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都宅在家裡,是因為他們沒經濟壓力嗎?

暗中向光明


御宅族一詞起源於日本。宅男一詞,也是日本的發明。


看上去的確挺清閒的,是否真沒有經濟壓力,每個個體各有差異。


有的一部分是啃老族,靠用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存款為生,這個當然沒有經濟壓力。還有一部分,不是沒有經濟壓力,而是為了逃避經濟壓力。


日本御宅族,大多沒有正兒八經的工作,天天躲在家裡,活在虛擬網絡世界中,玩玩遊戲,應援一下48系偶像,買買遊戲道具。


他們對活人世界的社交與事物沒有什麼興趣,乍看上去感覺挺嘚瑟,實際上就是一種逃離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的表現。


當然結不結婚,生不生小孩,現在是每個人的個體自由,但很多御宅族連父母也忘了孝敬或者關愛,只對自己負責,這種其實是家庭責任失格的表現。


另外,很多御宅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甚至長時間只待在家裡小房間裡,對社會事物莫不關心,其實幸好這一部分人不算是日本社會的主流,如果真成了主流,日本也離over不遠了。


所以愛國,敬業,奉獻這些話,其實並不是空話,他的確是社會永續發展都需要的一些基本元素。



北京不冷東京熱


不是的,曰本年輕人在家中,是看家的,不宅在家裡,不是他們沒有錢的,日本經濟是發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