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了劉邦?

秦始皇雖然是千古一帝,但是在他死後秦國很快就分崩離析,六國貴族勢力紛紛崛起,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就是項羽和劉邦,項羽和劉邦兩人都是楚國人,不同的是項羽身份高貴,是著名大將軍項燕的後代,

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了劉邦?

曾經抵抗秦軍力竭而死,死前說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言壯語,而劉邦只不過出生一個平民人家,後來當上了泗水亭的亭長,轄區不過十里之地,是大秦最小的官吏。

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了劉邦?

2000多年前中國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天下崛起的七個諸侯,分別是秦國,楚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齊國,這些國家經常打仗,弄得民不聊生,其中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改革,國力逐漸強大,在秦始皇登基後滅掉了其餘6國,一統中原,還派遣蒙恬北擊匈奴,命令趙佗南征百越,還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匈奴進攻,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秦始皇還下令車同文,書同軌。

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了劉邦?

在秦朝末年,項羽和劉邦紛紛崛起,在楚懷王麾下效力,為了能夠打敗秦軍,楚懷王曾經下令:先入關中者可為王,而項羽選擇了攻城略地,一步一步憑自己的軍事實力打到咸陽城,可劉邦不一樣,劉邦繞過秦軍重兵把守的城池,最後兵不血刃的得到了咸陽,可惜劉邦雖然拿下咸陽,卻沒有實力將咸陽吞併,主要原因是因為劉邦的兵力只有10萬,而項羽的兵力有40萬。

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了劉邦?

項羽知道劉邦得到咸陽之後非常氣憤,於是駐軍霸上,準備攻在咸陽城一舉將劉邦拿下,後來他的謀士范增建議只要設下鴻門宴,讓劉邦過來赴宴,在宴會上就可以殺了劉邦,可惜沒想到項羽內部出了奸細,那就是他的叔叔項伯,他原本和劉邦麾下的謀士張良有交情,於是勸說張良趕快逃命,還說出了項羽的軍事機密,表示項羽要置劉邦於死地,可是在鴻門宴上,項羽並沒有殺了劉邦,成為了千古謎團。

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了劉邦?

那麼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呢?其實不是項羽婦仁之人,而是項羽一旦殺了劉邦,那麼跟隨他麾下的其他諸侯也會離心離德,再也不肯為項羽賣命,畢竟今天你殺了劉邦,那麼下一個會是誰韓王,楚王,還是其他諸侯,如果劉邦故意舉兵造反的話,那麼項羽有足夠的理由殺了他,可是他敢來赴鴻門宴,那麼項羽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一人而失天下這是不明智的,這才是項羽在鴻門宴不肯動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