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老龄化趋势加重,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无论是占国内总人口还是世界总人口,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据了一个大的比重。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我国老龄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我国老龄人口占国内人口比例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目前来说,我国的老龄人口早在2007年突破1亿大关,此后也一直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预计在2020年,65周岁以上人口将会达到1.6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数字的增长预示了我国的老龄人口数量正在急剧攀升,老龄化时代已然更上了一个阶段。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2009年-2018年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趋势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基数大的同时面临着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类寿命延长的既定事实,老龄化的趋势只增不减,现阶段如何保障老年人过上一个有质量的老年生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如何规划好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问题,已然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问题,对于居民养老,我国也是不遗余力,最大限度的给予养老帮扶。在去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表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分成了6大点28小点,其大点为: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二、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

三、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

四、扩大养老服务消费;

五、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六、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多种模式助力“养老”,“养儿防老”已成过去式

老龄人口激增之下,单凭国家帮扶所能做到的着实有限;因而,社会和个人也应当为了养老失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目前来说,养老模式共分成3种,分别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区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一种最普遍,也是最传统的养老方式,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意在表示我们应当将赡养父母视为一个人生的基本责任。父母养育子女成人,子女赡养字母终老,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一代代传承下去。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家庭养老相比于其他其他养老方式多了一份人情味,多了一份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幸福感,家庭养老促进世代交流,给予老人一种归属感。

本质上来说,家庭养老其实倾向于一种子女的投资再汇报,父母对儿女年少的投资转化成子女在其年老时的汇报。简而言之,就是将养老托付给子女。子女赡养,本无可厚非,也合情合理。但是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子女数量变少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等方面无形之中增大了养老压力。

“独生子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意为家庭中只生育一个孩子。20世纪70年代的一场计划生育热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面临人口爆炸的风险,为我国前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其也遗留下了些许“遗憾”。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计划生育”政策之下,“独生子女”家庭剧增,按照时间推算,首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者,如今也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而“独生子女”的弊端却显露无疑。早在20世纪末,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已破一亿大关,比例高达近1/4,而且随着第一代子女独生子女进入育龄期,这一比例还会迅速攀升。

如今很多家庭的构成为“4+2+1”模式,对该模式简单解释为一对夫妻上面有两对老人(即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需要赡养,下面有一个孩子需要抚养。如此一来,对于该模式下的夫妻双方,给到的压力是十分大的,即使真心想要赡养,也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便想要真心想要赡养,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一来,尽管“家庭养老”能够促进世代交流,使得老年人有了精神归属的幸福感,精神层面得到满足了,物质方面呢?

一家人小到衣食住行,大至房子车子,乃医疗、护理费用,生活的方方面面哪一样都需要钱,而这些都需要由两个人来承担;这些压力之下,家庭生活质量差暂且不说,难免会滋生出许多的家庭矛盾,使得家庭的幸福感日益衰弱。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所以说,“家庭养老”模式,确实是一个能够维系亲情,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的绝佳模式,在达到这样的理想的前提是子女能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这样的养老模式。

而现实往往残酷,2020年,老龄化步入一个新时代,而这一阶段的老年人,往往是“计划生育”国策下的实践者,他们的子女面临着“4+2+1”的家庭构成,在面临着繁重家庭责任的同时,他们的经济实力却不能够支撑着他们很好的履行“赡养责任”。

如今,当金钱“撑不住”的时候,一切的幸福都是浮云。这也为“家庭养老”敲响了一个警钟。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自我养老”模式

“自我养老”模式即依靠老年人本身,脱离子女独立进行养老生活。“自我养老”模式常常会体现在失独老人的家庭或是自愿脱离子女独立进行养老的家庭,依靠政府的政策补助或是自己中年时期积攒的资金储备,以此保障老年生活的稳定、有质量。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不同于子女健在的完整家庭,在“失独家庭”中,“自我养老”已然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老人年凭借自己的积累或是自己的资产投资再回报来取得养老生活的保障。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就目前来说“失独家庭”的普遍经济水平并不宽裕,在有收入的时候背负着房贷、车贷,生活尚且拮据;好不容易在古稀之年还完了贷款,却要面临着该拿什么养老的难题。

其生活境遇可想而知:空守着房子、膝下无子无女,古稀之年失去了经济来源,却还要面临着养老的困境。养老难的现状之下,空有房子,又能住的了多少年头?

“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可是随着老龄化的趋势越发增长,养老需求只增不减,建设“养老社区”任重而道远,而且养老社区的养老模式该如何选择也是一个大问题。

依靠家庭、自我、社区实现的养老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为居民养老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受制于当前的社会现状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化程度。

破除“养老”模式弊端,重见“老有所养”曙光

以“保险”视角,剖析“养老问题”之痛处;借“保险”之功用,重见“老有所养”之曙光。

保险配置助力“家庭养老”

首先,就“家庭养老”而言,“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弊端显而易见——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要承担着“4+2+1”模式下的家庭责任压力,在加上如今的生活成本太高,各个方面都需要用到钱,仅仅依靠2个人的经济收入是很难承担“4+2+1”家庭模式下的压力。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基于现状的考虑,利用保险手段,在老人的中年期(一般在40岁之前)预留一部分钱,储存在养老年金的保险账户中,积累一段时间后,转化成特定时间段内的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但是,除了考虑到生活成本之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生病在所难免。所以,关于养老费用如果仅考虑到生活成本是不够严谨的,还需要考虑医疗费用。所以,如果老人没有保障,没有任何对冲疾病风险的工具,在养老生活中必然举步维艰,万一不幸罹患疾病,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所以,家庭中,老人的人身保险配置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老人的合理人身保险为重疾险+医疗险+意外,保额可以依据经济水平设定,但险种类别不能马虎。

但是就目前来说,一方面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另一方面国民的保险意识不够深,造成当前我国的保险业发展水平距世界保险业发展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先来看看我国近几年的保险密度变化情况: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2009年-2018年我国保险密度的变化情况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应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09年-18年这十年间,我国的人均保险费支出(即保险密度)为831元,上升到2724元,增幅约228%,从增长幅度的角度去看,还是较为可观的;但是如果从数值来看,结果就差强人意了。

人均年保费支出2724元,单从保险费数值来看,能够买到的保险确实有限,要知道一款重疾险的保费支出普遍在4000元以上,而养老年金更是动辄上万的保费的支出。

在来看世界的平均保险密度,早在2017年,世界的平均保险密度就达到了634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达到了约4184元。比较之下,我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Ps: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

在来看看我国近几年的保险深度变化: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2009-2018年我国保险深度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的保险深度有涨有落,但是大体上还是趋近于增长,保险深度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尽管我国的GDP总体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但保险深度确实有些难以启齿,2016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经达到了6.28%,而我国仅为4.12%。反映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居民保险意识仍然有待提高。

Ps: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

综合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保险的保险缺口仍然很大,由此可以推测出健康保险和商业养老险的购买人群必定有限,在养老压力如此大的当前,老人的保险保障几乎为0的现状下,着实让养老问题“雪上加霜”。所以,“家庭养老”模式下,其运作的主要前提必然是让老人配置一定的保险保障, 老人“颐养天年”,与子孙世代交流的前提必然是建立在吃喝不愁,病有所医的理想状态中,如果毫无养老金准备,健康保障几乎没有,一切都将沦为空谈。

保险版“以房养老”助力“自我养老”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在“自我养老”模式下,一般采用该种模式无非为2种,一类是自身条件尚可,夫妻2人为了不拖累子女,自愿脱离子女独立进行养老生活;另外一类是遭遇中年丧子危机,且只育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即我们所称的“失独家庭”,尤其是在“计划生育”热潮之下,“失独家庭”的数量大幅增长。

因为考虑到“失独家庭”的房子在老人逝世之后没有子女继承,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概念开始产生,其主要运作过程为老人以房子充当“保费”,与保险公司约定去世后的房子归保险公司所有,但保险公司需负责老人的养老生活,定期给付给老人生活费。

无可否认,“以房养老”概念上确实可行,也真的能够为“失独家庭”提供一个更有质量的养老生活。

但在实际中但却受制于各种因素,如国内精算水平、风险分散机制等还存在不成熟的方面,而且,并非每个“失独家庭”都会有房产。因此,保险版“以房养老”的受众群体仍然只是一部分人,尚未普及到每个人中。

“CCRC”养老模式助力“社区养老”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社区养老”更倾向于一种服务模式,在专门化的服务模式之下,“高质量”渗透入养老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饮食、医疗、护理等方面均有专业的人进行服务。

社区养老依托国际 “CCRC”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一个更有保障、更有质量的养老生生活。

“CCRC” 意为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

据悉,我国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名旗下的“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就是引入CCRC养老模式,配备“1+N”的全方位养老服务,真正的让老年人过上一个高质量的养老生活!

写在最后:

2020年人口老龄化2.0时代已然来袭,垂暮之际能够安然走完人生的轨迹是多少人的梦想,“养老问题”作为一项民生大计,关乎着国民的幸福程度,传统养老模式下的“养儿防老”受制于社会的构成转变,“4+2+1”模式下的夫妻2人很难给老人提供一个有质量的养老生活。“养儿防老”时代已成为过去式。

现如今,唯有依托社会力量,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才能够切实保障一个高质量的养老生活。

我们坚信,养老问题解决之际,是一个“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梦想就在眼前!

少子老龄化挑战来袭,“养儿防老”不再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