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电动自行车没有后视镜,算得上安全吗?

石头爱生活


强制推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就是个错误,完全脱离了实际需要,制定标准的“专家”必遭唾骂

新国标之后电动车被分为了三类:电自、电轻摩、电摩,目前为止只有电自是开放购买,没有限制的,但是免费的东西却不是好东西

①车型小,质量轻,速度慢

②没有强制上后视镜,转向灯

③强制安装鸡肋的助力脚踏

④超速还有提示

有人会说了,因为它就是电动自行车啊,不想买就去买电摩,你想要的都有。其实我觉得新国标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化电动车生产,方便管理,也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但是事实是不方便,总有点逼老百姓的意思。电摩是机动车,需要考证,交强险等,而且有的地方不能进市区(电轻摩应该会好一点),用车成本变高,多重考虑之下,必定有很多老百姓转而购买电动自行车。


对于电动自行车咱先不论速度,首先买车仅仅是为了代步吗?不是,是生活需要。自行车也能短途代步,但它远远比不上。

电动车用户的心声

  • 电动车车型大一点,重一点,开起来更稳,足够大的踏板可以方便运点东西,不用到处找车。有些工作需要带工具设备,这样会很方便
  • 配备后视镜、转向灯、刹车灯,更有利于安全行驶,比所谓的超速提示音有意义
  • 思想不能太僵化,太教条主义,旧国标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新国标应该要符合实际需求来制定标准,非机动车不应该只是“电动自行车”,标准是人制定的,速度、功率、重量再大一点更有利于老百姓用车!超过50km/h的电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太快不安全,容易被作为飞车抢夺的工具。

  • 电动车在管理上一直不够用心,倒是查处、禁行、罚款非常积极。电动车说快,其实也不算很快,大多数人用车一般在25-35的速度用车,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有些人自觉不遵守交规造成的,汽车不也有很多违规的吗,只不过因为汽车管理更严格,处罚力度更大,而且考证需要学习交通知识。电动车就是因为太宽松了,才会有那么多问题。不管是机动车、非机动车,都要重视交通教育。把电动车分类管理,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违规的那些人就算换车了,但是本性没有变一样会重演。

最后,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注定不受欢迎,迟早要被淘汰。制定标准的“专家”视乎缺乏用车经验,否则就是故意而为之。其实,把电动车脚踏、没有转向灯、后视镜等联系起来,好像就是在告诉你:多花点钱去买电摩有了,那才是你需要的!

如果真正替老百姓着想,就不会有电动自行车这个东西了!


电动车维修工


国标电动自行车没有后视镜,强制增加脚踏板,其实我很纳闷这样的车型是什么人设计出来的?

以前听一个老人讲过这么一句话,中国真正有能力的人在民间,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民间出高手。

其实这句话一点没错,老人讲:中国真正的科学家,发明家不是在中科院,不是在科研基地,而是在民间。

这句话可能饱受争议,可能很多人不同意,反驳,但我却觉得是事实。

以前看过一个央视的节目,有一个农民因为热爱数学,研究数学,最后提出了一种理论。

然而,他的这种理论却遭到了专家的驳斥,说他没上过大学还是具体什么原因忘记了。

反正专家的意思就是,你的话没有权威性,不可信。

然而,就在日后不久,美国的某个人却提出了这种理论从而申请了专利。

大致就是这么一回事,后来网络疯传,啪啪打脸。

言归正传,新国标的出现,我们万众期待,可出来之后,我们都笑了。

万众瞩目的东西,最后展现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却是一个小孩子的玩具。

说句实话,中国现在的科技和以前不一样了,东西都是越来越精进,可这东西却越来越倒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专家设计,但也请这些设计人员,来底层走一走关一光,了解一下我们普通人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遇我得福


新国标是为了安全吗?回答肯定不是!如果新国标为了安全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先由交通部提出来,而不是工信部,那么工信部为什么要搞个新国标呢?主要是由旧国标而来,而旧国标的制定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因为旧国标就根本没有执行过,电动自行车主要是因为禁摩演变而来,因为有了电动自行车所以禁摩开展的比较顺利,电动自行车变成老百姓出行的主要工具,而新国标的目的就是要取缔电动自行车,而取缔电动自行车是为了发展电动汽车,但是这个并不是个好主意,如今的交通已十分的拥挤,每个居民区的道路两侧都已停满了各种汽车,如果把电动自行车都变成电动汽车恐怕是一种灾难!以此推断电动自行车非但不能禁,而是要大力提倡和发展,电动自行车可以缓解交通拥挤问题,而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用管理加培训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一味用新国标来打压电动自行车是不明智的,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应该是逐步取代烧油车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tuofuo


早上正好写了一篇相关的内容,“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必须带有脚踏”都是为了安全考虑,但是国标电动自行车却没有后视镜,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影响安全的!

为什么要设置25km/h的最高时速限制?

专家解释为:这是为了满足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基本的出行需要,减少电动车对车辆和行人交通秩序的干扰,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所以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言外之意就是为了安全,减少因为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网上也有时速超过25KM/H之后的危害

时速20公里时,产生的撞击力人体已经无法全部承受,会有造成造成骨折的危险;

当时速30公里,行人的死亡率大大升高达到生死分界点;

当时速40公里,行人或被撞飞,死亡率达到40%左右;

当时速50公里,死亡率上升到60%;

当时速70公里或以上,行人的死亡率将大于90%;

当时速超100公里,行人死亡率100%....

这么来看确实是为了安全考虑,为了生命安全我就接受了吧!

安装脚踏也是为了安全?

25的时速大家忍忍也就算了,但是国标车必须安装脚踏,又丑又没实际用处,为何非要强制安装!

专家解释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对非机动车的定义是这样的,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国家从法律层面来界定了非机动车的标准,人力或者畜力驱动方式成为界定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取消脚踏板设计从国家法律的层面来说,不属于非机动车范畴,而应当归入机动车范畴。

脚踏实际作用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在你断电或者电驱系统坏掉的时候,你还能用人力驱动,达到你的目的地。第二个是电动自行车本身设计机构上来说比较轻巧,没有电摩那么重,重心不稳,计自行车时,脚踏装置也是为了平衡重心(这也是为了安全)。

网友:既然新国标的制定是为了安全考虑,为什么国标车都没有后视镜?

最近有网友提出争议,既然新国标的制定是为了电动车骑行安全考虑,为什么国标车都没有后视镜?

但凡考过驾照的人,一定听过教练“温柔”的训斥:开车一定要看后视镜,随时注意后方车辆,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其实骑车也是同理,如果在骑行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后面的车辆,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也有人表示电动车安全不安全和后视镜没有直接关系,电动车是非机动车,自行车也是非机动车,那么你见过几个装了后视镜的自行车?

不知道关于没有后视镜的国标车能安全?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讨论!


新能源快讯


真以为砖家不懂?他们其实很懂的,把需要的后视镜、转向灯、刹车灯都取消了;把不需要的脚蹬装上了;把便宜的电池取消了装锂电池;把速度也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优势就在于:价格不贵、出行方便、维修费用低、美观实用。经砖家一改电动自行车的优势荡然无存,谁还愿意骑呢?这就对了,不是有砖家说不愿买电动自行车可以去买汽车吗。

有的砖家就是希望你们抛弃电动自行车而去买汽车,你能说他们不懂吗?


手机用户6052310891


自行车不也没后视镜吗?新国标就是按自行车标准设计的 主要是降低速度提高安全系数 后视镜完全可以花20块钱买一个装上去! 嫌速度慢的完全可以买电摩考证 需要门槛是必须的对行人负责!嫌没有转向灯的完全可以买一个有转向灯的啊 国标又不是让装转向灯。。。不能因为自己认知水平低成绩差 就质疑考卷,质疑老师出的题不好 !标准不高一些怎么降低事故率


Superzz爱吃QQ糖


这种改革也是一种促销手段,三年后报废店以前的电动车,让大家买新的,按照一个家庭有三辆电动车为例咱也就是浪费个万十来块钱!那可比汽车强的多啊,说是没有了强制报废可出来个国几不能上路,这比强制报废可厉害多了,这些坑定都是经济学家想出来的提高GDP的各种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就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去帮助国家实施有关规则,我们亏的也只是一点钱,但是国家这样的做法肯定是有理由的,我们从贫穷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靠的的是国家!我们过着安稳的生活也都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所以我们的大家强了,小家才能过的安稳!同志们你们懂了吧,放下你们的私心,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们的祖国!


一草222


新国标电动车限速25,还没自行快,新国标电动车没人爱买,旧国标车又干赶买,难为人那,旧国标电动车,一是稳二是杀车灵,可我七十岁了,我不骑,为了给年轻人说句公道话,专家坐在屋里正天怎么想跟老百姓对着干,要想说有把握的话,那要亲自试一试才有发言权,又没试怎么胡说人道,放屁,给制定规的人他个好不着,活活撞死自己,一口气也没留,孙子死吧


用户8822393447280


我觉得提问题的人智商很有问题,至少对历史不太了解对现实社会完全不懂。制定规则的人都是什么人?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利益然后还是利益,当初为何禁摩?一句话,给汽车产业让道!一辆摩托车才多少利润,至于不安全尾气排放等等理由连小学生都笑了,同理,现在的电动车影响了新能源,同下场。没有后视镜等等小问题关专家何事?他们有国家和单位配的专车,下百万的车都不好意思坐,丢人!


虎哥侃浮云


所谓国标“电动自行车”就是在自行车基础上加上电动助力装置,它不同于过去超标电动车或者说电动摩托车。既然如此,一切都按照自行车的结构来设计和生产。所以不管有人说要装后视镜也好,有人说要取消脚蹬也罢,都是对“电动自行车”的误解,是把“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化了!因而讨论这种问题其实前提就错误,毫无讨论价值!就好比问你自行车为什么不加“后视镜”?自行车有必要装脚蹬吗?你说说看,这样的问题有意思吗?附图为市场上流行的一些“电动自行车”图片。从中可以看出,“电动自行车”终究是“自行车”不是“摩托车”,没有后视镜,必须有脚蹬都符合“自行车”的特点。网友们购买“电动自行车”应该尽量买车轮较大一点的车,这样没电的情况下骑行会轻松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