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买的理财说是假的飞单,让找经办人,银行没有责任吗?

理财迦


这种属于理财陷阱,银行有没有责任要分不同情况,但对客户来说是非常被动的,所以理财一定要稳妥。

前几天,关于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公主坟支行的一篇报道,说的就是理财飞单问题。43名顾客被骗5000万,银行就不承认有关系,经过二审之后,才判定银行承担20%的责任,对客户来说损失太大了。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飞单理财。所谓飞单,就是指销售人员拿到业务订单后,不交给自己的公司,二是转给别的公司去办理。银行理财飞单,就是说银行客户经理凭借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把客户的资金转投到其他理财产品。

比如华夏银行的案例中,2013年至2014年期间,客户经理申某就是在客户到银行理财的时候,通过飞单把客户理财资金转投到“北京蒲黄榆一里”等非银行理财项目,造成逾期不能收回。法院一审判决银行没有责任,二审判决银行承担20%的责任,虽然要求申某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申某无力偿还,等于80%的资金打水漂了。

因此,对飞单理财来说,关键是看银行在里面起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客户经理以银行的名义,在工作期间飞单办理业务,按说银行是有责任的,但是,由于时过境迁,用户举证非常困难。

如果银行客户经理已经非常明确地告知客户,这种理财和银行没有关系,是一种代理理财,客户自己愿意承担与之对应的风险和收益,按说银行是没有责任的。

像您说的这种情况,如果您确实是在银行办理的业务,银行说自己没有责任是不对的。即便银行代理销售,也不应该让您去找客户经理,毕竟客户经理是银行的员工,他办理业务时代表的是银行,其中肯定有违规行为。

如果您当时是私下找客户经理办理的业务,或者您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已经非常清楚这是银行的代理销售的产品,风险和责任都已经充分告知,您也签字进了确认,那就和银行没有关系了。

所以,大家到银行办理理财业务时,一定要进行详细了解,不要认为到银行办理的业务就是安全的,在银行遇到“假理财”并不新鲜,客户经理利用银行的招牌非法集资也不鲜见,投资者必须时刻睁大眼睛。


互金直通车


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一下的,毕竟我还是在银行做过很久的理财工作。

首先,飞单这个事情,如果是任何从事理财工作的人做,都是违反职业道德的,而且也好明确到底什么是飞单,就是金融产品的销售人员销售非本公司发行或者代理发行的,也就是非本人职业规定中可以销售的产品的行为。

由此可见,飞单还是比较危险的,首先飞单有可能会出现购买者也就是客户对产品的认知不清晰或者无法了解产品本身风险的情况,那么如果出现损失,则责任认定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首先,理财产品的风险因素本来应该是购买者也就是投资者自行承担的,但是由于飞单的出现,尤其是银行飞单的出现,导致客户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尤其是固定收益类理财)混淆,而银行发行的固定收益理财通常为R2-R3级别产品,而飞单则可能出现更高级别,如果遇见资产遭到挪用的满足非法集资的产品则更甚,那么银行的从业人员就牵扯其中。

本身,这个行为是个人行为,实际上属于销售者个人和客户达成的私自协定,银行都有明文规定,严禁飞单行为,所以,从制度上,银行本身属于尽职免责。

但是,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是否销售者明确告知客户该产品为非本行代理销售而是个人推荐的行为的问题,如果为后者,也就是个人推荐,则购买者也就是客户对产品的充分了解后,于该产品的正常销售人而不是飞单的银行员工进行合同签署,风险测评,合格投资者认定等完成,则合同订立关系就变成该产品发行主体和客户之间,那么飞单者如果因为产品出现问题,仅存在道德谴责,但仍然违反了职业道德问题,尤其是该飞单者是因为收入问题,而推荐,则更加严重些。

但是如果是前者,也就是银行人员因为收入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飞单销售,且同时隐瞒了产品的发行主体和销售主体为非本行代理及本人资格销售,而客户是出于对银行员工的信任或者对银行的信任而选择该产品,且还出现未充分了解产品,非合格投资者,甚至飞单者私自承诺保本保息等任何情况(尤其是纸面承诺)。那么这行为银行在其间构成一个司法要件即——表见代理,也就是客户是出于对一家信用较高的机构的从业人员身份的信任而选择,而不是出于个人认知选择,且还是因为该从业人员的故意隐瞒,同时该从业人员的行为未被机构发现,未被制止,那么银行从业人员身份行为即表见代理,这样银行就必须承担责任,属于监管不力和制度审核不严的责任。那么此时如果出现纠纷,则在司法诉讼阶段,只要原告举证,可以证明银行及从业人员的表见代理责任,一般还是会被支持的。

但是如果发生该类事件,其实最主要就是保留证据包括书面信任或者甚至加盖银行公章或者由飞单人员记载银行和该产品有关的书证等都可以,或者录像采集当事人的承诺或者口述的关系等都可以作为证据,而如果掌握这些证据,首先可以联系投诉给当地银监局或者上级银行部门,可以在非司法阶段进行解决,也许比打官司要快些。

不过还是建议各位客户,购买产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银行或具备产品销售资质的独立机构等等都可以,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熟人,还是要自己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以。


张小帅说理财


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网点内,推荐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就是所谓的“银行飞单”,产品风险很大,要么不出现问题;而一旦有问题,资金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损失!而这个损失,由谁承担,客户肯定是首要责任,但要说银行没有一点责任、全是“临时工”干的,我个人觉得这有待“商榷”!

出现飞单,银行却将责任推卸给经办人

很多银行营销经理,为了个人利益,违反职业道德及银行的规定,违规向客户推荐、并销售非本行的理财产品(“飞单”),而客户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对银行人员职业素养的认可,将其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混淆,产生的损失。我觉得银行将责任全部推给经办人,是很不妥当的。

  1. 在银行营业网点,出现飞单,至少说明银行内部管理问题严重。银行工作人员竟然可以在上班时间、在银行网点内“公开”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银行难道会不知道、非得出现问题,才去推诿责任么!

  2. 很多人狡辩说,飞单是银行职员的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银行已经明文规定了,严禁飞单的行为。即便银行的确有这样的内部规定,但尽到告知责任了么!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有明确告知,其工作人员推荐的所有理财产品,只代表个人行为,银行是不担责的么!如果没有,银行又有什么理由,说自己没有责任呢!


  3. 表见代理,银行必须担责!银行飞单,之所以会频繁发生,更多的是,客户出于对于银行的信任,而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网点内里的一切销售行为,就已经代表着银行。基于这一点来说,银行是没有理由不承担责任的!

综上所述,出现银行飞单,却将责任推卸给经办人,肯定是不合适的!但举证表见代理的难度非常大,除非能保留实证,否则想要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投资者购买任何的理财产品,一定要谨慎,睁大双眼才行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飞单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向客户销售非银行准入的理财产品,这个在银行是命令禁止的,一般抓到都是开除。

在银行买到飞单理财也有几种情况

1、非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营业场所诱骗客户购买,这种情况银行是有责任的。所以银行现在也不让合作的保险公司等机构人员长时间驻点在银行网点,没人盯着还真不知道他们能干出什么事,银行还得担责任。那就有非法份子与客户谈好非法理财后故意到银行营业场所购买强行碰瓷的,这样银行就难受了。比如两人在银行休息区聊天做一些交易,银行能不能发现都难说,发现了没有明确证据也不能赶人。

2、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获取非法高额收益在营业场所私自出售飞单理财,银行有责任。客户在银行的地盘,被银行职工卖了飞单理财,管理责任逃不脱。

3、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营业场所之外的地方给客户卖了飞单理财,这个有责任,但是客户没证据。除非客户有其他录音录像等强有力证明确实是银行职工向其销售的理财,而且这个职工销售时有让客户误以为该理财为银行正规理财。

4、非银行工作人员在非银行营业场所向客户出售了理财,但是从某银行的账户中扣款。这个真找不上银行的事,这是强行碰瓷。

那么,虽然银行很多时候需要承担责任,但是钱没了要银行赔也不是简单的事,就算打官司不得耗时间。所以,普通人购买理财也要防范飞单理财。以下几点要注意

1、要在银行营业场所有摄像头的地方向确定为银行工作人员的人操作购买理财,或是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PP上直接购买。

2、查看签署的理财购买协议上是否有银行加盖公章,查看理财协议书具体内容尤其是理财产品说明书。

3、购买理财时银行工作人员会按要求对客户进行录音录像,不要嫌烦,这是保护客户,当然也是保护银行。没有录音录像,可能是飞单。也有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会偷懒规避录音录像制度让客户在手机银行上买,那就得仔细看清楚在手机上操作是否仅仅在银行APP上操作未打开或是下载其他第三方APP。

4、购买理财后,在手机银行APP或是网上银行查询该理财,是否能够正常查询到。能够查到的,是正规的,查不到的,那就是钱不知道去哪里了。或是查询流水明细,看看明细显示为某某期理财扣款的,是正常的,显示为某公司扣款的,那就不对了。

5、不要贪心,高收益诱惑是金融诈骗的最好办法,高于平常所见理财收益太多的,就要小心。


郎峰徐迅


在银行买的银行有责任,就是飞单也是在银行飞的,


手机用户5261056976


在银行买的就找银行,老百姓是看你银行牌照才把钱存进来的,啥飞单我们不懂的,再说飞单也应该有你们银行承担责任


用户8436063278699


银行柜台工作员也是良莠不齐的,其中也不乏金融诈骗分子。尤其是老人家办理柜台理财业务的时候给办成保险单或者其他企业债券的情况比比皆是,久不久都有报道说客户银行大额存款不翼而飞了,对于这些个人和事马上报警,官司打到底,只有对这些个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才可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睿智的修行


第一时间原地报警,争取警方查监控,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五大行以前层出不穷。

一定要懂得法律来保护自己,收集证据,交给警方。这种情况的发生,该网点所在的行长有直接责任。

希望我可以帮到你,或者你补充你的问题,我不提情况具体分析


贰零壹玖案例分享


银行工作人员和银行都应追究法律责任。按诈骗罪论处。银行是金融系统。是经济血液。不是作案工具。犯法必追究。违法必严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