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千牛的强大推力,歼-20为何现在不能登上国产航母?

管海玲


上不上国产航母和歼20有多大推力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不足以上航母,他完全可以通过更换发动机来实现上舰,但是歼20迄今为止没有上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产航母还没有具备搭载歼20战斗机的条件;再者,歼20自身也有一些地方需要作出改进。

图为歼20舰载战斗机设想图。

歼20战斗机用WS10B太行发动机作为自己的主动力,单台推力达到14吨级,双发总推力达到了28吨,使得歼20的总推重比达到0.8左右(作战重量)。再加上歼20的鸭翼设计,使得歼20的总升力大于一般的常规布局战斗机,可以极大的缩小起飞的滑跑距离。歼20采用两侧进气设计,机翼载荷较小,使用一体化3D打印机框,机体强度有保证,是一种非常适合作为舰载机的战斗机。

上图为两架歼20战斗机挂弹展示,下图为歼20和歼16并排停靠,可见歼20的机长和机宽都没有超过歼16,歼16和歼15尺寸一致,所以歼20的尺寸并不是特别大。

然而,歼20要成为舰载机,必须要国产航母作出相应的改进。首先,国产航母需要在002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尺寸。歼20的尺寸较大,需要更大的航母来搭载,扩大搭载的数量;其次,航母需要更长的起飞跑道,毕竟歼20的总重超过了歼15,如果歼15只能刚好做到满载起飞,那么歼20就有些困难了,需要更大的航母提供更长的起飞跑道。当然,如果新一代国产航母能够装备弹射器就更好了。

图为量产型歼20战斗机,歼20如今已经批量服役,海军航空兵不久也会装备。

再者,国产航母还需要针对歼20重新设置自己的充电、维修、保障、充气、弹药、运输等设备,以适应新战机的搭载,否则歼15的保障设施并不能满足歼20的要求,不能充分发挥歼20的战斗力。而且,目前的国产航母002并不具备以上各项条件,所以在003型建成之前,歼20上舰都只能是一个猜想。

图为未来国产航母,只有换成这样的弹射航母,才有可能搭载歼20舰载机。

最后,歼20战斗机自己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加强机身,使歼20有可能在载弹的情况下安全、平稳降落在航母上,同时如果是使用弹射器,那么歼20还需要对起落架进行重新设计,否则在弹射器的拉力下,现在歼20的起落架很可能要被拉断,所以有必须继续加强起落架的强度,最后歼20战斗机还需要更换一些易被腐蚀的部件,以适应海上的高腐蚀度环境。

图为歼20舰载战斗机设想图。

海事先锋相信,等到新型弹射国产航母服役后,新的弹射型歼20战斗机一定会早早的面世的,我们拭目以待。


海事先锋


280千牛很大吗?身为双发战机,280千牛的话,一台也就140KN的推力,也就是约14.3吨。这个推力,跟苏35的117S发动机差不多(最大加力推力14吨,紧急状态14.5吨),属于“三代半”发动机(如果WS-15算第四代的话)。如果是F-22的F119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了156KN,改进型达到了171KN左右;而俄罗斯的苏57战机,目前装备的是最大加力推力15吨的117发动机,目前正在测试号称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了17.5吨左右的“项目30”发动机。

所以,280KN的推力,还算不上强大,只能说——堪用。

至于能够登上国产航母,跟目前的推力大小倒没有直接关系了,因为歼15尺寸比歼20更大,空重不比歼20小(18.4吨左右),发动机推力却更小(AL-31F的舰载改型,12.8吨),照样在国产航母上起飞的很欢。

歼20不仅具有很强的超音速性能,而且也具有优秀的低空低速性能;作为新一代升力体鸭式战机,其在升力系数方面比歼15更大。因此,歼20本身是具有上舰的潜力的,之所以现在还没上舰,是因为:

1、舰载机要进行结构加强。舰载起降对起落架、机身机体强度等方面要求更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舰载机要进行耐腐蚀改进。海洋环境高温高湿高盐分,对战机腐蚀程度比较厉害,需要专门的处理。

3、歼20最大起飞重量比歼15大,现在上滑跃航母的话,性能受限制更大。

4、歼20毕竟是一款更强调高空高速性能的空军型,如果上舰,最好能改进下,比如增大翼展,从而提升低速起降性能;主翼进行可折叠设计,增大搭载量等。

下一代隐身舰载机牵涉到的是后面30-40年的事,因为,我们在考虑舰载机选择时,不能只看现在的2艘6万吨级的滑跃型航母,更应该考虑的是数量更多,吨位更大的8万吨级的弹射航母,和9-10万吨级的核动力弹射航母。而对于后两者,显然歼20改型能够发挥更强大的实力。

当然,具体抉择还是要看海军自己,这并不由601沈飞所或者112沈飞厂决定,目前的各种消息比较胡乱,我们继续观察就可以了。


晨曦谈兵


在全球现役所有战机中,歼-20战机的尺寸绝对是最大的,虽然有关歼-20的起飞重量准确数据并没有公布,但根据各种报道来看,其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超过了35吨(36-38吨之间),理论上也是全球中最大的,如此重量的战机想要在航母上起飞确实不容易!

目前,部分歼-20战机使用的是2台涡扇-10B增推版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在14吨左右,总推力约为28吨,略高于歼-15舰载机的所用的两台涡扇-10B发动机,依然不错!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都觉得歼-20太重难以登上航母,但其实,如今的歼-20想要在国产航母上滑跃起飞并不是不可以!

要知道国产航母有3个起飞点,1、2号起飞点的跑道长度为105米,而3号起飞点的跑道长度却有195米。要知道,对于滑跃起飞的潜力苏联早就做出过测试,在25节甲板风的情况下,苏-37K(现在称苏-33)在110米的跑道上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2.8吨(歼-15满载为32.5吨)!而要在195米跑道上起飞时,在25节甲板风的情况下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8吨(虽然笔者也感到惊讶,但数据如此)!

而如今,歼-20虽然大,但其最大起飞重量也并未超过38吨,况且装备的是2台推力更大的涡扇-10B发动机,早已超过近30年前的苏-33所用发动机的推力,而且歼-20还有一对可动鸭翼,对短距起飞大有帮助,所以如此看来歼-20想要在国产航母上起飞并不难,甚至可以满载起飞!

不过,歼-20虽然能在国产航母滑跃起飞但不一定能实现降落,现在的歼-20只是空军版,并没有针对在航母上降落进行改进,没有舰载机尾钩无法勾住阻拦索,200米的降落跑道根本没办法停下来;而且,基本给歼-20装上了尾钩,其起落架的强度也难以支撑。

当然,如果歼-20真的想要上舰,上面说的那些经过改进后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但是,歼-20战机最终会不会上舰这是要看海军的需求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30吨左右的舰载在起飞效率、搭载数量、起飞难度上都十分合适,所以未来还是中型机上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不是歼-20太大无法在航母上起飞降落!


天下布武


F-35局限性很大,但是短距起降能力天下第一

毫无疑问,一个强劲的发动机可以帮助战斗机更好地在航母上进行起降,比如说美国的F-35战机所配备的F-135发动机,最大推力接近20吨,可以帮助F-35以最短的助跑距离进行起降。从这个角度来看,总推力有望达到36吨以上的涡扇-15完全可以帮助歼-20以极短的距离进行起飞。但是发动机的强大性能并不意味着战斗机能够完美适应任何环境,更不用说是最为特殊的海洋环境了。

从体型上来说,歼-20比歼-15还小,上舰毫无压力

和陆基飞机相比,舰载机有几个特别的要求:第一是舰体强度必须更高,在航母上起降索要收到的冲击都远大于在陆地上起降,如果战斗机机身强度有缺陷,则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短或者是出动率将会大大降低,无论是哪一者都不适合未来中国海军的发展;其次,舰载机所要占据的空间要尽量减小,简单来说便是需要使用折叠翼,或者仿照美国的F-14一般使用后掠翼;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特殊的海洋环境,舰载机必须有着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水和盐对机身的腐蚀。

歼10B的落叶飘让人们对歼-20有了更高的期望

回到歼-20来看,首先歼-20目前还没有配备推力达18吨的涡扇-15发动机,使用的还是涡扇-10B,也就是说其发动机性能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程度。其次,歼-20的气动设计十分严密,无论是加强机体结构,还是改为折叠翼或者后掠翼,都会对歼-20现有的体系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重量增减一公斤、机翼角度变更一度都会影响其飞行性能。

俄罗斯的苏-33可能是最适合歼-15参考的对象

而在抗腐蚀性上,毫无疑问,无论是已经将F-35投入舰载机使用的美国,还是现在正在建立歼-20战斗体系的中国,都处在摸索阶段,隐身战机对于海洋环境会有怎样的反应只能够通过时间累积来进行观察。总的来说,歼-20虽然是一款好的战机,但是现阶段并不适合登上航母。

FC-31是试验验证机,不会入役中国军队

当然,这并非说中国方面没有开发隐身舰载机的打算。此前备受瞩目的FC-31就一直被认为是一款有望登上航母的隐身舰载机。当然,严格来说,作为一款技术验证机,FC-31是根本没有可能登上航母的;但是,FC-31的开发方沈飞却完全有可能研发出一款隐身舰载机。现如今辽宁号上的歼-15便是沈飞根据侧卫系列战机改进研发而来的,而FC-31也证明了沈飞有一定的隐身战机研发技术累积,二者的结合大有可为。

未来的中国隐身舰载机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谁也不清楚

总的来说,歼-20上舰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改进版上舰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更宽泛地说,现如今的中国海军,隐身战机上舰的时机并未成熟。所有关心中国海军的军迷都能预见未来中国的隐身舰载机的出现,但是何时会出现,出现后又需要多久形成战斗力,目前仍难以确定。


区域拒止


首先,歼-20战机和歼-15舰载机装备的发动机处在同类水平,都是装备着AL-31发动机,虽然国产WS-10涡扇发动机已经在歼-10B战机获得成功,但是也只是AL-31发动机的国产化。因此,歼-20战机装备的发动机依然只是三代机的发动机,这跟美国F-22战机装备F-119的15.6吨和最大推力17吨存在着差别,更别说F-35战机装备F-135的18吨,甚至不如俄罗斯苏-57战机目前装备的AL-41的发动机16吨。如果我国WS-15涡扇发动机测试成功,将超过美国F-119,接近俄罗斯正在测试的产品30发动机的18.5吨。因此,歼-20战机就算上舰,其发动机不足也是限制其作战能力的最大障碍。

由于,歼-15战机已经在山东舰和辽宁舰得到应用,其实力也是在全世界所有舰载机排名中实力不俗,已经超过俄罗斯苏-33舰载机和法国阵风舰载机。因此,歼-15战机已经堪当大任。美国F-22战机依然作为空优战机,在世界上飞来飞去,隐身能力依然被各国防空部队所头疼。歼-20战机重任跟F-22战机地位相同,充当我国空军王牌战机。作为我国新晋王牌战机,歼-20战机有限作为空优战机来使用。

然而,根据中航工业宣传片中,歼-20战机已经出现在我国平直甲板上,而且采用弹射起飞方式,这就说明歼-20战机未来不采用滑跃起飞。所以,歼-20战机等待着时机。至于歼-20战机为何不上舰,其中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首先,歼-20战机研制之处就是空优战机,主要依靠隐身能力夺取制空权,保障我国空军获得战场的优势。如果歼-20战机上舰,需要重新测试和机体结构调整,这不是短时间能完成。

其次,歼-20战机采用弹射起飞,就需要在重量上获得取舍,不能在采用如此重量,不然按照目前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很难获得足够动力,这也是重要原因。至于耐腐蚀改进很容易,难点就是如何在海洋中高温高湿高盐分的情况,保证隐身涂层的不掉落。

最后,歼-20战机需要保证各个方面都做到为,特别是翼展和发动机,地面测试,起落架等做到万无一失。

既然,中航工业宣传片出现,歼-20战机上舰场景,相比这点并不是假的,未来将上舰我国003型航母和004型核动力航母必定无疑。


沐风谈兵论道


其实歼20战斗机两台AL-31FM1发动机的推力并没有280千牛,而是265千牛。因为AL-31FM1发动机的推力为13.5吨,也就是132.2千牛。


理论上来说,歼20完全可以上舰的!由于歼20安装有EODAS系统,飞行员可以通过该系统看到飞机下边的景物,对在航母上降落极为有利。为何歼20没有登上国产航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国空军急需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肯定要紧着空军装备。第二:我国四代隐身舰载机的选型还未确定,重型与中型之争。


第一个原因:歼20本来就是为空军研发的战斗机,与海航的舰载机没多大关系。

目前来说,我国空军先进战机的数量并不多,三代半以及以上(歼20,歼16,苏35,歼10B/C)机型的数量都不会超过400架。要知道美国F22和F35的数量已经接近500架了,美军四代机得数量比我国三代半以及以上机型得数量都要多,这差距就太大了。虽说现阶段的歼20采用的是AL-31F99M1发动机,但是已经在换装涡扇-10改发动机试飞了。

歼20就是为我国空军研发的,与海航的关系不大。在面对美军F22和F35先进战机的压力下,我国空军急需一种可以与这两者相抗衡的机型,这也就是我国第四代战斗机上马的重要原因。当初成飞的就是歼20,而沈飞则拿出了三翼面的“歼-14”。在竞争中最终获胜的是歼20,所以说,歼20得研制目的就是为空军准备的。也可以这么说,在设计当初歼20就没有考虑过上舰,虽说其性能足以支撑作为一款四代舰载机。



第二个原因:我国四代舰载机的选型还未清晰。

关于四代舰载机究竟是重型还是中型的问题依旧难以确定,航空母舰同样得甲板面积在搭载歼20时,肯定是要比歼31少的。但是歼20在航程,载弹量,作战能力上是要比歼31强的,这也就关乎到我国海军的定位问题了,究竟是专守防卫,还是功放兼备,亦或是进攻。如果说,专守防卫的话,选择中型的歼31就可以了。以歼31的性能来说,作为一款防御为主的隐身舰载机还是不错的。如果是攻防兼备或者专属进攻的话,还是选择重型的歼20更为合适,毕竟载弹量和航程比歼31要好。歼20的弹舱也可以挂载尺寸更大,数量更多的对地攻击弹药,这是歼31所不能相比的。



只不过,根据多次的宣传来看,我国未来的四代舰载机很有可能是歼31,毕竟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四代舰载机也是中型的F35。等到核动力+弹射起飞的10万吨级航空母舰服役后,我国的舰载机组成模式很有可能类似美国“F35+F18”那样,而我国的则是“歼31+歼15B/D”的中重搭配,歼31负责制空,而歼15负责对地攻击。


由此可知,目前状态的歼20还是紧着空军装备,毕竟对手的四代机数量太多了。(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有网络消息披露,国产新一代隐形舰载机项目进展顺利,正处于实际测试阶段,但到底是歼-20舰载版还是FC-31,目前并没有比较可靠的官方消息,很多消息都是根据官方一些网站八股文披露的丁点信息推断而来,并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因此歼-20是否上舰还有待观察。

网络上军迷对于歼-20和FC-31上舰的问题争锋相对,期待程度不分伯仲,各自有各自特点。FC-31上舰顺应国际舰载机中型发展趋势,主打舰载机携带数量优势;歼-20上舰则更多的看中其优异的作战性能,期望能碾压美国F-35B/C舰载机,从而在技术上实现领先。

其实,有关歼-20上舰尺寸过大这个说法有点不妥当。外界普遍认为歼-20机长21.3米,是现役四代隐形机中最大的机型,但是参照点仅是现役四代隐形机,也就是参照F-35来作对比的;而我国现役歼-15舰载机机长23米多,比歼-20大了整整一圈,既然歼-15可以上舰,歼-20只要实现机翼折叠自然也不存在上舰的问题。这是个理解误区。

有关歼-20上舰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机翼折叠技术。歼-20采用的较大的机身长宽比设计,机身整体修长,最大的难点在于实现机翼折叠,而机翼折叠优势现代舰载机不可或缺的气动技术之一。最主要的问题是实现机翼折叠后如何保证全机隐身性能,通常机翼折叠部位需要相应的机械遮蔽设计,歼-20由成飞研制,在这个方面技术储备远不及沈飞。

其次,外挂载能力。歼-20主要设计为空优作战,其多用途性能相对差一些,国际舰载机主流有明显的多用途发展趋势;迄今为止,歼-20在试验中仅披露过外挂四个大型副油箱的图片,并没有实际披露过其他外挂能力,这也导致歼-20的载弹量或许达不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内置弹舱实际导致其丧失了腹部重载挂载能力。

最后,推重比并不是很大。题主提到歼-20两台发动机推力总和280KN,但忽略了歼-20是现役四代隐形机中起飞重量是最大的;以美国F-35为例,其使用的F-135型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18吨,而其空重仅13吨,推重比达到空前;歼-20作为重型歼击机,其空重比能达到17吨就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280KN的推力着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就算是后边上了电磁弹射器,发动机推力还是略显得不足,有待加强。

上述三个技术性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只是解决起来相对复杂一些,FC-31上舰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这不过在多用途设计上有一定的后发优势。美国F-35在尝试携带无人机作战新模式,歼-20在机载设备领域要远优于当前的FC-31,很难保证军方不会有类似的作战考量,因此歼-20是否会上舰,最终还需等待官方的实锤。


鹰鸽分析


未来歼20的发动机肯定不是涡扇10B的280千牛,而是涡扇15A的360千牛。未来的FC31的发动机是涡扇19A,推力达到240干牛,可能叫歼31或者歼35。

未来上舰的应该是FC31的航母版战斗机,重量达到30吨,叫中重型战斗机。因为发动机RD93的原因,FC31只能是中型战斗机。当FC31配备了涡扇19A发动机才是完整版的战斗机。

歼20有些重,而战斗机都是越来越加重的。如果是海军舰载版一般在空军版的基础上增加两吨,那歼20最大起飞重量是39吨,加上两吨是41吨,去掉4个副油箱5吨,已达到36吨。

人们都说尺寸歼20比歼15小,但重量比歼15重,因为歼20看起来特别厚实,而歼15看着轻薄的多。战斗机加重了,弹射起飞重量大,不能延长起飞距离,只能加强弹射,而是对飞行员有影响。起飞滑跑的距离是相同的,弹射力太大,使飞行员受损害太大,武器要以人为本。

所以下一代隐身战斗机应该是以FC31为验证机的生产型战斗机,FC31的生产型已经接近重型战斗机,已经够用了。FC31和歼15是一个编队,隐身战斗机制空,歼15也是弹射型,执行攻击,就像空军的歼20和歼16。据说现在舰载机正在试验,应该是FC31吧一。



大志远思想空间


网络披露的消息,歼-20的研发时间不会早于1997年,那时间我们还没有心思来折腾航母,现在说它飞起来轻松如雀,能否上航母,告诉你,晚了。机体结构要达到弹射要求,或说起降距离达到航母要求,除非对歼-20动大手术,无疑于颠覆性设计,其难度不啻重新设计一架新型飞机。更何况第五代舰载机的选择,不只有一个歼-20,也许研制歼-15的沈飞人早就想好了,其自筹资金发展一款歼-31,在研制完“飞鲨”,即做好了准备。现在经过多年试飞测试,名声在外也有年,不但隐身符合五代机理想,其多项设计也是瞄准了舰载要求而去的,双发,双前轮,所以魂舞大漠个人是坚定的歼-31舰载机支持者,说起来就有讲不完的话。

威龙营空

海是海,空是空,没有任何轻视歼-20的意思。要讲其中的道理,歼-20优秀,做为制空的隐身战斗机,我们毫不逊色于任何人,如果必须歼-20不可,大改以后也可以,如网友所说,280千牛之强大推力,有了动力,有何不可呢?话是不错,当前航空面临的关键就是要完成动力的突破,然而只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是动力发展相对滞后一些罢了。相对歼-20,也请看看歼-31的卓而不凡,巨大的机头空间相当富裕,为加装大功率雷达,已经做好了精心准备,腹部空间宽敞,有利于设计出一个大弹舱,比之F-35,有更加优秀的空间,你不觉得吗?

鹘鹰制海

网议涡扇-19,其总师获得四川五一劳动者奖章,它的每一刻的动向,不只在国内,就是在国外,也更能吸引世人的目光。正因为它有绝佳的设计,所以才会召人注意。国内那一年的“粽子机”,亮相珠海,都知道我国有了两款五代机,今年更有疯传土耳其采购F-35不成考虑购买FC-31的说法。个人倒不觉得是什么传言,以为完全有这样的可能性。对我们航空业所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可以公开地讲,没有人视而不见。前中航工业的CEO林左鸣先生公开讲,仅就气动设计可以比较,上天就能把它给干掉,此言非虚,咸有认知。说句公正话,它就是为制海而生的。


魂舞大漠


立文为誓,歼20战斗机永远不会登上航母!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就是正确的!

歼20战斗机当初在2011年一亮相,虽然国产航母还没有服役,但是已经有人开始在考虑歼20战斗机是否可以上舰了,这里面当然有些人只是简单的想想,认为先进的战斗机再加上航母,岂不是强强联合,这样的想法就和把洲际弹道导弹搬上驱逐舰一样不考虑实际情况。

当然很多人还是理智的分析,我认为歼20战斗机不能登上航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太大太重

这是最大的硬伤,可以说歼20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歼20战斗机的上舰问题,完全就是一款陆基起飞的重型战斗机,所以导致了歼20战斗机的尺寸是目前已知的五代机当中尺寸是最大的,长度为20.3米,翼展12.88米,高度4.45米,空重就达到了18吨(数据都源自网络),这些数据放在世界所有战斗机面前都是靠前的。

或许有人会说歼15舰载机不是比歼20战斗机更大吗?为什么可以从航母上起飞呢?原因就是歼15战斗机的重量比歼20轻,适合滑跃起飞。

歼20战斗机可以肯定的说,改装下是具备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但是能起降和适合做舰载机是两码事,要讲究实用性!

二、改装难度大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歼20战斗机在一开始的设计时候,是没有考虑到歼20战斗机的上舰问题,也就是没有预留设计空间,要是改装成舰载机,难度非常大,这样的工作量无异于重新设计一架舰载机。

首先就是战斗机的机翼肯定是需要采用折叠的方式,以此来减少歼20战斗机占用的机库面积,然后就是要加强战斗机的机身机构,尤其是加强前部起落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加装着舰尾钩了,这是保障歼20战斗机在航母降落的最重要的结构。

光是上面的一系列的改装,就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费时费力,还不如重新研制一款中型的,专门为航母量身定制的舰载机。

三、歼31更适合上舰

其实除了歼20战斗机,我们还有一款五代机正在研制,目前已经在进行试飞验证,可以说歼31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上舰,整个飞机的尺寸不大,重量不重,适合航母起降!

另外由于歼31战斗机的落选,它的设计公司开始另谋出路,有消息表明歼31的设计公司已经在进行歼31舰载机的设计,未来很有可能登上国产航母。

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航母都是装备了F35隐身舰载机,包括日本和韩国,而我们国家目前只有歼15战斗机,下一代的隐身舰载机研制刻不容缓,所以在歼31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我觉得是个非常好的出路!

以上就是我觉得歼20战斗机不会登上航母的原因,您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