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辄止是经营者大忌,稻盛和夫:资源未耗尽时,绝不抽身而退

企业高管最难决定的是,何时从一个计划中抽身而出,也就是当没有达到收益的标准时,应该在什么地方喊停。但是,如果经营者稍作尝试便放弃了,就永远也无法收获好的结果。所以,稻盛先生的原则是,坚持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当然,稻盛和夫先生并不是一个固执的经营者,他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企业经营就像一个猎人追赶猎物一般,直到追到猎物为止,然而,在偶尔几次遇到资源都已耗尽的情况后,还是会决定收山。这种坚持其实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眼光。

许多人在创业的时候,往往会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但是,每个领域都只是做一段时间不做了,结果,他总是看不到成功的果实。哇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说过:认准了的事,我这个人碰死不回头,不管什么困难,我始终信心很足,勇往直前,办不了,转个弯再走,一定能达到目的。

浅尝辄止是经营者大忌,稻盛和夫:资源未耗尽时,绝不抽身而退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前来演讲。

演讲的当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到了。

只见丘吉尔走上讲台,用手势止住了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

说完,他走下了讲台。

会场上沉静了一分钟后,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正是丘吉尔的决不放弃,英国在二战中才成为唯一一个未被德国灭亡的国家,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稻盛先生指出,要想成功,就要有明确的目标。结果导向,为了这个结果坚持下去,决不言败,不断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他看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先不管物质方面的因素如何,在执行新计划或开创新事业时,没有热情就不能成功。

但是,要是所有的热情都已熄灭,成功看来无望,也就是耗尽了人力,财力,物力等一切资源仍然无望成功,抽身而退才是明智的选择,这当然是在坚持到底的前提下做出的。就是说,不到最后关头,在耗尽所有的资源之前,我们还是应该矢志不移,让热情燃烧到最后一刻。

到那时,我们必须作决定了,因为毕竟不是每件事都能如愿的。在某些极端的例子里,我们一定会知道最后一刻已经降临,那时必须果断地做个决定。这时候也是对经营者的考验,即在不得不抽身时,你一定要果断。

浅尝辄止是经营者大忌,稻盛和夫:资源未耗尽时,绝不抽身而退

王石曾用登山来形容坚持到最后的重要性:登山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生的一种浓缩与延长。开始时往往觉得目标遥遥无期,因为登山的过程非常痛苦,绝无快乐可言,而且中途你随时都想放弃。登山最关键的是坚持下去。生活也是这样,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再去坚持一下,而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念之差。因此,在登山的过程中回想人生道路,你要坚持做你认定正确的事情。

稻盛先生认为,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人活着就是为了坚持不懈的追求,追求并不在乎于能得到或者得不到,只要坚持到耗尽所有资源前,一切都有生机。一个毕生坚持的人,他不会感到生命太长或者太短,他只感到生命的路在脚下延伸,伸向很远、很美好的地方。坚持是一种激情,而且是一种单纯而又强烈的激情,它来自生命本原的需求。

在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坚持就有成功的可能,每一次失败,都会增加下次成功的纪律,每一次客户的拒绝,都能使成交更进一步。坚持到底,我们不是为了失败,更不是为了放弃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什么路都可以选择,但不能够选择放弃这条路。不计较过去的是非成败,只抱定信念。当筋疲力竭时,再试一次,一试再试,直到成功为止。

坚持,是一种信仰、一种自信以及一种信任。因为坚持可以支持一个人,一个企业产生力量面对顺逆;坚持让我们相信自己所做的事,相信末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让我们相信产品、相信公司,并且在信任产品后,才能将美好的体验分享给他人。

浅尝辄止是经营者大忌,稻盛和夫:资源未耗尽时,绝不抽身而退

在稻盛先生看来,在经营过程中,不做到满意的程度,绝不放弃。失败是一种心理状态。每一次开展经营计划,都要让自己完全相信这项计划意义,然后着手实行。之后如果遭遇困难,谁都没有放弃的理由了。若是一条路走不通,就设法开辟出另一条路,直至达到真正的目的为止。

稻盛先生指出,在经营或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往往是坚持信念,消除恐惧、怀疑、及所有问题的人,在耗尽所有资源前,绝不抽身而退,才能尝到成功的甘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