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天王洪秀全為何11年不出王府一步?

太平天國創始人之一的洪秀全,在佔領南京之後,為何11年沒有出王府一步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不敢出!

可按道理來說,作為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太平軍的大哥,為何就不敢出自己的王府呢?難道他在王府裡面有什麼秘密不成嗎?亦或者,他是有其他的考慮呢?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便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之一——楊秀清。

在研究太平天國這段歷史中,其內部矛盾是研究太平天國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便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可以說,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天京事變,導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這也是我們解決本問題的重要線索之一。

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天王洪秀全為何11年不出王府一步?

洪秀全——劇照

咸豐元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建國號為天平天國,自稱為天王。咸豐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稱其為“天京”。在正式入駐南京之後,洪秀全的地位雖然仍是太平天國中最高的,但實際上,他所能掌控的權力卻微不足道。洪秀全名義上是太平天國的大哥,但軍政大權卻掌握在東王楊秀清手中。

其實在太平天國早期的時候,軍政大權基本上都是由軍師負責,洪秀全在退居到幕後對待朝政則極少管理,等到軍師馮雲山和肖朝貴去世之後,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便落在了東王楊秀清手中。相對於馮、肖二人來說,楊秀清的野心更大,政治手腕更強。所以在楊秀清掌權之後,洪秀全的地位便岌岌可危,稍不注意自己便會被楊秀清給取而代之,甚至是有生命危險。

但此時的洪秀全似乎還沒有意識危機的來臨,仍舊在王府裡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那麼,洪秀全為何能在王府待十一年之久呢?他究竟在王府裡做些什麼呢?

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天王洪秀全為何11年不出王府一步?

按照一些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很多人都說洪秀全自從佔領南京之後便開始墮落了,因為此時的他已經佔據一方,小有成就的他已經開始享樂了。據說,在天王洪秀全的王府裡,一共養了三千多個美女,而他每天的“職責”就是為了享樂。在外人看來,此時的洪秀全已經是全然不管太平天國今後的發展狀況了,現在他的眼中已經只有那些嬌滴滴的美女,和那令人陶醉的美酒佳餚了。

但事實上,此時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被楊秀清控制得死死的,如果洪秀全做出任何“奪權”或者是發號施令的動作,那麼很可能就會被楊秀清給處決掉。所以,聰明的洪秀全只能是以奢靡的生活讓楊秀清誤以為自己真的只知道沉溺於享樂之中,從而使得楊秀清對自己放鬆警惕。

當然了,我們也不否認洪秀全確實在小有成就之後就開始沾沾自喜,貪圖享樂,但是從當時的時局來看,太平天國的處境並不算穩定,相反,這個新成立起來的政權還有著“內憂外患”的危險,所以洪秀全不能,也不會只知道沉溺於享樂之中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他後面的所作所為就看出來了。

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天王洪秀全為何11年不出王府一步?

洪秀全貪圖享樂的外在形象使得楊秀清放鬆了對他的監視,並且還讓楊秀清認識到,洪秀全是一個沒有野心,胸無大志,只知道享樂的人。而也正是楊秀清的輕視,才使得洪秀全得以有機會找到韋昌輝,試圖利用韋昌輝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讓兩人互相爭鬥。咸豐六年,洪秀全便開始密詔北王韋昌輝率領大軍返回天京誅殺楊秀清。

1856年(咸豐六年)9月2日凌晨,韋昌輝帥軍突襲東王府,將楊秀清及其家人誅殺殆盡,這邊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按照天王洪秀全的意思,罪魁禍首隻是楊秀清本人,但是韋昌輝將事態擴大,濫殺無辜,所以在洪秀全最後迫於眾怨,只好除掉韋昌輝,並下令以翼王石達開主政。

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後,天王洪秀全為何11年不出王府一步?

不過好景不長,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翼王石達開受到猜忌負氣出走,此時的天王洪秀全雖然已經掌握了朝政大權,但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但不管太平天國的最後的結局如何,就本問題來說,洪秀全之所以待在王府中十一年之後,並非只是貪圖享樂而已,而是在等待機會,等待一個能夠除掉楊秀清,從而控制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的機會。但也就是這樣的權力角逐中,才促使這一場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迅速崛起,又迅速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