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有个名叫王恒屹的孩子,三岁就出名了,小小的年纪,登上了不少挑战智力极限的大型舞台。他识字有三千多个,古诗词能熟记三四百首,听一秒就能猜出是哪个国家的国歌,更能正确指出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国旗。


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大学生,姥姥姥爷都是初中文化,但她们却都非常擅于捕捉孩子异于常人的部分并鼎力培养。最早发现他记忆里惊人的是妈妈,在教给孩子背《三字经》的时候,她看出几次后王恒屹就能在自己没说完的时候接上下句,由此开始尝试进行一些需要利用到记忆力的练习。


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当父母工作繁忙操心不上孩子学习的时候,王恒屹的奶奶就跟着孩子一起背诗,还自己摸索出一套记忆规律来。以一种“滚雪球”的记忆方式:如果背一遍易忘,就反复从减少提示字数开始练习,最后慢慢的让孩子的记忆越来越深刻,并达到终身难忘的地步。

现在许多的家庭,一提到辅导孩子作业,就是一大心病,就孩子个人而言,那些不愉快的作业时光也会成为噩梦。生活中的有些家长,呵斥完孩子该完成作业后,就自己在一旁玩起了手机,从一开始就不对孩子上心,如何去期待孩子出类拔萃的表现?如果你自己是个鼠目寸光、不能做到给孩子铺好成功路上第一块砖的父母,就不要期待望子成龙了。


清华神班:只养早做打算的天才


清华中的清华,是人们口中争相议论着的神秘班级,这个班级要求的学生,连一省之高考状元都不一定能满足。

2004年,姚期智教授受杨振宁邀请回国,为国家培养计算机人才,成立了清华史上最神秘的一个班——姚班。这里面被录取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是从小就接触编程的,其中不乏初中以前就参加计算机大赛拿到清华加分的——他们都在更早之前被自己的父母捕捉到对编程的兴趣,而在这一条路上进行了大量的培养,才达到了人们口中“少年英杰”的水平。

伤仲永的故事我们都熟悉,一个天才被过早用于赚取名利忽略培养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清华校长对此也有过讨论,清华大学不乏天才,可如果不好好培养,最终也难避免伤仲永的历史卷土重来。


11岁的万海妍,称得上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


在去年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现场,一位年仅11岁的上海小学生万海妍报名参加了支付宝8分钟小程序挑战赛,成为现场最年轻选手。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会后对万海妍十分赞赏,向她发出邀请:支付宝的大门为你打开,欢迎今后加入!


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而这也是因为她几年前自己在杂志上看到编程二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她母亲洞悉这一切之后,还特意给她跨省报了个编程班,初一生的年纪,已经是同龄人眼中的小天才,设计出了不少程序,还写了两部小说。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在国外读完研究生回来的,现在有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5岁的儿子,因为我和丈夫都是做翻译工作的,对孩子未来的英语教育也非常关注。


我曾经听过一个说法,孩子的语言系统在三四岁之前还是尚未完全形成的,而一旦中文系统正式形成了,就会对其他语言产生排异行为。


我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三岁,就开始给他们做英语启蒙教育,现在两个孩子表现都不错的,本来我们打算让两个孩子都出国读大学。


曾经我们也为了图方便给孩子找了很多国内的老师和一些出名的英语机构给孩子做补习,几轮试验下来,我觉得很不合适,因为根据我和我丈夫的口语水平,孩子上了小半年的课,

学到的只有中式英语,总是用中文的逻辑思维去表达,记单词的时候总是是先想个中文单词然后再在脑海里翻译成英文,这样不仅记忆效果差,效率还低。


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所以我决定及时止损,在孩子不到四岁的年纪赶紧给她找个外教老师,免得她的中文思维已经完全形成了,就很难加入英文的语言系统了。


所以我认为在英语学习这一块,如果是要给孩子有长远的规划的,比如想让孩子出国读书或是有意让孩子走保送道路的,我真的建议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如果只是跟着小学老师亦步亦趋地被动学习,孩子就废了。


除此之外,我自己经常会去BBC找一些幼儿英语学习资源,从迪士尼儿歌开始到BBC的睡前故事,我后来只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让孩子把26个字母表背熟了,用的就是BBC那套认字母的资料:字母积木和数字积木,周末的时候我还会带着孩子用牛津的自然拼读世界学习自然拼读。到孩子三岁半的时候,睡前故事我直接改成放英文版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让她自己去听了。


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因为我自己做的可以算是呕心沥血了,所以在给孩子找外教老师的时候主要看重能不能给孩子传递好纯正的发音,能不能让孩子提前体验一下西式教育的活跃,让她从小树立起发表自我观点的积极性。也是费了一番周折,找到现在的外教老师,已经连着上了三年的课了。我觉得外教老师比起国内的老师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不仅仅会教一些得分技巧,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回答和发言。


前两个月放七天小长假,我们一家四口去英国玩了一圈,在那边,几乎我们的女儿都快成为小向导了,不说全程翻译吧,但至少我们跟服务员、酒店店员说什么,要点什么,她都能代劳。走到大英博物馆的时候,她还特别老练地说到,我知道!这里面有沃伦杯!


原来都是上外教课的时候老师告诉她的,而且女儿还小,慢慢的学习过程中说出口的英语也带出了伦敦腔

,还挺好听的,在英国本地,还有点当地孩子的味道。


我们已经打算好了,既然孩子跟的是英国老师学习,那以后只要她愿意,我们就把她送来英国读书,从小开始增强语言能力,估计适应能力会比一般学生好很多。




董卿:父亲的严苛,成为我日后的铠甲

从董卿刚开始识字的时候,她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所以上小学的时候,就因为成绩优异,只读到四年级就破格跳级进入初中。上了中学,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直到今天,在外打拼,也不肯丢下书籍,她说:“如果我几天不读书,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她说,进入社会后,会遭到很多打击,而小时候从严苛的父爱下学到的坚强和毅力,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成为为她保驾护航的铠甲。


3岁记忆大师,11岁被邀入职支付宝,清华校长:神童聪明易没出息


父母之所以为父母,一定要具备比孩子长远的狠心和慧眼,既要有海里捞金的耐心去发掘孩子的天赋,又要有纵横捭阖的气魄去应对孩子间或的怠惰和叛逆。永远不要满足于把孩子丢在学校就够了,永远不要让孩子仅仅止步于普通人的“大众通识性”教育。


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父母眼界的宽度,决定了孩子成就的深度。从小就看名著典籍的人,日后怎会甘于流入凡尘庸俗,从小就见过磅礴山河的人,日后怎会甘于屈居陋巷腌臜之地?

你不试,你怎么知道孩子不喜欢?你不给孩子提供资源,怎么让孩子有环境驰骋翱翔?


点击“了解更多”领取免费学习外教课程一节,更加轻松的学习英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