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事业单位民政局上班,合同工,编外,好吗,为啥?

珍懿xbLY4160


首先纠正题主的一个错误吧,民政局并不是事业单位,而是属于政府的职能部门,是行政机关,当然民政局下属也是有事业单位的,比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管理中心等。

不过不管题主是在民政局还是在直属事业单位,既然是编外的合同工,那么这份工作肯定不算好!

第一、工资收入不高。作为编外人员,工资收入整体上都是偏低的,每个月到手的收入和外面普通的打工者差不多。当然单位一般会缴纳五险一金,不过因为工资水平低,所以缴费基数低,因此也没有多少钱。另一点就是收入相比在编人员会少很多,一般全年到手的收入只有在编人员的一半左右,因此这份工作做久了心理是很容易不平衡的。为什么做一样的活,甚至编外人员做得更多,就因为身份不同,收入就远远比不上在编人员。

第二、工作没有上升空间。编外人员不管多优秀、多能干,在目前“逢进必考”的政策要求下,是没有机会直接转正的。而在体制内,没有编制意味着提拔晋升是和你完全绝缘的。不管这份工作做了多久,同年进单位的在编人员可能都提科长、处长了,你依然只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使唤的编外人员。

第三、工作稳定性不高。虽然编外人员目前都是有签订合同的,但是在机构改革或者单位人事调整的时候,单位只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对于编外人员来说下岗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小雷曾经听说过某些单位在招聘会务保障人员的时候,要求女性编外人员签订好辞职申请,然后只要怀孕就直接让她们走人。

所以,只要是编外的工作,那么肯定不算好

。如果想在体制内发展,题主还是要努力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如果不想在体制内发展,那就趁早辞职另寻他路吧!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第一次碰到直接问民政局有关情况的问题,让我也很意外。这么说吧,虽然在基层民政部门工作,但对整个民政系统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民政部门编制内工作人员的大致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所属的民政部门,是本级政府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做为行政单位,其工作人员的主体部分是公务员,包括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本单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其他工作人员

。民政部门的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关乎本地区居民的生、老、病、死、葬各个方面,都是十分具体且必须落实到个人身上的工作,工作量非常巨大,社会的关注度也极高。仅靠公务员编制的人常常是满足不了需要的。因此,民政局下边有许多二级单位,或单独设置,或与民政局一起办公。如地名区划办公室、社会救助办公室、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福彩中心、殡仪馆、敬老院、五保家园等等,他们绝大多数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另外,还有正式编制的行政工人、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以上这三类人员——公务员、事业编制管理岗位、行政和事业的工勤人员——就是民政局正式在编工作人员的基本人员构成。他们都有相应的编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待遇,也就是所谓的体制内工作人员

二、民政部门编制外用工的基本情况

除此之外,民政部门还有另外两类编制外工作人员:

1、合同工。本人与民政局签定一份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单位工作,落实相应的待遇。通常这类人员的工资待遇仅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待遇的资金也属于单位自有资金。单位一般也不负担其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属于临时性的用工。财政部门即不承担其工资发放,也没有编制。这些人员,一般也是通过熟人或领导介绍进来的,原来无职业,挣一份低工资,补贴家用,仅此而己。理论上,合同到期可以解除,但因人缘关系却长期在岗。个人素质大多一般,大多数人也从事辅助性的工作,个别人甚至仅仅是挂名而已。

2、劳务派遣工。这种用工更干脆,连一个和民政局直接的用工合同也没有,局机关只与劳务派遣公司签定一份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工完成工作任务,局机关只需按合同约定,支付给公司劳务派遣收入即可。劳务派遣工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民政局只是劳务派遣工的工作地点,获得劳务派遣收入“工地”而己,劳务派遣工与民政局之间没有任何的直接雇佣关系。这种用工形式,是目前正在倡导的

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项目,一般都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至于说编制什么的,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目前,各地、各部门大量采用,人员大多数为未正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年纪轻轻,涉世未深,仅仅是廉价的脑力劳动者而己,令人扼腕叹息啊

以上两类,都属于计划外用工,民政局工作好与不好,与他们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旁观者、看客而已。

强调一下:目前绝大多数的行政单位甚至事业单位使用的编制外人员,与以上所说的情况大同小异,无本质区别。

三、民政部门的编外合同工好吗?

综上,我只能说:民政部门的编外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不好,而且是很不好,是单位的二等公民,甚至连个名份都没有。但要改变身份,按现行政策,毫无疑问是凡进必考。可按正常情况来说,合同工们本人能力素质、学历层次、年龄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单位正好缺人,公开招考,且本人有符合相应招考要求的个人条件,两个方面一综合,那无异于痴人说梦,铁树开花。因此,我的建议是:

如果合同工们属于刚刚出校的大学生,那就一面上班挣一份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一面认真看书学习,积极备考,争取早日正式就业。有道是: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如果不是大学生,也没有其他可能的就业途径,那就认命吧,合同工也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方式之一!如果那一天合同终止或人家不想延续,你也就失业了,仅此而己。


水波不兴3291


个人观点:为了更好的发展,保持工作稳定性,建议及时考编。

按照题主的描述,题主说的是应该是民政局下面所属的事业单位。

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挺多的,包括福利院、殡仪馆、精神病医院等等,也是一个较大的机关。

当然了,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本身是不错的,而且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社会地位也挺高,但对于合同工来说,由于不是在编人员,其福利待遇、政治待遇、工作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也大。

第一,就福利待遇来说,合同工工资普遍不高,而且没有工资增长的机制,也没有年终奖,所有收入待遇全部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我们这里三线城市,我单位合同工工资3000元,扣完保险、公积金后拿到手2000多一点,年底有13月工资,全部收入就这么多,你也可以算下这一年收入有多少。

第二,从政治待遇上来说,合同工本来就属于临聘人员,没有任何政治待遇,也没有职务上的晋升,你干一辈子也只是一个普通工作员(我相信很少有人会干一辈子)。另外合同工干的活和正式人员一样,甚至单位最脏最差的活都给合同工做,有时候还得不到在编人员的尊重,受尽很多委屈。

第三,人员流动性大,正因为合同工福利待遇、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等都比较差,因此,合同工流动性一般来说都很差,大部分人干不了三两年就会离开,人员极不稳定。

当然了,机关单位工作有个好处,那就是工作相对企业来说要轻松一点,而且还能够保证周末双休,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机关单做合同工到退休也是愿意的。特别是当前很多夫妻有一方是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另一方也愿意在机关事业单位做合同工。

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不建议长期做合同工,毕竟大学毕业可以先就业在择业,你可以把做合同工的经历作为自己增长阅历的一个跳板,待时机成熟后再考编。

切记,一定要趁自己年轻还有学习冲劲的时候抓紧考编,不然年纪大了考试会越来越困难。


谷西者


比起正式编制的公务员,肯定是比不上,在各种待遇福利以及以后的晋身机会上都差很多,一般情况下编外合同工是永远没有机会提拔的,除非你有关系或者能力超厉害。但是既然考不上编内人员,说明自己也没那实力进去,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话,编外合同工也可以。

单纯的说编外合同工好不好,这是没有意义的。要看收入和工作强度,还有你自己是否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或创业机会,要你自己去比较的。如果你有收入高好几倍的工作,为了这个编外合同工而辞职,那肯定是不划算的;如果你有很好的创业点子,也有资金,那么放弃创业的机会来做编外合同工,也是不划算的。

总之,要你自己去比较各种机会和收益,挑选最好的一个。


风知其乐


好不好自己没数?


村上羊


只要不在编制内,工作就不咋地,不如在私企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