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其實在一般養蜂過程中,通常無需檢查蜂群,但有時為了瞭解群內部情況,如繁殖期需要增加巢脾或關王斷子等難免需要開箱檢查蜂群。有目的、有計劃地檢查蜂群可以避免盲目檢查給蜂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正確檢查蜂群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擇合適溫度

檢查蜂群適宜溫度在15-30℃之間,氣溫過低或過高時查蜂都會造成巢內的溫度波動,導致傷子、傷蜂。早春檢查應選擇在風和日暖的天氣進行,蜜蜂排洩時因子脾少,氣溫在8℃時就可以開箱檢查。晚秋群內無子,為避免盜蜂應在傍晚時檢查。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二、檢查過程的注意事項

1. 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

檢查蜂群前要將手及身上的汗洗乾淨,不帶異味,穿乾淨的淺色工作服,戴上蜂帽,準備好起刮刀、蜂掃和記錄本等工具。檢查時站在蜂箱一側,不要擋住巢門。

2. 開箱動作要輕

輕輕揭開箱蓋,取下紗蓋及覆布。如果發現該群很兇,蜜蜂撲面而來,這時要靜下來,吸口煙或用噴煙器向箱內四周噴,稍候片刻,待蜜蜂安靜下來再提脾。發現框耳被粘住,可用起刮刀將框耳起松再操作。若蜂箱是滿脾則要先提出1框放好,再提脾檢查。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3. 提脾的方法

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上樑兩側的框耳,垂直提出,以防碰傷兩側的蜂,要領是垂直。然後仔細檢查,看完蜂脾的一面,再檢查另一面。提出的巢脾要保持在蜂箱的中部,這樣即便蜂王跌落也會落在蜂箱中,不會丟失蜂王,這一點初養蜂的人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將脾提到箱外檢查,因產卵王體重大,飛不起來,容易掉落地上造成失王。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4. 檢查蜂群的基本技巧

檢查蜂群時心態要平靜,眼要準,動作要輕穩,放框時兩框耳不要壓死蜂。否則工蜂易發怒,蜇人。遇到蜂蜇,先忍住,平穩放下巢框,拔出蜇針。全部檢查完畢後蓋上覆布、紗蓋和大蓋,再去檢查下一箱蜂。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三、全面檢查

全面檢查費時費工,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進行全面檢查。全面檢查大多是為了解群勢強弱,子脾多少,蜂脾是否相稱,飼料是否充足,蜂群患病情況,蜂王產卵和發育情況等,以確定下一步管理措施。一般全面檢查不宜過多,繁殖季節每月檢查一次就可以。

四、局部檢查

通過局部抽查幾脾便可推斷蜂群是否正常,不必逐脾檢查,這種方法適合氣溫低和外界缺蜜源時。例如,隔板外滿是蜂,說明蜂數增加,需要考慮加礎擴巢;子脾上方有封蓋蜜,說明飼料充足;若子脾上方無蜜,則表示群內缺蜜,應補充飼料;若脾上有新產的卵則表明王還在;若出現新造小塊巢脾,說明需要擴巢加礎了;若發現花子現象,可能蜂群患病,應立即要查明原因,採取治療措施。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五、箱外觀察法

通過觀察工蜂箱外活動,可推斷巢內是否正常,從中找出一些問題。例如,工蜂在巢門前亂爬,表現出不安狀態,採集蜂數量減少,工蜂在箱前振翅,這些都是失王的特徵;如果在箱前找到蜂王屍體,更能證明該群失王;發現新蜂缺翅,爬行飛不起來,說明蜂蟎危害嚴重,應考慮治蟎;巢門前掛蜂鬍子,工蜂出工減少,進粉不多,說明有分蜂跡象;回巢蜂腹部鼓起,落在巢門前休息一會才進入巢內,說明外界出現大蜜源;巢門前工蜂較多,看守嚴密,警惕性很高,相互撕咬,說明有盜蜂活動;蜂箱前出現很多死蜂,可能是農藥中毒或盜蜂撕咬,應查明原因;正常繁殖期巢門前熙熙攘攘,氣溫高時工蜂聚集在箱前或踏板上,說明群勢強大,可考慮擴巢。養蜂者可根據平時箱外觀察情況推斷群內情況,採取必要措施正確管理蜂群。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六、練習捉蜂王

捉蜂王是養蜂一項基本技能。在沒有掌握要領或不熟練時,捉蜂王易使蜂王受傷,進而損失優秀蜂王。捉蜂王要掌握輕捉、輕放,方法是拇指和食指敏捷抓住蜂王翅膀,輕輕放入王籠,捉王時切忌捉腹部。可先通過捉雄蜂練習來熟練掌握捉王技巧,熟能生巧。

七、抖蜂

抖蜂又叫脫蜂,是養蜂生產的一項基本功,像取蜜、合併蜂群等操作都需要抖蜂。抖蜂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框耳,垂直從箱中提出,先輕輕震動一下,工蜂受驚在脾上亂爬,然後趁機對準蜂箱向下用腕力垂直猛抖,此時大部分蜂落入蜂箱,只有個別蜂仍在脾上,用蜂刷掃入蜂箱即可。

養蜂人入門級的技巧——查蜂,你學會了嗎?

八、蜂脾擺放

根據蜂群生物學特性擺放蜂脾,不能破壞蜂巢結構。在繁殖期間,平箱兩邊放蜜脾,從兩側往裡依次為新蛹脾、蟲脾、卵脾、老子脾。快出房的封蓋子脾放在中間,待新蜂出房後供蜂王產卵。下次檢查時蟲脾變老子脾,卵脾變蟲脾,老蛹脾變卵脾,再把兩側脾調到中間,其他脾依次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