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不吼不叫,只需這幾招輕鬆整治孩子的撒潑耍賴

打罵孩子,吼叫孩子是最廣泛爭論的育兒主題之一。雖然大多數兒科醫生和育兒專家不建議打屁股,但世界上絕大多數父母都承認打孩子。對於許多父母來說,打罵吼叫可能是改變孩子行為的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它通常在短期內起作用。但是,研究表明,這樣的懲罰會對孩子產生長期影響。

不打不罵,不吼不叫,只需這幾招輕鬆整治孩子的撒潑耍賴

沈女士的女兒三歲了,由於沈女士和老公平時都上班,就委託爺爺奶奶來照顧女兒。而每到週末夫妻倆能獨自帶孩子的時候,得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溫馨幸福,滿腦子都是女兒的哭聲。而且孩子哭的原因,都只是一件件小事,比如多吃一塊巧克力,沈女士在孩子的教育上始終堅持原則,不願意妥協。

不打不罵,不吼不叫,只需這幾招輕鬆整治孩子的撒潑耍賴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如果做到以下四點,孩子立馬改變態度。

1. 站在孩子的立場,安靜地聆聽

當孩子堅持要做某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時,父母可以蹲下身來,與孩子的視線保持水平,讓孩子敘述自己的要求,孩子通過整理自己的思維和闡述自己的感受的過程中,可能自己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今天不能吃巧克力,明天還可以吃。

不打不罵,不吼不叫,只需這幾招輕鬆整治孩子的撒潑耍賴

2. 如果孩子還不能表達,替孩子說出他的情緒

當孩子的感受被大人說出來時,他會會感到安慰,明白父母能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情緒漸漸能恢復平靜下來。如果此時對孩子的感受一味忽視,孩子可能會由不能吃到巧克力感到生氣轉化為不被父母理解而生氣,情緒會波動更大。

不打不罵,不吼不叫,只需這幾招輕鬆整治孩子的撒潑耍賴

3. 少問孩子為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在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被家長問為什麼,無異於時火上澆油。孩子需要的是一個能理解他感受的家長,而不是一個逼他做出解釋的家長。

不打不罵,不吼不叫,只需這幾招輕鬆整治孩子的撒潑耍賴

4. 幫助孩子去發洩情緒

對孩子來說,哭是孩子最直接的發洩方式,在哭的過程中,孩子能接受現實和調整自己。除了哭之外,家長還可以利用"扔枕頭","看誰聲音大","畫畫"等遊戲幫助孩子安靜下來。在整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陪著孩子,不能對孩子不管不問。

溫馨提示:懲罰孩子,管教孩子,不止是吼叫,打罵。這可以說是育兒過程中,最需要家長費腦筋去思考的問題,每個孩子的性格,脾氣,成長環境都不一樣,對這個孩子有效的,對其他孩子不一定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