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那些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们都本着何种心态?

傻猪的幸福


有几种可能性:

1. 通过留学给孩子带来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同时希望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2. 环境使然,身边的朋友都送子女出国,别人送我也送。

3. 认可国外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更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优势是学生根基非常扎实,劣势是学生创造力不足。

国外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格特质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这些也是很多中国家长所认可的。

4. 尊重孩子想法。

送孩子出国留学未必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而是孩子本身也有强烈的意愿,父母只是尊重孩子想法,圆孩子的心愿。

以我自己为例,我当年之所以会去哈佛大学去读书,完全是我自己的想法,父母从未强加干涉,而是尊重我的选择。

有其他看法的,欢迎一起加入讨论。


曾敏敏老师


我就是那个送孩子去美国念书的家长,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让孩子就是国外的教育是我们在他小的时候就有的想法,也可以说愿景吧,因为当时我们周围很多人还没有这个想法,2000年不到吧,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别人觉得我们是痴人说梦。

我们觉得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在哪里,当时我们认为是美国,现在仍然是美国,于是我们立志要送孩子上美国的大学,于是我们小学的时候就给他请外教,训练他的口语,然后送他去外国语学校念书,高中念国际班,学费都比较贵。我不是有钱人,我和老公都是普通工薪阶层,但是我们一旦有了这个愿望或者叫理想也不为过,我们就省吃俭用,把钱基本都花在孩子的教育开支上,后来孩子顺利考上了一所我们比较满意的大学,开始了美国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不要说了,在外举目无亲,所有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各种琐事都是自己处理,洗过盘子,送过外卖,自己搬过2次家,学车买车,还打过一次官司,反正都是处理好了再告诉我们。

学习更不用说了,美国的教育全世界都公认的好,大学里面没有水课,教授不会为你开绿灯讲人情,甚至都显得有些死板,套辞没用,所以你只有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学习所有的功课,美国的大学生玩起来很嗨,学习起来也非常狠,并不像网上说的混混日子就可以拿文凭了,反正我没听说!所以现在只要听到那些说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父母给钱出国混文凭的说法,我内心是极其反对的,美国大学尤其排名前100的大学真的需要好好学习才能毕业的。

供孩子读书这么多年很花钱,因为我们没有很多钱,就是在别人眼里的普通人,我孩子的同学家里都比我们强很多,但是谢谢我的孩子,他从未抱怨过我们的家庭条件,对我们的付出充满感激,和富裕的同学相处不卑不亢,心态平和,正能量满满!今年6月我刚刚去过他的学校,实地观察了他的生活,看到他在条件那么好的学校里面学习,我都有点嫉妒!我跟他说,一定要珍惜国外学习的时光,那将是你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我周围有一些人也不理解我的选择,说你不给孩子买房子,把钱全花光了,将来怎么办啊?我其实觉得怎么花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但我只是笑笑不解释。下面这段话是我当时在美国的时候发给我的好朋友的,也比较能代表我为什么我要送孩子出国念书这件事:

“这是我走之前最后打卡的纽约大学校园,这个和城市没有任何边界的学校,周日下午,校园的草坪像公园,坐满了休闲的人,我觉得纽约确实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充满了自由的空气,你做出任何举动和行为周围的人都见怪不怪,其实这就是一座城市巨大的包容性。下周纽约市民还会举行为期一周的游行,就是宣扬自由平等和平的要求,街上很多地方都挂着彩虹旗,这个城市让我感觉来的非常值得,我们眼里的世界有多大?完全取决于我们站的高度!跳出固有的小圈子,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孩子去大城市,只有你去了,才会感受不同的人生,呼吸更自由的空气,才会发现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元多层次,我们的努力就是应该让孩子们能看的更多,走的更远,蝇营狗苟的生活我们来承受,搭梯子让孩子们更上一个台阶”

谢谢你们的阅读,我是撑篙人啊,欢迎留言和我互动!





撑篙人啊


从未想过让女儿出国留学,一是觉得女孩子没必要(老思想觉得男孩子才是一家的栋梁,为这总被女儿吐槽),二是觉得在国内也一样可以读好书。结果大学毕业女儿放弃保研和工作要去国外读研,经不起父女两个的洗脑,再加上家里也有点积蓄,女儿自己也申请到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好学校就同意了。但出国前我对女儿的要求就是读完书必须回国,哪怕想在国外工作几年但也在几年后回国。2年过去了,女儿顺利毕业也按照我的要求回国就业了。出去一次的确锻炼了她的自立能力,也认识了不少精英,长了不少见识。


spoc


我周边同事很多都送孩子出国,有的是让孩子走出去开阔下眼界,知道外国是怎么一回事,增加孩子的阅力锻炼自主生活能力,还有一种心态是攀比,大家比着往外送不甘落后,我单位有很多知识分子孩子都在国外,一说起儿子女儿在国外生活都很自豪


行云流水952357


每个个体或家庭都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我不愿去揣测,但是,我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目的是变化和,起初只是为了学习。当年为了让孩子能更适应真正的国外生活与文化,在语言上更接近外国人的发音、思维和习惯,就让孩子高中就出国了,就选择住在有同样大小孩子的老外家里,大学也选择的学术名气较大的澳洲国立大学,专业选择的时髦的生物技术,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大学期间,孩子就已经开始打工和做义工,接触社会实践了。慢慢地,孩子喜欢上了澳洲的一切,自己要求移民了。为了移民,又重新定位专业,选择了既可以移民(紧缺职业)又比较喜欢、在性格上比较适合的药剂师专业。其后的移民和就业都十分顺利。做了药剂师许多年了,依然在学习提升中。

说句实话,孩子一旦出国,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规划就不再有效了,孩子自己会有自己的想法了,其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变成了孩子身边接触的同学和朋友了,而不是远在天边的家长,所以,交上什么样的同学朋友至关重要!


墨尔本jackson


孩子他爹每年赚几十万,他农村老家的兄弟姐妹都盯着他,侄女外甥什么的十几个,不是这个上学就是那个结婚买房,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是要上学结婚买房,与其让那些孩子把这些钱花掉,不如花在自己家孩子身上,我在孩子高中阶段就送他国际学校了。孩子由于小学五年级开始跟语文老师产生矛盾,语文成绩就一直不是很好,好在英语好,上国际学校全英文无压力,外教老师尊重孩子,启发式教学,孩子上网不玩游戏,都是泡计算机类的技术交流论坛,好多是英文的,学习生活都开心。他爹因为未来预期的几百万学费和生活费,也不需要我去拒绝他的亲戚的无理要求了,实力不允许,他自己就拒绝了,换来我岁月静好。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愿大家选择的都是幸福。


流星下的愿—1973


人生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教育也是一种投入,投入了不一定有收益,但不投入肯定没有收益。

2015年在大儿子国内985大学博士毕业在望的基础上,自己又有二三百万元积蓄,是给小儿子在二三线城市买房还是教育投入呢?我毫不吝啬地选择了送他出国留学。当然名义上是他自己选择的出国留学这条路的,实际是我长期引导的结果。

留学不一定是要他学到多少高深的专业知识,关键是养成一个思维习惯,从我的人生经验来看,成就一件事情,突破性思维很重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想到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想不到一定做不到。


sundy63


钱扔在银行贬值,放在股市被割肉,投资房产累心~钱如果不花,就是废纸!下馆子,买奢饰品,旅游…只有投资教育更有价值,性价比更高!


紫色热豆腐过


作为一名10多年前在海外求学的老留学生,我来分享下我接触到的一些家庭方面的考量


绝大数父母肯定是为了孩子学业考虑,有些专业国外搞的会比较好,比如影视传媒(非表演类),体育学/哲学等

再有就是让孩子出去见识市面,并能有效的快速提升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不娇惯的前提下)

还有一类是为了移民或转移去得(这要以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定),孩子在当地学完后能够比较顺利的获得身份。。。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之,只要父母控制好孩子的金钱花销,并在国内完善其孩子的价值观建设,出国留学都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极大提升


钢炮爹九万


中国人比较功利,不功利也无法生存下去,这谁也否认不了,成年人自己可以忍,但看到自己孩子学的那么痛苦,又没有未来,有能力和想法的人一定会走出去。这不用去讨论。

再说我们的教育,都是未成年以记忆性训练为主,未来的世界,无法适应,为什么不走出去。有答案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