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矛盾多,怎麼說老人才願意聽?

歲月靜好靜待花開時光


兩代人的代溝是很難逾越的,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問題和矛盾,磨合中自然學會如何去相處,這些就是生活。我覺得有時間了儘量還是自己帶小孩比較好。


河南合興膜結構工程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好久,但我更希望在教育問題上爸媽親自來,隔代教育不是太好,例如,我公婆是60年代的人,我家寶寶才6個月,他們什麼都不懂,但每次插手我帶寶寶這是,並告訴我該如何如何,弄得我很反感,作為老人,應該只看不做不說,能幫把了幫一把,幫不了就別說話


育兒小能手多媽


目前中國隔代教育對中國未來人口素質的影響著實令人擔憂,因為大多數老一輩對子孫都過度溺愛,導致小孩耐挫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強,性格不夠活潑等。那麼隔代教養過程中如何與老人溝通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呢?愚以為:

1.在孝順尊重的前提下與他們溝通。

2.找能讓老人聽得進話的人去溝通。

如果你覺得老人有些不良習慣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不好。那麼你可以讓老人比較相信的人去說,告訴她如果孩子模仿也會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後上幼兒園或上學就會被人笑話。通常出於疼愛孩子,老人會“聽”這樣的話。

3.掌握說話時機。

如果有意見想對老人說,最好不要當著眾人的面,老人很要面子,被你當眾一說,會覺得下不來臺,不但不會改,還會更加固執。老人特別高興的時候也不適合說,否則會讓人掃興。所以想找到一個合適的場合是需要等待時機,細細琢磨。散步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看到電視裡有相關的場面或生活中碰到同樣的事情時,成功說服老人的幾率會比較高。

4.有時讓孩子去說。有時老人堅持的某些事,一時無法反駁,不妨先順著她的意思, 等“謀劃”一番後,讓孩子來說。

5.用自己的缺點說

當與老人在某些育兒觀念上發生衝突時,不妨反著說,即告訴老人如果不怎樣做,孩子就會變成她不希望看到的那樣。對婆婆,可以用自己當反面教材;對自己的媽媽,可以“犧牲”老公。通常,老人對自己孩子配偶的缺點都很不喜歡,絕不願意讓自己的孫輩重蹈覆轍。但切忌反過來說,否則會傷害老人,因為這如同指責她在教育子女上是失敗的。


瑪蒂爾達另類英文啟蒙


隔代教育,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0—6歲的兒童家庭,大城市隔代撫養的比例達到了50%,農村隔代撫養的比例已超過80%。隔代教育中的不和諧在很多家庭中都普遍存在著,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面對隔代教育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分歧,年輕的父母們若能領悟並做到以下三點,老人是很願意聽取意見、並達成家庭育兒共識的。

第一點:交流並統一家庭育兒目標。首先,開家庭會議很有效。目前,很多幼兒園都在組織家庭定期召開家庭會議。全家人在一起(孩子發起更好),經常開放式的交流、溝通育兒的理念及核心要點,比如好習慣的重要性,要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按時起床、按時睡覺、講衛生、不偏食、愛運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關愛他人、有禮貌、積極主動、愛讀書、懂感恩等,最好是用筆記錄下來)?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育兒目標明確統一了,隔代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就化解了,本著抓大放小的協作原則,年輕的父母與孩子的祖輩之間的育兒溝通也就暢通多了。其次,幫助祖輩們學習新的育兒知識很重要。有機會讓老人多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家長會,父母們多和老人交流自己的育兒心得,求同存異等等。

第二點:多說感恩老人付出的話,讓老人擁有成就感、信任感。在一個三代同堂家庭中,父母對祖輩的感恩是首要的,感恩老人過去生活的努力;感恩老人放棄晚年的清閒幫帶孩子的辛苦;感恩老人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這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舉例:尤其是節約、禮節、吃苦耐勞好習慣的培養上,您培養小孫女太到位了,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我們一定要向爺爺奶奶學習)。

第三點:多說關心老人的話,多做關心老人的事。家庭關係和諧了,觀念也容易統一了,遇到分歧,也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生活中多陪伴老人,讓老人感受到被重視,時不時的給老人買點東西,全家人一起聚餐、旅遊、看電影等。避免讓老人心裡感覺在家庭中扮演的只是家庭保姆,孫子奴僕的角色。

為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平衡隔代家庭育兒分歧很重要,溝通是關鍵。


宋光威2020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隔代教育矛盾多,怎麼說老人才願意聽?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隔代教育矛盾是很多,有時也很讓人頭疼,不過還是要相互體諒。因此,當老人執意堅持自己的觀點或做法,而這種做法又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時,年輕父母則不妨做點讓步。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那麼在堅持自己意見的同時,也要講究溝通方式,不要硬碰硬,更不要得理不讓人。以下是一些建議:

  1.單獨聊

  當我們和老人產生矛盾後,首先要注意找準組合,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是與爺爺、奶奶溝通,那就請爸爸出馬;如果是與姥姥、姥爺溝通,就請媽媽出馬。而且,不要把問題搬上臺面,一定要找沒人的場合私聊。這樣,即使老人意識到確實是自己的做法欠妥,也更容易坦誠以對。此外,在溝通之初,年輕父母要儘量先表達對老人的感謝和關愛,再慢慢切入正題。

  2.講明事實

  當發現老人對孩子有溺愛現象或不妥當的教育方法時,我們要顧及老人的自尊心,最好從側面提醒,說話只說事實,而不帶批評或任何讓老人馬上改變自己做法的要求。切不可當眾駁斥老人,那樣只會傷了老人的心,還讓矛盾更加惡化。

  3.找對理由

  在養育上和老人產生分歧時,不要在問題表面爭論不休。如果有科學依據,不妨將反駁的理由建立在此基礎上。這樣既體現了對老人尊重,又容易讓老人接受建議。畢竟,所有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願意孩子越來越好的。堅信這一點,你的理由如果有根有據,老人一定也願意改變自己的做法。

  4.抓住時機

  教育孩子講契機,說服老人也要講時機。如果對方此時心情愉悅,或是正好碰上孩子出現這個問題,建議和意見易於被老人接受;如果氣氛、場合不對,說服則易遭遇反擊,最終問題沒有解決,還導致不歡而散。

  5.兼顧老幼

  年輕父母想說服老人時,往往站在對孩子好的角度去說,比如:這樣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但這樣的說法容易讓老人產生逆反心理:“難道我是故意對孩子不好嗎?”因此,在和老人討論養育問題時,不妨老幼兼顧,既為孩子考慮,又為老人著想。多站在老人角度上想問題,也許事情更容易解決。如果遇到強勢的老人,你可能無法說服他,他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誤,那麼就不妨以柔克剛,讓老人體會到因為自己的讓步而使你不再為難,他們會很有成就感。

  6.轉移並引導對象

  有很多事,矛盾的焦點並不在老人身上,也許只是導火索由老人引發。那麼就要冷靜一下,掐斷導火索,回過頭去找真正的矛盾焦點。

  7.多談心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大家因某種緣分走到了一起,那麼生活中的大情小事就應該相互體諒和關懷。平時多與老人交流,不要總說孩子的事,多多溝通生活中其他的事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利於在雙方有矛盾時相互理解和寬容。

  8.善意的謊言

  很多矛盾,有時候只需一個玩笑、一個善意的謊言就能輕鬆解決。尤其是對於物質上的矛盾,不少老人都是一路節儉過來的,當看到為孩子花費過高時,會覺得不值。此時不妨來個善意的謊言,使其安心。比如,給孩子用稍貴些但是品質高的用品時,不妨跟老人把價格說得便宜一些,或者儘量說是打折、特價、單位發的、朋友送的等等。

  9.冷靜處理

  對於老人在育兒上的一些錯誤做法或說教,有時候不必爭個面紅耳赤,冷處理反而效果更好。年輕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對老人的指責、不滿權當沒聽見就好了。不過,適當的時候,撒撒嬌,表示自己很無奈什麼的,老人的氣也就消了。

  10.儘量自己帶娃

  作為母親,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責任,言傳身教真的非常重要。自己帶孩子,孩子會更加懂得愛和感恩。同時爸爸也要肩負起帶娃的責任,別一回來就只知道玩兒手機。和寶貝有關的任何事爸爸同樣有責任。最重要一點,家庭出現矛盾的時候,爸爸要第一時間站出來。

  其實在養育中,沒有絕對的對錯。老人幫我們帶孩子,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幫助,應該儘量讓他們感到寬心、肯定和安慰。








慕小喬


我從事教育工作,是華哥心理家庭教育指導師,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看到你“隔代教育矛盾多,怎麼說老人才願意聽”這個話題,感受到你對老人的教育方法很不滿意,認為老人的觀念老了,認為自己教育孩子的觀點對,想改變老人教育孩子的觀點,但是老人不聽,讓你很煩惱。對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你的矛盾產生的原因:

第一,首先要明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擔在自己肩上。

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你做父母的年齡和孩子是同齡的,要學習如何做父母,如何用愛的滋潤陪伴孩子成長,要懂得孩子各個成長階段的規律,而不要人云亦云,焦慮埋怨。


第二,你認為的“隔代教育矛盾多”這矛盾與孩子無關,這矛盾是你與老人的矛盾。

這種矛盾不僅是婆媳之間有,母女之間也會有。

這種是非常常見的,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家裡總看不慣老人的做法,總是覺得老人落伍了,啥啥啥的都不懂?這種現象也比較常見。


矛盾反應在“隔代教育”上,實質上是你與父母兩代人的關係沒有處理好,特別是你與自己媽媽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如果是婆媳,也是與原生家庭媽媽的影射。


第三,關於“怎麼說老人才願意聽?”這句話的前提是,你認為你是對的老人是錯的,老人要聽你的。

實際上,家庭中本沒有對錯,只是角度不同罷了,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老人有自己經歷,因此會有自己的教育觀。

如果想改變老人,讓老人聽你的話,往往是徒勞的,會增加很多矛盾。


應該說隔代教育的矛盾,不在於孩子,也不在於老人,而是你“想改變老人”的態度。


這裡給幾點建議:


1、接納老人與你的教育方式的不同。


不把焦點放在改變老人上,而是接納。

既然你讓老人看孩子,一定是老人在幫你。

懷著一顆感激之心,就會接納老人與你的不同。


2、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看到孩子的需求,也看到你跟父母之間對孩子不同態度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所遇到的沒有對錯,只有經歷。


如果老人的教育態度不同,也就是孩子所應該遇到的。沒有對錯。


3、如果需要跟老人交流方法,一定避開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傾聽老人的想法。互相尊重的態度交流。

允許不同的存在,寬容的心,和諧的家庭才是最好的教育。


謝謝,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海漁兒溫暖小屋


隔代教育確實是一個大難題,本人深有體會。

首先說咱們國家對家庭觀念上始終不自覺的傳承著舊觀念,從傳統的傳宗接代世襲的觀念看,祖孫關係具有特殊的親情關係。這就會出現如何教育孩子方面發生分歧。由於多數家庭都有隔代親的親情關係,尤其爺孫之間的關係中溺愛成分居多,因而就會出現父母管教孩子時,其祖父母進行干涉,兩代人對於教育孩子的觀念不同,必然會引起家庭矛盾,當然,這對教育孩子極為不利。

我的體會是,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或指導孩子學習時,作為老人儘量的不要干預,即使管的不當切忌不可當面訓斥其父母,否則會出現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兩種教育模式,定然讓孩子處於無所適從的境地。


老朽求是


隔代教育其實最重要的一定是溝通和理解

各執一詞,父母理性,老人家感性,自然會有矛盾。可以用以下方式來試一下,讓老人願意傾聽:

1.找一個合適的時間

不要在孩子真正有問題了,再去說,而是提前溝通,在問題之前協商明白,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找科學的辦法指定規矩。

2.找更有權威性的人告訴你們答案

年輕人和父母教育孩子不一樣,也不知道誰的對,那就找專門研究孩子的人告訴你們答案,老人也能信服。

3.舉身邊例子,用事實說話

找到身邊其他父母教導孩子的例子,給老人家看,親眼看見了,她也就死心了。

隔代教育過程中,父母與老人家的溝通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老人家接受新思想的能力慢,很多老人還有孩子氣~

爸爸媽媽不要太著急,相互配合,教育孩子是場游擊戰。


小式


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經歷不同,環境不同的問題。我國發展迅速,父母一代經歷了改革開放,經歷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經歷了大面積下崗,算是動盪的一代,所以不管什麼事骨子裡面都會選擇圖個安穩,新生事物接受困難。

第二:生活習慣及慣性思維的問題。父母和自己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認知就會存在差異,再加上老人生活了一輩子,很多事已經是定性思維,想去改變一個人幾十年的生活習慣,難,想去改變一個人幾十年的認知,更難。

第三:兩個同齡人在一起生活,都會有摩擦,何況跟老人。


總結:讓老人多於社會接觸,多和小區的老頭老太太交流,不斷更新認知,思想先進了,行為才能跟得上。其次年輕人要多跟老人溝通,多解釋,尋求思想上的統一。最後教育問題是傳承問題,自己的言語、行為會是孩子最好的模範,跟孩子也需要溝通,讓他自己去理解什麼才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