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派遣人员,所谓同工同酬却差别对待,迷茫路在何方,之后该怎么办?

稀饭妞


对于事业单位的派遣人员,不要再迷信所谓的“同工同酬”。

虽然法律已经明文规定要“同工同酬”,但目前的现状却是派遣人员与在编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如果把工资、补贴和奖金一起算进去,派遣人员的全年的收入连在编人员的一半都没有

而且对于派遣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里是一点发展空间都没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并不像企业,一些国企对于派遣人员可能还会给予转正的机会,虽然转正很难,但是至少有一点点希望。而目前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都是需要通过统一的考试才能进入的,派遣人员不管工作做得多好,工作做了多久,身份依然是无法转变的,所以劳务派遣的工作就是一条死胡同,这条路是根本是走不通的。

那对于劳务派遣人员而言,只有跳出这个身份,才是唯一的道路。

如果想要在体制内发展,那么好好学习,认真看书,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都是可行的,公务员考试每年一般只有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级公务员考试,而事业单位考试每年都是有不少机会的,当然同个平台下如果能考上公务员是最好的。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规则,只能去适应它。既然无法实现派遣人员和在编人员“同工同酬”,那么我们就努力也成为在编人员。

如果并没有一定要进入体制,那么趁早离开,去外面的企业寻找机会吧。其实体制内目前看来唯一的好处就是稳定,不用太担心会失业,而派遣人员连这个好处都享受不到,在最近的机构改革中,各地清退的编外人员不在少数。

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其实体制内工资收入和发展空间都不如体制外,而对于能力不强的人,与其四五十岁被单位清退毫无出路,还不如趁早出去学点本事,至少年纪大了以后还能混口饭吃。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难的不是同酬,而是如何认定同工?认定同工的标准又是什么?2009年《劳动法》实施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实行了同工同酬的单位,他们也是在容易认定同工的岗位上给予了同酬的待遇。

比如部分城市的银行柜台员,通信公司的前台,不管你是编内编外都好,只要在这个岗位做的,都基本上已经同工同酬了。原因就跟我说的一样,这些岗位很容易认定同工,所以也容易实现同工同酬。

题主是在事业单位做的,题主也没说具体做什么。但是事业单位的工作分配往往是不均衡的,认定起来还是有难度。因此2009年劳动法到现在都10年了,都没有一个破冰式的进展。

不过,鉴于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待遇差别太过于巨大,有的省份还是开了先河,出台了文件,主要是从统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出发。在考核奖惩和人事管理方面,适用同一套政策。

也就是说,同一件工作,正式工完成了,他有奖金,而派遣工也完成了,那么派遣工也有奖金。同理,正式工违反了规定,受到了惩罚,而临时工同样也违反了规定,那么他就要受到与正式工一模一样的惩罚。

当然效果怎么样,还是应该持续关注,毕竟开先河的省份并不多。

(参考《关于印发山东省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梦里澜涛


首先,劳务派遣人员跟正式在编人员是绝对不会同工同酬的,要不然谁还考事业编制干嘛,直接去劳务派遣公司不得了。



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又叫临时工、合同工,是由于事业单位工作量大、正式在编人员较少,工作干不完,所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帮助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工作,比如公安系统的协警、城管执法队伍中的协管,还有些园林部门种植养护花草树木的人员,都属于这类,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1.招录方式不同。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一般是通过招聘考试,要求人员最低大专学历,考试过关、面试过关、体检过关、政审过关以后才能被录用;还有一种就是部队军官转业到事业单位工作。而劳务派遣人员,是劳务派遣公司招人,基本上只要五官端正、有劳动能力都能应聘上,不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可能有些辅警和协管也需要考试,但是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不同。

2.签订合同对象不同。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虽然也签合同,但是是跟单位签订的合同,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跟政府签的合同,政府发放一切工资福利,一般只要好好工作、不违法乱纪,无正当理由不会被辞退,被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务派遣人员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不是跟事业单位,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给这些人员发放工资福利,事业单位只会直接派发任务给劳务派遣公司,公司再派发给劳务派遣人员任务,事业单位是不会直接派发任务给劳务派遣人员的。

3.工资待遇不同。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五险一金都是由政府承担发放,一般待遇还不错;而劳务派遣人员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工资福利,待遇比着正式在编人员低好多,基本工资也低,只有五险,很少交住房公积金的。一般牵涉到资金问题,政府肯定是想给这个劳务派遣公司最少的钱,还想让这个劳务派遣公司多干点活儿,劳务派遣公司也想赚钱,肯定也想给劳务派遣人员少发点工资(但是不会低于本地是最低工资标准),这就导致了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待遇不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事业单位想找劳务派遣公司完成一项工作,给了1天时间、100元钱,这个劳务派遣公司可以只招1个人,给他发90块钱工资(剩余10元是公司的利润),也可以招90个人,每人发1元钱工资。作为事业单位来说,我不管你公司怎么招人,发多少工资,反正我就给你100元钱,1天时间完成任务就行;作为劳务派遣公司,我只招1个人,我给你90块钱,你估计会很累,因为一天时间你要不休息才能把工作任务完成,但是你愿意这么累,咱们两个签订的有合同,如果招90个人干这项工作,每个人给1元钱,工资肯定少呀,但是是你个人愿意的,你如果不愿意谁也不会强迫你跟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 所以,劳务派遣人员是绝对不会跟正式在编人员同工同酬的。

给你提以下三点建议:

1. 如果年龄允许,学历允许,那就好好学习,好好备考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吧,只有通过考试你才能成为正式在编人员。 2. 如果你没办法考试。那就认命吧,这个社会你干什么都需要努力奋斗的,你没法考试,那你注定走不上相应的工作岗位。

3. 如果你没法考试,又感觉工资待遇太低。那就辞职,自己奋斗、自己创业。


公职人员那些事儿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一个无法避免的常态化用工机制。事业单位,众所周知。求得一个编制,誓比登天。即使是事业单位的派遣制员工。也要经过层层筛选,今天又看到了一个事业单位招聘派遣制员工的招聘启事。首先年龄必须35周岁以下,其实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还要具备岗位招聘相关专业知识,党员优先。首先是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根本没有面试机会。资格审查通过之后,需要进行第1轮面试。第1轮面试后,需要有第2轮面试。最后是笔试。笔试结束后,按比例招聘相应人员。招聘,试用期两个月,在办理手续之前还要做背景调查,入职体检,等等相关入职手续。

这只是一个事业单位的派遣制员工招聘所需要经过的流程。通过这些繁琐的流程,也可以看出,即使今天事业单位的派遣制员工,都相当难考入。更不要说,正式编制的员工。

从招聘模式上就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在用人机制这块儿,而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的,因为他们不愁没有人,只是给谁机会而已。在这点上,我感觉很像古代的秀才进京赶考。事业单位永远是以大部分人趋之若鹜,心里所向往的理想单位。在现今国家体制下,事业单位已经牢牢占据了招聘市场的高端人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之息息相关的劳动派遣制岗位也成了烫手的山芋。

至于说事业单位派遣制员工的出路在何处?我感觉没有出路。在我们单位有句话就叫,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这就是事业单位,派遣制员工的出路。看似高大上的岗位,做的事业编人员同样的工作。却拿着临时工的工资。这就是劳务派遣制员工的现状。这种机制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如果取消这种编制的话,将会有一大部分关系网内的子女亲属无法安置。也会带来一大部分人无法就业。从而更加提高事业单位,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让事业编,变得更加遥不可及。这无疑是完全封闭平民百姓进入事业编制的可能性。

所以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制员工机制。既不能完全消除,又不能任其发展,且长期无有效机制应对。长而久之任其发展,才酿成今天的局面。动物世界里面有句话叫做生态链平衡。如今的职场,正因为有事业单位的派遣制,员工存在,也保证了用工体系生态平衡。想一时间讨论出,派遣制员工的未来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如果您是派遣制员工,也应该稍安勿躁。因为派不派遣只是在劳动待遇上有着极大差距。对于从事劳动本身没有任何差异。所以不要自己给自己压力。单纯的从待遇方面考虑的话,可以去高薪私企或寻找相应的兼职机会。一味的给自己精神压力。其实是很没有意义的。

这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诚非此成


其实,这里面就是一种变相剥削。当然也是鱼龙混杂。有几个原因必须搞清楚

首先,安置一部分关系子女(这部分人是真的一无是处,啥都不会又在家饿不死的,找个体面活干着混日子)。

其二,有部分早期临时工,那时工资没有改革,可以发奖金,收入差别不多。部分临时工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因为很早进入这类工作环境,在单位干了几十年,别的又不会,没有办法出去讨生计。目前这种情况最多,人多,工资收入滴,生活压力大,思想波动大。

存在的怪现象就是,正式员工,只会考勤,甚至很多不考勤不上班的,自己接着单位的优势在外面做生意,工作一点不会,只会玩人脉给自己赚钱的,活的轻松愉快。派遣工承接了繁重的劳动,然后拿最少的工资,这样的运营成本很低。

有些东西就是画出来看的,代表有这个东西而已,认真了却没地方说理。

所以现在教育下一代,努力学习去争取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


指上谈卿


事业单位会同工同酬?你想多了吧!


小赢家373


事业单位派遣人员,是事业单位支付费用,由劳务派遣公司指派劳务派遣工,在事业单位从事某个工作岗位。

《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务派遣工与同一岗位正式职工同工同酬,目前工资制度改革,还远未达到此项要求。就连人数不得超过正式职工的10%这一限制指标,也被突破。

同工同酬基本没有什么希望,只能要求劳务派遣公司加强劳动保障措施,及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等保障措施,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劳务派遣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及社保条例,不为劳务派遣工缴纳足够的社会保险金,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仲裁部门及社保部门及时反应情况,这些部门会进行处理,甚至罚款。


职言管语


把人分成几十等,这是制度。


用户4275983456


也有同感,但是我在网上听到最多的就是:嫌少别干啊。


泰说新能源


跟据巜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巜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是不合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