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局外人》有什么感受?

月球贼亮


读《局外人》的感受?在谈论感受之前应该厘清一个界限,那就是你作为哪一类读者来谈论这个阅读感受?同样还要清楚的记住经典的解读是千人千面的,哪怕再客观的阅读感受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一、阅读经验的三种分类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是分三种的,一种是作为普通阅读者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体验,这个往往是充满个人经验的感性的个别的经验,这个的影响因素往往是取决于读者的个人生活的经验,甚至现在的阅读的心情都会影响到阅读感受;第二种是另一个相反的极端,完全的理性客观的几乎脱离了所有完全个人不具备共情经验的学者研究,他们往往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来审视一部文学作品,当然进行研究的基础是首先要有第一种经验做基础;另一种则是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的阅读感受,这是介于前两种的一种阅读体验之间,他们则是以第一种阅读感受为基础,又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利用自己已有的文学经验来审视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严肃文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属于第三类,所以我会按照第三种阅读体验来谈论一下我的读《局外人》的感受。

二、关于《局外人》的个人阅读感受

在《局外人》的第上部分的开端就是“我”的去参加自己卫衣的亲人——母亲的葬礼。根据后来的描述中要知道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很好,因此描述关于这样的开端,古典文学会写的庄严肃穆克制的悲哀,哥特文学就会阴森恐怖恍如地狱充满绝望,浪漫主义就会显得忧伤浓得化不开,至于现实主义的作品就会浸入内心来细致真实的描绘,但是这个《局外人》的开头的“我”乍然看来却并没有任何关于悲伤的感受,连那种克制的悲伤都没有,相反他会感觉十分的烦躁显得有一些“不近人情”,随着对院长,护士守门人以及来守灵的人的近乎令人作呕的外貌描写,更可以认为是他内在烦躁的外化。

在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却迅速陷入一段肉体欲望之中,似乎这一切都透露这他对母亲的不近人情,但是是这样的么?并不是,先是可以从院长语无伦次的话当中找到端倪——“我”工资不够却是唯一一个供养母亲的人,这显然是说明他对母亲有着为人子女的感情,等到周天独自在家那段感觉自己家和母亲住感觉刚好但自己住却显得过于空旷来看,证明他对母亲的感情实际上是十分深的。至于为什么会对一个女子毫无征兆迅速的产生极为强烈的欲望,我认为这绝不是因为之前的“想要把她搞到手”,原因可以考证一下,他俩再遇的场景,对于女子乳房的描写,乳房一方面会有色情的意味,但是更多的是关于母亲的象征,那种无处安放派遣的悲痛在这样饱满的母亲象征之下喷涌而出,因此会在二人的交合之中频繁涉及到乳房以及“我”对女子“乳房”的痴迷。所以经过这一层的分析可以证明莫尔索对于母亲是充满了爱的,这也证明了他在下半部分的阐述的真实性。也是可以反驳司法机关一味地将他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的结论的。

至于在阳光蓝天的情形之下却毫无征兆的杀死一个毫不相关的阿拉伯人,也绝非是那种冷酷无情的原因。如何解释?如果是一个不具有任何文学素养的读者来读就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是如果具备这是存在主义的加缪创作的作品就会理解了。

加缪的存在主义核心就是荒谬的,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十分荒谬的毫无意义的,而人所处的世界完全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一时的流动,因此对与莫尔索而言,这样的世界是完全的主观的,当他出现了巨大的悲恸难以派遣之后就会寻找各种方式派遣。至于为什么会利用性欲,暴力来解决派遣,这就得谈论存在主义哲学的背景了,有点离题的倾向就不做过多的叙述。这个也会是对下半部分所呈现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原因。

因此在读完《局外人》的感受是无比的压抑与阴郁,再回味就会感到一种介于《罪与罚》与《围城》之间的荒谬和怪诞。继而就是那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最后回归到麻木。

三、意识流动的世界

本来如果只谈论感受在第二章就可以结束,但是作为第三类阅读者的阅读经验为出发点,那我还是应该在设置一章简单的来完善一下我的论述。

在前面讲到作为存在主义指导下的文学作品所要体现的一个中心意义就是世界于个人而言是荒谬而毫无意义的,真实的世界实际上是个人意识的反应,所以天空会是绿色的,有那么一点意识流的色彩,但是这也是现代主义流派们的一个重要共性,因此在文章的上半部分的体现,似乎是按照上帝视角呈现的实际上并不是,实际上加缪所展现的是“我”的意识世界。

比如在开头会有很多的气味的感受,这实际上就是感官的无限放大,或者“感受着夏夜在我们的棕色皮肤上流走,妙不可言。”再比如为母亲送葬的时候“洒在妈妈棺材上的血红色的泥土与深深混在泥土中的白色树根”这样的描写,到对邻居狗与主人的相貌互换,时间肉眼可见的腐蚀房间等等就可以证明我们阅读的时候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现在科学给出的客观的世界,而是“我”的意识流动中构筑出来的意识世界。

等到下半部分被捕入狱主人公的思维被禁锢,因此又会转换成另一层的视角来呈现这个故事。(作者:月彻楼)


一往文学


加缪的这篇文章是我在大学的时候看过的,具体的内容已经淡忘,但我还记得当时我的第一感受——跟我现在的情况好像啊!

当主人公偶然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过来参加葬礼的时候,他跟他的母亲的关系已经淡漠。

有时候我的状态似乎是一样的:某一天,听到妈妈得了早期血管瘤,我的内心没有什么特别的波动,就像听到了一个寻常的事情。

我却为此感到害怕,但是因为不同于社会道德而感到害怕,还是单纯因为父母养大了我,对我这么好而我却如此冷漠感到害怕呢?

主人公似乎更加游离于他所在的社会,他光明正大地表示他并不难过他的母亲去世的事情,而我似乎需要加上一层伪装,避免我的与众不同。

他杀人又跟他不在乎母亲去世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他们合理化他行为的荒诞做法罢了。网上有很多人都在兴奋地揣测媒体报道事件中的人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犯错,为什么被害。似乎给这个人安上一个理由就可以告诫自己:以后不要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那么,这是否是合理的呢?

就像我一样,上了大学之后,家里人说:“可以给辅导员送点礼。”我却很冷漠,我觉得学习好,不违反校规就好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我一直在思考,主人公生活在一个荒诞的环境中,直至被扼杀。那么我呢,我所生活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呢?我是不是已经被同化掉了?

以上,便是我对《局外人》的思考。



九卿1234


这本书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个是开头的描写。主人公的母亲死了,但具体是哪天不知道。还一个是人们总喜欢用道德去审判别人,总强迫别人要和自己一样,一旦不同,那就是别人有问题。

主人公默尔索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激怒了那些和他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的人。

世人总喜欢站上高高的道德台去指责别人,当看到一个“另类”时就不能接受,凭什么主人公默尔索可以活得这么洒脱,这么随性,这么自我,这么目空一切。我看不惯,我不喜欢,所以我要制约他,要毁灭他。

书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你们可以把我的肉体杀死,可是你们无法强奸我的灵魂。”主人公默尔索哪怕是到了临死的那刻,也不会求情,也不会承认自己的确是有罪的。

我亲眼见过我婆婆在见到她公公的遗体时,第一时间扑上去嗷嗷大哭,哭了几分钟后,立马又擦干眼泪,和她的小姑子聊天,神情毫无半点悲伤之意。我不明白,相比主人公默尔索的“冷漠”,难道这样的虚伪就值得人们歌功颂德吗?

你怎么能判断,默尔索表情之下,内心有无痛苦之意。人们一面讨厌虚假,讨厌戴上面具,但是对于真实,却又无法接受。这也是为何有太多人喜欢演戏作假。为了迎合别人,为了讨人欢喜,为了不被世人孤立。

这本书的作者加缪,每次读完他的作品感觉都很沉重,他的另一本小说《鼠疫》也一样。虽然谈不上很喜欢《局外人》 主人公默尔索,但是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存在即是合理的,大千社会就应该包容万千。主人公默尔索经历了种种荒谬的事,他那荒诞的体验,会让人觉得,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真是太幸福了。



拆书帮一诺


荒诞且真实,这可能是我读完《局外人》唯一的想法。

荒诞之中又含有真实,仿佛就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一般。故事开头主人公因为妈妈的死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让人感觉似乎他对周围一切都漠不关心,缓慢迟钝无所谓的态度。检察官的态度也让人觉得荒诞,以公诉人的身份起诉默尔索过失杀人,但却把默尔索因为母亲去世的冷漠带入与到毫无关系的案件中,并以此推断出这个杀人者的灵魂出现问题。可惜,他似乎没有灵魂。

“一个在精神上杀了自己母亲的人和一个亲手杀死父亲的人,是要以同样的罪名退出人类社会的”。

社会具有规则性,一个人在所难免的要遵守这些制定的规则。要么打破规则,要么遵守规则,别无他法。

默尔索的死亡只是因为其没有遵守社会的既定规则,所以他的结局是注定的。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打破或者说不遵守规则的人都只有一种结果。

如同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写到: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那只猪最终还是逃脱了人类为其制定的种种规则,所以它或许是幸运的。而默尔索与之相比,似乎就是悲惨的。

如同作者加缪在《局外人》后记中谈到:我只是想说,这本书的主人公之所以被判刑,是因为他不参与这个社会设定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就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徘徊在社会边缘,游荡在生命边缘,孤独而充满肉欲。

作者认为默尔索的死亡是因为他想要真实,而于现实世界而言,这种真实往往看起来不那么可取。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社会既定规则的默尔索,只是有人选择忠于内心,有人选择随波逐流罢了。

但到底哪一种选择才是正确的,恐怕没有答案。


市井物语


读完《局外人》之后,我在想,也许应该先去看看《鼠疫》,也许那会更适合我的趣味。

一位诗人曾经说:“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局外人》所展露的真实于我而言,就是生命无法承受之多。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在阅读之路上,《局外人》终究是一块绕不过去的里程碑。

我想用“现代性”这个词语来形容《局外人》。另一部我用“现代性”来形容的书则是卡夫卡的《变形记》。特别解释一下,我这里使用“现代性”,是想指一种现当代所特有的、并且至今仍旧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的感受与体验。

写于一战时期的《变形记》展示了在刻板的线性的现代时间维度下人性的扭曲与情感的泯灭。写于二战时期的《局外人》则进一步写出,不仅现代人在逐渐异化,世界也在逐渐变成一个异己的不可抗装置。

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渐渐演变成《海上钢琴师》里1900所说的:“我从一生下来就和这个世界擦肩而过。”

我们都成了孤独的怪物。

现代社会里,我想不止我一个人会有过加缪的感受——“世界只是一片陌生的景物。我的精神无依无靠,一切与己无关。”

“局外人”默尔索并不试图改变生活。他对于升职、结婚、交际都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生活的改变只是习惯的问题,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他最常说的就是“在我看来都一样”。这既是不在意,也是无能为力。

我们选择不了世界,是世界在选择我们。

为了平息于处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默尔索(或许他本人都没意识到)极力地想要在人类同伴中寻求到身份认同感。

向上司请假时他并不打算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因为“凡是人总得有点错误”;困在监狱之中的他还在极力地想向别人证明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旁听者的另眼相看与异常的罪犯身份都让他感到无限恐慌。

这个一生试图和人类保持一致的人,最后被人类亲手判处了死刑。

故事停留在一个充满星光与默示的夜晚,默尔索决定了以死亡来和人类保持最后的一致。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默尔索帮助惩罚一个摩尔女人,误打误撞地杀了一个阿拉伯人。最后却和阿拉伯人关在一起,探监的则是许多摩尔人。

所谓人类同胞,也是一团混乱。

这种现代性并不是绝对的、普遍的。默尔索的某些品质还是有待商榷。他只是他所处的那个“上帝死了”的年代里,一个安静的绝望的虚无主义者。

加缪对默尔索是极为赞赏的,称他是“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但我更喜欢北岛的一首诗里对世界的态度:“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我依旧有很多热情,给分开,给死亡,给昨天,给安寂。”

从《局外人》面世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世界在不停地变化。

虽然我们依旧和这个世界不熟。

我阅读的是柳鸣九的译本。柳鸣九在译者序中特别强调了加缪创作时对于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主张通过社会学批评方法来研究这个文本。

加缪笔下描写出的所谓“现代司法制度”与“意识形态绑架”对人性的摧残,无疑是清晰而深刻,甚至于让人脊背骨发寒的。

然而我私心以为,任何一部经典作品最后都是指向人类命运这一永恒母题的同一或者不同方面。人和异己的世界之间那种日益紧绷的张力,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所指。

当然,经典毫无疑问是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的,我所讨论的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这部被冠以“黑色幽默”之名的小说,其本质确是相当正经的。

像后来中国的王小波、莫言,无一不是在试图重现乃至超越“加缪式荒谬”。在那些滑稽离奇的情节与幽默戏谑的语言之下,覆盖着最现实的问题与最严肃的心。

阅读《局外人》,于我而言,并不是一次很舒适的阅读体验。

但是阅读的意义确确实实是无可替代的。

最后,我还要说,虽然我的读书随笔开头平庸,但是《局外人》的开头,其经典性是不输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 布恩迪亚上校将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青年刘书超


一年前读过这本书,昨天又找出来看了下,发现加缪要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和我们现在生活的状况也有太多契合之处。

这本书里,主角默而索是个清醒的悲观主义者,不信仰基督,也不相信感情,是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旁观者,对于大部分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这种倾向。

“永远也不应该演戏”是他的基本生活准则。

参加母亲的葬礼时,他感到炎热、疲惫,也意识到,人是必然要死去的,他虽然感到悲痛,却也认为“无论是妈妈,还是我,都不需要从对方得到什么,再说也不需要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什么。”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垂暮之年的母亲离开,是一种解脱,“任何人都没权利哭她。”

他把生命看作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尊重人性,在意是否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悲痛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绪。人在悲痛时,可以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也可以沉默不语,独自神伤。若是以哭声的音量来衡量悲伤的程度,未免太过可笑了。

可是,在关于他杀人的整场判决中,所有人都以他对母亲过世的冷漠态度,来揣度他的思想、性格和情感,以至于检察官“控告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最后判处了他死刑。

默而索的母亲下葬那天早上,天气十分炎热,护士跟他抱怨,说:“走得慢,会中暑;走得太快,又要出汗,到了教堂就会着凉。”

默而索深以为然,说出他的心声,也是加缪意欲表达的主题之一:“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被要求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如何去符合社会定下的种种行为规范,时常被外界的言论、观点所影响,太过注重表面的东西,太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模样,却也因此,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正如默而索所言:“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作为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加缪都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自由是一种负担,但加缪更加看重个人的选择,更加强调反抗的重要性。

默而索之所以感觉幸福,在于他从始至终都坚持着做自己。这是一种无法被打败的执着,也是微弱却不灭的反抗之光——不刻意伪饰,不弄虚作假,自如地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连微笑和流泪都要被规定和限制。

在和《局外人》构成相互阐释关系的散文《西绪福斯神话》中,加缪认为西绪福斯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为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和拼搏,哪怕知道结局只能是悲剧。

重要的是,知道“人是否能义无反顾地活着”。

这样的热情和投入,又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

毫无疑问,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遵循基本的社会规则,但在某些方面,我们需要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不被外界推着走的自由。

我想,自由不是无拘无束,肆意妄为,而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不断探索自我,尊重自己真正的志趣和追求,挖掘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再次读《局外人》,发现下意识地把它更多地和我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理解的侧重点也有了变化。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深以为然。




痴末


彼时,东欧有一种受农民们欢迎的古老习俗,农民们逮住一只只鸟儿,把它们的羽毛涂成彩色,然后将它们放飞到天空。当这些色彩鲜艳的生灵重新飞回到同类鸟群中后,其他的鸟儿却视其为有威胁的异类,纷纷群起而攻之,啄咬、撕扯它们的羽毛,直到将这些“异类”活活杀死。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便是这样的一只色彩鲜艳的鸟,只不过他的羽毛的颜色是其天生的。默尔索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是那么的淡然、不在乎。

默尔索跟母亲没有太深的感情,在母亲葬礼上没有一滴眼泪,甚至不记得自己母亲去世的日期;

老板要给他一份好差事,他却默然对待,表示去不去都可以;

在母亲葬礼的第二天,交了女朋友,看电影,上床;

女朋友问他愿不愿意结婚时,回答说:“结不结婚都行,如果你想结,我们就结。”

人际关系上,他也没有世人皆有的世故考虑。面对声名狼藉的雷蒙,他很轻易的就答应了对方做“朋友”的要求,对这样的一个人有求必应,最终被拖入是非的泥潭。

在法庭上,即使面对事关自己生死问题的辩护时,他的态度也是平淡超然。

默尔索在世俗文化面前,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局外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淡然超脱、老实本分、温良顺从、是多么的人畜无害的存在。

这样的“另类”性格,在入世的“局内人”看来是不可取的。他可以被描述成随和、温顺、不计较、实在、佛系。也可以被描述成冷淡、孤僻、不近人情、没规矩、散漫放浪、胸无大志、没主见、没斗志、浑浑噩噩、混日子等,总之,就是无法再社会中立足的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活的过于真实和透明的人,在他过失杀人,站在司法程序和大众面前接受审判时,他平时生活中的种种“出世”的举动,却被夸大渲染,描述成魔鬼与恶棍的行为。舆论不再关注他杀人的事实与动机,转而抓住他平时与世俗的纲常伦理相左的举动,将其描述成撒旦之子、社会公敌。临行前,作为无神论者的默尔索,甚至被神甫强行逼迫,皈依上帝并对其罪过忏悔。

看到这样的事实与结果,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会让整个社会自发的组织力量,将身披彩色羽毛的异类杀死?

虽然《局外人》中的故事发生在西方,但从古至今,我们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事儿,从来都不缺。掌管意识形态数千年的儒家,编制了太多的纲常伦理、繁文缛节,以至于到最后,孔孟的道德义务,最后稀薄的只剩一张皮,真正执行的是用戒条伪装出来的功利主义。

伪装者们煞费苦心地,用形色色的道德外衣,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却发现一个毫不伪装的裸奔者。他竟然不穿“衣服”就能和我们一样?顿时,伪装者们将自己负罪感化为怒火,倾泻到了默尔索头上。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就是一个被传统纲常伦理吞噬命运的可怜女子。像默尔索一样,她在一元伦理价值的中国旧社会中,没有生存的空间。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道德,成为了杀人工具,这样的社会让我们现代人不寒而栗。

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多元化,实属不易。即使同性恋,在今天我们的普世价值中也能得到包容。但我们当今互联网上,一样存在因为在生活中犯下违背纲常错误的人,被人肉、被网络暴力的现象。有时,我们同情他们,有时我们也是舆论暴力的参与者。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即是“局内人”,也是“局外人”。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不被我们自己“局限”住。


达文有话说


很喜欢那句,我知道我已无处容身,但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人性很深刻,文字理智带着抽离感,不过度感性,那份恰到好处的克制拿捏让人十分着迷。

我懂,但我不会让你知道。

我难过,但我接受这是生活。

人性的丑陋和美好都在他的字句间展露无疑,却不蔓不枝,清远平直。


姚宓


这个故事中的“当事人”应该是主人公默尔索。之所以说是“应该”,是因为虽然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普通的小职员的一次意外命案来讲述的,但是就像这本书的题目一样,默尔索是个“局外人”。

这个故事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里稀里糊涂的犯下了一桩命案,最后被判了死刑的故事。主干单一,没有什么特别的支线故事。作者加缪仅用了五六万字来叙述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的是疑惑,因为默尔索其实并没有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事实上他的案子顶多算是过失杀人。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无辜。我很惊异那些“正直”的法官们,律师,陪审团,执法人员,他们竟然为默尔索冠上“毫无人性的”、“叛离社会的”、“罪不可恕的”这样的罪名,然后以法兰西的名义——是的,他们用这样的巨大而又毫无道理的名义——判处他死刑。而第二遍看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忍不住的可笑的感觉,我不清楚一场司法判决的具体流程,但是我相信绝对不是像是八卦的中年妇女一样发挥着自己无限的想象力然后果断而决绝的将自己的主观意念施加在一个普通而平庸的只是有些淡漠内敛的小职员身上。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关注过默尔索的意愿。

“你最好别说话。”默尔索被这样告诫道。他曾经这样在心里说:“现在到底谁是被告呢?被告可是至关重要的,我有话要说。”“我甚至被人取代了。”他如此感叹。他至始至终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将我置于事外,一切进展我都不能过问,他们安排我的命运,却未征求我的意见。”

他这个“当事人”竟然至始至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还有比这更可笑的吗?他们讨论,他们臆想,他们争辩,他们认定,他们判决,最后他死刑。这个“他们”里从来都没有默尔索,但是结局却由默尔索承担。想到这里,我又感受到了除了可笑之外的另一种更为隐忍,更为可怕的寒冷,那是一种悲哀。

默尔索就像是陷入了一个局里,他与这个局有关,但是他又与它无关。局决定默尔索的命运,而他则什么也不知道。这个局中的每一个组成都是完美的,每一个组成都在以自己的看法过活,他们用自己的看法来看待所有事,主观意念施加在了所有的生命和非生命上。就像在最后几天纠缠着默尔索的神甫,他认为默尔索一定也能在石头上和一切上看见他仁慈的父,而并不相信基督的默尔索根本不可能再牢房的砖石上看见耶稣的脸。

默尔索是一个非典型的人物,他缺少我们普遍认为的应该成为的人应当具有的几乎所有的东西。说好听一些他是个随和温顺,好说话,不计较,安分,实在的一个人。说的不好听一点,他是冷淡,孤僻,不懂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放浪形骸的人;他是个无主心轴,无志气,无奋斗精神,无激情,无头脑,无出息,温吞吞,肉呼呼,懒洋洋,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总而言之就是个现代社会中没有生存能力的人。

而作者却给默尔索了这样多的赞词:“他不耍花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的局外人”,“他拒绝撒谎……是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到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却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对于很多的事,比如他母亲的逝世,他并不是无动于衷,从文章里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出他对于母亲的爱。那绝不比任何人要少,要浅薄。他的所有反应都是因为他看的开,他看到了许多别的人看不见的东西。站在“局”的外面,作为一个“局外人”。

“如此接近死亡,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默尔索是这样认为的,他并不是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相反,他才是真正站在自己母亲的角度上看的人。亲人逝世时的哭泣很少是真正为了逝者的,只是自己对于一个熟悉的重要的人的离去的无法接受,对于少了一个人的生活的不习惯,对于“死亡”这样的事的本身的恐惧。而如果这样看来的话,也许默尔索不仅不是个没有人性的人,相反,他比一般人都要清楚,都要善良。他站在了另一个人的角度上,对于母亲来说是好事,那么他就没有伤心的必要。

他跳出了局,他跳出了由我们的生活和这个社会一起搅成的局。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局外人”。

默尔索有犯错误的,他最大的错误便是他本身,他不懂得察言观色,他缺少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基本的东西。而事实上,这又是他最为宝贵的,正因为这样,他才成为了一个局外人。也可怜的成为了这个庞大社会的荒谬的祭奠品。


江西君


第一次读《局外人》,会想到底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一时半刻你是不会觉得跟书名有什么关系!

第二次读,你会觉得好短的故事,好平淡,人性好冷漠,主人翁好悲惨的命运!

多看看一些书评和相关的资料后,会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所以一直没领会书中那么深的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