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歷了一千多年歲月的黃河鐵牛至今依然完好無損?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因為大鐵牛是鐵的啊。鐵的,鐵的,鐵的!而且八個大鐵牛都是實打實的打鐵疙瘩。很結實的。

對於黃河大鐵牛,本人還是有發言權的。我工作的山西永濟,就是大鐵牛出土的地方。

永濟,古稱蒲坂,位於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是山西的南大門,也是連通河南、陝西的交通要道。


這個地方有兩個渡口非常有名,一個是風陵渡,渡過黃河就是河南。另一個是蒲津渡,向西渡過黃河就是陝西。

特別是這個蒲津渡,是連通關中長安和山西河東、太原的戰略要地。山西潞鹽、鋼鐵、煤炭都通過這裡運往河西,航運轉入渭河逆流而上運往長安等地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秦昭王最早在蒲津渡建設橋樑。

唐朝的時候,永濟一度成為“中都”,十分繁華。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員貨物往返於長安與蒲坂。

唐玄宗決定對蒲津橋進行升級改造。實際上相當於重造了一座新橋。


當時的工匠用超長的鐵鎖,將很多船隻連成一體,形成一座浮橋。鐵鎖的兩頭,要用地錨固定在黃河兩岸。

以前都是用很多木樁固定。唐玄宗有錢,大手一揮,用鐵。鑄造了八個大鐵牛,放在黃河兩岸。一邊四個。

為什麼要鑄造鐵牛呢?《易經》說,“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鑄鐵牛置於河岸,對肆意氾濫的黃河水是一種震懾,象徵著攔擋洪水。

這座橋,是黃河上的第一座鐵索橋。整個工程用鐵160餘萬斤。佔當時全國年產鐵量的五分之四。


金國與元戰爭期間,大橋毀壞。後來鐵牛也被泥沙淤積掩埋。

也可能正史因為被深深掩埋在黃河的泥沙中,隔絕了空氣,大鐵牛鏽蝕並不嚴重。

九十年代初,經過勘探發掘,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三個鐵墩、六根鐵柱重現人間。


上將噯福斯


古人認為黃河無橋,不可以搭橋,而黃河唯一的橋就是鐵索橫江,但這個鐵索在哪裡一直無人知曉,直到1989年在山西蒲州距離黃河3千米的地方發掘了4尊巨大的鐵牛,終於揭開了這個謎。

古人云: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所以牛可以鎮洪水,黃河鐵牛也取自於此。

唐朝時除了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外,還有中都蒲州,因為三座城被黃河攔開,盛世之下唐玄宗下令要造一座橋將三座都城連接起來,於是黃河鐵牛鑄造於唐玄宗725年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鐵器,重約45-70噸不等,高約1.9米,長3米,總共用了160萬斤的鐵,舉全國之力鑄造出來。

圖為1989年出土黃河大鐵牛時的情景。

黃河兩岸分別4尊鐵牛,有鐵板底座和打地樁的鐵柱,再用鐵鏈連起來,在上面鋪木板,鐵索橫江就形成了。重要的是1000多年的巧匠人們已經利用了力學的概念,比如地樁斜插,前牛輕,後牛重,牛的前腳蹲,後腳坐。而鐵牛的做法是用巨石刻出鐵牛的模子,再把溶的鐵灌進去,溫度相同,一次成型,異常堅固。

圖為七星鐵柱,與北斗七星相對應,代表了上蒼。

每個鐵牛旁有鐵人策牛,後面有七根鐵柱呈北斗七星擺法,這個鐵橋做好後,一用500年沒有問題,元朝時蒙古人因戰爭將鐵索橋上的木板燒掉,明朝把橋重修鋪上木板,又繼續使用,直到民國1907年黃河改道,鐵牛被淤泥淹沒,直到1989年重見天日。

出土的4個鐵人分別是漢、胡、蒙、藏的民族服飾。

再說一下鐵牛不生繡問題,鐵牛肯定會生繡,89年鐵牛出土時上面鐵鏽斑駁,脫落厲害,幸好及時保護才未繼續鏽蝕;中國出土最早的鐵器商代就有,周代更多,那都是2,3千年前的鐵器都能存在至今,更不用說一千多年這幾個大鐵疙瘩了;最後鐵器的保存最簡單的方法是在表面塗一層油膜,鐵索橫江使用了一千多年不壞,肯定是無數代人精心保養的結果,所以這個疑問不足為怪。


圖文繪歷史


黃河鐵牛是黃河岸邊著名的鎮水神獸,它出土於現在山西省的永濟市,這裡曾是古代黃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晉陝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而從唐代建造了這八座大鐵牛開始計算,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經過數次黃河的改道,鐵牛被淹沒在了河水之中。

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於興建三門峽水庫蓄洪,古代渡口出現了大範圍淤泥堆積的情況,鐵牛也被埋在了黃河的泥沙之中,不見了蹤影。

後來經過文物專家向國務院申請,國家才啟動了尋找鎮水神獸的計劃,經過長達一年的搜尋,在1989年,四隻鐵牛才得以重見天日。

唐代為何造此神獸?

我們創造的文明被稱作黃河文明,黃河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但對自己的子女並不是十分友好。歷史上黃河決堤的記載數不勝數,中國人也是在治理黃河洪水氾濫的問題上奮鬥了上千年。

到了鼎盛的大唐時期,唐玄宗為了彰顯國力,震懾洪水,於是在唐代的中都蒲州,命工匠建造了8只大鐵牛分列於黃河兩岸。

那為何是鐵牛,而不是其他動物呢?

其實這個也是有出處的,據《易經》記載: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通過五行相生相剋的特點,牛即是土,水來土掩,因此,在神獸中,鐵牛具有鎮水驅災的作用。

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輔相成,才能交相輝映,共同驅邪。牛代表土,土即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鐵牛的周圍,建有7根鐵柱,這7根鐵柱呈北斗七星狀排列,代表上天,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顧。

同樣,在每個鐵牛周圍,都有一個鐵人“看護”神獸,他們服裝各異,有唐裝、有突厥裝、有西亞裝,反映出大唐的包容與胸懷。

宋代打撈鐵牛的故事

鐵牛從唐代開始到我們現代打撈出來,期間並非是一直屹立在黃河兩岸的。據明代馮夢龍記載,當年北宋宋英宗時期,由於數日暴雨不停,黃河水猛漲,用鐵牛拴著的黃河浮橋被洪水沖走,連接著鐵牛一道,被浮橋帶入了黃河之中。

然而這動輒幾萬斤的大鐵牛讓當時的人犯了難,古代沒有起重機,也沒有挖掘機,這麼個龐然大物可不是那麼輕易就打撈上來的。

於是,宋英宗頒佈聖旨,徵召天下能工巧匠,凡是能將黃河鐵牛打撈出來者賞銀千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名叫懷丙的和尚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懷丙先是命人將兩隻滿載泥沙的船劃到鐵牛被衝到的地方,挑選兩個水性好的人下水將鐵牛用繩索勾住,保持繩索處於拉直狀態,逐漸將船裡的泥沙鋤掉,利用船隻吃水部位上浮將鐵牛從淤泥中拉出來。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真的讓我們現代人為之痴迷。

鐵牛如何保護的完好無損?

其實說完好無損有些誇張,在1989年打撈出來的4只鐵牛已經或多或少有了生鏽的痕跡。只見這些鐵牛形態各異,大約長3米,寬1米3,高1米9,連同鐵牛下方的底座重量竟然達到了70噸,令人歎為觀止。

再說到鐵牛製作的工藝方面,鐵牛的栩栩如生間接反映出唐代鍊鐵技術的成熟,鐵牛表面塗有一層厚厚的鍍膜,在最大程度上阻止了鐵遇到氧氣而被氧化成鐵鏽,這也是鐵牛在潮溼的岸邊能長期不生鏽的原因。

至於鐵牛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止鐵牛再次生鏽,因為歷代鐵質文物保護的最大問題就是目前還處理不好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模樣的基礎上進行防鏽。

目前這四座大鐵牛陳列在山西運城市唐代鐵牛博物館中,不過甚為可惜的是,黃河西岸的另外四頭鐵牛至今沒有找到,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小小嬴政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作《撈鐵牛》。

說是宋朝時期,黃河發大水,大水將浮橋沖垮了,拴浮橋用的八隻大鐵牛陷入了淤泥裡。皇帝發佈懸賞令,誰能把鐵牛撈出來,就賞給他一千兩黃金。



這時候,一個和尚站了出來,他找了兩隻大木船,裝了滿滿的黃沙,然後將木船開到鐵牛旁邊,再找水性好的人,下沉到底部將繩索緊緊繫住鐵牛。一切準備就緒後,和尚命人將船上的黃沙鏟走,結果鐵牛真的神奇地浮上來了。

然而,這個和尚沒要皇帝的賞錢,他說他是出家之人,錢財乃身外之物,留之徒增煩惱。

當時和尚的頂頭上司老方丈一聽這話,氣的差一點背過氣去,你煩惱,我不煩惱,你可以把煩惱留給我啊!有了這個錢,誰還願意當和尚啊!

老方丈一氣之下,就把這個和尚趕出了寺廟,當然這是後話了!



這個讓老方丈窩火的鐵牛就是黃河鐵牛。

黃河鐵牛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這裡曾經是古代著名的黃河渡口—蒲津渡。

黃河鐵牛一共8只,是唐玄宗時期修建的,每隻長3.3米,寬1.9米,每個重達60噸上下,黃河兩岸各有4只。鐵牛的作用相當於地錨,鐵牛上繫著鐵索,兩岸連起來上面蓋上木板,一座浮橋就搭建起來了。

為什麼要鑄成鐵牛,而不鑄成鐵馬,鐵猴,鐵公雞呢?這是有說法的。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養育著中華兒女。這個母親雖然大部分時間比較溫柔,但每隔幾年也會發一次脾氣。溫柔的時候,風平浪靜,安居樂業;發脾氣的時候,黃河氾濫,生靈塗炭。

如何剋制黃河母親不定時的壞脾氣呢?古人想到了五行之術。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土能克水,水來土掩,而牛就是土。《易經》說;“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這是鑄造鐵牛而不是別的動物的原因。

黃河鐵牛旁邊,還有鑄有四個鐵人,七星鐵柱。四個鐵人形態服侍各異,代表四個名族,有漢族,有突厥,有西亞,有維吾爾族;七星鐵柱代表天,一天一地都有了,囊括了整個宇宙。



到了元朝,黃河改道了,蒲津渡廢棄了,黃河鐵牛被黃土淹沒,但還露出牛角。

20世紀50年代,三門峽蓄洪,河床淤積,黃河鐵牛終被淹沒。

1989年8月,黃河鐵牛出土,重現天日。

令人驚訝的是,出土的四隻黃河鐵牛,栩栩如生,完好無損,而且沒有鏽跡。

專家分析,之所以鐵牛不生鏽,是因為鐵牛鑄造的時候,表面鍍有數層保護膜,而且鐵牛長達幾百年一直深埋地下,與空氣隔絕,減少了生鏽的幾率。

鐵牛表面是什麼保護膜呢?專家說他不知道。


一半秋色


“黃河鐵牛”又稱“鎮河鐵牛”或“唐代鐵牛”,鑄造於唐代唐玄宗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黃河鐵牛位於今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十五公里黃河古道的兩岸,各有四尊。由於黃河流域雨期洪水氾濫,使得民不聊生,餓殍遍野。

相傳,當地百姓相信”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的說法,於是鑄造鐵牛來震懾肆意氾濫的黃河水,祈求擋住洪水,造福於民,鐵牛也被當地百姓看做守護神獸。

當然黃河鐵牛實際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它的實際作用是為了固定住黃河兩岸的橋樑,使索橋更加堅固、平穩和結實。

每尊鐵牛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牛身重30噸左右,加上底盤和鐵柱的重量,每尊約有40到80噸的重量。

用重量來穩固蒲津浮橋,維繫交通運行,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而且鐵牛的形象十分生動,呈俯臥狀,前腿蹬,後腿蹲伏,矯角、昂首,兩眼圓睜,體態矯健強壯,牛尾繫上鐵軸,長度為2.33米,用來拴連橋索。

隨著歷史的遷移,時間的累積,又因黃河流域氣候和地理位置的變化,鐵牛日漸被泥沙埋沒,直至完全沉入泥沙中不為人所知。在1989年,山西省永濟縣博物館歷時一年的檢測勘探,終於將四尊鐵牛全部出土。黃河鐵牛的重量之重,歷史之久,工藝水平之高一時引起國內外人士的關注,成為稀有珍貴的歷史文物。

黃河鐵牛另一震驚世人的是,歷經千年風霜,它竟依然完好無損。黃河鐵牛的主要鑄造材質是鐵,大家都知道,鐵在遇到水和空氣之後會氧化,容易生鏽,最後腐蝕掉。就是以現在的技術也很難讓鐵在水裡浸泡千年不腐蝕。所以古人到底是用了什麼智慧來使鐵牛防腐防氧化的呢?

很多學者紛紛好奇並對其進行研究,有專家猜測,當時我國唐朝的鑄鐵冶煉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並且在鐵牛的表面鍍上了一層保護物質,保證了鐵牛沒有受到自然的侵蝕。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經常在鐵牛的身上塗抹食用油。

不難想象鐵牛作為鎮河的神獸,自然是被百姓當成神一樣的供奉,很多人可能以觸摸鐵牛來求福庇佑,久而久之,鐵牛的身上就好似被塗了一層防鏽劑一樣。也有可能是在橋邊設立了驛站,有專門的人來對鐵牛進行日常維護和防鏽處理。種種這些也只是猜測而已,關於鐵牛保存完好無損的原因至今尚未給出具體的理由。

無論如何,黃河鐵牛的出土,讓身在21世紀的我們瞭解了古代的橋樑交通,冶金鑄造科學技術的成就,儘管目前四尊大鐵牛固守的地方已遠離黃河道口,但穿越千年,他們見證了大唐的盛世繁榮景象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為後世環境考古以及黃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無筆


只可遠觀,不可近視。經過了上千年的歲月,黃河鐵牛表面早已鏽跡斑斑。

鐵牛首先從名稱上看基本是由鐵打造,每尊鐵牛重量不一,根據出土的鐵牛稱重,這還是經過經過上千年的河沙侵蝕後,最重的居然有72噸,最輕的也有45噸。原來是作為橋墩為黃河兩岸的一座蒲津浮橋提供橋墩穩固的作用,幫助河對岸人們來往方便。可是在元朝末年,因為戰爭蒲津浮橋被摧毀了,黃河兩岸的四尊鐵牛也就失去作用沒有人來維護,逐漸埋在河沙之中。

到1988年,永濟縣決定把鐵牛撈出來。專家們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撈出四尊鏽跡斑斑的黃河鐵牛,剛出土的黃河鐵牛幾乎和黃河的顏色一樣。經過專家們的努力修繕,除去表面的鐵鏽,塗上新的保護層,為了防止泥沙的侵襲,又為鐵牛打造專用的底架,最後把黃河鐵牛所在位置升高。做完這一系列防護工作才是現在人們所看到黃河鐵牛,說到底也是靠現代科學技術才能把鐵牛保護的如此完好。


陸棄


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發現並出土了,唐代開元鐵牛鐵人,鐵牛鐵人鑄於,唐玄宗開元13年,也就是公元725年,也就是說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什麼是黃河鐵牛呢?

開元鐵牛發現在永濟城西15公里,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是穩固普京浮橋,維繫情境交通而住,元末橋毀久治不用。

其實就是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被泥沙埋沒。

同時它也是在蒲津渡遺址發現的最突出的文物,歷史上他本身作為鎮河鐵牛,是為了穩固當時的浮橋所建造的,可是後來到了元代,被沖垮了,才逐漸沒入泥沙之中。

直到上世紀40年代,在枯水季節的時候,人們下水還可以摸到鐵牛的牛角行船時,甚至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現象。

到了50年代三門峽地區蓄洪河床淤積,這些鐵牛被埋在黃河水面下兩米有餘的河灘裡。

終於在1988年出土,包含有四尊鐵牛,4個鐵人,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

偉大的國寶:唐代鐵牛

因為它具有久遠的歷史,並且證實了我國首次發現的黃河古渡口遺址,同時也是我國目前現的重量最重,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文物,在國內外極其罕見,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並因此進入歷史教科書。

他的最震撼之處在於,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霜和數百年的河水沖刷洗禮,卻仍然保持精美的造型,到了今天,依舊完好無損。

在唐朝開元年間,我們都知道那是唐朝的另一個盛世,四海來朝,國力極其繁盛,經濟也相當發達,尤其是當時的蒲州一帶更是躋身為全國六大都市圈之一,於是就花費重大精力,造了這麼些造型精美的壓腳石,來固定當時的鐵索橋。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著震懾洪水,趨吉避凶的鎮河獸存在意義。

我國著名的橋樑專家,茅以升稱之為:

浮橋地錨中,以蒲津橋鐵牛最為著名。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這些鐵牛和鐵人還都有一些唐朝當時的痕跡,這次的唐朝是一個萬國開放的國家,所以這裡邊的鐵人鐵牛也分別是4個民族,有回鵠族,有吐蕃族,有突厥還有漢人。

故而極有歷史價值和文物意義。

那為什麼這樣的鐵牛能夠保持千年而不被輔食或者是摧毀呢?

當然鐵製品是有其自身優越的特性的,可以保存長久。

除此之外鐵牛的鑄造確實也花費不少光,且就用了160多萬斤,這一數量是唐朝開元年間全國一年產鐵量的4/5,說明在當時這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啊,所以當時的工匠在鑄造時肯定也花費了不少心思。

每個鐵牛的重量都在45~75噸之間,鐵牛下身還連著重達40噸的後鐵板,鐵板下面還鑄有長達三米的鐵柱,深深地插在泥中。

而且唐代並沒有大型的高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並不是由高爐完成的。而是採用了澆築,澆築期間,黃河岸邊彙集了唐王朝大部分的熔爐,鐵水順著槽道一起流入模具中,為了保證澆築成功,模具下面還必須架起炭火,以保持鐵水溫度

需要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並且要往來繁忙,人聲鼎沸,煙塵滾滾,所有人齊心協力才能夠成功建造,這在當時該是多麼壯觀的一個場景啊……

作為唐王朝的國家級工程,肯定是沒有人敢偷偷工減料的。

而後來沉入水中之後,由於水的可以很大程度上隔絕空氣,可以大幅度的減緩腐蝕,能夠歷經千年而依舊完好無損,而不易生鏽。

反倒是在當時開發之後,剛出土時牛身油光發亮,彷彿重新打磨過一般,但是由於它是千年的歷史文物,極易毀損。

而當時缺乏保護經驗,鐵牛在被弄上來之後,很快就鏽跡斑斑,面目全非,四尊鐵人的表面更是層層剝落,如果當時沒有及時救治的話,這些極高高價值的文物,這些國寶,也許就會變成一堆廢鐵。

為了保護開源鐵牛,有關部門和專家最後決定,將鐵牛所處的位置提升12.2米,更是採用各種辦法保護鐵牛,克服嚴峻困難,使之不易生鏽。


歷史好奇怪


黃河鐵牛,這四頭距今約1270餘年的鐵牛鐵鑄群,依舊以威武雄壯的氣勢佇立在距離山西永濟的鐵牛遺址處。

這四尊鐵牛是原永濟市博物館館長樊旺林發現的。

鐵牛的發現頗受周折,而樊館長曾經為了這項偉大的事業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因為這四尊鐵牛是當初樊館長辛苦查閱資料、走訪當地的老人辛苦發現的,由於黃河改道的問題,這些澆築於唐朝開元年間的鐵牛已經被衝到了黃河泥沙之中,而且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的它的蹤影。

只有當地的老人隱隱約約的能夠想起來,在永濟城的黃河岸邊,曾經有鐵牛傲然挺立在這裡。

樊館長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開始瘋狂的查閱當地的資料,並且開始組織人員對鐵牛可能埋沒的地方進行試探性的挖掘。

這些人挖了三個多月,掘河七米之深,終於在發現了四頭鐵牛。

大家在探測河沙的時候,意外探的了鐵渣,隨著挖掘工作的繼續推進,一尊鐵牛被發現之後,其餘的三尊鐵牛無一例外的同時被發現。

歷經一個星期的鐵牛上岸工作之後,四頭青黑色的貼心在沉寂了千年之後,再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的眼中,對於樊館長來說,這不僅僅是自己的職責,更是對於文化遺產的貢獻。

在古代人們為了治理黃河水患,往往會藉助動物藉以祈福免災,而蒲坂津上的浮橋正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為了能夠合理的治理黃河水患,當地官府利用這些鐵牛來穩住浮橋,並且用巨石將鐵牛固定,藉此來達到穩固浮橋和避免水患的作用。

可是,這些從河裡打撈上來的鐵牛並非完好無損,相反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生鏽。

幸運的是,這些鐵牛在大佬上來之後,被迅速做了保護措施,並且及時將鏽跡擦除,而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鐵牛是黑青色的,幾乎是沒有鏽跡的。

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鐵牛在水底呆了那麼長的時間,僅僅是有一點生鏽呢?


有人曾經對這種現象做了專門的解釋。

雖然鐵質物品在水中會加快它的生鏽速度,可是對於長期深藏於泥沙之中的鐵牛來說,反而間接被隔絕了大量的氧氣,而使得沉寂在泥沙之中鐵牛雖然有水的存在,可是在泥沙的包裹之中,這些鐵牛反而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還有一種頗為牽強的解釋是:

這些鐵牛中的鐵質含量較低,而且當初在鑄造的時候採用了某種防鏽的措施,這種方法有待商榷,但是也有一絲的可信度。

因為,既然鐵質類的物品容易在水中生鏽,那麼當初鑄造這些鐵牛的時候,古人應該是會想到這一點的,基本的防鏽措施是一定的,但是,這種說法仍然無法完全解釋這些鐵牛為何僅僅只是有一點點的生鏽,而不是大面積的生鏽。


歷史總探長


首先咱們瞭解一下黃河鐵牛是個什麼東西?

黃河鐵牛又稱“開元鐵牛”,它是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的老公)下旨鑄造的四個超級大鐵牛(還有四個牽牛鐵人)。距今已有1294年的歷史了。

鐵牛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每尊重約40噸。(見下圖)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要鑄造世上罕見的超重鐵牛呢?

原來這四座巨型鐵牛是用來固定浮橋的。四個鐵牛分置於黃河兩岸,呈四角分佈,然後每兩尊鐵牛之間用鐵鎖鏈連接,兩道鐵鎖鏈之間鋪上木板,一座鐵浮橋就此形成(見下圖)



親們明白了吧?鐵牛如果不夠重還真固定不住浮橋呢!形象的說就是浮橋的地錨。


除了當地錨外,鐵牛還有栓船防止船隻被大風吹走的作用,鐵牛尾巴下的七星柱就是用來栓船的。



當然了,千年過去了,鐵牛的工作性質有了變化,現在浮橋早己消失,鐵牛靜靜的呆在原來工作的地方,成了人們觀賞的文物。

鐵牛原來工作的地方在哪裡?到哪裡能一睹鐵牛的風采呢?

鐵牛工作的地方就在黃河古渡口蒲津渡,不過由於黃河頻繁改道(黃河古道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過去的蒲津渡口不復存在。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四尊鐵牛現在就放在那裡,現在復原了“蒲津鐵浮橋”了,有興趣的親們可遊覽觀光一番(見下圖)

注:由於黃河經常改道,所以人們建造了容易移動的浮橋,環境改變了人們的思維。


在1988年之前,四尊鐵牛被淤積深埋在地下,經過一年多的勘察,到1989年8月,唐開元鐵牛和鐵人終於出土和人們見面了。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重量最重,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問題來了)經歷上千年的黃河鐵牛為何至今完好無損呢?

其實不難理解。一尊近40噸的鐵蛋蛋埋在地下,往往比暴露在空氣中更容易保存。

我們都知道一個基本常識,凡是鐵器都會生鏽,因為鐵器暴露在空氣中就會發生氧化作用,形成三氧化二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鐵鏽。

鐵牛埋在地下,和空氣隔絕,只是和水中的氧氣分子發生反應,水中氧氣分子畢竟少於空氣中的氧氣,這樣就減緩了腐蝕,這就是為什麼黃河鐵牛上千年依然完好無損的原因。


秉燭讀春秋


這個我問題我最有話語權,我就住在黃河邊上蒲津渡遺址附近,黃河鐵牛的故事我從小聽到大:

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歷史上著名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位於此處。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紀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牆外流過,據當地老人回憶,枯水季節,下水還可摸到鐵牛牛角,行船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情況。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於黃河水面下2米有餘的河灘裡了。

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於次年8月發現並出土了唐開元鐵牛、鐵人,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說到黃河鐵牛至今依然完好無損?

我來給出答案,第一從科學角度上面講:

  • 完好無損有些誇張了的,在1989年打撈出來的4只鐵牛已經或多或少有了生鏽的痕跡。

  • 工藝方面,鐵牛的栩栩如生間接反映出唐代鍊鐵技術的成熟,鐵牛表面塗有一層厚厚的鍍膜,在最大程度上阻止鐵遇到氧而被氧化成鐵鏽,這也是鐵牛在潮溼的岸邊能長期不生鏽的原因。

  • 至於鐵牛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止鐵牛再次生鏽,因為歷代鐵質文物保護的最大問題就是目前還處理不好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模樣的基礎上進行防鏽。

  • 林生觀歷史:以上是我的結論,大家有什麼不明白可以在下方留言,不接受反駁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