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这种喝甜牛肉汤的习惯会不会在年轻一代失传?

孙湛1


在洛阳,喝牛肉汤的最高境界就是喝“甜汤”。

甜汤,可不是放“糖”的汤,是牛骨、牛肉煮出来的没有加任何调料的原汁原味牛肉汤。这种汤一般人喝不习惯,只有“老喝家”才能享受的了。

想在洛阳见到喝“甜汤”,你就往老城区、瀍河区走,那里喝甜汤的人最多。

下图为瀍河区马小道家的“甜牛肉汤”


洛阳被美赞为“汤城”,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等大小汤馆近2000家。每天早上五点过后,各大小汤馆都陆续开门营业,早上喝第一碗汤往往都是老汤鬼、下夜班的工人等。

在洛阳喝汤有句俗语:六点喝汤、七点喝水、八点喝油。意思是说六点的汤是头锅骨头汤,七点的汤中会加入水,八点的汤中会加入牛油。当然,这都是说的以前,以前煮汤的锅小,卖不了一上午,才会有这样的情况。现在,煮汤的锅超级大,中小锅盛汤,足够卖一上午。

我开始连续在汤馆喝汤是从2006年开始的(之前都是偶尔喝一次),2006年12月1日前,洛阳的牛肉汤起步价是1.5元,12月1日后牛肉汤起步价统一上涨为2元,经过这些年的上涨,现在起步价有5元、6元、7元、8元不等。

在2006年前后都听俺爸说,老城那边人喝汤,都是不放盐、不放菜、不放辣椒喝“甜汤”。当时心里想,什么味道都没有的“甜汤”怎么能喝下去,我可享受不了。

经过2006年至2016年这十年的喝汤,终于下定决心要去老城喝“甜汤”。

2017年1月17日的早上, 我骑电动车30分钟跑到老城万安街喝甜牛肉汤。当时正是“四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间,起步价5元,我买了一碗5元的汤一份锅盔。汤票递给盛汤师傅后说了一句:“甜汤、不要油”。一碗“甜汤”盛好了,我端着汤找地方坐下,先拍完照片后开始喝汤,汤鲜美、味清香,喝起来挺顺口,第一碗汤一会儿就喝完了。又去添了第二碗汤(洛阳喝汤“添汤”是免费的),放菜和调料,又喝完了。去添第三碗汤,放菜、调料、辣椒,把买的锅盔泡进汤中(我只有泡馍才会放“辣椒”),开始吃饭,三碗汤,吃饱喝美了。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老城喝“甜汤”。

在老城喝“甜汤”,我的喝法可不是最高境界。在去万安街喝“甜汤”的时候,我见到当地的居民(老人)拿着自家蒸的大蒸馍去喝“甜汤”,半干不半的蒸馍,泡汤碗里一多半,手里拿一小部分边喝汤边吃,二个蒸馍二碗汤。我看这当地老人“泡蒸馍喝甜汤”,心里想,这一定是喝甜汤的最高境界了。

下图为老城区万安街的东关“甜牛肉汤”


这两年,在我的带动下,身边朋友也有几个人开始喝“甜汤”,喝“甜汤”一定是喝汤的第一碗,第二碗想喝甜汤再接着喝,不想喝甜汤就放调料、放菜、放辣椒,顺序可不要弄反了。

大料是上火的,不要任何调料的“甜汤”天天喝问题都不大,并且现在喝“甜汤”的人在逐渐增多,肯定不会失传!

下图为老城区马武周家的“甜牛肉汤”


人在风上走


洛阳的汤说实话很一般,大多都是靠调料出味,汤锅里面材料不够多,不够精,开封的汤熬的时候只放新鲜的肉和骨头,大火熬致浓白,任何一家汤锅都可以直接喝,不用放调料。只放盐和味精,辣椒自己根据口味掌握,现在开封的汤最少15起,不算烩菜。洛阳的五块起,可见成本不高,所以汤也不行。


康忙咧次够咚次咚次


当然不会。


洛阳作为一座汤城,牛肉汤是许多洛阳人早餐的最爱,我本人作为一个洛阳人早上也特别喜欢来碗牛肉汤,喝完真的是感觉神清气爽,仿佛一天都倍有精神一般。

洛阳的汤文化流传了将近两千年,老一辈的洛阳人有许多都喜欢喝甜汤,也就是不加盐的牛肉汤。我看到在其他回答中还有个说加糖的,咳咳,不作任何评价。

我现在无疑是喜欢喝咸汤的,不然会感觉饼丝没有味道。我偶尔也会喝甜汤,但是发现不是所有的汤馆的甜汤都是能直接喝的。

洛阳汤馆不计其数,一碗汤最便宜五六块钱,不要肉的话三块钱就可以来一碗清汤,在全国也没有如此好的条件可以去尽情喝汤了。

我在许昌上学时那里的丈地羊肉汤特别有明,但是动辄都是二三十一碗,许昌禹州市的花石羊肉汤也特别有名,但是二十起步的价格可不是天天都能喝的。所以洛阳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汤馆众多汤的质量也就各有千秋,有的店甜汤鲜香可口,喝起来非常的舒服,放盐反而会遮住其中的鲜味;但是有的汤馆的汤的品质就要差一些,甜汤喝起来口感很不好,只能放盐去喝。

所以经典的汤不论何时都会让人喜爱的,尤其是对汤的要求更好的甜汤。我现在喜欢甜汤可能是因为我的年龄没有达到那个时候,可能再过几年,我的汤里也不再放盐,而是专注于那一碗鲜到极点的甜汤。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


萌之帆


首先普及一下外地的朋友和在洛阳生活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或者半辈子的洛阳人,肯定会有人说,我在洛阳活了半辈子了从来没听说过牛肉汤还有甜的,甜牛肉汤不是在汤里放糖的意思,指的是从锅里熬制的汤直接盛到碗里,不放葱花等配菜,不放盐和香料,这个就叫甜汤。

其次我们说什么样的汤馆儿有甜汤喝,其实很简单,敢卖甜汤的基本都是老馆子,至少是站得住脚的得有很多回头客的地方,您找一只买饼丝的地界问老板有没有甜汤,这个老板指定会跟你说,啥甜汤,甜汤是啥,我卖这么多年汤了不知道你说的是啥,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家就不是干这个的他确实不懂啥叫甜汤,还觉得你提的是无理要求,二是他知道啥是甜汤但是他不敢让你喝,因为甜汤对熬制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起码要用棒骨熬制,比如熬制时间的长短,比如骨肉处理的是否干净,都会影响到汤的味道,那些只会用香料遮盖腥味或者异味的老板怎么可能让你喝他家的不是用骨肉熬出来的汤?那不是自己砸自己牌子么。

讲一个这两天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儿,省内其他城市的两个朋友到洛阳出差,我当然首推早餐就是去吃泡馍(就是喝汤),他两个都说是不是泡着饼丝吃的那种辣椒很多味道有点儿腥腥的汤,我说是的名字都叫牛肉汤但是味道不同,次日晨我去接他们办事说带他们尝尝正宗的牛肉汤,他俩都摇头说吃不惯,我坚持要带他们吃,说如果觉得不好吃咱立马换你们想吃的只要洛阳有的任何食物,因在新区办事儿,就近只能去了马建国家,他俩还没进门就说这个味道肯定好,真的能闻出来骨肉的香味,我笑笑说尝尝吧,端上桌后我建议他俩先别喝,先把勺子放一边儿,毕竟吃泡馍用勺子我自己看着别扭,然后让他们咱先闻一下,答案肯定是一个字儿,香!然后我说今儿咱不吃饼丝吃锅盔,他俩就开始吃了,就吃了一口就说,这个跟他们自己去喝的味道真不一样,还问我为什么汤里没有葱和辣椒,我说这个叫甜汤并让他们尝一口,他们说怕腥,我就告诉他们如果有腥味儿每人赔他们一百块,他们就一人喝了一口,说真的好喝真的香!我顺便给他们普及了一下,敢卖甜汤的地方一是食客多,这个毋容置疑,二是不会只卖饼丝,起码要有锅盔和火烧馍,三是盛汤没有血块,只有肉和少量剔骨肉(去的晚就没了),最后我们三个人吃了六块锅盔,每人添了一次汤,我喝了一碗甜的一碗咸的,他们都表示下次再来一定要喝一碗甜的……

再次我讲一个我喝甜汤的经历,在涧西某所谓的一条街都是卖汤的据称很地道的牛肉汤馆儿,以下是我和卖票的,站锅师傅的对话:

卖票的:几块?

我:七块,一块儿锅盔!

卖票的:没有锅魁,饼丝,方便面,烧饼!

我:烧饼!

站锅师傅:辣椒,血?

我:我要甜汤!

站锅师傅:啥甜汤?我们这儿没有甜汤!

我:你们这儿没有人来喝甜汤?

站锅师傅:没有不知道,说着抓了一把葱花儿放到碗里,要不要辣椒?

我:你们锅里的汤放盐了没?

站锅师傅:没有!

我:盛一碗,啥都不放就叫甜汤!

站锅师傅:这咋吃?

我:没事儿,我尝尝!

以上就是我在洛阳本地所谓的一条街都是卖汤的并且都可好喝的其中一家的经历,就着那个外焦里面还发粘的烧饼,我强喝了半碗没有任何骨香的只有五香粉味道的汤逃之夭夭!

总结:无论哪个区域地域都有所谓的好吃的好喝的,这个好吃好喝取决于你是不是在这个区域或者地域长大,习惯了这个吃法的味道,你没吃过好的并不代表没有好的,你没喝过好的并不代表没有好的,所以千万不要说我十几年,几十年,大半辈子了,没听说过还有这样还有那样的话,只会显得那是你自己无知!!!


耳东耳东耳东耳东


我的印象里,甜咸牛肉汤的差别就是放盐不放盐的差别!说到底就是根据自己的口味自己放盐!但是在韩城、三乡等地是直接放盐的!


牧狼青年


地方方言很难理解?喝甜牛🐂肉汤?如果去东北说:给我来一碗甜牛肉汤,店主非给你多放些白糖不可!不信你去试试,在洛阳去谁家有事主人会热情的说:喝点茶在走吧!其实是白开水?还有父母管女儿生的孩子叫外甥女、真的是辈都乱了、管姐夫非得叫哥?几个人在一起聊天儿非叫:喷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真叫人难以琢磨。


浪子LY93494427498


一般老城、瀍河回民牛肉汤,都得喝甜汤。清汤不要葱花不要辣椒喝着才得劲。


西小屯的张老三


6岁开始去马小道喝汤,都是重辣肥汤,当时家人也没那么讲究,跟着吃慢慢习惯了。一晃35岁,儿子今年七岁了,就像复制一样,而我却开始喝“甜汤”了。吃的不光是早餐,还有前半生的烟火气。品的不仅是家门口的味道,还有过往的时光!力推!![赞][赞][赞]


美笙高琪


93年的,只喝甜汤,从来不去马杰山,希望我儿子以后能和我一起喝甜汤,少吃盐对身体好


sober7866


不会,反正我一直都很喜欢喝甜汤,不放葱花,辣椒,盐。本人今年才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