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股市还不断发新股呢?

晓翼文化传播


为何有人说股市还不断发新股呢?证券市场主要是为融资服务的,新股发行为企业融资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功能,另外,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质上市公司,一个强大的证券市场是大量优质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吸引着投资者来投资,市场才能变得强大,优质的企业发行上市,劣质的上市公司退市,让证券市场新陈代谢,这样证券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新股发行本身无可非议,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大量的上市公司存在虚假包装上市,大量的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财务报表不真实,这需要监管层在制度上完善,只要上市公司有任何虚假的信息,或误导欺骗投资者,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都要赔偿投资者,而这个赔偿要求和对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处罚应当由管理层来出面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虽然有一亿五万的投资者,但是都是一盘散沙,也不专业,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是由监管部门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散户根本没有能力去与上市公司及其专业的中介机构斗法的。

我国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在新股发行的过程中,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处罚太轻,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的成本太低,从而导致了大量的上市公司通过人为包装上市,上市后公司就开始出问题,公司就开始亏损,公司就开始财务造假。我们不反对新股发行,但是我们不需要包装造假的新股发行,不需要虚假财务的新股发行,不需要信息披露不真实的新股发行。我们需要高质量有成长性的新股发行。

股市投资是一件复杂而专业的事情,对于投资者的能力和智慧是非常大的考验,对于投资者如何有效规避市场的波动风险呢?要有信念,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子,笔者会在每周研究一个热点板块应对市场风险,投资者应该认真阅读笔者在圈子的文章和理解笔者创建的中国人自己的投资理论《股王兵法》。如果你能找到下一个热点板块,可以在圈子交流咨询,圈子之外的人笔者一概不回复。圈子是头条请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做的公益活动,大家去网上看看我写的《股王兵法》和专栏里的股市投资技巧,如何捕捉黑马股,目的是让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坚定信念。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A股新股发行已经常态化了,习惯成瘾了!想要A股IPO暂停除非股市再度来股灾,严重影响新股上市募资才有可能暂停IPO,不然继续每周发行没商量。

咱们A股进入2018年熊市行情已经大半年了,熊市中新股发行依旧抽血。就在今晚证监会又核发了2家IPO,分别为上交所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的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总预计募资不超69亿;同比原先20亿,增加了三倍多的募资资金;募资资金越大意味着从股市抽血越多,抽血越多会有什么后果?相信大家从这三年多的A股行情中有深深体验。


股市的存在意义确实是为上市企业融资的,能让更多上市企业融到资金发展企业,壮大企业自身从而带动中国经济,这是新股发行从管理层角度分析的。而从上市企业角度分析,大部分企业能成功上市就是最终发展目的,只要能上市最大好处就可以通过股市募资一大笔钱,一大笔钱的诱惑才是企业挤破头皮都要上市的原因。

A股就是很多上市企业挤破头皮上市抱上股市募资这个大树,很多企业纷纷申报提交上市资料,导致IPO堰塞湖态势;管理层为了疏通IPO堰塞湖现象,出现IPO加速发行,IPO常态化发行,特别是2016年和2017年成了A股历史数量最多,募资资金最大的两年,走出了严重缺乏资金的假慢牛。

近三年IPO速度未妙发行速度太快了吧?活生生的把股市变成股灾,假慢牛,再来熊市,绿油油的一片,真是响应环保政策;新股发行已经让股民投资者付出了三年多惨痛的代价,希望A股接下来要弥补这些损失,尽快结束熊市迎来下一轮牛市行情的到来。


老金财经


股市的目的不是给股民赚钱的,而是上市公司融资的平台,发新股很正常,只是没有把握好度

刚接触股票的时候是朋友带着我玩的,虽说是金融院校毕业,但是没什么实战经验,前面几年亏亏赚赚,总体来说每年还是亏了十几万,让我很不服气。玄阳我是很喜欢钻研的人,在股市利摸爬滚打,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家里有矿,小梦想),还和几个好友总结出了一个指标。一般常用的指标并不能研判股价涨跌,需要结合股票位置及其他指标综合分析。这种操作办法是很难的,我在此基础上在这里呢介绍一个可以判断股价涨跌的短线指标给大家。我一般使用的通达信免费软件,左上角找到功能——公式系统——公式管理器,再按下图操作。

最后输入LK,按回车键即可

下面是实战操作:科林电气是在23号出现底部信号的,隔天出现引爆信号,套用指标,符合标准,28号是直接涨停了,也提示大家不要追涨,今天大跌。

该股今天出现底部引爆信号,套用底部引爆指标,符合标准,由于平台规定,代码就不在这里公布了。

怎么获取文中指标和个股,私信本人:回复关键字:底部引爆,或者看公众号:玄阳论盘

不知道怎么下载的,请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同时欢迎大家积极转发、留言、点赞,增加一点点人气,谢谢支持!

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本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智为财经


早在3月份就说过,科创板上市时间一旦确定,股市一定会暴跌。至少最近一个月,一定不要买股票,不要参与任何反弹。他们可以无耻的拉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信建投这样的指标股,但是个股一定会继续下跌甚至暴跌。科创板概念股一定不要买,会暴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这是基本常识,这就是最大的利空。科创板、注册制对股市是特大利空,可以通过不良媒体与股评家骗老百姓,但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接下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离开市场,股市的成交量会降低到1000亿以下。2600点、2700点没有支撑。当科创板搞成功以后,接下来还会搞国际版,吸收国际企业进入中国股市,发行新股会没完没了,这样的股市一定会成为死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觉醒,离开股市。中国股民不是唐僧肉。


刘彬29


我们股市设立之初就是为了国企融资而设立的。不是为了投资者赚钱或者财富管理服务而设立的。发行新股三天经地义的。后来虽然几经改革。但股市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没有改变。而且不断强化。股市支持实体经济本身没有错。问题是要有一个度。不能超过这个度引发投资者圈钱市的质疑。

新股发行几经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大改革。可以减少投资者依赖 动不动就暂停新股的发行。但本次改革依然不成功。首先就是扩容失去控制。每周十家左右IPO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因为新股发行太多。投资者颇有不同意见甚至出现不少的质疑乃至怨言。很多投资者选择离场。

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今年以来IPO已经大大减少。但因为去年伤害较深。而今年又有不少利空消息影响。股市越来越疲软。市场有不少声音呼吁暂停新股救市。 一旦暂停新股发行。意味着新股发行常态化改革失败。这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另外实体经济和IPO堰塞湖也不允许IPO暂停。亟待IPO进行。因此IPO减缓可以。暂停不行。

实际上目前IPO已经不多。对投资者影响已经很小。股市走不好是对制度的不信任 而不是IPO发行。

即使IPO暂停也拯救不了股市。关键是去年IPO常态化发行带来的限售股解禁需要很多时间和资金来消化。而管理层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笔者不认同暂停IPO。但认同加强限售股减持管制。那就是每年减持不能超过总股本1%。而不是目前最高的12%。

减持比IPO抽离资金更多。对投资者信心影响更大。


杜坤维


  • 上周的大盘走势并不怎么好。涨一天跌四天。大盘目前又到了2700点附近,人们期待周末会不会不发新股了?因为上周五大盘并没有怎么涨啊。只是没有想到,周末还是三只新股,让人有点意外啊。虽然金额比上周少了很多,但是数量上却比上周多了一家。这和之前的一周一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怎么样也以为这周只有一家新股啊。

  • 股市已跌到这个地步,为何还在不断发新股呢?发新股的目的何在?有什么好处呢?
  • 相信这一系列的问题,大家也急于想知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实体经济的融资非常困难。在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少。而那些高科技企业在初创之期都是非常缺钱的,除了拿到风投之外,另一个方式就是上市。上市成功后一切都好办。风投也会推动企业去上市套现的。

  • 这两年正是看到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事实,所以才不断发行新股,给企业提供另一个可以融资的渠道。事实上,这些能排队上市的企业也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资金紧不紧?肯定紧,但也未必会紧到如此的地步。他们可以等上一年也可以再等一年啊。等股市好转了再上也不迟啊。

  • 可是,好象不想新股积压得太多的原因,再者也看到了在市场弱势的时候,停发新股也不能改变趋势的形成。因此,才会不断发行新股。我在这里并不反对发行新股,只是节奏上能否放慢一点?在目前脆弱的行情下,一周一家差不多了。等大盘重回3000点以上时,多发几家也无妨啊!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股海重生2015


分析、总结股市还是需要客观的,并不能单一的以一时间的涨跌论未来。现阶段虽然股市不停的核发新股,较为集中在现阶段,但对于未来说,一旦解决新股“堰塞湖”问题,走出牛市也是可能发生的。听到这些,是不是心里就豁然开朗多了?面对股市不断核发新股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正视:

一、怎么应对股市不断核发新股背景之下的震荡下跌市。不断的核发新股而又没有很多的退市股,就好比是将“游泳池”不断的扩建但并没有注入新的水源,这样也就只能是水位不停的下降。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更好的应对这样的事情只能是对于未来做好更好预测,应对现在所出现的情况。现阶段还能够巨跌吗?已经不太可能了,下跌的幅度十分有限。能够再跌30%都是极为的困难。那么,未来存在牛市吗?任何股指不可能一直下跌,所谓未来的牛市一定存在。既然下跌幅度有限而又未来存在牛市,那么怎么办?定投的方式应对!只有定投能够将风险进行分散,而又不会远离未来的牛市。

二、集中核发新股时间一旦过去,有应该如何把握机遇!既然是定投的方式策略,那么时间呢?我国股市每5年时间必然会出现一次不错的上涨,甚至是牛市,不管从哪个时间段划分都是如此。自2015年下半年“股灾”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年多时间,也就是说2年内的时间里肯定会存在一次不错的上涨,那么时间也就出来了。熊市讲究的是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而牛市呢?如果谁的低价票多,盈利才会多。


厚金说


昨天监管不顾整个8月市场和本周最后最后的四连阴,再次核发了3家新股上市,不禁令人唏嘘,看来韭菜9月股市开门红的希望又要破灭了。面对近两年不断的新股发行,难怪巴菲特都看不下去:a股市场的成长,竟然不是来自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成长,而是靠不断的新股扩容。即便目前一周2支如此高的频率,延续了差不多两年时间,目前还剩近300只新股的库存,如果把新股“堰塞湖”全部解除,也就是这样的高频率ipo模式还得延续近3年,想一想都后怕。

虽然一直以来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被迫走上了上市融资的道路,而随着上市企业的集聚增多,也造成了新股出现了“堰塞湖”,的确需要加快发行来疏通压力,如果市场适当上涨,节奏加快还可以理解,但如今市场如此疲软,适当降低频率或者停发,给市场缓口气绝对会令市场振奋,要知道一旦投资者的信心没有,想要再次恢复是很难的。

而且下周三(9月5日)还面临美2000亿关税的听证会,在这个巨大的潜在利空风险面前,核发3家显然是不合事宜的,虽然融资额度只有14亿,但是在熊市阶段,要知道任何利空都会被放大。不禁哀股民之多艰!


侯哥财经


关于新股发行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因为A股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发新股,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功能。如果这个功能丧失了,那么A股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前一段时间,有的人认为,新股发行的堰塞湖现象得到了大大的缓解,但上次排队现象依然存在,目前依然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在等待审核。周末刚刚宣布两家69亿的融资规模。目前,新股发行就保持着这样的一个节奏,每周2到3家,融资规模不等,大约都在30亿到5亿元之间,本周的融资规模有所放大。


很多人把A股目前的困境归罪于新股的发行,认为只要停发新股,A股市场就能够摆脱目前的低迷状况。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A股市场目前的交易量也就在2400亿左右,新股发行就占据了69亿,去除掉权重蓝筹白马股所占的分量,新股的融资规模对于中小创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但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说,只要股指维持在2700线以上,就不会停发新股,甚至股指就算击破了2638,也不会停止新股发行。对于A股市场来说,新股发行是硬任务,必须得到解决。只不过是根据市场的节奏和审核制度的安排,对于新股的上市数量和融资规模作适当的调控而已。

从这个维度来说,新股发行不是以股民的意愿为转移的,而是着眼于管理的需要和A股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至于说对市场的影响,就看自己的交易能力和水平。我们既不能改变市场,也不能改变管理层的意愿,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交易策略。

最近行情不好,评论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看完不吝点赞评论,欢迎有不同意见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您的点赞与评论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小散李大鹏


应当说,发行新股,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市场下做出的正确的决策。

先说正确的决策。发行新股,不仅是改善股市生态的需要,通过发行新股,发挥良币驱赶劣币的作用,将垃圾股置换出去,从而达到改善股市生态的目的。而且是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需要,因为,按照目前银行对待实体经济的态度,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靠间接融资是不行的,必须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其中,上市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必须用发行新股来解决这一问题。

错误的时间。主要是因为目前正处于股市很不景气的时间,不仅股市内在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各种不规范行为依然很多,而且外部环境也不佳,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以及美国的贸易保护日益猖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发行新股,确实会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会使股市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错误的市场。主要是指目前的市场,由于总体上仍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资金处于比较紧张的状况,如果发行新股,势必让市场资金更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就会更加低迷。所以,此时此刻,确实不太合适发行新股,尤其不能大量发行新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