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表要看懂,只用五步

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潤非常可觀,但是股價卻逐漸下跌,或者公司的利潤一年虧一年賺,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掙扎在退市邊緣。

那是因為淨利潤掩蓋了且真實的盈利能力,要識別企業的盈利能力,需要對利潤表拆分細看。

利潤表要看懂,只用五步

一瞭解,瞭解利潤表的結構

企業利潤表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營:業利潤,二是利潤總額,三是淨利潤,反映一個企業盈利能力好壞,我們主要看營業利潤。淨利潤是超重的因素太多,比如政府補貼,比如處置資產都可以讓一個虧損企業變成一個盈利企業。

利潤表中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項目構成了企業的營業利潤。再加上補貼收入、營業稅外收入減掉營業外支出,構成企業的利潤總額。再減掉所得稅費用,則構成了企業的淨利潤。

利潤表要看懂,只用五步

二、拆分收入


如何判斷一個企業的收入是否正常呢?

這就要從兩個維度,一個是從收入的結構,查看企業收入主要構成是什麼?二是看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趨勢,是逐漸增加還是逐漸減少還是波浪前行?

利潤表要看懂,只用五步

1. 分析收入結構

通過營業收入的結構分析,可以觀察企業的業務重心,辨別企業的主營是什麼?上市公司炒作什麼量子概念、雲計算等等。這些概念多年來未給企業帶來收入實質性增長,那真是為了收割一波韭菜和大股東套現。

收入結構中的概念性收入能夠佔到多少,可以判斷一個企業到底是真正做事,還是隻是為了炒作。

2.分析企業收入增長的動因

量價齊升,表示企業的營收狀況良好,量漲價不漲,可能表示產品的競爭更加激烈,量跌價漲,除了壟斷性行業外,很可能表明其採取了一種殺雞取卵的政策,只為了一時的利益。

比如東阿阿膠,年年提價,價格漲上去了,銷量萎縮了,2018年利潤達到頂峰,但2019年反轉出現虧損,說明公司可能採取一種殺雞取卵的政策,非常不利於後市企業的發展。

3.毛利率的變化

毛利率的變化可以反映企業的競爭力是變強了還是變弱了?道常毛利率的提高,表明企業的產品更具競爭力,才導致客戶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購買的產品或者標誌企業成本控制更加有效控制。

利潤表要看懂,只用五步

三看運營費用


營運費用包括銷售費和管理費用,這兩項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越高,說明企業的運營成本越高。眾多共享經濟之所以失敗,就是在於它的運營費用過高。辦公租賃行業的 we work,他的病因沒有佔到公司,營業收入80~90%,如此高的運營成本,很難降下來,導致經營失敗,最終投資者成為了背鍋俠。

這裡面有個需要挖掘的,就是管理費用當中的研發費,當企業的研發費用佔收入比重越高,或者它的絕對值很大,表明企業注重科技研發,它的成長空間非常大,競爭力也比較強,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研發費用的投入,遲早會大浪淘沙,被淘汰掉。

四查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構成當中,應當對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補貼)保持警惕,這兩個項目給企業帶來的利潤不是長久性的,不能持續,只能是偶發性的。很多上市公司為了保殼,通過處置子公司的方式,讓企業的利潤轉正,但這樣導致後果是公司的資產質量越來越差,如果沒有被其他公司借殼,退市是遲早的事。

五除非經常損益

影響企業淨利潤的還包括政府補助,固定資產處置收益,這些所以通常都隱藏在政府補貼或者意外收入當中。為何很多上市公司營業利潤是負的,但是淨利潤反而是正數。

並不是說企業真正盈利了。而是企業為了保住上市地位而採取的一些補救措施。鑽了上市規則的漏洞。

投資者在看企業利潤表的時候,應當分清利潤表中哪些項目能反映企業真實的盈利情況。最後還原一個真正符合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盈利能力的利潤表。

利潤表要看懂,只用五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