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95后大学生,每个月3000元工资,除去房租吃饭剩下的寥寥无几,以后该怎么办?

李优秀


95年想当于大学毕业刚出来两年,跟你说下我大三实习1200一个月管吃住,我一个月顶多花200买烟,顶岗拿岗位工资80%不交保险,2880+300考核一个月六天假,毕业证拿到3200+300交500五险一金,年终21800,第二年3340+300考核年终还是22000,第三年4300岗位下半年5300压300也就是5000岗位+年终22000,第三年年底5500岗位,第四年年底10月调到7000岗位+23800年终,第四年半还是这个数,年底估计还会调300到500左右。刚毕业不要想太多,好好做不要太浮躁。我后面就跟一个95的危机感很强什么都想学都想做,但是没有持之以恒,老是觉得太虚度光阴。主要先问问自己喜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有没有晋升的希望,目前的收入能养活自己吗?先从小做起养活自己在提高生活质量,在考虑考虑存点积蓄。慢慢做终究会变好的!


一纸荒年


一年以前,还是每个月3000多的工资,那时候就焦虑的不行,因为马上要结婚要还房贷了,所以工作之余,我选择了自己学习一点新的技能,然后跳槽。

说实话那份工作真的很轻松,每天早上去打个卡,下班打个卡,但是我知道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于是我自己学习了自媒体这块,各大平台都了解了,在高中同学的带领下,我利用上班业余时间在各大平台发文,但是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我了解到了做自媒体平台,如果不是公司模式的话,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行的,于是我跳出来了。

幸好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运营,所以今年换了一份运营的工作,工资6k+吧,虽然对我也是一份新的开始,面试了好多家才稳定下来,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目前这工作工资太低了,那你一定要抓紧机会去学习了,只有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有匹配自身价值的工资。


爱吃萝卜的饭团


现在留给90后太多的焦虑和委屈,应该是一个公众问题。从家庭个人来讲,你们的父母(就是我们这一代)在这个时代给你们留下的还不比我们那时处于农村的父母给我们留下的多,你们刚走向社会的幸福感没有我们刚步入社会时幸福,我们那时的衣、食、住、行是安全的!退一万步讲:父母在农村给我们准备了够住、够结婚的瓦房,实在不行就种庄稼也行。但是孩子们不要怨恨父母哈,不是父母无能,只能说你们的父母是有良心的父母才没给你们创造太多……

我儿子是94年下年的,女儿是2001年的,今年高考。相比,我们没给他们准备步入社会最基本的条件。我对一个省城的人才市场有半年的观察,所以对你们这种刚毕业的娃娃们的境况很清楚。

三个概念:月收入3000;房住高;生活费高。我们来一个一个地对待分析,再综合。

1、月收入3000元,刚参加工作一是用人单位也不可能给多高,人力成本过高后单位运行困难,尤其是企业;二是自身实力、技能技巧、工作的熟练程度给单位带来的效益要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要能接受,努力提升。只要你不去被“996”所迷惑,冷静工作就一定有创造力的!不要贪财,不混入“传销”就胜利!

记住:传销和“996”两大危害!

但在这上面,一些人力“中介机构”、“劳务派遣”从中既分利又模糊了劳动关系,无意中又给孩子们增大了压力,实在不该!

钱不是主要的,一时不要想有多少节余,也是不可能的。我儿子2017年6月参加工作,报道时他幺爸丢5000元说:“拿去垫底”!试用三个月也才两千多,后来涨了点。年终没有,回家过年表现的穷困。我在茶馆打牌,偶然看到儿子也和几个同学在斗地主,单价1元!2018年就好一点,春节时在开始孝敬长辈了!收入方面要有忍耐力。

2、房住高:还是忍一忍!为啥现在很多单位招人难?只要是不包吃包住的,招人肯定困难!但有些单位又确实解决不了,单位企业与娃娃们就被“一张睡觉休息”的床隔开了,一方想就业、一方又不能满足。有些为“房地产”代言的专家给了一个名词叫“刚需”,意思就是在你们刚步入社会,步子还没走稳就开始打你们的主意了!就业难、结婚难、养儿育女更难!又出来一个叫“银行按揭贷款”,为了房,搞得一家几代人不舒服,不敢失业、不敢消费。这种不说,炒房!炒房不说还炒房租!我认为娃娃们忍过这一时,局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政府会管的!

3、生活费高:多数单位应该有食堂,这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如果没食堂靠吃馆子,3000元不够吃饭!我前几天去成都一家饭店,一看稀少的几位吃饭的在吃,就指了两个菜问服务员价格,一听吓我一跳!咋这么贵?服务员说是“房租贵”。你“房租贵”关我何事?我们就换地方了!绕来绕去又绕到“房”子上去了!

综合看来:考验90后的阶段到了最残酷的阶段了,孩子们现在唯一要抓的重点是业务水平!摆正心态、积极向上……

你们的困难,父母们也清楚。

谢谢!



一号农民王永尧


你虽然是大学生有文化,但没工作经验,所以你的工作只能从低做起,工资当然也如此。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大材小用呢?心有不甘?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工作,表现好了自然会加薪,甚至升职,到时候待遇就不同了,其它的都别想,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我十六岁出去打工,三十六岁才结束打工生活,从最开始的每个月五百到最后的每月一万元工资,靠的全是自己认真努力工作,升职加薪……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创业,但创业路也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要三思而后行,坚持才能做到的,但你刚出社会没本钱,也没社会实践,还是先工作吧!等自己有实力,有本钱先。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靠父母,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打拼出来的。加油,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的!


日日平安晏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这种焦虑,该不会已蔓延到95后大学生身上了吧?

每个月3000元工资,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在一二线城市来说,肯定比较低了,生活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说不是在一二线城市,还能过得去。

不过95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年龄,按照95年生,现在也才24岁呀。刚刚毕业上班,工资不高很正常,别灰心,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对于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前几年,你要积累工作技能和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一点比你拿多少工资更重要。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过于迫切,一口吃不了胖子,反而会扰乱你的方向。

除了工资外,对于年轻人来说,我认为最应该看重的就是,你做这份工作有没有前景?这里所谓的前景,就是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工作。

专业度比较强,对人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你很幸运碰到了这样的工作,应该感到庆幸才对,反之,就要小心了。

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与其在这里自怨自哀,不如多出去走走,多与同业人员交流交流,敞开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很多的新机会。

一切都在积累,速成绝无可能。

放下你的焦虑,打开你的思路!

静下心来,多学习,多实践,把一项技能摸索透,寻找适合你发展的道路,这比什么都重要!

喻派职言,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
智联招聘HR公会、linkdin(领英)、《CHO首席人才官》(杂志书)、三茅人力资源网、第一资源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众号转载,曾在传统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书。

喻派职言


3000元工资并不丢人,每个月存不下来钱也并没有什么,对每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常态了,千万不要把常态当特殊,把特殊当常态。

首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对于一个95后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验也不足,在职场上还属于积累的一个阶段,能够做到养活自己,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不错的,你恰恰应该为你每个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能够养活自己而感到骄傲,并不是因为每月工资所剩无几而感到焦虑。

相信我,你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

其次,踏实努力做好当下事,反倒是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

很多人在对现状不满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在外部寻找机会,认为只有外面的才是最好的,总觉得现在过的不如意是当下的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只有当自己跳出了这份工作,就一定可以跳出当下的不如意,就一定可以突然实现月薪过万。

这是不可能的,你连现在的工作都做不好,都没有升职加薪的可能,就算是换了一个单位换了一个状态一样也做不好,你要把现在的工作能够从3000块慢慢变到5000块,再到1万元,那才是自己的真本事。

一味的想从外面寻求的改变,很难得到真正的改变的。

最后,要相信奋斗的力量。

这个社会还是给努力奋斗的人,很多公平竞争的环境的。只要你能够踏踏实实的努力,只要你能够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就一定有所收获。

每个现在拿着3万块钱的人,都是从3000块钱开始起步的,没有谁的成功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时间和努力一点一点蜕变的结果,要相信时间的力量,更要相信自己奋斗的力量。

为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加油!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支持;了解更多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欢迎关注本号。

春风HR


其实每个人都是从大学刚毕业,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不知道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在哪个城市工作?

不过每个月3000的工资,在去掉房租吃饭的话确实剩不下什么钱了。

试想如果再谈个恋爱,买个房子那恐怕就不是寥寥无几,而是负债累累。

不过不要着急,都会好起来,只要你肯努力,这不是鸡汤,而是每个人都这么过来的。

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看重的不应该仅仅是工资,而是能否找到一个能够让你成长的平台。嗯

现代社会挣钱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有思路、有能力、有技术,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先不谈太久以后怎么办?谈谈近5年应该怎么办更加靠谱:

1、尽快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什么现在只能拿3000元的工资、因为现在创造的价值只相当于3000元工资所对应的价值。

而当你的能力能够达到3万元工资所对应的价值的时候,如果公司不能够给你相应的薪酬,不论跳到哪里去,你都可以拿到相对应的工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能力提升,知识储备至关重要。

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你就可以应对职场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是工程行业,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棘手的技术难题。

作为新毕业的学生,对这些技术难题无从下手。

而作为一些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去解决这些难题。

这也是为什么工资差距会有这么大差异的原因。

而如果能通过最短的时间,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达到和有经验的工程师同等水平的话,那么你的薪资自然会涨的更快。

2、找到自己的矛

什么是自己的矛?就是你的特长。

这个特长不是一般的特长,而是要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要比公司里所有的人都要强,这才是你真正的矛。

以前都说短板理论,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往往是他的短板。

而现在我们更讲究长板理论,即真正决定一个人实力的,靠的就是你最长的那个板,也就是你的矛。

这个矛可以是演讲水平,可以是你的组织能力,可以是你的协调能力,可以是你的写作能力,总之不论是哪个能力,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注定无法在职场出类拔萃。

3、拓展自己的人脉

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上,而不是独居动物。

要想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有价值,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

这个人脉网络不是简简单单的酒肉朋友,而是大家能够互相补充,互为依靠,共同进退。

如果能够建立这样的人脉网络不愁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以上是我对工作前五年的一些认识,希望那些毕业之初的职场人能够借鉴。

我是“职场前规则”,关注职场个人发展和自我管理。

如果你想提升职场含金量,欢迎“关注”我进行交流。


职场前规则


菌菌前几天有看到一份报道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调研后发现“95后平均月收入水平为2210元”。当然,这并不是说作为一名95后大学生,每个月3000元工资超过平均水平就可以沾沾自喜,而是说明这种工资水平是正常的。

关于个人的工资水平是与我们的能力相匹配的。作为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基本是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可言的,这个时期的我们还处于学习的阶段,对此,企业毕竟不是慈善机构,肯定不会给予我们过高的工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这个社会讲究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讲究的是想吃水就得挖井,想摘果就得种树,等我们能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时候,收入自然也就上来了,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积攒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各项技能和能力。

最后,只要我们合理分配日常开销,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消费,目前的月入3000还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51职前订阅号】~(zhiqian51)


应届生求职网


开源节流。


开源:

增加能够赚钱的技能。可能这个需要前期一些投入,时间、金钱,精力,见效不快,是否赚钱主观掌控程度大,也受客观环境影响。

但是这个从长期受益来看,非常靠谱。只有自己学会的技能才是永远抢不走的财富。

学习这个技能可以参考两方面,一个是行业目前最热的技能,一个是从你个人兴趣出发。

二者可以择其一,当然二者同时拥有更好。

如果选择,我劝你选后者。毕竟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你才更愿意去研究,深入了解,才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学会理财。不要觉得没多少钱,就不理。有句话得记住,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每月固定存入一笔钱,比如工资10%,用复利法定期存一年,这样到了第二年,你每个月都会有一笔钱。


节流:

在没有更多可支配的钱的时候,省钱似乎是最正确的事情。

住稍微偏远的地方,省一些房租。

上班不打车,尽量公共交通出行。

吃饭尽量自己做自己带,周末也减少聚会的可能。

少买衣服,少买电子产品,不买一时兴起的东西,只买生活必须品。

......

总之,你想省钱,就一定能找到省的地方。


圈T社区


95后,如果是本科毕业,那么才工作两年左右,你的人生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在职场提升自己,让自己有不可替代性,这样才会在行业有议价能力,你无论是换工作还是商谈加薪,肯定更有底气。

刚毕业,金钱短缺,手头拮据很正常,这时候千万别超前消费,注重物质享受吧透支了未来,给以后发展造成负担。

不知道你从事什么行业,你的行业职业规划是如何的。每个行业天花板不一样,每个年龄段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也千差万别,根据自己的行业,可以观察工作几年的,工作十几年的人,看他们具备什么技能,每年都有多少待遇,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来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千万别一头雾水,时间过的很快,如果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浪费了时间,而自己又没有提高,你的待遇很难有提升。

你要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一个天花板比较高的岗位,还有在行业里有一定话语权的公司,这样你才有一个交好的发展。

25岁,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大,如果是男生,要考虑买房,装修,买车,定亲,结婚,生孩子等一系列花钱比较多的事情,家庭要是不能给你支持,都考你自己解决的话,真的非常艰辛,相当于你负重前行的,本来竞争就非常激烈,你这还有生活的负担,大多数都会被生活打败。

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我自己深有感触,你小时候潜移默化接触的就是怎么种地,怎么节约这种事情,你如果长大从事种地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也做的比较好,但是呢?你跑到城市,进入职场,你就不知道怎么发展了,怎么提升自己了。你缺少相关混职场的经验,让你去种地,你有经验,但是在职场发展和处理人际关系你没有这种经验。你父母唯一能教你的就是要多干活,踏踏实实的工作这种毫无实际操作性的废话。等你自己摸索出来职场的规则,你年龄已经过去了,时间不会等你的。所以农村出身的真的很难,不仅生活拖累,工作中还不占优势。你出去交际,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都需要钱。

可是你刚毕业,最缺的也是钱,原生家庭也不能给你提供金钱支持,你几乎是一无所有,单打独斗,你怎么拼得过人家物质充足,父母都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