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地都是自己留种子,现在好多蔬菜竟然也不能留种子了。为什么?

wywywygxy


这是我收到最具三农情怀的问题。先生视角独特,以小看大。也是对农业有话要说。那么,做为晚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部分种子已经很少了。比如老玉米种子,大豆种子,小麦(有区别于现在种植的小麦),燕麦,黑荞……这部分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背后原因需要更高层面来解读。这里不细说。

2.商品农业压缩了传统农业的生存空间。资本进入和土地收入微薄等因素影响了种子的选择和取舍。农民都知道,有一部分种子是不能直接留种的。即使是留种也会影响产量。比如白萝卜,胡萝卜,甘蓝等十支花科的蔬菜种子 ;杂交种子(玉米,小麦,水稻),还有一些大蒜,生姜,土豆,南瓜,红薯等都有。这样的情况。先不讨论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说一下利益。1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种子的培育,销售实际上在少部分人手里,商品农业决定是向土地要效益,而不是保护和发展,贵州的老水稻,东北的大豆,江南的酒米,山东的花生……都有这样的影子;再说农民的土地收入。实际上玉米和水稻完全可以自己育种,为什么又没有留下来呢?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这是目前种子情况的主要原因。

3.种子的情况还没有结束,在农村发展空间还没有完全释放以前,种子情况个人认为还是不乐观。必须榨出市场最后一滴血,农业才会回归。从保护传统农耕文化,遵从地区差异。让产品回归本质等层面上看,个人并不主张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个定义。要解决以种子为代表的农业问题。个人认为还是要综合治理,平衡发展。

但,对农业的发展不悲观,在新一轮土地博弈中,农业的根不会丢失,种子的情况也会得到保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更多力量的协同。

个人观点,仅供分享。我是书剑,欢迎交流。

最后分享几张农村图片,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小伙伴。








书剑说三农


之前种菜都会自己留种子。其实那些种子种菜啦,基本上都是专门有地方培育的吧。

不过也有的是属于移植的。那对于那些瓜果的蔬菜类,基本上都会有种子,比如说茄子的种子以及这个冬瓜的种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留的。

现在不留种子了,是为什么呢?

现在不能只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

其实现在的人种植蔬菜的在农村里面,只有老杨会种植,也就是老一辈的人,那么在农村里面年轻人也不多,所以种菜的基本上都很少。

种菜的都少了,那更何况,留种子种子的留到明年再种植的情况下,他是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筛选的,特别是对于产品的筛选。

那么现在这种情况,竟然少种了那么,这个品种的筛选也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好筛选。

卖菜的,卖菜苗的多了。

其实针对于这个问题而言,我们觉得,现在自己培育比较麻烦,多半很多人都是到街上去买,因为有的人呢专门培育这个品种来售卖。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贪图省事,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到街上去购买这个菜苗,或者直接购买优质的种子。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第1个呢是直接节省了我们自己的时间,不至于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培育这个品种的问题。


更加高效和节约。

总的一句话来说,是为了更加高效和节约时间,因为所有的品种都在自己培养的时候。

那么这个时间浪费了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培养这些品种。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通过更节约,更加快速的方法,来解决掉就行,情况来解决掉这个时间上的问题。

所以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就不需要自己去考虑,顾虑那么多了。


农人莫小道


时光倒退三四十年,基本上每家都会留农作物的种子。这样来年的种植也有了保证,在自家的菜园子里面,种植的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留下来的种子。那么自己留种子和买种子有什么优缺点呢?

自己留下来的种子。

就我们那里来说,现在自己留种子最多的就是花生了。每年在花生收获以后,都会选去最大,最饱满的一部分花生,来进行下一年的种植。但是这样缺点太多了。


第一,种子越来越小。当我们选择最好的来进行下一年的种植,慢慢的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拿花生来说,当遇到干旱的天气,可能整个花生都不会太大。

这样一来花生种子也会越来越小,慢慢地产量也下去了。

第二,种子基本上没有抗病性。长时间的留种子,不但会变小,而且种子的生命力也会变的很脆弱,像花生这些需要破土而出的农作物,出芽率都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还要不断地补种,这样一来是非常麻烦的。

还有就是自留的种子,在抗病性方面也是非常脆弱的。天气稍微有些不正常就会出现病虫害,如果控制的及时可能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行动晚了,或者是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就可能会出现减产或者是绝收的情况。


所以说自留的种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优点的,但是有很多的农民都会种植,这样是对种子的喜爱,也是农耕文化的传承。

买的种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买的种子,都是进过农业公司或者是农科院,用科技的力量来改变种子的力量。我感觉优点有下面这些。

第一,产量高。这一点毋庸置疑的,买来的种子在产量上都会比自留的高。中国十几亿的人口,有了产量就能保证粮食,蔬菜等百姓基本生活必须品的供应。有效保证了食品供应的安全。这也是农业相关部门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二,抗病性好。在生产种子的同时,提高了产量。也会在抗病性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在主粮方面,每个品种新的种子在销售之前都会进行种植实验,有的也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进行实验。


这样种植出来的结果,会更好帮助种子公司,农业部门来改进种子。这样到我们农民手中的种子也会更适应环境,更安全,更高产。


无吴五


现在很少自己留种,到底为什么呢?

绝大多数种子都是杂交种,只有第一代表现产量最高,第二代就会出现分离,一部分代表的是母本性状,一部分表现出父本性状,而且异花授粉,经受风力、昆虫、人类操作和野生动物的传播,自然和其他品种杂交,出现不稳定性。


我们都知道,杂交种的父本和母本都会有一些显著的缺点,比如产量低、品质差、抗病虫和抗逆性有问题,所以才没有杂交种的综合性状好。所以,杂交种必须只能种一年。

有些农作物已经采用了脱毒技术处理,一般情况下,繁殖基地生产出来原原种和原种,生产上选用的都是原种一代或者第二代,因为这些种子非常容易感染病毒病,生产用种一般也只能使用1~2年。

生产用种经常出现品种退化,包括自然杂交、感染病毒,土壤里面的细菌和真菌也会影响留种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上,原则上都是每年购买种子,以求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