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此篇承接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二段經文: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此段是老子修心三字秘訣,六句真言。後四句經文出現在第四章,前二句經文出現在五十二章,很多註釋家以為是“重出”,是錯簡,其實不是。重要思想老子會出現在不同章中,這很自然。
經文:塞其兌,閉其門。兌卦是《易經》的八卦之一,兌是開口,是內部通向外部的窗口,也就是感覺器官。莊子說“胎生者九竅,卵生者八竅。”,感覺器官有七竅五門,外加排洩竅(胎生二竅,卵生一竅)。其中感覺器官是最重要的。塞字顯示兌是細微的出口,可以包括細微毛孔。
經文:閉其門。門是更大的出口。二句經文就是修法法要的第一關和第二關。關閉一切出口,準備開啟玄覽覺照的工夫。老子入玄同大定的特徵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這是典型的“塞其兌,閉其門”,身如如不動。
二句經文的順序應該是“閉其門,塞其兌”,關閉大小一切出口,為了壓韻才顛倒。兌為口,“塞其兌”就是閉口不言,與“知者不言”呼應。
經文:挫其銳,解其紛。王弼注:“含守質也,除爭原也”。守住內質,解除爭鬥根源。河上公注:“塞門之者,欲竭其源。”斷絕慾望源頭。這是修心的第三步和第四步。
銳指妄念紛飛,銼字顯示必須下硬功夫。銳亦有傷人之意,強烈的慾望都是傷人的。利己則傷人,銼卻利己之心,恢復利他之心。
紛指微波盪漾,細微的心流。禪宗修行是無念宗,或者說性宗。無念無心是修禪證悟的必由之路。《四十二章經》說“無念無作,非修非證”是最高等級的證道者,“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作無修無證者(無心道人)”。
慧能《六祖壇經》和法孫黃檗希運《傳法心要》都開示的非常明白。這樣達到心如如不動的無上妙境。修行人修無念無心,與外界的紛擾自然切斷,獲得內心的清靜。
經文:和其光,同其塵。王弼注:“無所特顯,則物無偏爭也。無所特賤,則物無偏恥也。”光顯示高貴相,塵顯示低賤相,證悟者心中萬物玄同,沒有高低貴賤之相。後世把二句經文歸結為“和光同塵”,就是隱藏光芒,同於塵垢。這是對二句經文的極大誤解。
老子為什麼用“光”和“塵”為喻?因為光和塵都是無礙的。物理學上,一盞燈點亮整個房間,任何一處都有光,但光是無礙的,雖然此盞燈的光已經充滿整個房間,但還可以容納很多盞燈,每一盞燈的光都遍照一切處,互相沒有質礙。物質的最大特點是質礙,有質礙就有彼此,有彼此就互相對立。
光與塵都沒有質礙。二句經文的含義是光與光同,塵與塵同,光與塵同,所以說“是謂玄同”。太陽光照進門縫就發現光線中有無數塵埃在飛舞,塵埃不礙塵埃(塵與塵同),塵埃不礙光線(光與塵同),光線不礙光線(光與光同),這是玄同的極妙法相。
要證得玄同無上妙境,必須先修前四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是修法,“和其光,同其塵”是證果。老子所入的大定就是玄同大定,入玄同大定,萬法得一。世人心中有物,有物就有質礙。老子實證物只是顯形之假象,所以無礙。物不是真物,而是假物。知物是假物,所以是玄同無礙。
第三段經文: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這是著名的六不可得。釋德清注:“聖人造道之妙,大而化之至於此。其心超然塵表,故不可得而親;精誠動物,使人見而不能捨,故不可得而疏。淡然無慾,故不可得而利;妙出死生,故不可得而害。視侯王之位如隙塵,故不可得而貴;披褐懷玉,故不可得而賤。以其聖人跡寄寰中,心超物表,不在親疏利害貴賤之間,此其所以為天下貴也。”
聖人所證的境界如此之妙,消融萬法的差別性,歸入玄同得一的無差別性,令人讚歎再三。聖人心超萬法,萬法所不能系,故不可得而親。聖人心超萬法,但又不離萬法,精誠之至,金石為開,世人莫不瞻仰而歸流,故不可得而疏。聖人
淡然無慾,清靜自守,無念無心,以至美遊至樂,世人豈可以利誘之?聖人聚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入水不窒,入火不爇,妙出死生,世人豈可以刀斧害之?聖人修道之真,不與塵世混跡,視侯王如糞土,避之唯恐不及,故不可得而貴。聖人披褐懷玉,遊戲人間,三十二應行教化之業,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故不可得而賤。
世人汲汲於親疏利害貴賤之彀中,刀口舐蜜,不知危在旦夕。聖人哀之。莊子說:“嗟乎!我悲人之自喪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後而日遠矣。”(徐無鬼)世人是自喪者,即自己拋棄自己者,高貴者對世人的自我拋棄深感悲哀。
大宗師對高貴者的悲心又深感悲哀,深深的悲心讓我遠離人間的親疏利害貴賤六事,從此不再回來。聖人的心已經遠超三界,但救拔世人的悲心依然強烈。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聖人對世人深陷世間六事而深感悲憫,因同體故,必宣說玄同得一正法以救拔之。萬法玄同,親疏利害貴賤六事必消融於無形。玄同法力不可思議。所以說:“故為天下貴”。
閱讀更多 道一解道德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