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诸侯知道楚成王完成不了霸业?

黑水


既生瑜何生亮。

用《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和周瑜的之间的恩怨比喻还要早的春秋时期的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有些不地道,请见谅。(楚成王剧照)

不过楚成王比周瑜的遭遇还要悲催,周瑜只遇到一个诸葛亮,楚成王遇到了四个人克制他,这四个人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和他自己的儿子、楚国太子、后来的楚穆王。最终被儿子逼死。齐桓公、晋文公是名副其实的春秋霸主,宋襄公也算是个霸主,有争议。

楚成王也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做了楚王之后,就恩惠百姓,得到百姓的拥护。于是开始了楚国的争霸之路,楚成王一生共消灭了贰、谷、绞、弦、黄、英 、蒋、道、柏 、房、轸、夔等小国家,将楚国的疆域推进到中原边缘地带。(齐桓公剧照)

一、齐桓公阻止楚成王进军中原。

以上大都是小国家,位于楚国的周边,容易下手。如果进军中原的一些中等诸侯国就不那么容易了。公元前659年8月,楚国伐中原的郑国,齐桓公组织了盟军联合救援郑国,并打击服从楚国的江国和黄国。

为了遏制楚国进军中原的目的,齐桓公组织了多国联军积极对抗楚国的军队,如下:

1、公元前657年,齐宋江黄四国联盟讨伐楚国;

2、公元前656年,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进攻楚国军队,双方言和;

3、公元前653年,齐鲁等国联军进攻楚国的盟友郑国,郑国求和;

4、公元前645年3月,楚国攻打徐国,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联军救援,讨伐楚国;

以上是齐桓公组织联军对抗楚国进军中原的几个主要战争时间节点,虽然齐桓公阻止了楚成王进军中原的步伐,但楚国也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疆域推进到了淮河流域。

二、宋襄公阻止楚成王进军中原。

齐桓公去世之后,霸主的地位成为了香饽饽,宋襄公在拥立齐国国君时出力不小,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图霸事业,楚成王当时看不起宋国和宋襄公,认为宋国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何以称霸。楚成王将死去的齐桓公仍旧尊为霸主,极力拉拢齐国。最终称霸还是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行。

公元前328年,楚国和宋国在泓水展开决战,迂腐的宋襄公没有半渡而击,也没有趁着楚军慌乱之时进击,丧失了大好战机,导致兵败。退回宋国都城之后,很快去世。

楚国进军中原的阻碍基本消除了,眼看就要成为霸主了。

三、晋文公击败楚军称霸。

楚成王企图深入中原地区,称霸诸侯。他这点小心思早就被晋国的晋文公了解了,下一个楚国征服的对象就是晋国。晋文公不能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进攻楚国,先下手为强。

楚国的首要目标是宋国,趁着宋国新败的时机,想一举消灭宋国,晋文公于是派军援救宋国。晋文公曾经在楚国避难,楚成王要求将来有机会答谢楚国,晋文公重耳答应他,两军交战退避三舍,也就是90里。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爆发。楚军在齐桓公时期就开始齐楚争霸,军队少有大败的战绩,一直骄横无比。晋国军队按照当初的约定退避三舍,而楚军以为晋国的军队害怕了,自信心更加爆棚。

楚军之中有郑国、许国、陈国、蔡国的服从军队参加,分别在左右两军之中。晋国军队先后击败楚军中的左右两军,楚军中军被迫撤退,晋国军队追击并占据楚军大营,大获全胜。逃跑回去的楚军主将子玉也被楚成王处决了。

城濮之战的胜利,使得晋文公重耳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楚成王黯然神伤。(晋文公重耳剧照)

四、楚成王黯然落幕。

更加悲催的时,楚成王选择的太子商臣是很多大臣都不同意的,楚成王坚持。楚成王喜新厌旧,新的妃子生下了儿子之后,十分宠爱,于是打算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得知消息之后,立马组织自己的卫队包围了楚成王的宫殿,并且逼迫他自杀,连最后一顿饭也没有给他吃,就这样黯然落幕了。(楚成王自尽剧照,被自己的儿子逼死了)

为何诸侯国都认为楚成王成就不了霸业?

楚国还没有真正的实力进军中原地区,一旦深入必然遭遇诸侯大国的军事对抗。

一、楚国还没有实力对抗中原诸侯大国

春秋时期,还没有一个强大的诸侯国能够统一当时纷乱的局面,主要的诸侯国有齐国、晋国、秦国等,楚国之是冉冉升起的一个新的诸侯国,疆域虽然大,但人口分散、经济实力不足,难以真正和北方的诸侯强国对抗。

楚成王碰到的第一个对手齐桓公还是给他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当齐国衰落下去的时候,自以为强大的楚国碰到了晋国这个庞然大物,一战就惨败而回,这是绝对军力的一次对抗。

二、两种思想文化的激烈对抗。

早在西周时期,楚国的第六任君主熊渠自己就说过这样的话: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 康 为 句亶王 ,中子 红 为 鄂王 ,少子 执疵 为 越章王 ,皆在 江 上 楚 蛮之地。(《史记.楚世家》)

楚王自己就称自己为蛮夷,自然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也是这样称呼楚国的。

当时中原文化比较先进,而已楚国为首的是“荆蛮文化”(也称“楚蛮文化”),民众大都“断发文身”,和中原的服饰、礼仪、文化都不相同,属于尚未开化的文化。受到周国和中原诸侯各国的歧视,这一歧视的观点在持续了几百年之久,楚成王的目的就是进军中原,威服四方。

楚国的楚蛮文化体现在称霸之上就是不服就打,甚至消灭小的诸侯国,看一看楚成王的作为就十分清楚了。他把楚国周边的效果几乎全部干掉了,合并成自己的疆域。

这和中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中原诸侯国大都是“武”和“德”并用,有很多时候都没有消灭一些小诸侯国。

正是这种野蛮的文化为中原诸侯所不齿,因此我们从历史上看到,齐桓公经常率领众多的诸侯联军对抗楚军,而楚军大多时候是孤身一国参战。后期才有了被胁迫的诸侯国加入到楚军的行列之中来。

楚成王争霸了将近40年,齐桓公死后也没有轮到军事力量较强的他。即使他打败了宋襄公之后,得到的不是霸主地位,而是诸侯国一片不齿之声,称他“胜之不武”,没有武德。

晋文公在城濮一战而成为霸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诸侯各国都愿意尊晋文公为霸主,而不愿意追随楚成王。楚成王辛辛苦苦几十年,还不如晋文公的一战。

楚国进军中原,最后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融合,楚国这才不被中原诸侯所歧视!

诸侯民心所向,大大阻碍了楚成王成为霸主。


穿越再现彼岸


这是个好问题,其实可以说项羽完成了霸业,却没有成就帝业!

作为诸侯总盟主的项羽,进入函谷关后,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可供项羽选择的中国政治制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周王朝的王业,二是秦王朝的帝业,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霸业.项羽为什么选择了霸业呢?第一,从众心理.秦末大起义中的许多人都有裂土封王的观念,如韩信.他灭了魏、代、赵、燕、齐五国,占据了整个北中国,立下不赏之功.韩信在吞并三秦、开辟北方战场时,并未提出分土为王的要求;但是,一旦攻下齐国,便马上以齐地近楚、不易控制为由,要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一看韩信求封齐王的信,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老子困在这里,日夜盼望着你来帮我,没想到你竟然想自立为王(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是,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最终还是满足了韩信的要求,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再如黥布.原为项羽所封的九江王,后因与项羽有矛盾而被刘邦诱降.刘邦的说客说服黥布的理由,从获利的方面看,可保住既得利益——黥布归汉并不吃亏,跟着项羽当九江王,归了刘邦做淮南王,封地一如其旧.从避害的角度讲,黥布已与项羽产生嫌隙,难以消除;跟随刘邦,刘邦非常高看他,会给予他充分信任.因此,权衡利弊,黥布动了心,叛楚归汉.韩信、黥布要求裂土封王的心理非常具有代表性.汉三年,刘邦困于荥阳时,郦食其向他建议分封六国后人为诸侯王,但被张良阻止.张良认为:天下游士离开父母,抛弃故乡,跟随刘邦打天下,目的就是想得到封赏的土地(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如果我们立了被秦灭掉的六国后代做王,天下游士就会各去事奉他们的主子,返回故乡,你还和谁一块儿打天下呢(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张良阻止分封六国后代为王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张良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裂土封王的势力在当时多么强大.因此,项羽在灭秦之后,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愿望,裂土封王.大面积的裂土封王,本身就是在恢复被秦王朝中断了的春秋战国列国并存、盟主主宰天下的政治局面.因此,选择大封诸王的本身就决定了项羽只能选择霸业,而不能继承帝业.第二,衣锦还乡.项羽火烧秦宫后,曾经有人劝项羽:关中之地,是一个四面环山不易被攻破的地方(关中阻山河,四塞),而且“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听人一劝,也动了心,可是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一心想着回归故乡(又心怀思欲东归),就对劝他的人说:一个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夜晚走路,谁能看见呢(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可见,项羽最高的政治愿望是衣锦还乡,做“西楚霸王”,选择霸业正好符合他衣锦还乡的心愿.衣锦还乡心理在汉代并非仅项羽一人具有.西汉武帝时期的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时,汉武帝对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汉书·朱买臣传》).应当说,中国古代衣锦还乡的心理非常普遍,并非只是项羽、朱买臣有,许多人都选择衣锦还乡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荣誉感.早在巨鹿之战结束时,项羽就已经选择了霸业.他封归降于他的秦将章邯为雍王,实际就是大封诸侯王的先兆.入关之后,他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了十八诸侯,其中就包括他在巨鹿之战胜利之后所封的雍王章邯.项羽在王业、帝业、霸业三种既有的政治制度中选择了霸业,这既是他本人的想法,又是当时多数人共同的期盼.因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项羽不仅选择了霸业,而且创造性地选择了“因功封王”的分封制.但是,这种大分封给项羽带来的是祸还是福呢?项羽主观上的确是要计功封王,但是,项羽计功封王的总原则并没有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而是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巴比特式人物


我是历史爱好者涤尘索金,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交流。

楚成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励精图治,带领强大的楚国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执着的为霸主之位而奋斗,但是最终没能达成霸业,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认为楚国是南方的蛮夷,对于楚国非常的敌视;其次是楚国内部的公族势力强大,楚成王不是国家方略的唯一决策人;最后是楚成王运气非常差,先后与称霸中原的齐桓公姜小白和晋文公重耳为敌。综合以上三个因素,楚成王霸业难成。

南方蛮夷

翻看春秋时期的地图就会发现,楚国地处南方。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国家实力雄厚,但是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都看不上楚国,称呼楚国为南方蛮夷。

楚国虽然和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一样都受封与周王朝,但是从它受封的位置就可以看出,楚国的地位并不高,而且楚国分封时间较晚,受封的爵位是子爵,级别也不高。

这样一个资历浅、级别低、地理位置偏僻的诸侯国自然不被中原地区眼高于顶的诸侯国放在眼中。

更为重要得是,楚国不同于中原地区,它拥有自己的信仰、行政体系、法律、礼仪、语言、文字等,因而被中原地区的诸侯国视为异类,对楚国充满排斥。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任何一个诸侯国想要成就霸业,那么必须通过伐楚来积累声望。

公族崛起

楚国原本的地盘不大,通过不断兼并周边的诸侯国,最终一统南方,成为一个实力强劲的超级大国。

楚国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中攻占国家最多的诸侯国,为了确保国家的平稳,楚国对周朝分封制进行了改良,将吞并的诸侯国改为县,任命县公负责治理。实际上县公就等于是楚国分封的诸侯,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财产和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族势力成为楚国朝堂不可忽视得一股力量。

楚成王在位时对朝政影响最大得就是若敖族,这个家族几乎垄断了楚国的令尹(即丞相)之位。

城濮之战前,楚成王预感到在与晋国的交锋中已处于下风,要求领军出征的令尹子玉暂时退守以待时机,结果却被子玉严词拒绝。在楚成王只给予少量军队的情况,子玉率领若敖族本族的军队和楚国盟友国拼凑的军队向晋国发起战斗。

此事充分显示出楚国公族势力的强大,楚国并不是楚国国君的一言堂,他所制定的国家方略只有符合公族的利益才能顺利实施。

对手强劲

楚成王是个运气不佳的人,每当他雄心勃勃的向中原霸主发起冲击时,总有一个强劲的对手挡在他的身前,踩着他的身体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为了援助被楚国打的满地找牙的郑国,宋、陈、卫、郑、许、鲁、曹、邾等八国军队在齐国军队的带领下攻占楚国的盟国蔡国,随后陈兵楚国边境,楚国迫于无奈,主动向齐国求和,使得齐国盟主的地位更加稳固。

隐忍的楚成王好不容易熬死了齐桓公,齐国开始走向衰弱,于是再次派兵攻打中原地区,遗憾的是走了一个齐桓公,又来了一个晋文公,晋国狠狠教育了楚国一顿,楚国十年的北进成果付之东流,晋国凭借城濮之战的大胜一举夺得中原地区的霸主之位。

结语

楚成王是一个出色的、有恒心、有毅力的领导者,他一生都在执着的为实现称霸梦想而努力,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他丝毫没有泄气,不断反思失败的经验教训,最终为孙子楚庄王的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涤尘索金


楚成王是楚国第一个真正参与到中原争霸的楚国国君,在他的祖父楚武王喊出“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口号后。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这句话就基本在楚成王手里实现。但是为什么在楚成王武力最盛,声势最强的时候,却依然没有被中原诸侯承认为霸主呢?那是因为楚国有一条重大的缺陷,楚国被中原诸侯认定为蛮夷。这是怎么回事呢?

【南蛮楚国】

楚国先王熊渠曾说过:“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接着熊渠给三个儿子尊王号。这还是在周夷王在位的时候,后来周厉王兵锋很盛。熊渠为了缓和矛盾,自己去掉了封号。

再后来,楚成王的祖父楚武王伐随时,随国自称“无罪。”楚武王的回答是:“我蛮夷也。”结果楚国又一次称王。

楚国国君不止一次声称自己是蛮夷,不服从周人的统治。那么楚人真的是蛮夷吗?其实并不是,至少不全是!

楚国先人本生活在中原,后来被商人打败,驱赶到南方。从文化上,周人崇尚龙文化,而楚人与东夷和商人类似,崇尚凤文化。

文王时,楚人就侍奉周人。参与了灭商的行动,但是楚人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周朝前两次分封只照顾了同姓宗亲或外戚。楚国后来才受封子爵,这时候的楚国国君在周人举办的盟会上甚至不能登堂入室。只能犹如家奴,在外面为各地诸侯服务。

这些都深深伤害了楚国人,所以楚国一直流传一个传统,那就是“不服周。”在这个传统之上,楚国对于周朝礼乐制度是不屑一顾的。

每当有机会楚国就会积极的寻求扩张势力,以此期盼能够获得诸侯国与周王室的认可。但是楚国的这种行为在齐桓公称霸的时代,就直接成为被斥责为蛮夷的理由。而齐桓公的称霸则注定了蛮夷没有争霸的机会。

【齐桓公称霸的逻辑】

齐桓公即位时,周王室孱弱,而同时四夷交侵不绝如线。随着蛮夷的不断入侵,各地诸侯都只能各自为政,独立抵抗。这个过程中很多流传几百年的传统诸侯都惨遭灭国,像邢、卫、燕等一线的强大诸侯都差点覆灭,结果齐桓公存邢救卫,出兵燕国,才保住这几个诸侯。

既然周王室不能保护这些诸侯国,那么就只有争取其他诸侯的帮助。所以各地诸侯都迫切需要达成联合,共同进退。

我们用现在的视角来看,那些不断发动亡国战争的蛮夷就好比是“法西斯”国家,奉行军国主义,藐视礼法制度,肆无忌惮的实行亡国政策。而会盟的诸侯则好比“反法西斯同盟”他们联合各地诸侯,寻求合作,从而保护自身安全。

为了组成这个同盟,齐桓公发起了会盟,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召集诸侯以汇集力量。这事实上他是依靠周王名义上的号召力,塑造共同纲领。让会盟更具合法性的同时也分辨出朋友和敌人。

在“尊王攘夷”作为最高纲领的指导下。那些不服从周王,肆意入侵他国的部落或诸侯国就被贬斥为蛮夷,成为会盟国家的共同敌人。

【楚成王被认作蛮夷】

按照齐桓公的标准,楚人无疑是一个蛮夷国家。楚成王在位时先后灭亡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在中原诸侯眼里极为危险。而楚国还有继续向中原扩张的动作和野心,并且宣扬“不服周”的言论。

楚国在中原诸侯的眼里就像一头饿狼,盯着他们这些羊群。试问一头饿狼能加入羊群成为领头羊吗?当然不可能!而且每一只羊都不会愿意与狼共舞的。

齐桓公发挥了他“反法西斯同盟”领导人的作用,带领八个诸侯国联军驻扎在召陵。与楚王对峙。楚成王自知不敌,只能暂避锋芒,与齐桓公和谈。

此后他一边避免与齐桓公正面交锋,一方面积蓄实力。终于在齐桓公死后迎来了不知变通的宋襄公,看到宋襄公成为名义上新任的会盟霸主。

与宋襄公的泓水之战让楚成王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但是这一切的努力,最终却也只是换回诸侯们的恐惧,而远远不是信服。

【晋国崛起与国际形式的改变】

泓水之战后,楚成王苦于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于是他善待流亡而来的晋文公,希望在中原有巨大影响力的晋国能认同自己,但是他却被晋文公抛弃了。晋文公回国后成为了抗击蛮夷的新领袖。最后选择与楚成王开战并打败了他。

从这时候开始,晋文公统领的晋国崛起了。但是与齐桓公相比,晋文公领导下的国际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城濮之战中,楚国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法西斯”诸侯被打败后。由晋国带领的“反法西斯同盟”不再被动挨打,开始了全面的反击。诸如北方的赤狄,白狄,长狄等都先后覆灭。

国际局势随着蛮夷势力的接连失败发生了逆转。中原的诸侯不但不再需要担心被蛮夷灭国,反而追着蛮夷在打。情况已经与齐桓公即位时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说齐桓公建立的是“反法西斯同盟”,那么晋文公这时候做的就是对战后秩序的重新洗牌。齐桓公的会盟是为了救亡图存,而晋文公以后的会盟就变成了划分战后国际利益,构建新的国际合作关系。

【新的国际秩序与楚国称霸的希望】

齐桓公的称霸就像是西周礼乐制度的一次回光返照,为了共同对抗蛮夷,用“尊王攘夷”的口号让诸侯们又重新团结在周王身边。但是蛮夷的的问题一旦解决,周王就又被一脚踢开。诸侯们为了自身利益建立了一个新的的国际秩序。

这个新的国际秩序由晋国主导。原本带领大家抵抗蛮夷入侵的老大哥成为了超级大国,与诸侯形成了支配和从属的关系。而周王则成为类似联合国秘书长这种有名无实的存在。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虽然在城濮之战失败,但是楚国依然是桌面上重要的玩家。新秩序下,楚国依然影响力巨大,是不可忽视的大国。所以楚国很自然的就加入到新的国际体系中去。

当楚国也加入国际体系后,新秩序也就演变成了晋楚两极争霸,他们分别带着一堆小弟和盟友相互对抗。一旦楚国强过晋国,那么作为新秩序的最强者,就可以成为霸主,支配其他的诸侯。楚国的地位也从游戏中的BOSS转变为了游戏玩家。

【总结】

楚成王无法称霸,而他的后人却能成功。总结起来有这三点:第一,楚成王认定为蛮夷;第二,齐桓公称霸的本质是对抗蛮夷;第三,晋文公以后,称霸模式的本质变成了获取国际社会的领导地位。

楚成王一生,独自面对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同时期还有一个秦穆公。但是就算楚国在楚成王的手里再怎么强大,楚成王也不可能成为霸主。因为他是蛮夷,而齐桓公主导的争霸体系不欢迎蛮夷。所以他终究无法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同。但是等到晋文公称霸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楚国在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代霸主的时代,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没能称霸实在不是楚成王不够优秀,而是他赶上了错误的时代。在他的时代,被视为蛮夷的楚国,注定不会被中原诸侯所认可。


小森短视频


公元前637年,楚国大败宋国,解了郑国之围,那郑国自然要有所表示。于是本年的冬天,郑国的国君郑捷的夫人芈氏和姜氏在柯泽犒劳楚国的国君芈恽。可是为什么派出来的是他的夫人呢?很有可能是这位芈氏主动要求的。因为大家一听就知道她是楚国人,搞不好她和芈恽还是兄妹。所以她一听说,哟!楚国打了胜仗了,那我要去犒劳犒劳。对于郑捷来说,现在他正是要亲近楚国的时候,那怎么可能拒绝呢?可是芈氏一出面,姜氏就要跟着出面,因为这两个人其实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看她的姓就知道,姜氏有可能来自于齐国嘛!这恐怕也是为什么郑捷总是在齐楚之间摇摆的原因,因为他的这两个夫人。不同的人给他吹不同的枕边风,那他自然摇来摆去了。

可是现在芈氏要去犒劳了,难道姜氏就在家待着吗?所以就两个人一块去犒劳芈恽。芈恽听说:“哟!楚国的女人来了,那不能让人小看了哪!当然要大阵仗了。”所以,他派出了师缙,同时向她们展示楚军俘获的俘虏、斩获的首级,向她们展示楚国的军队何其强大,这次的胜利有多么的了不起。可是为什么要派出师缙呢?大家听这个师父的“师”字,就知道基本上以师字开头的一定是位乐师,而且是属于那种大师级的乐师。所以这个师缙一定是芈恽的近臣,而且是非常喜欢的乐师。像接待夫人这种事情当然是用自己的近臣,类似于搞音乐的这种人相对来说比那些五大三粗的武将们要强得多。

但是这件事情以春秋的立场来说,它就觉得不爽,所以春秋就借君子之口来评价说:这是不符合规矩的,因为妇人送迎不出门。就是说妇女不管是送人出去还是迎人进来,她都是不可以走出门口的,只要送到门口就可以了。即使是在见兄弟的时候,她也是不出门槛,而是在屋里面不出去。而战士是不接近女子所使用的物品的。那么翻过来说,芈氏和姜氏跑到楚国的军营来这首先就是不合适的,而芈恽向她们展示俘虏和首级,肯定也是不合适的。可是我们说,在很早很早以前,鲁国第十五任国君鲁同的母亲文姜在的时候,没事就跑到齐诸儿的军营里面去,也没有怎么样嘛。即使在春秋的角度,它的这个评价也是老黄历了。何况芈氏她是楚女,就更不会在意中原的这些礼法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到了十一月初九,芈恽进入郑国的国都参加宴会。在席间,郑捷九次举杯进献礼物。按照当时的习惯,主人是可以在席间向客人赠送礼物,以表示感谢之情的。这位郑捷竟然连续九次不停地献,礼物成百上千地送,把这个外面的院子都给堆满了。而这个宴会除了正餐之外,还特别增加了水果、肉酱各六种。今天一听觉得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餐后水果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就算你出去到水果摊随便买买也都不止六种。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比如我们现在说的这个春秋时代,这已经是非常高、非常高的规格了。送礼也好、加菜也好,这些都无不体现出郑捷亲近楚国之心。

宴会结束之后,芈恽也没有在郑国停留,趁着晚上就出来了,当时又是郑捷的夫人芈氏将芈恽送回到了军营,芈恽就带着两个郑国公族的女子回去了。这么一番举动下来,郑国内部就议论纷纷。其中一种议论的代表就是郑国的公子郑詹说的,郑詹之前我们提过,他是郑国的先君郑突的儿子,到现在差不多有六十多岁的样子,老资格了,所以他敢出来评价。他说:“楚王一定会没落吧!待人接物不能因人而异,不因人而异就不能称为知礼,不知礼又怎么能不没落呢?”郑詹所说的这一套意思就是说:你在处理两国关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通过妇人在中间走来走去,这是不合适的。两国之间的关系当然应该跟正主,也就是郑捷或者郑捷授权的这些卿大夫、权臣们来接触、来处理问题。可是你现在,男女不分。不管来的是男是女,你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不能因人而异。

当然今天我们说男女平等,为什么男女不一样啊?可是在当时人看来,这就是不知礼的行为。但是如果不知礼的话,就无法让整个中原地区的诸侯们相信你、服从你,那你怎么能不没落呢?所以,中原的诸侯们听说了芈恽这一套作派之后,就认为他的霸业不会成功了。但是我们在这儿要另外插上几句,楚成王芈恽的霸业是不会成功还是根本就没有想开始?我们知道,霸业这个事情是齐国的齐桓公齐小白一手搞起来的,尤其是以盟会为霸业的模式也是他先搞起来的。所以在他死了之后,在他这些骨干里面,尤其像宋国就认为我要继承他的霸业。于是宋国搞的那一套都是学齐小白的。

可是我们看楚国的做派,虽然楚国参加了在齐国举行的盟誓,但是那一次盟誓不是由楚国牵头来举行,而是由陈国来组织的。也就是说楚国本身就没有意愿去跟随或者说是模仿齐小白盟会的模式。虽然从齐国盟会之后,楚国俨然已经成为宋国霸业的竞争对手。但是在这次击败宋国之后,仍然没有进一步地主持盟会,没有召集诸侯们,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楚国从来没有参加过齐小白所组织的盟会,所以根本就不懂齐小白的这种盟会模式,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霸主,那他怎么会有霸业呢?对于当时的诸侯来说,宋国是我们不喜欢的国家,而楚国在击败宋国之后,就应该召集诸侯们开盟会,然后就可以形成以楚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可是楚国根本就没有这么着干,所以诸侯们就对楚国非常的失望。大家还在等待新的霸主,那么这位霸主将成为楚国最大的挑战。这又能怪谁呢?只能说楚国没有与时俱进。


Cola小妞


这个话真难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