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弱的韓國為何能滅掉鄭國?

耿彥佳


鄭國是春秋初年小霸的那個鄭國,韓國是三家分晉的這個韓國(不是今天的韓國),在戰國時期,韓國是如何兼併鄭國的呢?

圖-三家分晉的形勢

三家分晉後,趙國都城在晉陽,魏國都城在安邑,韓國的都城在平陽。

韓國都城平陽在韓國邊遠地區,四周全是魏國的領土,而魏國在戰國初年大殺四方,令韓國兄弟坐立不安。

公元前416年,韓武子遷都宜陽。這次遷都既要躲避魏國的鋒芒,也想將戰略中心轉移到洛陽盆地來。

韓國領土除了被魏趙包裹,南部還與楚國接壤,但韓國單獨去挑戰楚國是不可能的。韓國東側是鄭國,這才是韓國最主要的目標。

鄭國在春秋初年非常強大,繻葛之戰鄭國大勝東周王師,鄭軍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差點生擒周天子。

鄭莊公去世後,諸公子爭位幾十年,鄭國內部大亂。鄭國與晉、楚、宋、衛開戰,勝少負多。鄭國全盛時期的領土,有八成被楚晉兩國瓜分,到戰國時期鄭國已經是個小國。

韓景侯為了兼併鄭國,將都城由宜陽遷往韓鄭邊境的陽翟,以便進行閃電戰,速戰速決。

圖-三晉的遷都過程

不只是韓國遷都,趙國也將都城從晉陽遷到中牟,後來又遷到邯鄲。魏國也將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三晉都遷到東部來,逐鹿中原。

公元前376年,十五萬裝備精良的韓國強弩材士,突入鄭國境內,直撲都城新鄭。

韓國盛產青銅,兵器冶煉技術非常先進,韓國出口強弓勁弩到其他諸侯,蘇秦曾經說過:“天下強弓勁弩,皆出於韓。”

裝備這些精良兵器的韓國軍隊,稱為強弩材士,韓國的強弩材士經常聯合魏趙一起出兵,作戰經驗豐富。

韓鄭邊境距離新鄭不遠,韓人一個日夜便抵達新鄭,鄭國斥候只比韓軍早到達新鄭一個時辰而已。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韓軍打開新鄭南門,十幾萬韓軍蜂擁而入,新鄭城破。

這一年,韓國將都城遷到新鄭,自此韓鄭一家,韓國實力大漲。縱橫春秋和戰國初年幾百年的小霸鄭國,就這樣逐漸融入韓國。

圖-韓國滅鄭國後三晉的疆域

韓國成了戰國七雄,而宋國、越國、中山國等國沒有,真要感謝這些韓人先輩打下的殷實基礎。


地圖帝


韓國只是在戰國七雄裡面相對弱,但是要滅一個鄭國還是不算太難。


戰國初期,三家剛從晉國獨立,趙國和魏國都比較強,韓國雖然相對弱點,但是能夠鼎足而三,也不至於太差。更重要的是韓國作為新興國家,君權相對比較集中,國家能夠直接控制的人財物比較多,這樣就能調動起廣泛力量進行建設和戰爭。戰國初年各諸侯變法改革實際上也就是這個需要。

而鄭國是什麼情況呢?雖然在春秋初年一度莊公小霸,但是很快也因為分封所累。鄭穆公七個兒子的後代被稱為“七穆”,互相輪流執政,也有傾軋政敵。在這樣的情況下,鄭國長期陷入內鬥中,而又夾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所以鄭國在當時很難發展起來。



另外大家注意到,三晉都發源於山西,但是都先後遷徙到中原。說明當時往東發展是戰略需要。趙國從晉陽翻過太行山到邯鄲,魏國也瞄準了鄭宋之間的大梁。兩者基本都沒發生爭鬥。留給最弱的韓空間不大,所以就只能消滅鄭國了。只是等三晉決裂後,韓國繼承了四戰之地的形勢,才會越來越弱。


林屋公子


戰國之初,韓國參與了三家分智、三家分晉,其實力絕不容小覷。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韓國面臨的問題是解決鄭國。於是,韓國君臣趁著兵強馬壯,將開疆擴土的目標投向鄭國,準備一舉將鄭國收入囊中。

韓康子去世後,韓武子即位之後的第二年,趁鄭國新君鄭幽公姬己初立出兵鄭國,結果鄭國戰敗,鄭幽公身死。鄭人立即擁立鄭幽公的弟弟姬駘即位,史稱鄭繻公。韓武子去世以後,即位之初的韓景侯立即出兵鄭國,奪取了鄭國的雍丘,逼著鄭國將國都遷到京邑。第二年,鄭國得以喘息主動興兵討伐韓國,在負黍擊敗韓軍。

之後韓、趙、魏獲周天子認可列為諸侯。韓景侯跟隨魏文侯討伐齊國,韓國的注意力才暫時離開鄭國,鄭國再次得以喘息。在韓國被列為諸侯三年之後,鄭國在楚國、宋國的支持下主動挑戰韓國,出兵圍攻韓國的陽翟。此時,韓國的戰略重心東移,試圖藉助魏國討伐宋國,除掉鄭國的後援,從根本上孤立鄭國,所以此時對於鄭國的搗亂,韓國採取隱忍不發的態度。

不久之後,鄭國發生了內亂,鄭繻公殺了鄭相子陽。過了兩年,子陽的支持者再次聚眾作亂殺了鄭繻公,擁立鄭幽公的弟弟姬乙即位,已經歸屬鄭國的負黍趁亂投韓。

鄭國內亂讓韓國上下興奮不已,趁機大舉討伐鄭國,奪取鄭國陽城。韓哀侯即位以後,認真分析了國際局勢,堅定地認為滅亡鄭國的時機已經來臨。韓國迅速做出安排,制定了短期內滅掉鄭國的階段性目標。韓哀侯即位的第二年,韓國興兵討伐鄭國,一舉奪取鄭國都城,鄭國滅亡。韓國吞併鄭國,向東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了韓國的長久發展,韓國將都城遷到原鄭都,“並其國,享其都”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

戰國之初,韓國、鄭國勢均力敵,形勢的發展也沒有刻意傾斜於一方。但是後起之秀韓國攜分智、分晉之威審時度勢,一舉戰勝周王朝老牌諸侯國鄭國,首開諸侯國間相互攻伐竟至滅國之境地的先河。韓國滅鄭國事件,加速了“戰國七雄”的形成,更進一步為實現一統創造了條件。


歷史倪說


1、在戰國初期,韓國實力並不弱。

韓國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繼承晉國之尚武傳統。以錢穆先生的看法,在戰國初期,韓國之實力,可列在前五名。

公元前444年,韓與魏聯手,消滅了盤踞在伊河、洛河以北的戎人部落。公元前405年,韓與魏、趙聯手,在廩丘之戰中大敗齊軍,齊軍陣亡2萬多人。公元前400年,韓與魏、趙聯手,大破楚師於乘丘。

在三晉反目成仇後,公元前369年,韓與趙聯手,在涿澤之戰中大敗魏軍,這是魏國曆史上最大的慘敗之一。魏罃(魏惠王)的主力被韓、趙聯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關鍵時刻,韓懿侯與趙成侯兩人意見不統一,韓懿侯竟撤圍而去,魏國才躲過一劫。不久後,韓懿侯與趙成侯聯合出兵,攻打周王室,剛上臺的周顯王狼狽不堪,哪有實力與韓、趙兩國對抗呢,只得夾起尾巴向兩國求和。原本就已經衰弱不堪的周王室被分裂為二,史稱“東周”與“西周”。

從以上史實可以看到,在戰國初期,韓國對外戰爭勝多負少,實力不容小視。


2、在戰國初期,鄭國越發衰弱

鄭國在春秋時期是一箇中等強國,不過,自從著名政治家子產去世後,實力迅速衰弱。到春秋末期,鄭國與宋國爆發十四年戰爭(公元前495年—前482年),國力大為消耗。

進入戰國後,公元前468年,晉國知瑤率領部隊攻城略地,抵達桐丘。四年後,即公元前464年,知瑤又率大軍捲土重來,包圍鄭國的都城。

三家分晉後,魏武侯三年(公元前393年),魏國出兵討伐鄭國,佔領酸棗並在此修築城池。除了三晉對鄭國虎視眈眈之外,南方的楚國也蠢蠢欲動,公元前400年,楚國為了爭奪鄭國,與三晉大打出手。公元前398年,鄭國被楚國打得大敗,鄭繻公只得殺死宰相駟子陽,以討好楚國人。

3、韓國滅鄭國

韓鄭戰爭始於公元前423年,當時韓尚未被周王正式冊立為諸侯,韓武子率軍隊進攻鄭國,殺死鄭幽公,鄭國人另立國君,堅持抗戰。

公元前396年,鄭國爆發內亂。被鄭繻公殺死的宰相駟子陽的餘黨反戈一擊,發動政變,殺死鄭繻公,重奪大權。經此變局後,鄭國的實力大大衰弱,這給了韓國可乘之機。

到公元前375年,韓哀侯給了鄭國致命一擊,最終實現吞併鄭國的夢想,使得這個立國四百三十年的姬姓諸侯國壽終正寢。之後,韓哀侯遷都到鄭國首都新鄭,由於韓國佔據了鄭國的地盤,一個國家兩塊招牌,有時稱“韓”,有時稱“鄭”。在《孟子》一書中,把韓宣惠王又稱為“鄭宣王”。不過,此鄭非彼鄭,春秋時代的那個鄭國,已經灰飛煙滅了。

滅鄭是韓國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由於戰國初期史料奇缺,僅有極其簡單的記錄,故而被後世所忽視。


君山話史


其實這個問題存在兩個誤區。

第一,韓國真的不弱。自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分為韓、魏、趙三國。韓國被魏國包圍,西與秦國接壤,南與楚國交界。當時魏國是霸主,秦、楚也是虎狼之國。所以顯得韓國弱小。不過作為戰國七雄之一,跟秦、齊、楚、魏、燕、趙沒法比,跟其他國家比,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就像現在的英、法,雖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已經沒落,可是跟一般國家比,無論軍事、科技還是經濟,都有絕對的優勢。

第二,鄭國並不強大。雖然鄭莊公箭射周天子,擊潰聯軍的進攻,可畢竟是“小霸”。莊公之後,鄭國再也沒有雄起過,總是依附於魏、楚、秦等大國之間。其實力與陳、蔡相仿。

韓國滅鄭國,也是經歷了激烈的交戰。公元前423年,鄭幽公姬己剛剛繼位,韓國君主韓武子(韓啟章)趁機攻打鄭國,公元前375年,鄭哀侯率軍攻克了鄭國的首都,並將都城遷到那裡。其間經歷了52年,所以說韓滅鄭也沒有那麼隨意,打了半個多世紀才打下來。


李論


韓國雖弱,卻也是少年國家;鄭國雖強,卻是老大國家。這中間最大的不同是,韓國的社會活力更加旺盛,外交政策更趨務實。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突出,內亂頻發,嚴重浪費了國力,最終被韓國滅掉。

韓國滅鄭,是戰國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如果單從國家規模和實力來說,韓國並不具備攻滅鄭國的條件,尤其是在列強環伺的中原地區,韓國此舉無疑是改變地緣政治的冒險賭博,是鄭國一系列的內政外交的失誤,加上當時國際環境對韓有利,才讓韓國的冒險政策成功。即使如此,韓國滅鄭,依然是充滿了坎坷,甚至韓國也差一點被鄭國反殺。

(鄭國位於虎牢以東)

鄭國是西周晚期才分封的一個國家,一開始封在了陝西的渭原,靠近宗周,是畿內諸侯,鄭桓公是第一位鄭伯。當時西周王室衰微,鄭桓公為此十分憂心,作為家族族長,一國之君,他需要未雨綢繆。他找到一個博通古今的大學問家,叫做太史伯,諮詢國政。

鄭桓公說:“王室多故,餘懼及焉。與其何所可以逃死?”

太史伯說:“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王室力量不足以依靠,戎狄的力量即將興盛,因此不能夠遷往西北。

鄭桓公說:“如果東遷到江漢平原呢?那裡是蠻夷楚人的地盤,而且有漢陽諸姬可以做為依靠。”

太史伯說:“江漢平原南部的楚人勢力方興正艾,對於戰略轉移的鄭人來說,與這樣的強敵對抗,不是明智的。”

鄭桓公說:“那麼移往南陽盆地呢?漢陽諸姬可以阻擋楚人進入南陽盆地。”

太史伯說:“南陽盆地北部已經有申國了,在申國周圍都是蠻族,同樣不容易立足。”

鄭桓公說:“那麼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鄭國的立足之地嗎?”

太史伯說:“濟(濟水)、洛(洛水)、河(黃河)、潁(潁水)之間比較安全,那裡沒有大國,只有虢國、鄶國兩個小國,容易對付。”

鄭桓公說:“虢國是公國,與天子親近,如今去攻打,道義上說不過去吧。”

太史伯守:“虢國、鄶國兩國見利忘義,只要稍加賄賂就可以取得立足之地。這樣的國君必然會做出違背禮法的事,到時再行征服,就可以完全佔據土地了。”

鄭桓公聽從了太史伯的建議,取得了河南中部地區的十邑之地作為立足點。幾十年後,犬戎攻破鎬京,虢國、鄶國沒有勤王,被鄭國抓住把柄,攻滅了這兩個國家,正式在河南中部立國。

(春秋初年,鄭國是三小霸之首)

鄭國在春秋初年發展至鼎盛,被稱為春秋三小霸之首。可是盛極而衰,鄭國延續了周王朝的分封制,使得國內卿族力量越來越強大,逐漸架空了國君的權力。鄭穆公的子嗣被稱作“七穆”,基本把持了鄭國的官僚系統。因此鄭國國政日益混亂,國勢大衰。

鄭國之所以衰敗,是因為鄭國選擇錯了立國地方。鄭國所處的中原一帶,處於四戰之地,而且周邊都是強國,根本沒有拓展空間。北邊是晉國、南邊是楚國,東邊是宋國和齊國,西邊是成周和秦國。鄭國不管在哪個方向,都不能獲得拓展空間。可是,鄭國的分封制度,要求鄭國必須要有足夠的外部利益輸送才能保持國家的向上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鄭國逐漸陷入了內耗,即使偶爾出現了幾個試圖團結民眾的領袖,也不能改變鄭國日益衰敗的趨勢。

與鄭國大封公室相反,晉國在春秋初年經過了小宗取代大宗的“曲沃代晉”事件後,歷代晉國君主都對公族表示了不信任,公子成年都得遷往別國。這使得晉國沒有強大的公族作為國君的依託,國君不得不依靠卿大夫貴族來管理國政。在家族政治佔據主流的先秦時代,這樣的政治局面最終形成了晉國6大夫執政的格局。

韓氏是三晉中最為弱小的,但是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晉國朝局中笑到最後,說明韓氏的實力也不弱。韓獻子幫助“趙氏孤兒”,使得韓、趙兩國世代交好。最後,趙國以騎兵取勝,魏國以武卒霸蠻天下,韓國則以箭陣聞名。

(韓獻子時韓氏發跡)

三家分晉前,韓相段規曾對韓康子說:“分地時一定要成皋。”

韓康子說:“成皋是貧瘠不長莊稼的地方,要它有什麼用?”

段規說:“一里那麼大的地盤卻可以牽動方圓千里的政權,是因為地形有利的緣故。一萬人可以打敗三軍,是因為乘敵人不備的緣故。大王如果能採納我的意見,韓國一定可以消滅鄭國。”

韓康子說:“好。”

成皋,是現在的滎陽一帶,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地方,叫做虎牢,是兵家必爭之地。

因此,韓國在立國時,就已經確立了未來的開拓方向。韓國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它所面臨的局面與鄭國是相同的,都處於四戰之地,缺少擴展空間。韓國周圍的秦國、魏國、楚國都是惹不起的存在,就算是相對弱小的鄭國,也是二流強國,有兵車千乘,不好打。分家後,三晉之間約定,趙國向北,魏國向西,韓國向南,擴張土地。韓國就此渡過黃河,佔了一些成周的土地,與鄭國直接接壤,國境線犬牙交錯。因此,韓鄭之間,必然會爆發戰爭。韓國的領土在河南中西部地區,與魏國東部領土隔著鄭國。

此時的河南地區,從西到東逐次是韓國、鄭國、魏國、衛國、宋國,河南南部是楚國,北部是趙國。

從公元前423年韓國伐鄭,到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韓國曆經韓武子、韓景候、韓列候、韓文候、韓哀侯,歷經半個世紀,前後四代人努力,終於將鄭國滅掉。

公元前403年韓景候被賜為侯爵,韓國就將都城從宜陽遷到陽翟,與鄭國都城新鄭只有200裡,目的就是在韓、鄭邊境可以光明正大的集結重兵。鄭國對此也並不是沒有準備,他們徵發了全部的戰爭潛力,兵力可達10萬,不敢懈怠。韓國攻鄭,結果沒打下來,反而國內生亂,被鄭國反攻,圍住了都城陽翟。這在戰國兼併戰爭史上,可算是獨一份了。

此後的韓國採取了追隨魏國的策略,敗齊、擒宋、救魯,在中原一帶,可謂風頭一時無倆。公元前376年,韓國與趙國、魏國瓜分了晉公最後一點土地,晉國最終滅亡。三晉為了結盟,在韓國的小城屯留聚會,也邀請了鄭康公。鄭康公想借聚會之機,與各個強國修好關係,因此帶兵2萬前往會盟。

韓國卻在背地裡調動兵力,一舉攻入鄭國都城,為半個世紀的戰爭畫上了休止符。鄭康公正在開會,突聞後方生變,立刻向魏國、趙國求救。魏國、趙國剛剛立國,對韓國極盡拉攏,對於韓國的行為採取了默認的態度。鄭國的南部鄰國楚國則是因為數年前吳起變法失敗,國內貴族70多家都被殺,國君與貴族之間的嫌隙已生,也無力北向爭雄。齊國則在2年前被韓國擊敗,且攝於三晉之威,不敢有所援助。於是,鄭國求告無門,宣告滅國。韓國奪取了戰國最發達的工業中心,並與自己的工農產業相結合,實力迅速上升了一個層次。

(韓國滅鄭後達到鼎盛)

鄭國被韓國滅了以後,鄭氏子孫播遷於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間,以原國名為姓,便是鄭姓之始。一年後,公元前375年,韓國將都城從陽翟遷到新鄭,對鄭國的貴族大加籠絡,快速穩定了人心。

公元前369年,魏武侯去世,魏國公子爭立。公子罃(就是魏惠王)正式即位的第一年,公仲緩奮力一搏,意圖與長兄爭奪王位,勾結韓趙兩國進攻魏國。於是趙成侯和韓懿侯親率兩國軍隊大舉攻魏。

聯軍西進攻打魏國國都安邑,公子罃坐鎮都城,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聯軍勢盛,大敗魏軍,進而包圍安邑。魏國面臨滅國之危。這時候,韓國一句話就能決定魏國命運,雖然韓國最終撤走,可是天下卻留下勁韓的稱號,因為只有韓國步兵在正面抗住了天下第一精銳步兵——魏武卒。此後的韓國,曾多次伐秦。

敗齊、擒宋、滅鄭、攻魏、伐秦,在戰國中期,韓國戰績彪炳,正式進入了戰國七雄的序列。


而知而行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和秦國七國實力超群,成為這個時代的七位霸主。


我們首先看看韓國發端。韓、趙、魏三國出自於晉(著名的三家分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國正式得到周天子冊封,韓國作為諸侯國的身份得到確認,韓景侯正式成為諸侯。

韓國地處中原,東部和北部被魏國包圍,西部與秦國接壤,南部與楚國隔江相望,旁邊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國家中心——洛陽。韓國四周除了國還是國,毫無擴展空間。在戰國七雄中,韓國的疆域是最小的。

正是由於土地有限,缺少發展空間。韓國不僅強盛的時間短,還在後來成為其他六國的"欺壓"對象。

而弱是相對而言的,韓國和大國相比,雖然處於弱勢,對比鄭國就顯得比較強了。

而鄭國本算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大國,深得周天子親近和信任。當時鄭國的自然條件也很不錯,農業產量也較高。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天時地利兼具的國家,卻因為中央政治鬥爭激烈、王權更迭頻繁、內部鬥爭激烈,而逐漸從中央開始式微。

韓國需要發展,只能對周邊的小國進行戰爭而鄭國以然沒落,成為了最好的對象。最終韓國對鄭發起了攻勢。韓、鄭兩國曾多次交手,雙方各有勝負。在到韓哀侯滅鄭的四十多年間,韓國總結了不少攻打鄭國的經驗。鄭國將士也不傻,不會輕易放過來進攻的韓國軍隊。

面對生死存亡的時刻,鄭國國內不像韓國,鄭國無法全心全意的去應敵,而還要分出精力來解決國內矛盾,最終韓國對鄭的戰爭漸漸取得了優勢。韓國消滅了這個對峙多年的對手,取得了勝利。


夜雨綿綿不止


韓國的弱是相對的,它比鄭國還是強多了,不然也不會被位列七雄之一。只不過,韓國與秦楚趙齊魏燕六國相比,它又確實是最弱的一個,所以才會讓很多人覺得韓國韓弱小。



這道理和今天的韓國是一樣的。今天的韓國經濟總量約1.5萬億美元,領土和人口大致就和我們的浙江省差不多。因此,和中美英法俄日德這些強國、大國相比,它很弱小。



但要是放到全世界範圍之內來看,它並不弱。作為一箇中等發達國家,韓國經濟總量全球排名第十一位,僅次於加拿大。韓國擁有發達的工業和科研,賬面上的軍事實力始終躋身於世界前十。因此,韓國的綜合國力能輕鬆擊敗世界90%以上的國家。



同理,戰國時的韓國對於周邊弱小的諸侯國來說,也是龐然大物。鄭國雖然在春秋初年厲害過一段時間,但之後就已淪為三流國家。撐到戰國時,就已經是十足的小國了。別說和韓國比,就是和魯國、宋國、中山國這類次等諸侯比,也還是差了些。

因此,以韓國的國力,滅掉鄭國算不上有多困難……


這些歷史要讀


春秋戰國,烽煙久久不散。在一次又一次攻伐中,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相繼脫穎而出。戰國時期,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和秦國七國實力超群,成為這個時代的七位霸主。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各國之間少了英雄間的心心相惜,而相互攻伐。即使不是一時霸主的國家,也沒能逃開戰爭的襲擾。韓國和鄭國就曾長期對峙,最終韓國成為贏家。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題中所說的韓國是"最弱的"一國是怎麼一回事。韓國發端於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國正式得到周天子冊封,韓國作為諸侯國的身份得到確認,韓景侯正式成為諸侯。

然而韓國地處中原,東部和北部被魏國包圍,西部與秦國接壤,南部與楚國隔江相望,旁邊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國家中心——洛陽。韓國四周除了國還是國,毫無擴展空間。在戰國七雄中,韓國的疆域是最小的。

正是由於土地有限,缺少發展空間。韓國不僅強盛的時間短,還在後來成為其他六國的"欺壓"對象。魏國和齊國鬥爭,韓國就成了其中的炮灰。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發生的馬陵之戰,就與韓國被夾在中間而垂死掙扎密切相關。戰國末年秦國和齊國較量,實力不濟的韓國也無奈成了衝突降級區,艱難求存。

由韓國在戰國百年間的遭遇來看,韓國確實是七雄中最弱的一國。也正如題主所說,韓國確實打敗了鄭國。只不過,這件事其實發生在戰國七雄產生之前,在更久遠的周烈王元年(前375)。

鄭國本算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大國,深得周天子親近和信任。當時鄭國的自然條件也很不錯,農業產量也較高。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天時地利兼具的國家,卻因為中央政治鬥爭激烈、王權更迭頻繁、內部鬥爭激烈,而逐漸從中央開始式微。

鄭國雖然走向沒落,但其周邊國家卻在努力追尋出路。南邊的楚國越發脫離周天子掌控,不斷吞併南方諸部落;北方的晉國易主趨勢越發明顯;東北的齊國隨著改革的推進,出現了齊桓公這樣的霸主……其實鄭國的處境和後來韓國的處境類似,都是夾在大國中間,缺少發展空間還要時時擔心被滅國。

正是這麼兩個處境不利的"小國",最終對鄰國發起了攻勢。早期兩國其實平分秋色,韓、鄭都有勝有負。甚至在鄭繻公十六年(前41 414),鄭國在負黍大敗韓軍。鄭繻公二十三年(前407),鄭國軍隊還在陽翟圍困韓軍。然而最終是韓國取得了勝利,這就和韓國的幾點優勢分不開關係。

首先,韓國在經歷了三家分晉後逐漸走向正軌,社會相對穩定。我們前面提到,鄭國在春秋後期國君更迭頻繁,政治鬥爭激烈,國內動盪不安。而韓國在周威烈王時期得到周天子承認,逐漸以一個諸侯國的身份發展起來。

政局的穩定意味著一國內部有著良好的發展農業和商業的環境。確實,韓國在韓景侯正式被冊封為諸侯到韓哀侯消滅鄭國期間,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逐漸增強。

由於地處中原,和多國接壤,韓國商業活動極其繁盛。北方的馬、南方的魚、東方的鹽、西方的皮革……幾乎只要人們需要,就能在韓國的市場上找到。換個角度來看,只要韓國軍隊需要採購物資,他們就能從多種渠道獲得補給。這給其軍隊提供了發展便利。

而另一方面,商貿的發達意味著國家稅收的增加。也就是說,韓國中央能給軍隊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對於古代戰爭而言,兵馬可以不動,而糧草必須先行。韓國逐漸強大的財政實力給了韓國長期和鄭國交鋒的底氣。

此外,韓國的農業在這一時期也發展迅速。韓哀侯時期,韓國普遍採用施肥的方式來改良土壤。這不僅能直接把荒地變成沃土,還大大提高了糧食單產。沒有韓國農業作為後盾,韓國不可能消滅和自己疆域差不多的鄭國的。

其實,早在韓景侯時期,韓、鄭兩國就曾多次交手,雙方各有勝負。在到韓哀侯滅鄭的四十多年間,韓國也總結了不少攻打鄭國的經驗。鄭國將士也不傻,不會輕易放過來進攻的韓國軍隊。但鄭國國內不像韓國,鄭國無法全心全意的去應敵,而還要分出精力來解決國內矛盾。

面對生死存亡,一心二用顯然是不合適的。韓國和鄭國境遇相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情差距卻一點點拉大。他們就像是龜兔賽跑,鄭國在春秋一盛之後就"自暴自棄"。而韓國卻一點點追上,最終消滅了這個對峙多年的對手。


高會民


韓國滅鄭國時,韓國剛立國不久,戰力還強;而鄭國在晉楚爭霸及秦晉爭霸中已經被蹂躪得奄奄待斃了。剛從晉國分離出來的韓國趁著年輕力壯,一舉擊倒衰老不堪的鄭國,並不是難事。但韓國接上了鄭國的班,成了七雄中最差勁的一個國家。


韓國能滅鄭國實在是因為鄭國太弱了。東周初期,周平王東遷洛陽,鄭武公與秦襄公共同出兵保護王室東遷,與犬戎惡戰百場。秦國因此大功而立國,鄭國國君則因此成為王室三公之一,藉著王室名義消滅了不少小國,實力壯大了。鄭莊公時代,鄭國是一個霸主,想打誰就打誰。後來鄭國內亂加春秋五霸崛起,鄭國如皮球一般一天一天干癟了。到戰國初期,被三晉之一的韓國一戰而亡!

正所謂兩弱不能相亡,韓國實力還是比鄭國強,因此能滅掉鄭國。韓國曆史上拿的出來吹牛的事,就只有滅鄭與申不害變法兩件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