裘夫人和賽蘭如影和如響,如此一招就把四大門派打得落花流水,可見他們的虛弱與滑稽。

海防道官員身上的盔甲一直是紙張做成,有的是營造氣勢,其實暗示了他的虛弱,最後胡人女子送給他一箇中世紀盔甲,似乎又有了一種荒誕感。


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所有的鋪墊,只為那電光火石的一擊

最終,梁痕錄實現了開創一門的心願,他帶著賽蘭前往蘇杭,離開了這個小城。不禁想起了電影《繡春刀》裡面,結尾處他們最終離開京城,前往的那個地方,蘇州。彷彿有一種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