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民有退休,什么样的条件应该比较合理?

九文天下


回答,如果农民有退休,什么样条件应该比较合理?

一,农民六十岁退休,条件不高,口喂不大,只要解决后步生活费用就心滿意足了,现在只解决养老金每月一百一十五元,只能保注购买油,盐和日用品,群众的愿望和心声,每月退休金六百元,可以滿足生活,享受待遇,农民吩望多久,直到现在实现不了,期盼早日解决。

二,六十岁以上农民为国家做出了最大贡献,农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天下主人翁,因为他们在四十年前,向国家缴了几十年公粮,供应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部队人民解放军,前方保国保家乡,备战备荒保粮仓,吃饱喝好精神爽,歼灭敌人有胆量。不但农民粮食保障供给,而且农民义务工,无私奉献,挖沟排水和防讯,建站修路和造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精神,自信自强是努力,战胜各种灾害是成绩。

三,农村为什么没有缴高额养老,共十五年,要交九万元,每月退休金可达二千四百元,百分之九十八的交不上,没有资金来源,靠种二亩地赚钱缴纳养老保险金,一辈不可能,交不起,这样问题在农村非常普遍,情况属实,给农民解决退休金,天下太平,农民心愿一定会实现。


万则红


最合理的退休金每月最少500元以上,才能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而且,从社会公平来说,给农民,老年人每月发500元的养老金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更是合法的。因为农村老年人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年轻的时候为国家交公粮,交农业税,出义务工,国家各种任务,农民都必须完成。可以说,那个时候是以农补工。国家的建设都是农民的付出换来的。1949年建国的时候,70%的税收都是来自于农民。所以说,国家能有今天的发展和强大,农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到了工业补助农业的时候了。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养老金,这是最好的补偿。这也是公平合理的。如果每月能提高到500元以上的养老金,这样既能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也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和稳定。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朋友们,因为说得对,请点赞,明天及关注哦。





137965修德忠


首先说一下农民6o岁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来源问题。目前来看,除了国家补贴外,其他的渠道还没有。要么也实行和城市务工者一样标准,企业承担一半,个人承担一半。要么实行农村生产资料货币,由承包者或合作社或村集交一半,个人交一半。 与其讨论农民退休什么条件,到不如讨论如何提高农民这个词的含金量。 回顾一下历史:解放前的土改运动,解放后人民公社到土地承包制等,都是围绕农村、农业丶农民进行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到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问题也是每次会议的重点。包括出台不再缴纳公粮,发展农村医保,提高种养植补贴等重大政策,目的就是为农民减负增收。 农民收入多了,拿出多余的钱来缴纳养老保险,用以保障晚年生活,非常必要。 以上讨论的农民退休问题,我认为都不是主要的。如何让农民这个词增加含金量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农民自古以来创造的文明价值、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工业价值。但是,这种价值,正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被冲击着,颠覆着。农民,逐浙边缘化。农村出来的小伙,宁肯被血汗工厂剥削,也不愿种地。


农夫弓沪钦


农民有退休,六十岁把土地交出来,国家收回,回归国家所有,恢复人民公社制。土地集中管理,在现代化工业的支持下,实施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农民的退休金由人民公社负责,把散、乱的农业现状改变为企业化生产,这样既发挥了工业现代化的优势、节约劳动力,降低作业成本,又能使农业统一调配和管理,更有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农民来说,加入人民公社,工资、福利、养老、医疗都落在了实处,与城市企业无异,生产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多劳多得。个人之愚见,不喜勿喷。





老茂805


关于农民退休有退休金,什么样的条件比较合理。首先我国的农业种植方式得先进行改革,农业必须得走集体化道路,把现在农民的士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农业走集体主义道路大型农场,一切投资和收入全部归国家统一支配管理,农民全部从农业上解脱出来,农民到六十岁以后,按照当地生活水平和城市一样发放退休金,这才是最合理的条件。因为农民没有土地了,年轻的时候全部是为国家种地生产粮食,并且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回报,老了完全应该有退休金,他们的退休金标准应该按照城市普通标准发放这才是合情合理的。






纯正农家蜂蜜


我个人认为:男满6O,女满55即可领50O元左右的退休金;男满7O,女满65即可领6OO元左右的退休金,以此内推,岁数越大,对国家的贡献相对就大。我从电影中得知,是农民推着独轮车送军粮,送枪炮弹药上前线;是农民推着小车响应毛主席号召"挖河工";还是农民为城市建设,祖国建设交公粮,以及提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没有农民辛勤付出,就沒有今天的強国。所以国富民强,善待农民,更应该让他们早日富起来,让老人晚年幸福。


用户96354118531


国家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想筹建农民的退休制度,最初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叫做老农保。通过农民缴费政府帮助投资,自己养老的方式,筹建养老金。

可是谁也没想到,90年代到现在我们社会发展非常快,工资水平每年都维持在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过去存的几百元,很快就相对于社会收入水平不值钱了。

2009年国家开始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国家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国家合并两种保险制度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

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国家补贴和自己缴费为主。

每年各地都会设立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只要按时缴费国家还有一定的补贴。一般是30~100元。有的地区较高档次缴费,补贴能达到两三百元甚至五六百元。

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万一参保人没有领取完个人账户的钱就去世,个人缴纳部分的本金和利息余额可以继承。政府补贴的钱数和利息会进入当地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账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构成

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是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支付的一种政府补贴待遇。完全不需要个人掏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额承担。具体金额是根据国家政策来进行调整的。

国家设定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金额并不高,最初设定的金额只有55元每月,后来上涨到了70元,每月2018年再次调整到了88元每月。基础养老金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全额补贴,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补贴一半。地方政府可以在中央的补贴之上进行额外补贴,现在全国各地的标准普遍在100~170元之间。比如河南省、云南省、吉林省、湖南省、湖北省基础养老金只有103元每月,辽宁省是108元每月,浙江省155元,广东省170元,江苏省148元。山东省是118元每月,不过青岛市则是168元每月。全国最高的地区实际上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市高达每月800元,上海市更是高达1010元每月。


二零一八年国家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各地目前对65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金也有额外的倾斜,一般都会额外增加5~10元的养老金。

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基础养老金会得到额外增加。不过就目前来看,除了个别试点地区,多数地区可能最长缴费年限只有10年。

基础养老金可以理解为政府的福利待遇,大家的待遇差距都不大,不管你是100元档次缴费还是5000元档次缴费。

如果想要更充分的养老金,主要就看个人账户养老金了。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方式是,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跟职工养老保险完全一致,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相当于我们有一部分个人账户余额这样的积蓄,可以每年领取7.2%的收益,直到去世。有的人说这一部分收益都是从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投资收益有4%的话,个人账户的余额只能够领取15年。养老保险是可以供养到去世为止的,远远要比自己投资理财要稳定的多。自己投资理财有多大的可能,实现固定4%的收益呢?尤其是年龄大了以后,你还会有这样的脑力和心力吗?很难。

一般来讲,建议农民每年拿出收入的10%左右缴纳养老保险,按照人均收入水平的话是一年1000~1500元。如果能够缴纳30年,每月也能领取四五百元的养老金呢。当然,30年后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确定。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么可以选择较低档次缴费,毕竟也有国家保障的基础养老金待遇的。


暖心人社


这个问题,可以从农民退行的可行性,政策制订和落实的难点以及合理推进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其实,农民退休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

其一,农民有房有地,拥有良好的退休要件。土地流转政策和住房养老政策惠及到农民,农民就具备了养老的资本,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可行,农民退休就不是一句空话。

其二,农民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量化,农民完全具有退休养老的资本。

其三,农民小富即安的良好心态,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助益颇大。千百年来,农民均处于社会群体的底层,小农政策让农民固化下极易满足的心理,只要有点阳光,农民比任何人都灿烂。

农民具有如此得天独厚的退休条件,却从未享受过退休政策,原因令人心酸。

其一,小农思维流行数千年,农民被视若草介。愚农,欺农,历朝历代,尽管嘴上喊得响,但没有一个真正把农民当人看,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手中的权势压榨、欺压农民,即使一个刚刚脱去农民外衣的人,也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俯视农民。国家三农政策的执行,真正提高了农民的地位,但官僚思维余威尚在,在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利用权势,以种种借口搜刮农民,克扣农民,从而形成政策很好,执行拐弯的现状。

其二,农民的贡献与价值没有被真正认可和体现。国家行政人员有级别,有待遇,企业工人有工龄,有考核,唯独农民没有。农民国家的根本,是农民养活了城市,这是被人喊得山响的口号,但农民的贡献,农民的价值从未被量化。这是一个谬误!

其三,丑化农民。农民没有文化,没有见识,小农意识严重,思想落后,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这是被说出口或深潜于心的对农民的认识,似乎农民就不能给他好脸色,似乎农民不能粘,要把农民的自私自利之心压下去,甚至砍掉。农民出外办事,不是脸难看,就是百般刁难,把农民当猴一样溜。那此住着农民工盖起来的高楼大厦的人,看到农民把鼻子都堵上,其优越心态,令人愤恨。

因此,推行农民退休政策其实不难,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顺利实行。

其一,端正心态,正确对待农民,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把农民当成人民的一分子,为人民服务,真正为农民着想。

其二,合理评估并固化农民现有资本,依据现行法律和市场状况,对农民现有资产调整到合理位置。

其三,量化农民的贡献和价值。将考核体系和福利体系引入农民序列,使农民退休有据可依,与行政人员、企业职工享受同样的考核标准。

乡村滋味的建议是——

1.农民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的前提下,成立土地银行,让农民现有资产产生合理价值。

2.改革户籍制度,从根本上缩小城乡身份差别。

3.引入考核体系,量化农民的贡献,体现农民的价值。

4.相关惠农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减少中间环节。

5.扫清障碍,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做好上述几点,相信农民退休并不困难。


关注乡村滋味,共同探讨农村问题。


乡村滋味


农民退休了,每一个月发500元以上的退休金,合情合理,工人、市民不会有意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脸朝黄土背朝天,这本身就是一种艰苦,在加上所得收益全都面临市场,天灾人祸躲不过。所以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国家给发500以上的退休金是应该的。现在中国经过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变成了工业化的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农民的牺牲和奉献不可磨灭。国家有实力有必要为六十岁的农民发退休费,如果每月发500元钱,其拉动内需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东方强汉88


改革开放前农村农民交公粮和改革开放后不是一回事,改革开放前农民自己吃不饱,饿肚子节省下来的粮食交给国家,那时是集体经济,农民为国家贡献是巨大的,给些养老金是合理的,人不能忘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