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数十年的练习,最终目的是模仿古人写字,到底值不值?到底算不算艺术?

王艾石一艺术家


自得其乐的话,也无所谓值与不值,学书法的人主要还是缘于喜书法。如果上升为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着眼书法艺术研究探索成果的高度,“一味”的模仿古人而没有一点艺术创新,肯定也称不上“成就”二字的,至多算一个具有传统技法功底的书法爱好者,不算真正意义的书法家。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不能说一点都不值,只能说是有些“遗憾”。


“现代书法”把书法技法解构得太鸡零狗碎了,越来越“蒙太奇”、越来越抽象,这与古人书法的修学道路完全不一致。古代读书人并没有系统的书法课,所谓的“字课”主要是识文断字,临写碑帖只属于“家庭作业”,不作硬性要求。先生教弟子写字,无外乎强调一下执笔书写的动作,以及行文的规则要求,字写得好不好,靠你自已去学去悟。所以古代读书人学书法,最主要途径就是读悟与临摹经典碑帖,且以个人自学为主。

而与之对立的另一种现象则又陷入“凡是”的极端,凡是写得不像古人的都不是好书法,凡是形体结构找不到古人痕迹的,都是“野路子”。这当然是食古泥古的教条主义,书法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我们至今还应该在写甲骨文了。

资深的书法人对临摹都是“法其理而不法其形”,既学习经典,又不囿于古人,所以但凡是名籍入册的书法大家,与古圣古贤绝不会“撞脸”。这也应该是我们对待学古与临摹,应该秉持的态度——参考借鉴用笔之法、结字之巧、用墨之技、章法之妙,而不是模仿、抄袭,替古人背书、抄书。


学习借鉴古人的义理、技法、技巧,受制于悟性高低与积学深浅。随着书学的深入与书理的厚实,对书法的认知与审美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就像董其昌青壮年时期看不起赵孟頫,到垂垂老矣之时却对其膜拜敬服一样,你能看多远,取决于你站得有多高。很多刚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朋友,也才接触到楷书的临摹,就对米芾、王铎的书法大加贬抑,称之为“丑书”,正是因于这个缘故。

古人作品技法、风格、神采、境界,需要认真研学,而审示鉴评今人的作品,也不必尽背古人书。说到底,临摹只是一种工具、途径和手段,而非书法修学的最终目的。


抱庸浅谈。文中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临摹一辈子书法?你需要问自己,古人的东西学到了多少?我觉得学到越多的人越是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权且不说普通的书法爱好者,即使是书法大家,比如王铎,学了一生王羲之,还是给自己规定,一天是求索时间,一天是临摹时间!你说,有意义吗?


赵孟頫似乎也学了一辈子的王羲之,即使是晚年的作品依然没能学到王羲之的全部,我觉得即使是赵孟頫的寿命能延长,他依然会继续临摹王羲之!我还是要问,这样有意义吗?


现在人喜欢成名,成大名!不喜欢努力,不喜欢钻研!学古人,多数是浅尝辄止,十还有领会到一就觉得自己不凡了,应该创新了,是的!创新了,写的是自己的字,不同于古人的,难度没有,笔法也不谈,线条也不堪!如果创新如此容易,哪里还用一生的功夫啊?从开始写字时,我们就写自己的字啊?学别人做什么?一路写下去成吗?


书法为什么可以成为艺术?因为她的审美可以穷书法大家的一生都领悟不全,而且她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还有进步的空间。

学习书法需要精神,需要奉献!眼里只有名利与金钱的人,请远离书法,污染!


一笑貫长天


你这个问题啊,一张嘴就显示出自己的外行了,绝对不是书法圈的人或者是初学者。而且这种问题可以说根本没有经过一定的思考,即使是一个外行,稍微动动脑子想一下应该都能够想明白这件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的孩子上学去学知识,那些知识、文章是不是也是过去的人留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是也在学古。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临摹大师的经典画作是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训练,这是不是也在模仿古人,也在学古。

所以说,学习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我们通过学习前人的知识,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走是不是就可以走的更高。

书法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啊,我们数十年的练字,临摹古人的经典法帖,这只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这一点都没搞清楚,这也只有门外汉才会问的问题。

对古人来说,毛笔就是日常的书写工具,一些名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写字的基础上,提升了书写的艺术性,这其中蕴含了很多的技法、技巧。而当今的人,书写工具从毛笔变为硬笔,从硬笔变为打字,写字的机会都很少,所以用毛笔写字差距就更大了。

这个时候,我们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法帖,学习古人的一些用笔、结字、章法布局上的一些技巧为我所用。而学习古人的书写技法有没有到位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你临摹的像不像。

初学书法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尽量临摹的比较像,这是检验我们临摹的水平的一杆标尺。而等有了 一定的书法基础之后,再临摹的时候可能就不一定说要一模一样了。我们看到很多名家,在成名之后的临帖当中,临的与原帖也就六七分相像,剩下的是加入了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临摹性创作了,也叫意临。

上图是王铎临的《阁帖》

你就像赵孟頫临摹的《集王羲之圣教序》,王铎临摹的很多二王的作品,董其昌临摹的作品,放在今天来说不会因为它是临摹的作品就没有价值,相反这些作品也是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因此,我们说,书法学习临摹古人的法帖是必经之路,但临摹的像不是最终目标,书法学习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学习到古人的书法技巧,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如果只是会临摹古人的作品,没有创新,充其量就是“书匠”“书奴”,这是有违书法的传统精神的。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有你。


翰墨今香


你这是两个问题,可是,这两个问题即不能完全分开来说,也不能混为一淡,本人认为:

一,艺术术家是抄出来的,伟大的艺术家是偷出来的。

二,抄古人的值不值一说,不在于值不值,而在于会不会抄。因为古人的东西不是说都是好的,就书圣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而言,他们父子的有的字写的也真不好看。(但是,我们决不可以认为他们写的是丑书,因为他们没有参照物,他们是开拓者,他们是缔造者。)我们有参照物,所以,我们在临习的过程中,能将好的完全的,神形兼备的继承下来,又能将不好的归避掉,并加以修正,使之达到完美无缺程度,你就是大家,这本身就是艺术。

三,学习书法真的需要终生临帖。可是,临帖与创作的关系既不能视作等同关系,也不能完全的割裂开来。如果视为等同关系,创作出来的东西就是集字。如果完全的割裂开来,就会使我们的创作失去了根源,其结果是辛辛苦苦临帖,出来时则两手空空,学谁的又都还给了谁。这样子的书法爱好者光多,都是不能够正确理解"忠实于原帖"这句话给害苦了

有事要去办了,先侃到这里吧。





杨炳升66


想要与之离,必先与之合。说的是啥意思呢,想要创新就要学习古人。学习书法,临摹的关必须过,孙过庭《书谱》说对待字帖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古人没有不临帖的,临帖要像这是必经的过程。

吴昌硕曾经评价他的弟子,大画家潘天寿,说学吴昌硕最像的是潘天寿,跳开去离他最远的还是潘天寿。可见这样的过程,体现了想要与之离,必先与之合的思想。

那么临帖到底学了什么东西才会得到规律呢?否则怎么可能离开他呢?

董其昌曾说“目击道存”,用我的话说学“笔法,识势,裹束”也就是后来说的,笔法,识势,结字章法。这是学一家时需要深入学习的普遍规律,唯有做到这三点,你就可以说找到了学习书法的基本规律。

要知道,古人的笔法是有共性的也是有规律的,从大书家那里学字就能得到普遍规律,也就是笔锋的运动方式——笔法

如何侧锋取势,如何转折提按,如何立锋铺毫,都在临摹中可以学到。

还有结构,如何识势?就是看用笔的发力点,转折点,这些点要做到呼应,这样才可以裹束成一个字。即是结字法,也是章法。

下面,看一组古人的临摹:

如图这是元代书法大家,康里巎巎临摹的王羲之《十七帖》,可以说分毫不差。








法永禅师


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这是继承。如果不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那么就不要去学书了。其实自有文字起,书就成了。文字既生,天生有形,别之以音,赋之于义。只是书写起来,种种不便。秦一统后,统一为篆,之后,进化为隶,而后楷,行,渐渐越来越实用。故,字若有体,只有四体:真萆隶篆,无不具有时代特性,秦字,汉字,魏字,晋字,唐字,宋字,元字,明清的馆阁字乃至……呵呵,待后人评价的今字。我虽不是书家,但做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也知,想创一个新字,势必要多学前人经验和优点,集之大成,才能在各朝代字中拥有一席之位或更强。如晋之前尚古尚拙,那就多观摩,化为已用。晋字南派尚韵,唐字尚法,宋字尚意,元字尚态,明清尚质。发展至今,以二王为首的南派书法看似途穷,其实仍有不少空间有待开发,比如说同北派刚猛雄劲结合,唐三家真的都做到完美无瑕了吗?欣看如今有大批名家正在尝试,虽被骂为丑书,但我相信,坚持不懈下去,终有一天,文字会被打下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烙印,在书法长河中,同古人一样傲视古今。


新月又如眉


中国书法,模仿古人写字是学习的途径,但是目的真的不是仅仅模仿古人。

就以羲献父子为例。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学钟繇学张芝,那么王献之同样也是学钟学张,当然他的父亲也是他学习的对象。

《王羲之传》中讲: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 犹当雁行’,皆谓颜行也。

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与张芝、钟繇不相上下。

那么王献之认为自己是超过父亲的。

我们看这里的认识,就很有趣了,能够看得出来,古代的书法家并不是以单纯的模仿为目的的,因为是有水平的比较的。

否则,如果仅仅是亦步亦趋的模仿,如何能够与其他的书法家一较高下?大家都差不多了,不就变成了单纯的复制了么。

相近的书法作品,有风格的比较

现存王羲之王献之的手札中,有笔意非常接近的作品。

就比如,《得示帖》与《廿九日帖》,在节奏上是非常的接近的,都是由舒缓到急促,由慢到快再收慢再加快的一种调子,那么很明显的是王献之在模仿他的父亲。



在章法用笔的处理上,是有着共通特征的,我们可以视为同一路的风格。

但是,在具体表现上,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一眼看过去,王献之用笔偏圆,强调了篆书系统,而王羲之则比较丰富,篆书系统与隶书的系统交替。

同样一种调子,书写习惯都趋同的书家,手里是有着不同表现的。

假使有第三个人模仿王羲之也不会出现重复,只有接近,而不接近的地方就是我们对用笔的理解、节奏的把握,可以发挥性情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认知影响到风格。

所以,历史上的帖学书法家都在学二王,但是有没有两个完全写字一样的人,风格完全一致的人呢? 没有。

往往学王羲之最到位最好的都与王羲之本人的书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模仿只是途径,关键是学习艺术表达的方法。

历来书奴都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不加思考的模仿,另一种是模仿外形的到位而不对其方法进行探索,那么这样的模仿是没有意义,同时也是没有价值的。


王舸


回答题主第一个问题“中国书法,数十年的练习,最终目的是模仿古人写字,到底值不值?”,答案不言自明:不值。

苏东坡《一夜帖》


  • 但谁会把数十年的练习,最终目的定义在模仿古人写字上呢?恐怕不会有这种愚痴的人吧!

  • 书法学习和创作的目的,自古至今,要么为了实用性考虑,譬如书写清晰美观、流畅快捷;要么为了修身养性、业余爱好;要么为了追求艺术、超越前人;当然,也有人以此为生,鬻字谋生、争名夺利。



就算真的有个人的动机仅仅就是题主所说的:最终目的是模仿古人写字,那显然也不可能算艺术!

  • 实际上,这已经回答了题主的第二个问题。

弘一法师《智慧如海》
  • 如果非要追问,最终目的是模仿古人写字,怎么就不算艺术?

  • 那么回答也很简单,即艺术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作者要赋予艺术品自己的性情。

  • 如果只是模仿、复制、抄袭前人或古人,那怕写的再像,那也不是源于作者自己的性情,也就没有艺术的本质特征,自然也就不可能算艺术。

  • 譬如宋人所摹的王羲之的许多法帖,十分逼真,也只能算高超的仿制技术;艺术,跟仿制者毛关系没有。


闻道深般若


这个问题好,隐含了对当代书法创作的质疑和对创作导向的思考。

纵观近年各级书法展览的趋势来看,二王体系的作品已几乎占领了全部的展厅。甚至出现了观一幅而知全貌的尴尬局面。有些重要的书法展览,评委要求书法有来路、宗师有源头、笔法有讲究。最终获奖和入展的基本都是二王的套路者。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批二王书法的高级模仿者。这些作品毫无自家面目、毫无个性可言,纯是耍笔墨、玩构图、跟风尚。制造了一批呆板的、套路的、油滑的、浮浅的书奴作品。离真正意义的、自主个性的创作渐行渐远。

我们天天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古为鉴,推陈出新”。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书法作品是品教养、品学识、品文化、品素质、品内涵、品书卷、品精神!

我认为,我们应当端古人的碗,盛自己的饭,熬制自己的特色大餐。若是王羲之当年不勇敢的跨出自家体的第一步,大胆的走到古人的前面,还会有我们今天的书法吗?若是缺了颜真卿、苏轼、米芾、怀素等个性绝佳的作品,还会有现在的书法繁荣吗?缺了个性鲜明的艺术大家的代表作,书法还有意义吗?


尤年1


临遍各家,自成一体,这就是创新。大家都知道米芾是集古字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