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經常可以看到網上有這樣的論調,說什麼鴉片戰爭如果把清軍換成秦軍,那憑著秦軍的弩陣,一定可以把英軍“落後”、“呆板”的火槍線列方陣射成篩子。

且不論秦軍的主力是不是弩箭,也不管秦軍的騎兵有沒有馬鐙和衝擊戰鬥意識。就單說為何這個看似簡單而呆滯的線列方陣,在17後半葉—19世紀中葉可以稱霸整個世界,並存在了200多年,直到後裝步槍出現並推廣之後,才走向了衰落。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排槍擊斃”


燧發槍的先天不足

大約在16世紀中葉,世界上第一把燧發槍經法國人馬漢發明問世。不過由於早期的燧發槍結構複雜麼熱切容易啞火,所以並沒能撼動到火繩槍的地位。

一直到17世紀中葉,燧發槍的技術才徹底成熟,開始被歐洲主流國家的軍隊大批量的裝備。

不過同它的前輩火繩槍一樣,燧發槍的滑膛槍管設計導致它很難精確的命中目標。正如英國漢格上校在1808年公開出版的《致卡斯爾雷勳爵的一封信》中說到的那樣:

“如果滑膛槍的鑽膛做得不算太差,也不像常見的許多槍那樣歪斜,那麼士兵可以用它在80碼(73米)距離上命中人體,甚至能夠在100碼(91米)距離上做到這一點。但是,要是一名士兵在150碼(137米)距離上被瞄準他的一支普通步槍打傷,他就註定是非常不幸的,至於在200碼(183米)距離上用一支普通滑膛槍射擊某人,你可以認為這就和朝月亮開火一樣。我堅持認為並將證明,不論在什麼時候,沒有人會在200碼距離上被瞄準他的人打死。”

雖然在1817~1818年的梅斯實驗中(普通滑膛槍面對200米距離上邊長兩米、五人大小的正方形標靶,使用1/20法磅彈重子彈,獲得了21%的命中率;1/18、1/17法磅子彈因為體積質量小,命中率高達40%~50%),法軍證明了這是一種誇張的說辭。但還是反映了在當時人們的心中,燧發槍的精準度確實不高。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裝備滑膛槍的法軍


也正是因為精準的不高,歐洲的軍事家們才會想到通過密集火力來獲取更高的命中率這一種低廉的方法。

線式戰術的誕生

早在歐洲文藝復興之際,西班牙人便試圖通過恢復古羅馬的步兵方陣戰術來提高火槍的威力。隨之出現的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方陣。

不過在方陣誕生之初,陣型中火槍的比例並不高,同長矛兵相比的比例是二八開。隨著西班牙重火槍的誕生,火槍的威力被放大,於是乎慢慢的在西班牙方陣中,火槍手的比例越來越高,一直到16世紀末,西班牙方陣中的火槍手比例已經高達1:1了。

隨後誕生的莫里斯方陣,相比較於西班牙方陣,要更重視火力的密度。與西班牙方陣不同的是,莫里斯方陣中的火槍手已經單獨被劃成一個方陣。這個方陣由30*10的重火槍手組成,採用輪番射擊的方式來提供不間斷火力。此時的方陣戰術已經為線列戰術的誕生提供了單獨的火槍手陣地基礎。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古斯塔夫方陣的步兵安排


在三十年戰爭中,被譽為“歐洲近代陸軍之父”的古斯塔夫二世,在莫里斯方陣的基礎上對火槍手的陣型進行了改良。火槍手有了行進隊列和射擊隊列的區分,並且在射擊時,已經出現了三排齊射的線式火槍戰術(三線戰術)。正如一位英國專家所言:

“還可以對敵人造成3倍於以往單排射擊所帶來的恐懼和震驚效果,可極大地挫傷敵人的勇氣。道理很簡單,對於一般人來說,一聲持續時問長的驚雷所帶來的震憾和可怕效果,會比10個間斷的雷聲的震憾和恐嚇效果之和還要大。”

自此,陸軍的陣法已經出現了線式戰術的雛形,距離成熟的線式戰術還差一步之遙。

線式戰術的不斷改良

從很多網友認為秦軍可以擊敗歐洲軍隊的線式戰術這個觀點來看,不少人對線式戰術的認識僅僅是理解成火槍齊射,卻不知道線式戰術遠不止這麼簡單。

從1650年開始,燧發槍在歐洲軍團中得到普及,這就為歐洲的線列方陣提供了更為密集的單位火力密度(燧發槍手之間的間距比火繩槍手小得多)。

1688年,法國軍事工程師、陸軍元帥德·沃邦發明了套筒式刺刀,這就確保火槍手完全由擁有了近戰自保能力。長矛手被從方陣中取締,所有的步兵均可以在提供火力的同時,還能用刺刀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由密集刺刀組成的對抗騎兵的方形陣


在阿徹·瓊斯《西方戰爭藝術》中,對於這種新改進的線式戰術有著這樣的描述:

“燧發槍也帶來了步兵戰鬥隊形的重大變化。如原先的火繩槍兵之間的間隔至少要91. 44釐米,以便裝填彈藥,而燧發槍兵卻可以肩並肩挨在一起進行裝填,每個人只要有56釐米的空間就夠了。這就是說,在每一列隊形中,裝備燧發槍步兵的人數要比裝備火繩槍兵的人數多一倍。這種更密集的步兵戰鬥隊形,不但增加了每碼正面的火器密度,且使抵抗騎兵攻擊的刺刀屏障更密集。由於燧發槍裝彈速度快,步兵的戰鬥隊形縱深可從以前的橫隊由6列變為3列,同時還能保持1/3的人裝填好彈藥準備射擊。”

除了武器的革新,組成這樣的方陣,還需要訓練士兵的作戰勇氣。簡言之,極強的紀律性

紀律是近代陸軍勝過古代陸軍的關鍵要素,經常可以看到即使一個近代的步兵方陣都快被打殘了,士兵們仍然可以做到死戰不退。而古代軍隊往往只要傷亡在10%——20%左右,也就差不多要潰逃了。就包括秦軍,當期軍隊的人數傷亡在全軍的15%左右時,也就四散而逃了。

在1760年的中魁北克城之戰,英法雙方的參戰人數相差不大,不過英軍是清一色的正規軍,而法軍中至少有半數是民兵。憑藉鐵一般的紀律,雖然英國人在開戰的前三十分鐘一直遭受著法軍的槍擊,並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軍隊。但是英軍士兵仍然堅守陣地,一直等到法軍距離第一排士兵只有37米的時候,才開了第一槍。之後又向前推進10米後開了第二槍,直接擊垮了法軍。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魁北克城之戰


此役英軍共傷亡700多人,法軍也不過傷亡了1200多人,尤其是前期法軍傷亡極小,只是在最後被英軍連放兩槍便潰散而逃,足以見紀律對於戰勝的必要。

為了保證士兵在戰場上能服從紀律,士官們會採用一些極端的方式進行訓練。如戴維德·錢德勒的《馬爾伯勒時期的戰爭藝術》中描述的那樣:

“士官應該騎上一匹健壯的戰馬,戰馬去撞擊站在地上、手裡只握有一根棍子的士兵;士兵們則用棍子去戳戰馬的眼睛或擊其頭部,最終使戰馬因害怕而拒絕前進。既然一匹強健的戰馬都不能撞倒手裡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那麼,在吼聲震天的戰場上,面對裝備有帶刺刀滑膛槍的步兵營,騎兵則更不可能取勝——戰馬更容易受到驚嚇。”

在武器和鐵的紀律的保證下,線式戰術得以有機會發揮其戰術上的殺傷力。而在線式戰術中,最常用的陣列莫過於古斯塔夫開創的三線式。

“排槍擊斃”的三線陣

所謂三線式,和那個被明粉吹爆的“三段擊”時完全不同的。

三段擊說白了就是三排火槍手或者弩手輪番射擊,這種戰法早在16世紀便已經融入了歐洲的西班牙方陣中。

而三線戰術則是通過上中下三排火槍一同齊射,從而構成極強的火力網,全方位的對敵人進行打擊。之後迅速裝彈,或者上刺刀突進。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展開的線性陣


相比之下,單排的火槍齊射和三線陣的“排槍擊斃”比起來威力要小得多。

不過三線陣有一個弊端,就是當戰爭進行到白熱化階段的時候,第一排和第二排士兵很可能像打了雞血一樣站起來開槍。這樣一來,己方士兵開火難免會傷到自己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軍事家將三線陣改為了更簡單的二線陣(即一排跪一排站),或者是讓第三排士兵在射擊前統一側跨一步,站在第二排的間隙間射擊,同時第二排士兵直立射擊。

在指揮大規模軍隊時,雖然一個軍團的基本作戰單位是營,但是為了方便指揮,軍隊在作戰時會採用3個排為一組的形式進行小模塊單獨指揮。同時小組的指揮官又會兼顧整個營的情況,做到各單位協同作戰,達到永遠都有一部分士兵在換子彈的時候還有一部分士兵在開火。

使用“排槍擊斃”的歐洲軍隊比秦軍落後?線性戰術下的歐洲陸軍

軍隊的行進以營為單位


不過人類不會止步於此,戰爭也不會停滯不前。總有人會追求更大的殺傷力來獲取更多的獲勝機會。

普魯士的帝王腓特烈二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斜線陣——普魯士的突進利器

腓特烈大帝是個軍事天才,這點母庸質疑,在他的一生中,有兩個最偉大的軍事成就,一個是兼具了機動性和強火力的騎炮部隊;還有就是集中主力攻打敵人一點來獲取勝利的斜線式戰術。

1757年12月5日,處於七年戰爭期間的普魯士和奧地利展開了洛伊騰戰役。

期間普魯士兵力是33000人,也就是奧地利的一半。火炮一共167們,也就比奧地利的一半多一點。

如果正面槓,普魯士可以說毫無優勢。但是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卻是普魯士贏了,而且是大勝。原因就是腓特烈大帝採用了斜線陣戰術。

即將軍隊的主力部隊集中在陣地的一翼。如此一來可以避開敵人強大的正面、獲得局部兵力優勢,從而震懾到敵人的總體陣地。

就算是最後輸了,或者誘敵的中線和另一翼軍隊被消滅,主力部隊仍然可以從側面保存實力迅速撤退。

像這樣一種能屈能伸的戰術,為排槍時代在雙方訓練程度相近的情況下取得以少勝多的成就提供了可能。


結語

當然,線式戰術不僅僅是步兵的單獨奮戰,可以輕鬆撕開敵人方陣的加農炮和具有騎牆衝擊力的近代騎兵都是線列戰術的重要參與者。正如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到的那樣:

“任何一場偉大的勝利,都不是一個單一兵種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各個兵種之間的緊密配合。”

線列戰術之所以能成為17——19世紀軍事戰術的主流,自然是時代的選擇。像這種成排成片、接連不斷的密集火力網,以及刺刀組成的叢林,是任何古代軍隊都無法突破的存在。縱然是兩千多年前幾乎戰無不勝的秦軍,也必然會倒在時代的潮流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