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孫衛東教授認為中華文明可能起源於古埃及,你對此有何看法?

雨中梧桐路HK


孫衛東其實在1996年就提出了類似猜測,只是當時被他的導師阻止了進一步的廣而告之。

1996年時,孫衛東還是個中科大放射實驗室的博士生,他負責分析200個青銅器,其中很多來自於殷墟,他發現這些殷墟的青銅器的反射性與埃及的青銅器很相似,他覺得這些青銅器應該來源於同一個礦產地:埃及。

不過考慮到在當時如果提出這個觀點可能會引發的巨大爭議,他的導師沒有允許他進一步發表自己的發現,同時學校也要求孫衛東移交了全面實驗數據,並讓他去研究別的項目去了。

20年後,孫衛東也成為一名教授,他在進一步研究之後,終於說出了自己知道的所有的相關的發現。

當然,首先要說明的,對於青銅器這個事物,國內的主流觀點是:確實有部分青銅技術從域外傳到了中國,但是這些是通過漫長的歲月,通過民族遷徙、民族間貿易、貢品、婚嫁等渠道,逐漸而緩慢地傳到了中國地區,這個過程是緩慢的,就像接力棒一樣,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間傳遞,並不斷豐富和完善。

而孫衛東的觀點:殷墟的商朝人是從古埃及來的,再聯想到殷墟的殉葬坑裡有很多黑人和高加索甚至白人人種的遺骸,孫衛東就進一步得出了“商朝西來”的論點,並進一步得出了“大禹治的是尼羅河”這樣的觀點。

不得不說,再研究下去,孫衛東真要氣死一大批中國古代史研究者。

就像楊振寧先生也研究過上古漢語,他認為上古漢語是多音節的,為什麼到了先秦時期就變成了單音節呢?楊振寧認為這是由於《易經》的推廣,《易經》作為官方典籍,其文法被視為行文規範,因為《易經》裡用的是單音節,所以漢語也就單音節化了。

當然,後來他也沒再怎麼研究,估計自己都覺得不靠譜,再研究下去,一幫子古漢語研究者都要被氣死了。

其實他們的行為就是顯然的“民科”了,就是從科學工作者淪為“民間科學者”,想問題,做研究,不從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方法入手,而是突發奇想、腦袋一拍就橫空出世一套驚世理論。

限於目前人類對於遠古的很多事物無法精準掌控,所以各種各樣的理論滿天飛,包括孫衛東的猜想,其實正兒八經從目前的實證角度,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這就很麻煩,你看著他在那高談闊論,你也沒有實錘可以說服他,當然大多數民科人士是比較固執的。

但是,一旦把他們的理論去套用其他的現象,就很可笑了,希臘文明來源於克里特文明,但克里特人學習和借鑑了古巴比倫和古埃及的文明,他們的很多東西都類似於這2個最古老的文明,那你能說克里特人來源於古埃及麼?

當然,按照當時古埃及的實際情況,在這個思路之下,商朝人更應該是蘇美爾人的後裔,當時蘇美爾人統治著埃及,並且他們是黃種人,而古埃及人是白人人種。在殷墟里發現了大量的作為貨幣使用的貝殼以及很多書寫用的龜甲,這些產地大都在熱帶及沿海地區,後期甲骨文則主要寫在了牛骨上,根據這個,孫衛東推測中國祖先從熱帶沿海地區(古埃及、地中海一帶)倒也有幾分道理。

當然還有文字的因素,畢竟殷商的文字幾乎是一夜之間出現的,幾乎都在殷商被發現,孫衛東就認為文字也是蘇美爾人帶過來的,畢竟都是象形文字,都差不多。


雲中史記


中國上古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潛在關係,真不是隨便胡說的,考古界真的存在這種風向。只是還不敢說得太肯定而已。


當前故宮博物院展出的良渚文明展,就半遮半掩地放出來一個。都是本人拍攝的,照片如下:





問題是,都是“鳥站高臺”的符號。一定是良渚文明從古埃及學來的嗎?


良渚文明可是5200-4200年前,一大半時間已經早於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了(4700-4200年前)。良渚文明的上限,只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晚一百年而已,還比開始造金字塔的第三王朝早500年之多。


所以說,什麼中華文明源於古埃及的假說,從時間上就不成立。一個原因:古埃及時間太晚了,根本不配當源頭。


陶式防務評論


《山海經》所說的崑崙就是指埃及。

這是明朝給日本使團的世界地圖。



股海問鼎


個人認為,人類文明起源於中東地區,中華文明也不例外。有幾個漢字為證,所謂“倉頡造字,洩露天機”。一個字是“船”,這個字由一個舟一個八一個口組成,聖經記載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裡面就是諾亞兩口子還有他們的3個兒子及媳婦共8口人,顯明“舟、八、口”;第二個字是倉頡造的“魔”,聖經裡面記載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被蛇(魔鬼)引誘偷吃禁果,“魔”字由“廣林鬼”組成,其中“林”代表兩棵樹(生命樹和善惡樹),“鬼”代表引誘亞當夏娃的魔鬼,意及在“廣(上帝掌管下設的伊甸園)裡面,有兩棵樹,亞當夏娃被魔鬼引誘偷吃了其中一顆樹上的禁果”;第三個字是“禁”,有兩棵樹,有指示,都是由亞當夏娃故事帶來的。查看字典,還有很多字,都能夠說明倉頡在造字的時候依據了當時沒有文字記載而口傳的故事。由此推斷,我們的文明來源於中東地區。


手機用戶9780645760


要注意一些人,特別是有著高等教育背景,或者在某些領域有影響力的人,他們可以是專家學者,但是,他們早已被西方反華集團加以收買,成為了隱藏在中國內部的毒瘤。他們利用自身的社會關係影響力,以逐漸滲透的方式,來打擊中華文明,打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尤其對青少年的毒害更大。以偷換概念,轉移話題,對西方的生活只說好而避談惡,讓國人喪失自身不間斷文明的傳統,懷疑自己祖國的各方面的優秀成果,失去了判斷力,從而淪為西方文化的傀儡。從此,意圖讓中華文明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雙行線15


埃及的歷史就是西方人造假的歷史,文化斷層,沒有多處地下挖掘的遺址,連生活遺址都沒有,那就是十五世紀西方編出的七八千年歷史,不要在這兒再傳假歷史


秋夜聽曲286642007


我們國家學術研究歷來提倡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作為純學術問題,孫衛東教授提出的中華文明起源於古埃及的猜想我覺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爭論的必要性,不要進行人身攻擊。我也不同意孫教授的觀點理由有二,一是殷商青銅器的成份與古埃及相同或相近,這個理由很勉強,青銅器是由銅礦石冶煉而來,全世界不同地區銅礦石成份相同或相近我覺得很正常,況且冶煉中為了改變純銅製品質地偏軟,硬度偏小的缺點要加一些鉛、鎳、錫等微量元素,這些都是古人經過長期實踐得出的通用方法。二是如果中華文明起源於古埃及,那為什麼中國一座金字塔也沒有?為什麼中國沒有石材製作的大宮殿?為什麼中國人沒有沒有將文字刻在石頭上,而是刻在甲骨上?


切磋琢磨5


人類起源於非洲是共識,人類文明究竟起源於哪裡,國內爭論很大,但國際基本已經達成共識,就是文明起源於非洲,很多反對文明起源於非洲的人更多的是民粹主義思想作祟,從最初的中華中心論發展到現在的中國獨特論,並不能拿出更多的證據!其實文明最初就是一粒種子,掉在某地,最後遍地開花,今天結果是非洲,某一天也許研究出是從外星,只要從事實出發,在哪裡都不會影響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


蕪湖小蚊子


作為教授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治學也當嚴謹,僅憑一個青銅器的放射性對比,就敢提出如此驚人的言論,而他的導師阻止他往外發表此類言論,足見其導師的高明。

我們在做類似研究時,不但要注重實物證據,更要考慮文明傳承的連續性。從華夏幾千年文明發展的連續性中,我們的文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文字本身也在不斷髮展和變化,從甲骨文到今天的現代文字,雖然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演變,但是始終有跡可循,不是突變的,總有一個過渡的過程。

青銅器可以外傳進來,人可以遷徙,語言文字一定不會隨著人的遷徙而出現斷層,所以語言文字一樣一定會外傳進來。今天的我們,同樣可以沿著這條文字線索往上追索,他可以根據青銅器的放射性著手來證明,我們也可以通過文字發展演變的線索來追索,那麼請問古埃及文明中是否有類似甲骨文這樣的文字載體呢?如果有,那麼兩種文字載體之間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那些支持華夏文明起源於伊拉克蘇美爾文明的也可以看過來,回答這個問題?


明德懷遠


中科大孫教授是基於青銅器的放射性元素,從科研角度來判斷古埃及和中華文明的關係。夏王朝至今為止,沒有確切的依據,來證明它的存在,很多學者推測,夏王朝和古埃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就是古埃及的一個王朝。人類的遷徙史,從非洲,到歐洲,西亞,最後到東亞 。三星堆的文物,不得不讓人懷疑中國古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的關係。三海經據說也有北美學者,在北美大陸找到了其上描述的山川大河,而這些山川大河,在古中國找不到契合點。有些人,從民族自尊的角度,不承認古中國文明與古埃及文明有可能的關係,是狹隘的,人類的文明,是有傳承的,這一點不可否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