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的你,都吃過哪些野果子?

草根創業彪哥


在農村長大的娃才知道農村到底有多少好吃的野果子,尤其是在山野裡各種好吃的真的是摘不完,只是現在隨著環境的變化和森林的破壞,導致很多也果子也越來越少,現在想想真的是吃過很幸福了!你還記得多少呢?

我們以前,小學就放牛,看牛了,走到山上老人說可以吃,我們才敢吃!慢慢吃過就知道什麼好吃,什麼不能吃,在野外,一年四季不同的野果,不同口味,不知名野果,如捻子,地捻,牛柑子,馬㼎兒,金櫻子,萬壽拐,烏泡子,桑葚,燈籠泡,棗,野草莓,野柿子,清明果,小紅果,野揚梅,爆稔子,野枇杷,茶耳等等!吃的心裡樂滋滋,玩的無憂無慮。詳細介紹:

捻子又名——桃金娘。

產中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及湖南最南部。生於丘陵坡地,為酸性土指示植物。分佈於中南半島、菲律賓、日本、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

生於紅黃壤土丘陵上、兩廣地區極為常見。

捻子一般在4-5月開花!

地菍

對於地菍,我最先注意到的不是它的果,而是花。這是一種屬於野牡丹科的貼地而生的亞灌木,在長江以南廣為分佈。地菍可謂花葉俱美:呈卵形或橢圓形的綠葉,襯托著粉紫的花瓣、奇特的花蕊,十分引人注目。

馬㼎兒

好看又好吃的“靚果”自然討人喜歡,但我們也不能輕視那些顏值雖然不高,卻相當有風味的野果。先來說一種最常見的“雜草”所結的果子。

金櫻子

如果說馬㼎兒只是形貌平凡一點,那麼金櫻子這種野果就簡直讓人“不知如何吃起”了。好多年以前,我就認識金櫻子。這是一種薔薇科的常綠藤本,山裡到處都是。

萬壽拐

最後再說一種最“醜”的野果:那就是萬壽拐。萬壽拐是俗稱,其實它是枳椇(zhǐ jǔ)這種樹木的果。準確地說,枳椇的可食部位並不是果,而是連接著果的“果序軸”(也叫“果序梗”)。南方果!

烏泡子

第一個我們那裡烏泡子,也許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學名叫三月泡,是我最喜歡吃的野果之一,一般長在山上,有的路邊上也有,味道很非常的甜,真正的綠色食品。

桑葚

每到三四月裡,好多男同學養了蠶寶寶,一條條白色的肉蟲,只能桑葉餵養,那時候桑樹少,我鄰居屋後就有一棵,放學後,總有一些同學騎老遠的車來摘桑葉。

燈籠泡

燈籠泡是一種草本植物結的果實,夏季開花,果時萼增大如燈籠狀,圓卵形或近圓形,秋後成熟時外面那個皮是黃或暗色的,味酸甜,微苦。

其果可用於清熱利溼,祛痰止咳,軟堅散結。還可以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腮腺炎,睪丸炎,膀胱炎,血尿,頸淋巴結核;外用可治膿皰瘡,溼疹,癤腫。










桂靈小威


我在家吃槐花呱嗒:也挺美味的:多少年沒吃了:挺想念這種美食的!


幸福平安174582882


酸棗。

老家有寨子,寨子有寨牆。爺爺手勤寨牆上植滿了酸棗樹。酸棗樹有刺,護寨坡,但確檔不住我們的好奇。尤其是上邊還爬滿了羊角秧,開著亮亮的小白花,後又接出了羊角果,三五成叢,剝開了,是白嫩的肉,我們也愛吃。

那天有小雨,娥子喊我去摘羊角秧,給她奶奶下鍋,我便去。她腿不好,我就攀爬,一不留心滾下了牆坡下的水壕,塘裡水少但一身還是泥乎乎的,虧得鄰居將我拽上來送回去。一到家,遭奶奶一巴掌,邊給我換衣服邊抱怨。

最愛吃上邊的紅酸棗。爺爺怕刺了我們,讓小叔揀最紅的砍兩枝,我和小姑隨意摘了吃,那味道真爽!


榆梅


看到這個題目,瞬間把我帶回了童年的時光!我出生在農村,也生活在農村!讓我帶著大家走進我的童年,分享我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野果子!

《山葡萄》: 記憶中只有山葡萄是我的最愛!山葡萄個兒很小,和家種的沒辦法比,但是它又酸又甜,純天然的美味!最重要的是,山葡萄還可以釀酒!每年春節,家裡人都會把陳釀的山葡萄酒招待客人!說著說著,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野山棗》:每年秋天漫山遍野的野山棗,成為我童年裡最美好的畫面!有時候我們甚至會逃課去打山棗!村裡人也會成群結隊的去山上打野棗賣錢!最懷念的就是外婆蒸的山棗饅頭,我可以吃好幾個,想想都流口水!

《野草莓》:小時候在農村去別人的草莓園摘家種草莓時候被果農抓住了,還告訴了家裡人!後來我們就去河邊摘野草莓吃,雖然沒有家種的甜,但是它個頭比較均勻,小巧玲瓏,在陽光下晶瑩剔透!而且那時候河邊放的牛羊也喜歡吃,有的時候我們還會和它們搶!更多是喜歡野草莓的味道和生長環境!

《野桃子》:這種桃子很小很小,很不好吃,但是我們卻喜歡摘,因為它的種子很小很圓,很光滑,我們常常用它來做手串和項鍊,所以也是我們童年不可以缺少的野果!

《野桑葚》:這個野果,我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確很好吃,尤其長熟的時候會變黑,但是黑的特別甜,紅色的很酸!恨的是每次吃完手都被染的特別黑,而且特別難洗!那時候村裡老師每週一都會檢查我們的手,發現黑的就是用戒尺打我們的手!所以我記憶猶新!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吃過不少野果子,但是有很多名字已經想不起來!是這些野果陪伴我們度過了童年,沒有這些野果,或許我們的童年是枯燥的,乏味的!正是它們的陪伴,才有了今天的童年美好回憶!我想我老的時候還會回到農村,希望這些野果依然存在!









故鄉和我情未了


可惜這些由於出門在外,沒有圖片配上,很多地方叫發不一樣,但是也能勾起我滿滿的回憶


羅勾勾


小時候吃的野果多去了,因為我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油水,吃個豬肉也要過年,過節才有的吃,老一輩人,就更不易了,不像現在,什麼都是買買買買,這個也不吃,那個也不吃,什麼東西都挑三揀四;像我們以前,小學就放牛,看牛了,走到山上老人說可以吃,我們才敢吃!慢慢吃過就知道什麼好吃,什麼不能吃,在野外,一年四季不同的野果,不同口味,不知名野果,如稔子,地稔子,拐棗,野草莓,野柿子,清明果,小紅果,野揚梅,爆稔子,野枇杷,茶耳等等!吃的心裡樂滋滋,玩的無憂無慮。





農村鄉下蜂


在農村,小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和村裡的小夥伴上山玩,到處找野果吃,在山坡上,各種野果那是太多了。

刺泡,我們那裡叫端陽泡,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果,熟透了就是紅色的,非常甜,一到五月份左右,只要學校放學了,我們的交通工具就是兩條腿,就和小夥伴們到處找這個吃,還給父母帶點回去,父母那時都在家務農,還有村裡的一些老年人也喜歡吃哦。

地泡,用學名不知道怎麼叫,長在地上的,成熟了就是白色的,在田坎上到處都有,離得近的話有一股清香味,讓人聞一聞就特別想吃,小時候經常吃,也是非常美味的,很甜的,類似這種的還有一種紅色的,我沒叫蛇泡,老人說有毒不能吃,這種紅色的沒有人吃。

八月渣,要到七八月份才成熟,一旦成熟,就會裂開,看著挺髒的感覺,但是味道非常鮮美,我最愛這個,有時你要在山上找很久才找到這個,要說農村的野果,實在太多了,美味多多哦





緣來就是你133659487


小時候我在家鄉的深山裡,品嚐到一種樹上自然熟的山果,名字叫‘’亮牙‘’,意思就是吃了這種果,人的整付牙齒就會變成金黃色,像鑲上了黃金似的,其味呀!真的是世界第一,好吃到我真的無法用文字來形容。我相信,如果這種山果放到大城市銷售,估計200元1市斤也會搶光!真的是奇異果,奇異價!


高山流水有清音


我家是農村的,小的時候總是吃那些野果,認為很普通,到長大了才知道不是哪都有的,給大家看一下我家那邊都有的野果。

1.“沙果”,在我們家這邊是這樣叫的,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種果樹在我老家幾乎家家都有,這個果很小,也就有乒乓球那麼大,像個小蘋果,一年結果實一次。

2.“沙棘”,我們那邊又管它叫“刺溜”,有的人可能知道沙棘汁,沙棘就是用來生產沙棘汁的原料,這種東西長在山上,果實顆粒很小,熟的果實是黃色的,有時候在山上幹活累了,人們就用它來解渴,感覺也還是不錯的。

3.“山丁子”,這種東西長在山上,果實顏色是紅色的,好像大櫻桃🍒,吃起來有一種酸酸的感覺,口感也是很爽口的。

你的家鄉有這些野果嗎?歡迎大家共同探討,我們可能相距很近。


承德範兒


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出生在農村,但我為了生活踏上了背井離鄉之路,你是這樣的嗎?雖然城市熱鬧非凡,但還是遠遠不及我們村裡的那種樸素又寧靜的生活,做這篇關於家鄉野味的文章又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雖然不那麼甜蜜,還帶有一絲的貧苦,但就是這樣的一個環境孕育了我。

1. 茶片。是由油茶樹的葉子生長而成的,嚐起來又甜又脆

2. 圖1的是茶片,下面這個也是一棵茶樹,這叫茶包,是由油茶片自己包裹而成的,味道相比茶片要甜,小時候一到春天放了學便穿著帶有幾個大兜的衣服去摘然後和小夥伴分享。

3. 全國應該都有這個野果的吧,當然每個地方的名字是不一樣的,我們那這個叫()應該是一種梨!味道熟得很甜,不熟的又硬又澀,簡直咬不動。

4.八月瓜 。很多人應該都吃過,特別是現在城市裡很多人都會挑著籮筐到街上來賣,味道嘛就和香蕉差不多,酸甜味,就是籽特別多

5. 刺梨。這個小時候我到不經常吃,首先是因為不管熟不熟都是澀的,而且刺兒多吃得時候容易扎嘴所以我個人不怎麼喜歡吃

6. 上面給大家說的結茶片包的的大樹,忘了說了,一般小樹只能有茶片不會收到茶果,茶果一般會長在這種大油茶樹上。

7. 哈哈哈!這個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吧。是的,這是葡萄,但它可不是大棚種植的,這是自家種的,黑色的是沒有成熟的,吃了能酸掉牙,成熟後是泛黃晶瑩剔透的,就是甜的像初戀啊。

8. 我們叫它(),是農村裡最常見的野果,熟的時候吃起來是甜的沁人心脾的那種。


9. 糖臘,名副其實,這種野果就和它的名字一樣甜,但吃的時候得小心,因為它全身都是刺,只推薦嚼。

10. 龍棗。這東西真的不多,野生基本上沒有,因為其形狀長得像龍的觸角所以得名龍棗,熟透的時候是極甜的,半熟的就有點澀但不苦。

11. 野生(李子),不吃紅的吃黃色的,你的牙齒就等著酸掉吧!

12. 雞屎泡(桑葚)。在我們這邊名稱雖然有點不好聽但卻是最甜的野果,吃過的人知道順便還可以用來染染指甲,哈哈哈~

13. 野生(獼猴桃)模樣和水果店的是一樣的只是個頭大小而已,摘回家放幾天,軟了再吃,比水果店賣的好吃百倍。

14. 很多人也知道這個,是的,是板栗(也有個暱稱,叫毛慄),但這是野生的,個頭很小,吃起來有點麻煩因為有殼,但味道卻比板栗甜的多。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小夥伴也在不斷地回憶自己小時候吃過的野果了吧,想起來那時候真是無憂無慮呢,每天放學就只知道去哪兒哪兒野。野完後就回家吃飯,時間匆匆,過得是飛逝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