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养老金吗?

张晓家


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到养老金水平。

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二是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从这两个原则看,缴费年限对于能不能拿到养老金,以及拿多少养老金,是有决定性影响的。缴费年限分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稍显复杂,不像一个概念那么简单,含有比较多的特殊情况。

首先,视同缴费年限的产生,有几个特殊的节点。

有两个节点较多产生视同缴费年限:

一是1992年以前的国企与大集体职工没有实施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退休工资另有计算方式。在1992年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开始实施,在这之前正式的连续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需要明了的是,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并不是一下子在1992年全面实施的,也有个三四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也有视同缴费年限产生。

二是2014年10月1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职工,也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退休工资也另有计算方式。而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开启并轨改革,也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的结合。、

其次,可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对象比较特定。

就是有在国企、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人,才有可能产生视同缴费年限。而且随着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的全面推广,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群将越来越小。

第三,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个人的人事档案很重要。

视同缴费年限因为执行的缴费基数较高,对许多人的退休养老金来说,是一块向上拉升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人事档案作为证明,所以不要因为下岗或是变动单位后,让人事档案材料不够齐全。如果因为人事档案材料的缺失,而令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受损,那是很吃亏的事。


波士财经


1.

视同缴费年限

就是在有一些情况下,这几年你虽然没有缴费,但是国家可以认定为你等于缴费,那么我们说多缴一年,养老金待遇会有些增加,所以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我们能够认定过来 ,那么对我们将来的养老金待遇是非常重要的。

2.

那首先我们简单聊聊什么叫视同缴费年限呢?这和我们养老保险的这个制度就有关系了,我们有个词叫前世今生,有这样的历史就必然有这样的现在。

我们国家是九十年代建立养老保险的,可是很多七十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就要在九十年代末或2000年左右就退休,那怎么办呢?他们才缴了十几年,但是前面他们有好几十年甚至十几年的工作没有缴费。

可责任不在人家啊,那是你中国没这个制度,于是政府就得给予补贴,那么就每一个你工作的年限就视同于等于交费了,这就叫视同缴费年限。

3.

那接下来咱们来讨论一下怎么认定我的视同缴费年限呢

光你说还不行,得有一些权威的认证途径,那么这就是我们国家的人事档案,所以档案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只有档案才是唯一的有权威的来证明你这几年是工作的

所以尤其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年轻朋友呢,可能不太关注档案,因为我们说随着我们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以后人事制度也不断变革,档案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现在大家会注意到我的档案在哪里,档案是怎么记录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年轻的朋友在尤其是毕业啊,升学啊,离职啊等等要关注一下自己档案的所在。

那么来退休的时候呢 ,如果能够找到档案,增加你的视同年限缴费,那将对你的养老金待遇是非常有利的。

大家对更多社保、保险知识感兴趣的,欢迎关注《小司淘保》的今日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小司淘保


视同交费年限,作为我们交费年限的一种,非常有用。

它一般是指国有企业固定工身份,在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就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同样的还有我们的上山下乡知青,没有建立军人保险法之前退伍的复退军人等等。

不过它的作用,在每个省市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黑龙江,黑龙江在2004年就试点了我们的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改革。

它的规定很简单,只要是视同交费年限就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且是按照平均一年1.2%的社平工资计发。相对于我们正常交费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要高出非常多最起码相当于150%的社保交费,而且还没有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个看一下我们的北京。

视同交费年限,如果是在98年之后,仍然要根据相应的政策规定,转化为个人账户,而不是使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如果是1998年之前的视同缴费时间,那么才可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第三,看一下我们的上海,不管是不是视同交费年限,都会按照虚账实记的方法,计算出我们的虚拟个人账户部分,然后根据相应的计算标准计算出,我们的过渡性养老金。



因此总的来说,视同交费年限是我们交费年限的一种,每有一年都会拿我们的养老金增加上百元的待遇。而且它是没有实际交费记录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保管好自己的档案,如果档案丢失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没有了,这点切记。


暖心人社


我们知道国家这个养老保险,直到90年代才开始建立,那么建立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快要退休了。那么这部分人你让他们再开始交养老保险这肯定有点来不及。那么他们的养老金怎么解决呢?

这就涉及到题目中所说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那些年也是可以计算养老金,并且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

涉及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

(1)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2)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3)复员退伍军人;

(4)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的那些年按照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直接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就是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时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全省上年月平均工资*(1+养老金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养老金=全省上年月平均工资×(96年以前工龄)×1.3%。(96年前没有缴纳社保,按视同工龄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只限符合条件的部分人群)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男职工139,女职工195,女干部170)

视同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的一大因素,实际缴费年限相同情况下,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肯定比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领取退休金高,你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了吗?

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养老金吗?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a070002651b52d8bb02\

天笑讲职场


这个肯定会影响的,不过是向着好的方向影响,对自己退休后增加养老金是非常有用处、用好处的。

第一,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原来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没有实行社保缴费制度之前工作的年限;或是原来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还没有实行社保缴费而辞职离职的人员;或是在社保制度还没有建立之前辞职离职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

第二,视同缴费年限和缴费年限的计算标准一样的吗?

总体上应该是一样的,之所以要把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就是为了肯定他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由于社保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或是按制度设计,机关事业单位还没有实行社保缴费制度,你想缴也没有地方缴,无法缴,所以这部分年限的费用,实际就是由财政来负责,所以视同缴费年限的待遇和缴费年限的待遇是基本相同的。

第三,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就是个人档案。只有根据个人档案才能认定你是哪年参加工作的,在单位工作了多少年,属于什么级别,工资待遇怎样等。所以个人档案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每个有视同缴费年限的群体都必须要高度重视,否则今后办理退休时,非常麻烦,也很容易造成损失。

总之,根据以上分析,视同缴费年限对养老金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影响非常大,平时要像重视缴费年限那样,重视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


帮兄爱唱歌


没缴费也算缴费!而且,每多一年就多发1%!“中人”的养老金像不像“天上掉馅饼”?!

从来没有的事情!没有缴费居然算作缴费(视同缴费),而且,有多长时间都这样算——这种优厚对待“中人”的养老保险制度,真是(~_~;)如同“天上掉馅饼”一般,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我单位工作人员刘某某,工龄37年,在临界点的2014年年底退休,仅仅只是缴纳了两个月的养老保险,现在的养老金有4300多元,比缴费两年之后退休的另外两位工龄相差一两年的同事的养老金(一个4600元,一个4000元)基本上差不多——

多缴纳两年与仅仅缴纳两个月,养老金居然如此接近——这就是视同缴费年限的巨大作用!

凡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中人”——都有视同缴费年限。这些人都有“福”啊!

  • 一分钱不用缴纳,也算作缴费了。而且,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一点也不比晚退休还要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少(时间长了,可能就不同了)。
  • 这对“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是说,“新人”必须要全程缴纳养老保险,至少要缴纳15年,否则白缴,没有养老金的,只能把缴纳的钱退给你。
  • 特别是对于这边刚刚养老“并轨”,那边就退休的人员,更加合适。
  • 如果真的要这些人员把以往没有缴纳的那一部分钱补上,也就知道视同缴费的优厚待遇了。

我们再来看看“中人”独有的过渡性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就更加能知道视同缴费年限的历史作用了。下面是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期中的“视同缴费年限×1%”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有35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就乘以35%,如果你只有20年的呢,就乘以20%,稍微有点数学知识的都知道,在前面的数值(社平工资和视同缴费指数的积)相同的情况下,这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差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是讲,视同缴费年限对过渡性养老金的正面影响作用非常大!

综合来看,不用缴费还可以乘以视同缴费年限的百分比,这种养老金简直就像“掉馅饼”!


中小学教育者


视同缴费年限,其实也就算是你养老金的缴费年限。那么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一定会比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拿到的养老金要多。所以说这方面还是有影响的。

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针对国家1992年之前,在没有统一缴养老保险之前,并且已经参加工作了的人。而这部分人不可以从养老保险中体现出她的工龄!所以国家只能用视同缴费年限来体现它的工龄!

有事工缴费年限的人,最终计算养老金的方式是以过渡性养老金来计算的。这也是对九二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一些人的一种补偿方式吧。所以说对自己的养老金有很大的提高。


社保小达人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这个当然会对养老金造成影响。

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以后,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结束,目前所有的人员实行的都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退休以后的养老金计算都是按照公式进行的

对于改革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也就是“新人”,他们基本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的。而对于改革前就进入体制内工作,改革后才退休的人员,也就是“中人”,他们的基本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包括了过渡性养老金,并且其中两项都是与视同缴费年限有关的。

第一个就是基础养老金。按照公式,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对于“新人”来说,他们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各年度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也就是各年度缴费工资基数比去相应年度本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后,相加求出平均值。

而对于“中人来说”,他们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还需要计算上视同缴费指数与视同缴费年限,公式如下: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另一个就是过渡性养老金。这项养老金的金额就是根据参保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放的,具体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所以说,视同缴费年限肯定是对养老金有影响的,在实际缴费工龄一定的情况下,视同缴费年限越长那么退休后养老金也就越高!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养老金吗?

视同缴费年限是会影响你的养老金的,视同缴费年限越多那么最后领取到的待遇肯定会比同等条件的参保人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大家都知道现今养老保险蹲循的选择是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你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越长,相应的个人账户也就越多,最终计算出来养老金的金额就越高。

视同缴费年限,简单说来的意思就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企业和单位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缴纳养老保险。那个年代大多以工龄来计算自己的养老金。但是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愈发健全,有个标准的计算公式,主要根据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年龄已经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等因素来确定。



如果根据有缴费记录的年限来计算养老金,那么之前的工作年限就相当于白干了。所以国家就出来政策,之前的工作年限可以认定为工龄,工龄可以算作视同缴费年限。

最后在计算待遇的时候,年限越多待遇越高。所以,未办理退休的参保人对于之前的一些工作证明,合同这些材料都要收藏好,可能最后认定工龄的时候会要求你提高相应的证明材料。直接关系到待遇的事情,大家都留心啦。


唠嗑职场


视同缴费年限不合理,我07年退休工作年限36年视同缴费15年不合理,多缴多拿,你以前没要激,我无法缴,最后我只能少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