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與美國差距依然存在

在醫院科室的安排下,我前往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普通內科進修。三個月的進修生活中,我先後參加了醫學院課程、住院醫生培訓及臨床研究項目等方面的學習,獲得了一些體驗和感悟,在此與大家分享。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是一所大型綜合醫院。該醫院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美最佳醫院並已連續23年獲此殊榮,並且在癌症、神經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耳鼻喉科、眼科、泌尿科、精神科、老年病等科室處於全美前三名。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與美國差距依然存在

約翰霍普金斯介紹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普通內科擁有全職僱員80名,分為臨床教師(Clinical Educator)、臨床研究者(Clinical Investigator)和住院部醫生(Hospitalist)三個序列。此外,還有150名兼職僱員。普通內科的教職員在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醫學系、Bloomburg公衛學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和Osler住院醫生培訓項目中佔據領導職位。

醫學生教育:細緻周到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重視在醫學生中建立社區的感受。醫學院每年招收120名新生,分為4個學院。在Armstrong醫學教育大樓中,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可以舉辦小型的派對,可以學習、討論、看電視,甚至可以做簡單的茶點。在這樣輕鬆自在的環境下,不同年級之間可以很方便的交流,低年級學生可以獲得高年級學生的指點。同時,每5個學生配有1名導師,導師將陪伴他們度過4年的醫學院生活。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導師之間,組建了一個社交網絡,構成了一個大社區。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與美國差距依然存在

為了保證教師在教學上的投入,醫學院每年給導師們支付總額超過百萬美元的薪水,要求導師每週至少有一天要用於教學活動。這樣,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都保證了教學活動能按照計劃進行。

醫學院對學生醫學教育的安排非常細緻,臨床教育強調早期接觸臨床。醫學生第一年就開始在臨床教師的監督指導下,在初級保健門診接觸病人,儘早建立對臨床服務的感性認識。到了第二年,醫學生便可以直接在病房詢問患者。這一切都是在臨床教師的全程監督下進行的。

體格檢查和病史詢問的學習被安排在醫學生第二年的學習中,該教學項目主要是為了培訓學生如何在病房巡視患者,並向同事及上級醫生彙報病例。首先,老師會向學生展示患者的臨床病歷,並和學生一起討論患者的診斷、鑑別診斷以及病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鞏固已學過的臨床知識。結合臨床問題,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

另外,老師還會向學生解釋臨床工作中的效率問題,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患者的病情變化。隨後,老師會帶領學生一起來到床邊,和患者打招呼,進行簡單的詢問和查體。離開病房後,學生要模擬臨床交班,簡要彙報患者的現狀,老師會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經過這樣的教學,將來醫學生進入病房後,會很容易適應臨床的環境,更好地融入團隊。

臨床前教育:強調實用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我還參加了針對第四年醫學生的一門課程,也是他們畢業前的最後一們課程,叫作TRIPLE(Transition to Residency and Internship and Preparation for Life)。這門課程除了專業知識外,更多地是告訴醫學生在即將開始的住院醫生培訓項目中,如何做到更好,同時如何做好事業、家庭等各方面的平衡。課程分為幾個專題,第一部分針對如何控制壓力,避免崩潰。老師詳細解釋瞭如何儘早識別崩潰跡象,應該採取有效的減壓措施,包括休息一下和向朋友求救等。在這個課程中,我很受觸動。我想,協和也可以在住院醫生的培訓中引入這一課程,幫助住院醫生儘早識別自己面臨的問題,作出適當的調整,必要時可以求助同事或上級,儘快渡過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關。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與美國差距依然存在

還有一門課程叫作End of Life。上午採用案例模擬場景,學習如何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壞消息。下午是關於如何動員患者進行器官捐獻、屍體解剖,以及死亡證明書如何填寫。這門課程內容非常實用,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保證了大家對臨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的規範化處理。

有兩天的課程是高級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CLS)。這門課程主要藉助於模型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後可以獲得證書。還有一門課程叫作Rapid Response,也是藉助病例和模型模擬臨床環境,主要教醫學生要如何應對臨床的突發事件。老師會通過攝像頭來觀察醫學生的表現,並提供必要的臨床資料,最後進行現場點評和指導。

在生活方面,針對大多數醫學生都有助學貸款的情況,學校有專門的財政顧問對學生進行指導,還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諮詢,提供有針對性的理財計劃。

住院醫生輪轉是非常艱苦的一個階段,在此期間,他們承擔了住院部最繁忙複雜的臨床任務。在住院醫生輪轉開始之前,對他們進行培訓,幫助他們對即將面臨的各種問題有所瞭解,儘快適應環境。我覺得這些課程可以補充到我院新住院醫的入院教育中,幫助他們儘快適應協和繁重、複雜的臨床情況,減少住院醫生的焦慮和崩潰。

住院醫生門診:實踐中成長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門診訓練是住院醫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在住院醫生門診時,每次會有兩名主治醫師帶教,5-7名住院醫生參加門診。住院醫生獨立接診,在作出處理前,要先向主治醫師報告。主治醫師聽完彙報後,進行簡單的點評,有時會就一個知識點做簡單的教學,有時會和住院醫生一起查閱資料,查找醫學數據,作出臨床決策。整個教學過程很簡短,符合門診的快節奏。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與美國差距依然存在

目前我院,還沒有這樣以教學為主的住院醫生門診。普通內科在實習醫生門診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加強對住院醫生的門診培訓,可以提高門診工作的效率,同時保障醫療安全,在完成醫療任務的同時,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期間,我還跟隨兩個Firm的住院部工作。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內科住院部分為四個Firm,每個Firm由主治醫師、低年資主治醫師、高年資住院醫師、低年資住院醫師和醫學生組成。病房的病人以常見病和多發病為主,與我們內科臨床很不一樣。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住院醫生工作的積極性,以及他們在整個醫療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在查房時,住院醫生除了彙報病例,還會結合患者的情況查閱文獻,並與大家分享。實習醫生主要負責閱讀心電圖和胸片等,臨床藥師則向大家介紹一些常用藥物的特點和臨床注意事項,主治醫生最後總結,並作簡要點評。整個教學活動以住院醫生為主體。

我還參加了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普通內科和大內科的大查房,他們的大查房不是討論病例,而是研究工作進展和員工會議,這和我們醫院的大查房大不相同,可能與他們臨床以常見病和多發病為主有關。但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我院的多科查房和大查房。

臨床科研:分工合理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訪學期間,我還參與了一個關於腎衰患者的臨床科研項目,Dr.Berger作為COPI(共同主要研究者)。該項目包括終末期腎病患者,CTNI(肌鈣蛋白I)對於ACS診斷意義的systemic review。對於腎功能正常的患者,CTNI的意義已經有很多證據證明,而在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意義還需要進一步證明。我加入的時候,項目剛剛進展到title review階段,我主要參與了abstract review和article review。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與美國差距依然存在

在去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之前,我對如何做systemic review毫無概念。因此,在剛開始參與項目時,我連protocol都看不明白。Dr. Berger有很深厚的流行病學研究背景,他給我推薦了一本JGIM的特刊,就是講解如何進行systemic review,非常實用,內容包含了常用的表格、標準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Bloomburg公衛學院一直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學院,其中有Evidence-based Practice Center(EPC),可以協助臨床醫生進行臨床研究,有專業人士可以全職提供幫助。在這個項目中,臨床醫生主要是把握研究的方向,具體閱讀文獻、篩選文獻的工作,由EPC的工作人員承擔。這可以把臨床醫生從繁瑣的研究工作中解放出來,而專業的流行病學的服務,也提高了臨床研究的質量。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臨床科研高產出與之不無關係。

中美兩國國情不同,兩國的醫療環境既有相通之處,也有很多差異。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我深刻感受到了醫學生的自信、住院醫生的積極主動和臨床醫生的敬業。相比之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交流,我們可以在臨床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長補短,為創造協和輝煌的明天不斷努力奮進。

去國外進修,短暫學習只是管中窺豹,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醫護同仁走出去,去交流、去學習。出國進修不僅是為了我們今天的生存,也是為了明天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