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国第一大城市是哪座城市?是上海吗?

笑看江湖唯我独尊


个人觉得是的吧,这方面不能单单城市的面积,各个方面都要综合起来。

上海是省级行政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到满清的时候就开始崛起了,这与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上海刚好处于中心位置。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长江的出海口,长江中下游住着不以计数的,人口众多贸易才不会中断。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属于第一大城市,纯属个人观点。


壮游记美食狂


首先我不是上海人,在上海也就五六年,如果你一直待在上海你真的没啥太大的感触,但是当你和别的城市对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整洁,人的整体面貌都有很大的区别,别的不说,外滩一条街,一百年前就矗立那么多的西方建筑,放到现在仍然不会落后,当然三十年前的上海也是非常小的,当你看看三十年前的老上海照片,再对比三十年前的其他城市,差距不是一点点。我记得我07年第一次去厦门,那是我第一次去大城市,在大巴车上看到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是多么的震撼,再后来到了上海才发现厦门又和上海相差的不是一点点!!!!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众多的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总部都在上海!平时我们使用的很多东西,大的品牌办公公司也都是在上海,可以说上海占据了大部分,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融合吸收了很多西方最前沿的文化,科技,和企业经营方式,一百年来的积淀让它有更扎实的经济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精英前来淘金

当然上海的本土文化在我看来已经被慢慢的同化,如果一个城市本土化很严重,那注定就不能成为一个快速发展,有活力的城市,上海话,年轻的本地人都会说,但是已经不能和谁都说上海话了,经常会遇到上海人和你沟通,他说三两句上海话,然后就他要来一句不好意思,因为上海话你听不懂,其实上海的年轻人上海话你待几年能听懂大部分,但是年纪大的上海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好多人问我上海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吗? 说实话没什么我能一下子就回答出来的答案,没有太大特色,上海的景点真的就外滩那一块,看看百年建筑,看看对面陆家嘴的高楼,其他的还有值得看的就是徐家汇,衡山路和淮海西路中间的那一大片老式花园洋房,算是上海比较有特点地方,那里才是真的老上海,安静的街道,漂亮的花园,各式各样的老式别墅,让人非常的赏心悦目

就目前在我看来上海绝对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

中国第一大城市不容置疑是香港


沪上文子


我是生活在上海四十几年的外地人、就是从不喜欢-适应-喜欢-离不开,别的不讲高楼大厦各地都有它不同的风格、没什么伯仲可比、但如果你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就越过越有滋味(生活工作基本在纯上海人的圈里才能深深体会到)、你就越来越感觉上海人太注重生活细节、不论贫富都能活出精彩来、就是一碗普通的青菜都炒的碧碧绿、让外乡的上海人总忘不了他的故乡、我七十年代到上海住在103地区、看到了老上海最后的身影、当时的南京路、淮海路大小店相邻、什么吃的喝的穿的都有、下班不愿烧饭、瘦西湖几个笋肉包一碗细粉双档就打发了、生活工作有规律、当时的生活环境是中国最好的城市、也是为国家贡献最大的、虽然那种繁华已经不在、但在上海人心里还是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骄傲、上海人是最会享受这般生活。


奕奕559


中国第一大城市主要竞争者是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

  • 建成区有一些参考价值,但不是重要依据

  • 广阔的街道,低矮的楼房,稀疏的建筑,稀少的人群,这样的建成区有多大意义?

  • 同样城市的常住人口没有城区人口和流动人口重要

  • 部分城市主城区已经相互连在一块,地铁线跨城市运营,人口没法界定清楚。

  • 北京市-天津市一体化,虽然是两个城市,本体已经互联互通

  • 上海市-苏州市,地铁联通,工作在上海,住在苏州的居民很多

  • 同样,广州市--佛山市一体化,地铁一体,居民混杂。

  • 重庆市,虽然常住人口超3000万,但主城区人口只有1000多万,周边都市圈发展处于培育阶段。重庆都市圈弱很多!

  • 全国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北京--天津一体。
  • 全国二线城市中,武汉、成都、杭州、西安等单核城市,没有形成都市圈。

美国智库米尔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数”

  • 2019年中国一、二线最佳城市表现

  • 北京第2,上海第14,重庆第23位,天津第31位,广州第15位

  • 2019年中国三线最佳城市表现

  • 江苏苏州第9位,广东佛山第13位,

  • 广州周边,东莞列第1位

  • 上海周边,南通列第2位

  • 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州--佛山,三个组合都很强,实力强,潜力也强。

人口

  • 常住人口

  • 北京+天津 3600万

  • 上海+苏州 3500万

  • 广州+佛山 2300万

  • 代表城市人口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

  • 北京市日均客运1973万

  • 上海市日均客运1777万

  • 广州市日均客运1652万

  • 与其他城市比较,这几个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惊人

  • 用每日瞬时流量方法计算,这几个城市实际常住人口远大于上面统计数据。

GDP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体现,流动人口给上述城市带来不竭动力

  • 重要城市GDP

北京、上海谁是第一大城市真不好论断,广州略弱一点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

旧上海,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是魔都(是曰本人最早说的)。上海是冒险家乐园。犹太人哈同只身来上海淘金,来时空麻袋背米,后来富甲一方,收了一个中国女孩做养女,生了世界冠军庄则栋。梅兰芳等大师一到上海就名扬天下。出了金嗓子周旋和"人言可畏"阮玲玉"。影帝金山、赵丹,女星王丹凤,建国后越剧十大星、上海滑剧团一大批明星。

上海虽然不是京都,但近现代政界人物从上海走向全国。党的一大走出了毛主席,也走出了旧中国最高总裁蒋中正(412政变和娶宋美龄),还有汪伪政权的一大

叛徒陈公博、周佛海及另立中央的张国焘。

改革开放,小渔村深圳是试验田,而上海浦东地区是大试验区,很快形成亚洲最大金融区陆家嘴。曰本八佰伴总部也搬到浦东。南浦大桥是第一座现代化特大型大桥,地铁1号线开始了至今还不断开辟的地铁线,已准备穿越到无锡。高铁已成了世界名片。

经济上,上海在开发浦东前,上交中央税收一直独占很大比重,无私地支援边疆。

高楼林立,在世界上也引以自傲。中

外人士称"东方之都”,是亚洲商业、金贸、物流、港口中心。

中国第一个办世博会,常办进博会。中国唯一国际大型组织"上合组织"总部所在地。亚洲银行总部所在地。上海中国国际电影节为亚洲四大之一。

上海是东海舰队所在地,国产航母即将下水。

上海体育有姚明高度、刘翔速度、王励勤角度,还有孙雯的铿镪玫瑰,等等。

上海人为上海骄傲!也为中国自豪!


夏雨风


全网城市都在挑战上海,答案已经有了,但是很多上海人并不想做第一,因为资源被抢的太多.深圳是挑战最多的,可见是多么想第一,而且侧面反应是多么自卑,第二广州,其次就是那些上海根本不放眼里的重庆成都,甚至什么贵阳.只有北京不怎么不去和上海比,底蕴啊!一个超一线城市该有的姿态.深圳你就别来挑战北京上海了好吗?就你那点资源,不要自欺欺人,造了点小高楼,就自以为是,你那面积人文教育医疗,能比上广州不错了,做好自己,将来哪天把你当作对比的对象,那你就是那个NO.1


乳知深


中国第一大城市不是深圳吗?🐶

……

中国第一大城市有非常多的标准,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最高?影响力?知名度?国际化程度?……

面积最大的是呼伦贝尔;

人口最多的是重庆;

GDP最高的是上海;

影响力最大的是北京;

知名度国内北京比上海高一点;

国际化程度都不如香港;

……

—————————————

从经济、人口方面:

虽然明面上上海GDP高于北京还勉强占着中国第一大城市的名头,但从近十年的趋势看,上海被北京超越也就这几年的事情,甚至已经被超越了,只是京沪两座城市公布的数据一直很迷,最近几年一直是交叉领先,2018年甚至一模一样都是6.6%,这要是真实的数据那可真是够巧的,而且年年都这么巧。

从人口上看,官方公布数据北京2100多万,上海2400万。但是这个数据很显然有问题,2018年11月的运营商数据显示北京有4009万部手机,上海有3696万部。当然很多人可能有俩手机。但可以看出北京人更多一些。

另外2018年统计数据,上海居民用电243亿千瓦时,北京用256亿千瓦时。差不多?实际上上海居民夏冬两季都要用空调,而北京居民只是夏季用空调。空调是用电大户,因此也可以看出北京实际人口要多于上海。

从经济上看,2018年上海GDP是3.2万亿,北京是3万亿。上海略微领先。但是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85.9亿元,上海7108.15亿元,领先接近23%,主要来自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北京为62361元,上海为64183元;人均消费支出北京为39843元,上海为43351元。

上海被称为金融中心,实际上真正的金融中心在北京。先不说一行两会,国有四大行和邮储银行都在北京,仅仅看本外币存款余额,北京是15.7万亿,上海仅仅12.1万亿;贷款余额北京7万亿,上海7.3万亿。

进出口看,北京2.7万亿,上海8.5万亿。也充分体现了上海作为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还是比较牢固的。

从高等教育看,北京上海分别拥有985高校8所、4所;211高校26所、10所。而就毕业生工作地意向来看,大多数人更愿意留在母校所在地。而从吸引全国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来看,上海也不如北京。

再考虑到北京对全国的虹吸能力还是要远超上海,在整个北方北京的吸引力当之无愧的第一;而在南方北京也往往是前三的选择,但是上海却未必是所有南方人心目中的第一,比如广深杭,南京成都武汉重庆,都很有竞争力。可以说不论是对资本还是人才的吸引力,上海都要落后北京一些。

————————————

从城市建设方面:

截至2018年底,地铁里程上海673公里,17条线路和395座车站;北京600公里,21条线路和364座车站。两者都远超后面的几座城市,随后的几年,上海和北京地铁都将轮流迎来“大爆发”,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谁会更长,但是目前上海微弱领先。再考虑上海面积只有北京三分之一左右,密度要超过北京。

建成区面积上,北京1485平方公里,上海1426平方公里,相差无几。(建成区面积仅供参考,数据未必一定准确,且参考意义较小)

超高建筑上,上海中心632米,北京中国尊528米。

便利店上,上海远超北京。

上海尤其老城区,长宁内环,静安、黄浦、杨浦、虹口、徐汇等老城区马路窄,适合步行,因此路边商业发达;北京帝都建设上考虑更多是大气,马路宽阔但不适合步行。哪个好点见仁见智。

———————

旅游、景观

上海有陆家嘴、外滩无敌夜景。但是除了这个还有啥?我知道还有静安寺、滴水湖、迪士尼、七宝古镇……但是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这些都是当年倾国之力打造的,完全没的比。

———————

上面说的当然还不够全面。但是这两个城市太大了。

上海建国之初比第二到第十的城市加起来都要富裕和发达,上海永远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了,甚至经济第一的名头也要不保。但是背靠长三角,拥有第一大港口的上海和北京短时间内还是第一第二互相缠斗。北京想把上海甩开太多怕也不现实。再不济上海也是我D龙兴之地。你们说呢?

🐶

——————-

北京2018经济数据来源《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2018经济数据来源《上海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建成区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统计年鉴》




曼言鑫说


谈论中国第一大城市,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上海,这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



上海自开阜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后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被称为“东方巴黎”,当时的上海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首屈一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仍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在大家的心中就留下了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的观念!

第二,过去很多人都唯GDP来论英雄,上海长期霸占中国城市GDP第一宝座,所以就会认为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

第三,上海的定位很高,上海被定位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被赋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而且上海还是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位相当显赫,因此在大家心中就形成了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的固有印象。

但其实,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是北京,上海除了GDP、城区常住人口等少数指标领先全国之外,500强数量、上市企业数量及市值、城市资金总量、建成区面积、科教、医疗等众多指标还是比不过北京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国企央企高校云集,资金人才汇聚,综合实力相当强悍。

所以小编认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明面上是上海,它是中国形象的代表,但实际上却是北京!


锦绣中源


上海建成区域面积1563平方公里(不包括松江宝山奉贤等郊区),北京建成区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少162平方公里,怎么比?2016年,上海GDP4069亿美元,世界第7,北京2016年$3716亿元,少$353亿元,差距不小!魔都虽然仍然有老上海消解不掉的“乡沃宁”土气,但上海已经是天下人的上海!交通没有愚蠢的“上环”,双机场人、货流量位居全国第一,周围没有贫困县。而北京呢,光围绕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39个、省级贫困县66个,就显见这个C形贫困地区围绕京津城市的虹吸效应了。北京虽然央企众多,但国家利税、就业贡献占比多少?豪华大楼众多,那都是挣来的吗?来上海的外国人办公司纳税的居多,而北京因为政治而来的免税户是绝大多数。再谈文化,北京旧城充满满式的黄瓦红墙,国人误以为那就是华夏的历史传承,而苏杭,才是汉民族文化精髓的沉淀,黄浦江边的上海虽然西遗多多,却是真正得到苏杭文化滋养的风水宝地,这绝不是臧否京、沪文化内涵高低,而是正本清源。上海的潜力永远得不到完全释放,这是国体之惑,否则,魔都必然在东京之前,不会次于纽约,位居世界第一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老猫sean


建议头条以后少点地域黑的文章,助长了中国人惯有的内斗恶习。反过来讲,上海人解放以来一直为全国各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非常低调,从来不唱高调。虽然有点傲气,那是因为与西方文化接触的早,理念上与国内传统文化有点差异而致,其它地区的人来上海有些不太适应。但必须承认上海人的文明教育程度确实领先于全国,也比较精明。上海欢迎的是有能力有涵养的人来,但对不文明的现象深恶痛绝,相信其它地方的人也喜欢文明的环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